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粤教版选修 唐代山水田园诗赏读 课件(12张ppt)+导学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 粤教版选修 唐代山水田园诗赏读 课件(12张ppt)+导学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6 17:13:36

文档简介

清音远韵,余味悠长
——唐代山水田园诗赏读
设计:刘春丽 审核:代守利
【学习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意象、意境及其常用表现手法。
2、分析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思想感情。
【预习导学】
一、资料储备
(一)阅读课本第15页的知识短文,了解“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意象:
意境:
(二)阅读导学案后的【资料衔接】,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产生原因和唐代盛行山水田园诗的原因,划出代表诗人并写在下面,了解王维、孟浩然的经历并掌握其诗歌成就。
(三)同学们,把你们脑海中储存的山水田园诗名句写在下面吧!
二、预习
自主学习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课本第17页)和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课本第19页),完成:
(一)熟读这两首诗歌,力求背诵。
提示:将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标注到课本上,并写到下面。
(二)请将课下注释所涉及到的文学常识及词语注释择要写到下面。
【新课导学】
一、在诵读的过程中,你读到了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1.孟浩然《过故人庄》
2、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二、归纳总结
山水田园诗的内容、感情、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拓展演练】
阅读《山居秋暝》,从内容、感情、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赏析。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①。
注释:①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反其意而用之。
【课后练习】 要求:第一首必做,第二首选做。
1、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1) 江村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2) 诗中重点描写了哪两个生活场面?这些生活场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3)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2、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描写了几幅画面?
【资料衔接】
  1.山水田园诗产生的原因
魏晋六朝,既是一个干戈纷扰,政治紊乱的时代,又是经学衰落,玄学盛行,思想开放,人性觉醒的时代。为了全身远祸,不得不离开动荡的政治,藏身匿迹于山泉林木之间,希企逸隐之风一时大炽。到了晋宋时代,终以陶渊明、谢灵远这两位大诗人的出现,而在诗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2.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脉络:
  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到唐代,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状态。
3.山水田园诗在唐朝盛行的原因(见《唐诗宋词选读读本》第70页“诗海拾贝”)
4.代表诗人
王维
王维字摩诘,人称“诗佛”。王维开元九年(721年) 中进士第,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后张九龄罢相被贬荆州长史,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到日趋黑暗的转折点。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
课件12张PPT。清音远韵,余味悠长——唐代山水田园诗赏读平度市第九中学高二语文组 刘春丽回 顾 经 典 名 句学习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意象、意境及其常用表现手法。
2、分析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思想感情。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意象:绿树 青山 菊花鸡黍 田家
场圃 桑麻自然景物 田园生活
(人物活动)意境:清淡幽静 宁静平和感情: 表现手法: 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表现高洁的情操借景抒情语言特色:清新 自然 质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意象寒山 秋水 落日 孤烟意境:和谐静谧 安闲悠然柴门 暮蝉接舆 五柳自然景物 隐居生活(人物活动)感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表现高洁的情操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动静结合 用典语言特色:清新 自然归纳总结1、山水田园诗以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营造清淡幽静、和谐静谧、安闲悠然的意境。2、表达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以及表现高洁的情操等情感。3、常运用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用典等表现手法。4、语言清新自然,质朴生动。拓展演练作业: 导学案【课后练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