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礼单一:天象仪、地球仪、机械工具、天文钟、望远镜、测量仪、君主号战舰模型、谢菲尔德钢铁等。
礼单二:玉器、鼻烟壶、茶壶、扇、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工 业 文 明 vs 农 业 文 明
思考:哪一张是英国送给中国的,哪一张是中国送给英国的?为什么?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工业文明VS农业文明
一、两大文明碰撞之因
【问题】阅读教材P90-91,思考中国在当时国际格局中的处境?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西方(以英国为例)
中国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资本主义
经济
自然经济
坚船利炮
热兵器
装备废弛
冷兵器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急需
市场
原料
中国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对于
外来商品
具有
抵制性
茶叶、生丝
棉纺织品
英国
(对华贸易逆差)
工业革命
原因: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成英国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中英正当贸易:
中国顺差(出超)赚钱
英国逆差(入超)不赚钱
一、两大文明碰撞之因
英
国
茶叶、生丝等(很畅销)
呢绒、布匹(很难卖出去)
中国
鸦片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俞蛟《梦厂杂著》
中国人在道义上抵制的直接后果是英国人腐蚀中国当局、海关职员和一般的官员。渗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箱一起从停泊在黄浦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鸦片输入与白银外流关系表 年份 鸦片输入(箱) 白银输出(银元)
1800‐1809 3969 51339100
1810‐1819 74135 95288153
1820‐1829 180169 211089961
1830‐1839 344124 243958005
损害人民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白银大量外流
加重人民负担
政治腐败问题严重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鸦片输入所带来的影响?
1839年6月3日,奉道光帝之命的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没收来的英美商人的鸦片,总计近240万斤,耗时20多天。
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直接原因(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
英国的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二、两大文明碰撞之果
第一次鸦片战争:
①第一阶段
(1840.6--1841.5)
攻广州、陷定海、逼京津
②第二阶段
(1841.6--1842.8)
占香港岛、进吴淞、至南京
签订《南京条约》
时 间 条约名称 主要内容
1842年
1843年
1844年 中英《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破坏领土主权)
赔款2100万银元
接受协定关税(破坏关税主权)
开放五口通商(破坏贸易主权)“广夏福宁上”
中英《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规定来华英人享有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
片面国最惠待遇
其他国家从中国获得的所有特权,美国可以同样享有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他们满以为打开了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二百万英镑左右徘徊。……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问题】结合教材及以上材料分析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寻找的借口。
英法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提出“修约”
清政府
担心危及统治利益
拒绝
矛盾
第二次
鸦片战争
1856
借口:“亚罗号”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第一阶段
(1856年——1858年)
攻广州、陷大沽、进逼天津
签订《天津条约》
②第二阶段
(1859年——1860年)
攻陷北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签订《北京条约》
签订方 条约名称 主要内容
英、法、美、俄 《天津条约》(1858年) 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内河航运权等,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英、法 《北京条约》(1860年) 俄国 《瑷珲条约》(1858年) 《北京条约》(1860年) 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
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 物 官 职 牺牲的时间和地点
陈连升 副将 1841年1月广州沙角、大角
关天培 水师提督 1841年2月广州虎门
葛云飞 总兵 (定海三总兵)
1841年10月浙江定海
郑国鸿 总兵 王锡朋 总兵 裕谦 (蒙古族)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 1841年10月浙江镇海
陈化成 江南提督 1842年6月 上海吴淞
海龄 (满族) 副都统 1842年7月 江苏镇江
广州三元里抗英
【问题】结合以下材料及教材P93“历史纵横”和P95“学习拓展”内容,归纳两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抗争的?理解其性质。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抵抗
性质:这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⑴社会性质:
⑵社会矛盾:
⑶革命任务: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
反侵略反封建双重革命任务
(最主要)
1.政治上: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
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
西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传入中国,促进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经济:
3.思想:
4.对外:
5.社会生活: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两大文明碰撞之感
林则徐: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部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状况以及军事、科技等,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徐继畬:《瀛寰志略》,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政府及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鸦片战争的真实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符合世界之潮流。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思考】在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对抗中,中国战败的根源何在?有何深刻的历史教训?
中国战败根本原因: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教训:
主动融入世界,顺应世界潮流
中国:
小农落后;君主专制;闭关锁国
英国:
工业强国;君主立宪;殖民扩张
列强试图扩大侵略权益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刺激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直接 引发
开眼看世界
思想
行动
开启艰难探索
本课小结
1.《南京条约》内容包括:割让 ,赔款 ,接受协定关税以及 。《南京条约》是 。
2.英法美通过《虎门条约》、《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获得了协定关税、 (司法主权)、 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影响) 。
3.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它们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1856年,英国借口 事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中国被迫与 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 ,之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英法获得了割地、赔款、 以及 。鸦片以 ,实现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课堂练习
4.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
5.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 ,中国 。
6. 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并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是 编写的《 》。在书中,他提出了“ ”的思想。
7.《瀛寰志略》的作者是 ,它的地位是 。
8. 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 以求自强的主张。
课堂练习
1.据学者估算,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两国的战争支出分别约为3000万两和1263万两白银,各自占中英两国1840年财政收入的70%和8%。而同时期中国GDP约占世界总量的20%,英国GDP约占世界总量的5%。这反映了( )
A.物质基础决定战争胜负 B.关税成为清廷主要财源
C.两国政府执政能力不同 D.中国经济发展远超英国
C
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广东地方官商最感觉《南京条约》给他们私人利益的打击”“《南京条约》以后,他们的意外财源都禁绝了,难怪他们要恨外国人。广州的商人方面也是如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巨额赔款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 B.协定关税阻碍了民族工商业发展
C.鸦片战争后中国商贸中心转移 D.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
C
3.《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公民在华享有治外法权。每当有掠卖人口的事件发生,中国官员虽明知有外人参与,也不可逮捕他们,只能向该国领事提出知会,要求调查。这体现了当时( )
A.清朝官员无意处理华洋纠纷 B.列强掠卖华工现象愈演愈烈
C.政府注重维护海外华工利益 D.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D
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鸦片战争后美国官员表示愿意提供制作枪炮蓝图,“被婉言谢绝”;《南京条约》的苛刻待遇“满汉官僚都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双方文书要用平等语气往来……反而使他们不安”。该材料( )
A.揭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本质 B.反映清统治者固守传统政治理念
C.说明清朝被迫从闭关走向开放 D.呈现出清廷的国家主权观念淡薄
B
5.(2021·湖南怀化一模·9)魏源应用《易经》里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观点来解释客观世界说明社会历史的变易和进化。他还把历史进化的客观趋势和“便民”联系起来,认为“租庸调变而为两税,两税变而为编(指一条鞭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些主张旨在( ) ? ?
A.从理论上说明社会改革的必要性
B.宣传“师夷长技”的思想
C.批判清政府墨守陈规的守旧思想
D.希望政府减轻人民的负担
A
6.(2021·湖南常德一模·6)18世纪,清政府以“夷”称呼西方国家,如“英夷”、 “法夷”等,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以“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称呼西方国家,“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这一变化反映出( )? ?
A.清政府“天朝上国”梦醒
B.西方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清政府被迫适应时局巨变
D.清政府决定开展洋务运动以自救
C
7.(2021·江西八所重点中学高三4月联考·28)19世纪70年代起,湖北、广东等省土铁“营运渐稀”,广东花生榨油业“相形见绌、销路愈滞”,东南各省“旧日之糖、销路日微”。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东南各省传统手工业产品滞销
C.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D.列强疯狂掠夺原材料和农产品
A
8.(2020山东卷·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 )
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
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
C. 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
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