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姚金要
电话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一、教材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千古绝唱,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的内容,这单 元编选的是宋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四人在词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词作既充分体现了宋词的艺术价值,又能大致反映出宋词的发展脉络。同时又让学生感悟、熟悉 以柳永和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词和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教材编者可谓用心良苦,编选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词来学习,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 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在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鉴赏词的方法。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一代大文豪苏轼并不陌生,对他的很多作品如《题西林壁》《江城 子》《水调歌头》等都耳熟能详,尤其是必修二《赤壁赋》抒写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借主客问答阐发人生感悟,旷达中透出老大无成的不遇之愤,为学生进一步感 受苏轼的豪放词风、理解词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学生对于豪放词还不太熟悉,学生能经过本课的学习把握豪放的词风,以提高对不同风格诗歌 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①了解苏轼及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掌握苏轼创作的有关知识。
②了解豪放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PPT、视频、博客、QQ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1.借助互联网,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再学生自读课文,落实重点字词,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为后面具体赏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技术手段:互联网 ???电影视频
阶段二:课中
展示成果,整体感知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1.感悟赤壁景色2.探究周瑜形象)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再读课文,重点赏析
1.对比周瑜形象和作者境况,深入体会作者情感。2.体会豪放词的特点。
学生交流讨论,用PPT或word展示个人成果。
????????????? 音视频 PPT 或word
阶段三:课后
?? 比较豪放词与婉约词的特点
技术手段:小论文评价量规、博客? QQ等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结合课前预习,感悟情感
视频
讲授作品(上阕)
分析上阕,品评赤壁风光,概括景色特点
朗诵? 合作探究
PPT
训练
提出训练内容:面对如此雄浑壮美的图画,苏轼是如何概括的呢?有什么作用?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PPT
讲授作品(下阕)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周瑜的形象。
合作探究
PPT?? 小论文
研讨探究
体会苏轼的人生态度
诵读? 讨论交流
ppt
布置作业
赏析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体会豪放词、婉约词的特点。
诵读? 小论文
博客? QQ等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 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境界开阔,应引导学生多多诵读,品味语言,感悟意境,体会作者形象。诵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加强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让多媒体技术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感悟文章特点,感悟作者情感。
3.??? 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豪放词与婉约词的特点;同时让学生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筛选有效信息,与周瑜的人生经历相比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了学生的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课件20张PPT。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
——《三国演义》卷首词
学习目的1?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
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怀古、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背景资料】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自被捕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最后,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了事。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
高声诵读以昌其气
缓声慢读以玩其味一、朗读体验二、分析上阕,品评赤壁风光。
上阙描写了赤壁古战场怎样的景色?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赤壁美景的特点是:雄奇壮美。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拍:写出海与岸搏击的力度卷:写出波涛力量大赤壁阔大壮美图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样雄浑壮阔的画卷不由使人发出“江山如画”的赞叹:锦绣河山,地灵人杰,如画江山必生光耀千古的英雄豪杰。以雄奇壮美之景衬托豪杰之人三、分析下阕,怀古的人物形象
问:苏东坡笔下的周瑜有着怎样的形象?《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时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孙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这里“时”是指建安三年,周瑜24岁。 以美女衬托英雄,更表明周瑜
幸福美满年轻有为 。手法:下阕:小乔初嫁了幸福美满雄姿英发英姿勃发羽扇纶巾儒雅潇洒谈笑间自信乐观樯橹灰飞烟灭功成名就苏东坡笔下的周瑜的形象年轻有为
英俊儒雅孙权曹操赵子龙张飞周瑜周瑜:
年龄:
婚姻:
外表:
职位:
际遇:苏轼:
年龄:
婚姻:
外表:
职位:
际遇:34幸福美满雄姿英发东吴都督功成名就47爱妻早亡早生华发团练副使壮志未酬 苏轼通过周瑜和自己对比,抒发贬官黄州,早生华发、壮志未酬,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三、体会苏轼的人生态度
有人说,全词结尾一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色调灰黯,格调低沉,反映了苏轼思想中消极颓废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提示:可以联系《赤壁赋》)
写景赤壁壮美之景怀人周瑜豪杰之人抒情苏轼未酬之豪情雄浑壮阔豪放【归纳总结】 当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经历了一场人生劫难的苏东坡,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其人也豪放
其词也旷达背诵默写本首豪放词课内拓展赏析苏轼的《江城子 记梦》回答问题。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选取某一个方面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