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人口与人种——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2024)
人口老龄化率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人口老龄化率超过7%标志着该区域进入老龄化社会。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统计并预测了世界及部分区域人口老龄化率(下表)。读表,据此完成1~3小题。
时间 地区 2022年(%) 2030年(%)
世界 9.7 11.7
撒哈拉以南非洲 3.0 3.3
东亚和东南亚 12.7 16.3
欧洲和北美 18.7 22.0
1.表中( )
A.2022年,东亚和东南亚人口老龄化率最高
B.2030年,世界各国已全部进入老龄化社会
C.2022年到2030年,世界人口老龄化率增加了2%
D.2022年到2030年,欧洲和北美人口老龄化率增幅最大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就业困难 B.社会养老负担重 C.儿童入学难 D.住房紧张
3.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①制定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
②扩大学校办学规模
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如图示意部分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4~5小题。
4.图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5.欧洲人口增长情况为其带来的影响有( )
①资源需求压力大
②居民的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③劳动力短缺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北美洲人口密度图,据此完成6~7小题。
6.该大洲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印点中( )
①中低纬度地区
②高原地区
③气候寒冷地区
④沿海地区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7.该大洲的居民主要为(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等省份目前已先后开展“时间银行”服务。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储存进去,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存“时间”兑“养老钱”。据此完成8~10小题。
8.“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老龄化 B.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C.人口总数庞大 D.性别结构失衡
9.“时间银行”的互助式养老模式,以下国家最有可能需要借鉴的是( )
A.埃塞俄比亚 B.巴西 C.日本 D.印度
10.该国的居民主要是(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人口增长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人地和谐。下图为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据此完成11~12小题。
11.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12.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A.经济发展压力大 B.劳动力短缺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就业竞争小
读四大洲人口数(2020年)和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20年)表,据此完成13~14小题。
亚洲 非洲 欧洲 南美洲
人口数(亿人口) 46.41 13.4 7.47 6.53
平均人口增长率(%) 0.93 2.67 0.12 0.96
13.图中四大洲中( )
A.人口平均增长率最低的是亚洲 B.人口平均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C.人口数最多的是南美洲 D.人口数最多的是非洲
14.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带来的影响有( )
①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②就业困难、交通压力增大
③劳动力短缺
④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阅读漫画和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部分国家某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英国 1.16 1.02 0.14
巴西 1.9 0.7 1.2
德国 0.7 1.0 -0.3
尼日利亚 4.23 1.8 2.43
(1)表格里的国家中,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是__________(填国家名称)这种人口增长特点会给该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漫画中的问题最容易出现在表格中的__________(填国家名称)该国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这种现象?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读表格可知,2022年,欧洲和北美人口老龄化率最高,A错误;2030年,世界各国没有全部进入老龄化社会,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B错误;2022年到2030年,世界人口老龄化率增加了2%,C正确;2022年到2030年,东亚和东南亚人口老龄化率增幅最大,达到(16.3-12.7)÷12.7×100%=28.3%,而欧洲和北美才17.6%,D错误。故选C。
2.答案:B
解析: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养老负担重、国防兵源不足等,B正确;就业困难、儿童入学难、住房紧张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A、C、D错误。故选B。
3.答案:B
解析: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合理措施有:①制定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放开三胎等,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减轻家庭抚养压力,促进人口生育,①③正确;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对出生率没有影响,②错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跟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无关,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
4.答案:A
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根据示意图可知。六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A正确。故选A。
5.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欧洲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B正确;资源需求压力大,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A、C、D错误。故选B。
6.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北美洲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这里气候较为温暖湿润,交通便利,①④正确,②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
7.答案:A
解析:该大洲是北美洲,北美洲的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目前主要是白种人,多为来自欧洲的白种人的后裔,A正确。故选A。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储存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所以反映的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A正确。故选A。
9.答案:C
解析:“时间银行”的互助式养老模式,适用于同样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国家;埃塞俄毕业、巴西、印度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未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A、B、D错误;日本是发达国家已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C正确。故选C。
10.答案:B
解析:由上题可知,该国是日本,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B正确。故选B。
11.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死亡率,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非洲、亚洲、北美洲、欧洲,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D正确。故选D。
12.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增大,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等,A正确,C错误;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等是人口增长缓慢带来的影响,B、D错误。故选A。
1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四大洲中人口平均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A错误、B正确;人口数最多的是亚洲,C、D错误。故选B。
1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带来的影响有③劳动力短缺④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B正确;①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②就业困难、交通压力增大属于人口过度增长的问题,A、C、D正确。故选B。
15.答案:(1)德国;①劳动力不足;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国防兵源不足;④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2)尼日利亚;计划生育。
解析:(1)读表格可知,四个国家中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是德国,人口负增长,表示人口在不断减少,产生的不利影响有:①劳动力不足;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国防兵源不足;④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2)漫画反映的是人口过多的问题,因此可判断,最容易出现这类问题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尼日利亚。人口增长过快,应该采取计划生育政策来缓解这种现象。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共54张PPT)
初中地理 · 新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
Copyright 地理优课PPT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员。(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通过调查,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对环境及社会、 经济的影响。(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正确认识人口问题及各国相应的人口政策。(人地协调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三大人种 的体质特征。(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
1
世界人口的分布
2
世界不同的人种
3
目录
世界人口
数量的变化
百年奥运世界人口增长
从1924年到2024年,夏季奥运会时隔百年之后重返巴黎,法国人用独有的审美和巧思“焕新”巴黎。
1924年巴黎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有44个,参赛运动员超过3000人。
2024年巴黎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共有206个,这是首届男女比例完全平衡的奥运会,共10500名参赛运动员,男女各为5250名。
思考:百年时间,世界人口数量有何变化?
8,000,000,000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
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
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
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18世纪以前
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工业革命以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
二战以后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人口增长放缓
由于全球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很多。2011—2020 年平均每年新增人口超过8 000万,相当于每年大约新增一个德国的人口。
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 ×100% — ×100%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越大,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小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衡量标准
自然增长率>0, =0 , <0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增长越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不增加也不减少。表示人口停止了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小,表示人口减少越快。
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从全球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每年出生的婴儿数多于死亡的人口数,202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5%。
世界人口总数不断增长。
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
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人口迁移影响人口增长
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受人口自然增长影响,还受人口迁移因素的影响。
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
北美和大洋洲经济发达,平均人口增长率较高,就是由人口迁移导致的。
活动-认识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世界人口在持续增长,但是不同时期增长速度有所差异。
左图示意世界人口每达到10亿整数倍时的年份。阅读图5.4,比较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经历的时间,进而认识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开始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把结果填入表5.1。
表5.1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 人口数/亿人 时间/年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100
30
15
12
12
12
11
根据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
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特点?
世界人口从50亿到8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特点?
越来越短
世界人口从50亿到7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相同,都是12年,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趋于平缓。
从70亿到80亿,所经历的时间是11年,说明人口增长有加快的趋势。
根据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
利用这些数据,说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从1830年(10亿)到1930年(20亿)这100年间,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从1930年(20亿)到1987年(50亿),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
从1987年(50亿)到 2011年(70亿),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世界面临的人口问题
一个地区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甚至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口问题 产生的后果
人口数量过多、 增长过快 资源消耗过多
环境遭到破坏
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粮食短缺等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等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
人口增长快好还是增长慢好?为什么?
鼓励结婚,限制节育,支持多育,给多子女家庭发放补贴!离婚限制!
法国
印度
禁止印度夫妻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并对超过限制的夫妇实行严厉处罚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举例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生育控制政策 印度采取经济惩罚、教育普及等方法控制人口的增长
人口增长过慢,停止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等 法国给多子女家庭发放补贴,美国接纳海外移民,俄罗斯设立“母亲基金”等
世界人口
的分布
北京
巴黎
江西瑞金男子朱志文,一人一车,从北京鸟巢出发,穿越18个国家,历时16个月,骑行总长15500公里,终于在奥运会开幕前几天抵达法国巴黎。这是一条特别的路线——陆上丝绸之路。沿途经过了哈萨克斯坦、阿富汗、伊朗、叙利亚、意大利等18个国家。
思考
骑行沿线地区,人口分布有何特点?
人口密度
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人口疏密程度常用人口密度表示。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
某地人口总数(人)
某地总面积(KM2)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与原因
读图找出人口稠密区并说明其分布有何特点。
人口稠密区主要位于近海平原地区
密集区
亚洲东部
密集区
北美洲东部
密集区
亚洲南部
密集区
欧洲西部
亚洲东部和南部
欧洲西部、北美东部
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利于农耕……),农业发展较早,养育了众多的人口。
工业发展较早(技术先进、经济发达、交通发达……),经济发达。
人口稀疏区主要位于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
稀疏区
高原地区
稀疏区
雨林地区
稀疏区
沙漠地区
稀疏区
高纬地区
高原
地区
沙漠
地区
雨林
地区
高寒
地区
活动-分析世界一些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世界人口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照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以发现世界人口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从而说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活动-分析世界一些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①②均为平原地区,为什么人口稀少?
①位于平原地区,但其所处纬度高(北冰洋沿岸),气候中年寒冷,故人口稀少;
②位于平原地区,但该地属于热带雨林区(亚马孙平原),气候过于湿热,故人口稀少。
活动-分析世界一些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③④处在中低纬度地区,为什么人口稀少?
③位于中低纬度地区,但由于地势高俊(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故人口稀少;
④位于中低纬度地区,但由于该地是沙漠(撒哈拉沙漠),气候极端干旱,故人口稀少。。
地区 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① 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
② 地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
③ 地处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空气稀薄
④ 地处热带沙漠地区,气候极端干旱
表5.2 世界一些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世界不同
的人种
巴黎奥运赛场各色人种
请仔细观察,他们在肤色、眼色、五官、头发等方面有何不同?
黑种人
黄种人
白种人
人种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黄种人 浅黄色 黑直 面庞扁平 中等
白种人 很浅 发色浅,波状 鼻梁高、嘴唇薄 较多
黑种人 黝黑 卷曲 嘴唇较厚 很少
体貌特征
三大人种的分布
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有些地区成为不同人种的混居区。现在,由于人口迁移,人种的分布越来越复杂。
世界人种的分布
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白种人 欧洲、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南部、大洋洲东南部
黄种人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和亚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北部、印度南部和美洲部分地区
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思与学-环境对人种身体特征的形成有多大影响
黑种人
多分布在气温高、阳光充足、紫外线强的热带地区,人体皮肤内黑色素含量多、肤色深,鼻子低而宽,体毛少。
白种人
多分布在气温低、阳光和紫外线弱的较高温度地区,人体皮肤内黑色素含量少、肤色浅,鼻子高而窄,体毛多。
黄种人
多分布在温带地区,身体特征具有上述两个人种的过渡性。
不同人种虽然有体质上的差异
但没有优劣之分
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板书
设计
人口老龄化率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人口老龄化率超过7%标志着该区域进入老龄化社会。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统计并预测了世界及部分区域人口老龄化率(下表)。读表,据此完成1~3小题。
地区 2022年(%) 2030年(%)
世界 9.7 11.7
撒哈拉以南非洲 3.0 3.3
东亚和东南亚 12.7 16.3
欧洲和北美 18.7 22.0
1.表中( )
A.2022年,东亚和东南亚人口老龄化率最高
B.2030年,世界各国已全部进入老龄化社会
C.2022年到2030年,世界人口老龄化率增加了2%
D.2022年到2030年,欧洲和北美人口老龄化率增幅最大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就业困难 B.社会养老负担重
C.儿童入学难 D.住房紧张
C
B
3.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①制定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
②扩大学校办学规模
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如图示意部分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4~5小题。
4.图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5.欧洲人口增长情况为其带来的影响有( )
①资源需求压力大
②居民的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③劳动力短缺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A
B
读北美洲人口密度图,据此完成6~7小题。
6.该大洲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印点中( )
①中低纬度地区 ②高原地区
③气候寒冷地区 ④沿海地区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7.该大洲的居民主要为(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C
A
人口增长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人地和谐。下图为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据此完成8~9小题。
8.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9.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A.经济发展压力大 B.劳动力短缺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就业竞争小
D
A
初中地理 · 新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
Copyright 地理优课PPT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区域认知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二)综合思维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数量以及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能够认识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对应的人口政策。
(三)地理实践目标
1.通过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人口密度,初步了解定量分析问题的意义,正确表述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并且简单分析人口分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四)人地观念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以及正确的人地关系。
重点和难点
1.运用图标说出世界人口增长以及分布特点。
2.能够简单地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三、教材设计思路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三大问题,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人口问题是核心问题。本节从人地关系角度,讲述了有关人口方面的基础知识,从人口总数的变化到人口增长和迁移的现状,引领学生关注当今世界人类普遍关注的人口问题,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四大方面: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世界人口分布,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授:人人一手手,人人一张嘴;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可以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转承)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以“人”为本的《人口和人种》。
【讲授新课】
说一说:你知道现在地球上人口有多少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授和承转:世界人口在2022年已达80亿,但世界人口的增长在不同阶段的快慢是有很大的区别地。
学生活动一: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
方法指导:阅读图5.4,比较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经历的时间。
问题导引: 1.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开始每年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把结构填入表5.1。
问题导引:2.根据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
(1)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每增加10亿的时间有何特点?
(2)世界人口从50亿到80亿,每增加10亿的时间有何特点?
(3)利用这些数据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教师归纳: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2022年的80亿,从10亿的增长时间来看,每增加10亿人口的时间从趋于变短到趋于稳定。
(转承)要了解世界人口的具体增长特点,我们得学会读世界人口增长图。
学生活动二: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和地区差异。
方法指导:读图5.1-5.2及课本92页文字。
问题引导:1.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2.从什么时候开始,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并分析原因。
3.从什么时候开始,世界人口增速开始放缓。
4.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哪两个因素有关?
5.世界人口增长率较高和较低的地区是?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教师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细致的讲解)
教师讲述: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速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得速度大大加快,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指标。从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来看,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较快,欧洲和北美人口增长较慢。
议一议:人口增长快好还是慢好?人口多好还是少好?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人口增长过慢甚至负增长,会产生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资源消耗多、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贫困、饥饿等问题。人口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不同国家针对本国人口特点,制定不同的人口政策是国家发展的前提。
概念区分:人口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人口增长率,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等;人口自然增长率,只和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有关。2015-2020年,北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2%,人口增长率却为0.65%;拉丁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2%,人口增长率仅为0.94%。北美经济发达,每年有不少人从其他地区迁入北美,使得北美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其自然增长率。相反,拉丁美洲以经济较落后,很多人迁出到其他地区,导致这里的人口增长率低于其自然增长率。
(转承)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的地区快慢不同,差异巨大,外加上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明显,从而导致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学生活动三: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
方法指导:读图5.5及课本95-96页文字。
问题引导:1.什么是人口密度,怎样计算?
2.找出人口分布的密集区(人口密度>100人/千米 ),并分析原因。
3.读图5.5中①②③④所示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细致的讲解)
教师归纳:我们通常用人口密度来描述一个地方人口分布的疏密,人口密度=该地区的人口总数/该地区的总面积。世界人口的密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北美东部,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地处中低纬近海平原地区,工业、农业发展较早。世界人口稀疏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亚马孙平原)、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北极)、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青藏高原),这里自然环境极端恶劣,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学生活动四:世界不同人种的差异。
方法指导:阅读图5.6和课本96-97文字。
问题引导:1.人类可以分为那三个主要人种,根据哪些特征来划分?
2.三大人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人种的差异和他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种的区分只是身体外部特征的不同。种族偏见、种族歧视和人种优劣论等等言行,都是荒谬可笑的,应遭到强烈反对和谴责。
教学反思
人文地理的核心是“人”,就像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一样,课堂教学设计遵循的主体永远是学生,真正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相得益彰的学生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科学地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和体验是多方面的,多途径和多渠道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世界,关注人类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要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健康发展,永恒璀璨。
板书设计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