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4 《雷雨》 课件(32张ppt)+教学设计(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4 《雷雨》 课件(32张ppt)+教学设计(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6 16:21:41

文档简介

姓名
赵学晖
电话
?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
单位
莱州一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雷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雷雨》是高中必修四的一篇,节选自曹禺的优秀的现实主义话剧《雷雨》,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它是培养学生提高阅读文学作品能力训练的重点篇目。是学生了解现代戏剧的一个很好范本。引导学生通过把握情节的发展和推进,通过揣摩人物对话,逐渐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 学生分析
???雷雨作为一篇话剧,其强烈故事性对高中生来,具有吸引性,学生乐于学习。但渐渐远去的时代背景,尖锐的阶级对立,使现在的学生对文本又有一种隔离感;加之高一的学生,由于认识和思想水平的局限,对人物的性格的准确揣摩有一定的难度。处理这篇课文,选择小的切入点——周朴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学生实际出发,但求学有所获,可借助影视、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任务。
?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批注读书法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揣摩心理、分析性格。
2.?讨论周朴园形象并从人性的角度去概括其形象普遍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思维导图、微课、PPT、电影视频。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
1.学生自读课文,通过网络查询,了解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了解曹禺其人及文学成就。以小组为单位课前预习,找准选文围绕哪两对矛盾冲突展开,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抓住戏剧的矛盾冲突,为后面具体赏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技术手段:?word文本框制图、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2.学生以批注法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解文本。
技术手段:互联网?????????????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
阶段二:课中
展示成果,整体感知
1、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①戏剧知识点;②两组矛盾冲突)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2、观看《雷雨》最后一场的视频
3、导入:一个风雨交加的雷雨之夜,三个年轻而鲜活生命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两个家庭彻底地毁灭。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
?????4、再读课文,重点讨论
研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揣摩人物语言,组织学生分专题研讨“周朴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究悲剧原因
5、研讨问题二“周朴园爱不爱鲁侍萍”,探究人性的复杂性
6、研讨问题三“周朴园形象的现实意义”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思考人性
学生交流讨论,用PPT或word展示个人批注。
??????????????音视频????PPT?或word
?
阶段三:课后
????一、以“作为父亲的周朴园”为标题,探究文章的第二部分,写作小论文,上传至班级360云平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二、补充话剧《雷云》视频,保存至班级云盘,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
?
技术手段:小论文评价量规、问卷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课前
自主学习
传授思维导图制作技巧,布置预习任务
利用互联网查阅戏剧的知识点,了解《雷雨》及曹雪芹的相关知识。自主阅读,按要求绘制思维导图;。
互联网(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
1、话剧基础知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6wn.html
2????曹禺生平及评价、《雷雨》剧情及其他(资料1)
曹禺生平,刻划人心灵的戏剧大师曹禺(田本相),解读曹禺,忆曹禺(巴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05u.html
?
课中
展示
组织学生小组展示,选代表展示ppt,适时点拨补充。
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预习成果(思维导图形式:①戏剧知识点②雷雨故事及选文中的两组矛盾冲突
?
多媒体一体机、彩色投影仪、思维导图、自主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
?
?
?
导入
观看《雷雨》第四幕最后,然后导入,提问“周朴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造成如此悲剧”,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生畅谈初步感受
?
?
http://v.sogou.com/v?query=%C0%D7%D3%EA&p=&w=
?
研读
1、认真研读课文,让学生分析人物语言,研讨“周朴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的片段
,探讨“周朴园爱不爱鲁侍萍”。
3联系现实思考“周朴园形象的现实意义。
学生交流讨论,用PPT展示个人批注。教师点拨。以“周朴园一个怎样的人”为例,“当让周朴园朝思暮想的鲁侍萍站在她面 前时,他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让两个学生表演,在批注基础上讨论,形成对人物的完整认识。
PPT、学习成果展示量规
课后
作业及评价
一、以“作为父亲的周朴园”为标题,探究文章的第二部分,写作小论文,上传至班级360云平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二、补充话剧《雷云》视频,保存至班级云盘,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
?
?
完成作业,上传至班级360云平台,自由交流,相互评价。
阅读云盘中的补充材料。
?
http://yunpan.360.cn/.net/
博客,QQ,云平台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
特色1依学定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未知知识提出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
特色2: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为主。从教学过程开始前的查阅资料到教学过程中的批注式读书法,再到撰写论文进行展示和评价,课堂设计始终尊重学生主体性。
特色3:技术支持特色明显。课前预习利用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进行中利用多种评价量规监控学生学习过程,课堂学习结束后利用云盘汇集积累资料,始终坚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特色4:不离语文教学本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最忌离开文本,成为声光电的表演,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不离语文教学本质这一要点。预习中设计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要让学生比传统学习更多更有效的研读文本;用PPT将批注阅读这一优秀读书传统发扬光大,让学生感受名家如何阅读经典;用影视资源《雷雨》的最后一场,让学生感受戏剧的悲剧性,探究悲剧形成的原因。探究借QQ群及云平台展示丰富的资源及优秀的阅读感受,体现语
课件32张PPT。雷雨(节选)曹禺
雷雨(节选)曹禺
曹禺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
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的曹禺,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继而又发表了《日出》(1936)、《原野》(1937)。他的三部曲,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上,从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地位。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了解作者一个风雨交加的雷雨之夜,三个年轻而鲜活生命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两个家庭彻底地毁灭。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学习目标1、鉴赏人物语言,揣摩心理、分析性格。2、把握周朴园形象并体会其形象的现实意义。
第一场戏:周朴园同鲁侍萍的爱恨情仇第一层:周朴园与侍萍相遇。第二层:周朴园与侍萍相认。第二场戏: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阶级矛盾选文围绕哪两对矛盾冲突展开?探究人物?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十年前。一个是富家少爷,一个是下层婢女,一个是风流倜傥、年轻潇洒,一个是聪慧漂亮、温柔善良,他们相爱,并生下了两个儿子,可是后来呢?鲁侍萍 :
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 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们问题1、三十年前周朴园与鲁侍萍为什么会分开?
“ 鲁侍萍被周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 “ 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 不可违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
????????????? —— 曹禺《雷雨》创作回顾
赶走侍萍----懦弱 1· 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
侍萍的下落
2·打听坟墓所在,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3· 一直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把她当正式 过门的妻子
4·一直保留着总是关着窗户的习惯
5· 一直记着侍萍的生日
6· 一直保留着侍萍绣了梅花的旧衬衣问题2、三十年来周朴园是如何怀念鲁侍萍的?
怀念侍萍----痴情、重义?问题3、当让周朴园朝思暮想的鲁侍萍站在她面
前时,他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表演
(老爷没事了——我们不必哭哭啼啼) “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 ”
———— 黑格尔《美学》鉴赏戏剧的钥匙——人物语言的作用
表现人物个性、性格、心理
可以暗示、推动戏剧情节发展
比如:
鲁侍萍?? 老爷没有事了?
(? 推动情节发展? )??
② 鲁侍萍?? 老爷要的绸衬衣不是一共五件?你要拿一件?
(? 暗示周朴园,使情节继续? )人物语言哦,侍萍!是你?
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的谈一谈。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那么我先说说我的意思。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风也要回家。冷酷无情 软硬兼施阴险狡诈态度变化:惊讶-责问-安抚-决绝 赶走侍萍——懦弱 怀念侍萍——重情 面对侍萍—— 阴险狡猾
冷酷无情 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的?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观念一 是真的其一,在三十年前,如果周朴园不爱鲁侍萍,就不会一起与他生活了那么长的时间,还生下了两个儿子。把鲁侍萍赶出周家的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而不是周朴园的错…… 其二,事隔三十年,周朴园还对那段感情经历念念不忘。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侍萍。
其三,看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印象,“看她关好窗户,忽然觉得很奇怪”,这一“奇怪”,恰恰说明周朴园对三十年前侍萍的细微动作如今记忆犹新。
综上所述,我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真诚的。观念二 是假的我之所以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不是真诚的,是因为他对鲁侍萍始乱终弃,这是当初的不仁;
后来,在事隔三十年后,当他在自己的家中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下人就是当年的侍萍时,“冷冷的”讽刺她“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这是后来的不义。
这一切都足以说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不是真诚的。 他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

首先,失去的总是美好的。
其次,这种怀念实质上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麻醉。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经过两次婚姻,都不如意,从来没有尝到过什么是幸福。回想起来,还是和侍萍相处的日子,在他痛苦的生活中多少留下了些美好的回忆,所以对侍萍的怀念既是抚慰他那空虚心灵的一剂良药,又可以成为他自我标榜重情、高贵的一种手段
再者,在这种怀念中,他觉得自己有罪于前、于心不忍,通过这种方式来忏悔,卸掉良心和道义 上的重负,从而使心理趋于平衡。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 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 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周朴园并非无情,但是这种情谊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变得微不足道、一文不值。
遵从内心真情,还是屈从利益?这是一个问题.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边笑。夫妇中奖500万因钱反目 两人先后起诉离婚
“准夫妻”共同买彩票中巨奖 为钱反目怒上法庭
为钱为房南京一对夫妻反目 丈夫举锤杀妻

郑州88岁老太告8子女不赡养 因拆迁补偿惹祸
被收养20年因拆迁款反目 东莞养子求与养母断绝关系认识周朴园形象的文化意义:

在现实社会中,当天真遇上现实,当情感遇上物质,多少人不愿失去利益、钱财,而违背自己的内心,抛弃珍贵的情感,这是人性的可悲,人生的可悲。
不要被物质蒙住眼睛,
不要忘了父母的含辛茹苦,
不要忘了曾经的相濡以沫,
遵从内心,追求真情,呵护亲情,
让世界成为充满温情的人间四月天!!1、通过人物的语言,揣摩心理、分析性格。
2、把握周朴园的现实意义 课堂小结:作业:
1、运用人物语言分析的方法分析第一场中鲁侍萍的性格。
2、预习第二部分,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心理,将感受融入朗读中,分小组有感情朗读第二场。
祝同学们:
成长快乐!
学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