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31 21:4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1.1937年9月25日发起的战役,是八路军首次与日军大规模交锋。此役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100多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0多匹。在日军长驱直入,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的形势下,八路军出师首战告捷。这次大捷 (  )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根本目的是 (  )
A.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B.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抗战
C.指出抗日战争的艰苦性
D.为人民指明抗战的正确道路
3.某同学在制作一张介绍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宣传小报时,找到一张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如下图所示)。他想把图中画五角星的地点着重强调一下,这是因为该地 (  )
A.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举行了中国战区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
4.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土地政策的时代意义在于 (  )
A.团结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B.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C.有利于统一战线巩固和全民族抗战
D.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5.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创造和运用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以及派遣武工队等多种有效的歼敌方法,开展反“扫荡”、反“清乡”和反“蚕食”斗争,给日、伪军以有力的打击。这说明(  )
A.中国共产党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B.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反“扫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C.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中国各党派共同抗敌
D.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国全民族抗战之中
6.下面是一幅名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漫画中情形出现的重要因素
有 (  )
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 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从193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38年59%,1939年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以上数据说明 (  )
A.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敌后游击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
C.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已无足轻重
D.日本侵略者始终以共产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8.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这匹野牛(日本)就非烧死不可。”其意在说明 (  )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 B.民众需要得到有效的动员组织
C.中共坚持持久抗战的革命路线 D.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
9“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听到这首振奋人心的歌曲,我们会联想到的是 (  )
A.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
C.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展开了主力决战
D.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10.陕甘宁边区在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这些举措 (  )
A.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
B.实现了“新三民主义”的理想
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D.沉重地打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11.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在1943年年度综合战报中说:“在本年交战15 000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200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这反映了 (  )
A.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B.敌后战场作用重大
C.国共团结一致共同御敌
D.正面战场沉重打击了日军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到抗日战争后期,主要抗日根据地有晋察冀(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绥、晋冀豫、山东、陕甘宁等十几块。根据地人口由150万人发展到1亿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开始的4万人发展到120万人。这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材料三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日、伪军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余次 2.5万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有何作用 (4分)
(2)根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哪一战役 这一战役的主要目标及规模如何 这一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4分)
材料四
(3)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根据地军民抗击日军的战法,请详细介绍根据地军民的抗战情况。(3分)
(4)结合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说说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的作用。(2分)
答案
1.B 2.D 3.A 4.C 5.A 6.C 7.A 8.B 9.D 10.A 11.B
12.(1)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战役:百团大战。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规模: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意义: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根据地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4)随着抗日根据地的扩大,根据地成为日军主要进攻目标,日军以主要兵力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抵抗,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