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人教版 选修 《项羽之死》 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 人教版 选修 《项羽之死》 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6 17:12:53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苍山一中 江云翔 谁来说故事?项羽——勇猛巨鹿之战: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项羽:
寡谋、优柔寡断。项羽之死学习目标:
一、熟读课文,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
二、把握文中形象,对形象做出正确的理解和阐释,并积累为作文素材。诵读指导:骑jì 名词qí 动词字词积累: 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壁垓下( ) 歌数阙( )
骏马名骓( ) 麾下( )
田父绐曰( )( )
刈旗( ) 舣船( )
王翳( )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一、词类活用1、壁垓下
2、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3、渡江而西1、壁:名词动用,驻军。
2、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西:名词动用,向西去。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二、古今异义1、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
2、期山东为三处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三、一词多义1、骑
2、乃
3、以
4、之骑 1、骏马名骓,常骑之。
2、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3、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4、赤泉侯为骑将。1、3 qí 动词,骑马。
2、4 jì 名词,一人一马谓之一骑做《学案》P161整体感知思考:用四个字给每一段命名整体感知思考:用四个字给每一段命名文学形象——项羽四面楚歌文学形象——项羽四面楚歌四面楚歌血性柔情,英雄悲凉提供背景再困东城优点:
勇武豪爽缺点:
寡谋、极端自负东城溃围遂斩汉一将易赤泉侯辟易数里威斩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勇猛敌我对比聚








总结:何如?自负乌江自刎乌江运渡自刎而死赐头故人赠马亭长知耻重义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思考:什么人可入“本纪”?项羽为什么入本纪?深入探究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咏项羽》)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深入探究项羽该不该过乌江?提示:
1、参照课文
2、参照课后“后人咏项羽诗”辩论中提示:
1、参照课文
2、参照课后“后人咏项羽诗”反方:
项羽不该过乌江?正方:
项羽该过乌江!深入探究“项羽”素材可用于什么话题?1、选择
2、生命价值
3、成与败
……作业:
一、《学案》积累整合。
二、小作文:《如何看待项羽之死》。垓下阴陵东城思考:项羽逃跑经历的这三个地点哪个最关键?
所以二三段分别命名为——、——。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二、古今异义1、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
古义:悲愤激昂。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2、期山东为三处
古义:山的东面。今义:山东省。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空间。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古义:父老兄弟。今义:父亲,哥哥。《史记》《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姓名
江云翔
电话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山东省兰陵县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项羽之死》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散文之部”自主赏析的内容。单元的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刘熙载《艺概》云:“太史公文,精神气血,无所不具。”《项羽之死》这篇文章就刻画出了项羽的“精神气血”。整篇文章记叙的了项羽这位悲剧英雄最完美的落幕,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气概。既有霸王别姬的铁骨柔情,又有东城快战的骁勇善战,又有乌江自刎的知耻重义。整篇文字读来荡气回肠,令人不免对这段传奇历史感慨万千,对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悲之叹之,爱之怜之。
二、学生分析
作为自主赏析的《项羽之死》,本文的语言、文字难度不大,故事性强,因此在学生自主掌握字词、疏通语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所他们的艺术形象,获得审美感受。处理这篇课文,应注意长文短教,深文浅教,选择小的切入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可借助影视、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分析,感知人物性格特点,概括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感知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用历史的眼光评价项羽的性格与命运。?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简易多媒体、PPT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绘制《项羽之死》中项羽突围路线图,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为后面具体赏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2.学生以批注法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解文本。
3.补充与相关资料,保存到班级群里,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
技术手段:互联网,QQ群。
阶段二:课中
展示成果,整体感知?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再读课文,重点赏析
组织学生分研讨项羽突围中的形象特点,分析项羽的人生选择。学生交流讨论。
?
阶段三:课后
????以“生命的光辉”为标题,写作小论文,学习小组互相评价。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自主学习
准备课件,布置预习
完成路线图
PPT
导入
用“破釜沉舟”的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自主说故事
图片
展示
评价小组成果
小组展示路线图
PPT
研读
根据突围路线图分析人物形象
自由发言
PPT
探究
引导辩论:项羽该不该过乌江?
分组辩论
PPT投影古人评价
作业
小写作:《生命的光辉》
独立完成,小组互评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特色1: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为主。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未知知识提出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
特色2:从教学过程开始前文本的预习梳理到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辩论,再到小写作进行展示和评价,课堂设计始终尊重学生主体性。依学定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特色3:不离语文教学本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最忌离开文本,成为声光电的表演,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不离语文教学本质这一要点。教学进行中利用多种评价量规监控学生学习过程,课堂学习结束后利用班级QQ群交流、拓展研读,始终坚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特色4:技术支持特色明显。课前预习利用互联网和微课程翻转课堂,预习中设计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要让学生比传统学习更多更有效的研读文本;用PPT引导阅读,让学生深入研读经典;借QQ群展示丰富的资源及优秀的阅读感受,体现语文学习博大精深的特点。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