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9 古诗三首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题 西林壁
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事物的样子也是不同的。我们领略过李白笔下庐山瀑布的壮观,今天我们再来欣赏苏轼诗中描写的庐山。
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创作背景
走近诗人
初读课文
1、听读古诗,边听边想象画面
2、思考诗中描写的景物
生字我会写
预习检测
两撇基本平行
上下两点相对
左窄右宽
右边第二笔是横撇
第三笔的横不易过长
一头肥猪
站在下边
两钩相扣
左丝相牵
熟读成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诗题
题西林壁
题写、书写
庐山上的西林寺
墙壁
题西林壁: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题目点明了诗人题诗的地点,也点明了诗人游玩的地方。
整体感知
读完这首诗我们知道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庐山的样子各不相同,横看 ,侧看 ,远近高低也各有千秋。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有站在 。
成峰
庐山之外
成岭
横看成岭/侧成峰
“岭”和“峰”的区别是什么?
岭:相连的山。 特点是:坡度和缓,连绵。
峰:高而尖的山。特点是:坡度大,细长高耸,孤立。
游山所见
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
横看成岭
侧看成峰
思考:横看庐山和侧看庐山,有什么不同呢?
远近高低/各不同
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庐山,样子会有变化吗?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游山所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想一想: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会怎样呢?
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果也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游山所感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诗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诗的后两句蕴含哲理,它启发了人们什么呢?
游山所感
《题西林壁》这首诗想要告诉我们一个 怎样的道理呢?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我们要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结构梳理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拓展延伸
1.《题西林壁》通过描写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姿态不同来告诉我们,看问题的 ,得到的 。
角度不同
结果也不同
课堂练习
2.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