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苏教版必修4《雨霖铃》 课件(18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 苏教版必修4《雨霖铃》 课件(18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6 17:52:30

文档简介

姓名
陈冰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
单位
平度市第九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雨霖铃》
一、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这首词写的是才情卓着、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是柳永的代表作。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必修一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婉约派的主要特征; 2、初步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理解“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特色;理解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课文朗诵:http://v.ku6.com/show/QHTuhAf3EjwiIVkh.html。进行范读
2、课文讲授:ppt。使知识展示更加直观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命中总会经历离别的苦痛,可这苦痛倒触发了诗人的诗情。今天,当我们再次扣开古典诗词的大门,不经意间就会发现生命在演绎着悲欢离合: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一个个泪眼婆娑的丽姿,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都在诠释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这句至理名言。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处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佳作,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
学生思考,随同教师的引导,在音乐渲染的氛围中走进诗歌意境。
ppt
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指导学生自读
3、指导学生诵读
诵读不是比谁的声音大,谁的语调低,而是应当以一种和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绪相协调的感情来掌控和润饰好我们的声音。
小结: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来确定《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悲戚低沉。
1、学生听读
2、学生自主诵读,注重情感。
3、学生朗读,注重情感投入。
音频
讲授
教师引导
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词处理的更细腻一些,要想用声音更细腻地处理这首词,有个前提,那就是深刻地理解这首词,
让我们先来看上阕,解读。
师补充:寒蝉:古人在文学作品中写到“蝉”的时候,往往都是和“忧愁悲苦”联系在一起的。长亭:早在秦汉时便开始在道旁设亭,供旅客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亭,也叫“十里长亭”五里一短亭。词中的长亭(短亭)是古代的人们送别的场所。
下阕依据不同颜色划分为三部分,同学们分为三组,每组选择一个喜欢的句子,选派二位代表,一位给我们大家朗诵句子,另外一个同学负责解说这样朗读的原因以及所要表达的感情。
学生讨论。
发言思考回答
PPT
拓展训练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在学士院内)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笑得直不起身子)。
????????????? ---俞文豹《吹剑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
???????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学生交流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把握豪放派与婉约派的特点。
PPT
能力提升
在本词中选择一句你最喜欢的词句,改编成散文.
学生选择改写
投影仪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以词作的内容把握和情感体验为重点,以诵读、品味为手段,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力图通过意境的创设以和师生共同感悟达到预设情感体验目标,同时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主要分成三大块:首先是知人论世,主要是背景、作者介绍;其次,是作品的品读和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和对作者抒情方式的分析,尤其注重意境创设和语言的体悟;最后,美读品味。在品味中实现情感教育。
课件18张PPT。雨霖铃 【宋】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因曾任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郎中”。他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他的词风行一时,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作品集《乐章集》。雨霖铃诵读要求
节奏舒缓
情感哀伤 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
柳永《引驾行》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卢挚《沉醉东风》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寒蝉——悲凉、哀愁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 王褒《送别裴仪同》
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李白《菩萨蛮》 长亭——送别、离愁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雨——凄凉、愁苦 第一组意象有什么作用?
渲染了凄凉的氛围。
写出诗人内心的伤感哀愁。
点明了送别的地点(长亭)、时间(晚)、天气(骤雨初歇)。
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渲染了苍茫广阔的氛围。
烘托出离人的落寞孤寂。
想象行舟后所见之景。
承上启下,既是总结上片的离别情景,又是为下片写别后情景作铺垫。第二组意象有什么作用? 这一问一答中的意象如酒、柳、风、月,使你联想到哪些诗句?请同学们给合以前所学诗词,分组讨论3分钟,总结概括这些意象的内涵。柳—离愁
风—悲凉
月—思念
酒—愁绪第三组意象有什么作用?渲染出凄凉清冷的氛围。
烘托离人孤零惆怅的心境。
想象别后酒醒的场面。
景物描写(意象)的作用渲染气氛
烘托心情
特殊作用内容上
结构上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 抓住作者所选取的意象
抓住意象的特点 作业练习(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