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亲爱的同学们:
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祝你学习进步!
一、填空题
1.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 振动,耳中的 再将振动传递到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受了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 。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咙处,感觉到它在 。这时我们的 收集到了声波,经过 引起 振动, 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耳蜗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3.人的 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4.耳朵分为 、 、 三部分。
5.人耳分为 、 和 三部分。
二、判断题
6.如果双耳的鼓膜受损,那么就有可能听不到声音了。 ( )
7.酒精可以被胃部吸收,过量饮酒对胃的伤害很大。 ( )
8.耳朵不但是听觉器官,它还是维持人体的平衡的重要器官。 ( )
9.“耳不掏不聋”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
10.强弱不同或高低不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是不同的。( )
三、单选题
11.在耳朵的各部分中,将声波转换为振动的是____。
A.耳郭 B.鼓膜 C.听小骨
12. 敲小鼓,纸屏上吊着的泡沫塑料小球会跳动,此实验纸屏模拟的是 ( )。
A.耳廓 B.听小骨 C.鼓膜
13.如图实验中,在气球皮上放碎纸屑的作用是( )。
A.证明桌面在振动 B.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C.检测声音高低
14.鼓膜是耳朵内重要的组成部分,鼓膜在耳朵的( )。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15.耳朵中的各个结构,各有各的作用。下图中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结构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16.关于保护耳朵的做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B.飞虫进入外耳道是没有影响的,可以不用管
C.可以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
四、连线题
17.把人耳各部分的名称与主要功能用线连起来。
外耳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 传递声波到中耳
听小骨 传递声波到内耳
耳蜗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五、综合题
18.将方框内的序号填入对应的括号内。
六、简答题
19.请写出保护听力的方法。(至少三点)
七、解答题
20.下图是人体耳朵的结构图,请观察并回答问题。
(1)在耳朵结构中,收集声音的是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的是 。(填字母)
(2)悠扬的琴声是靠琴弦 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
(3)在用气球皮模拟鼓膜振动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细盐是为了 。盐粒的跳动和气球皮周围声音的音量之间的关系是 。
(4)2024年3月3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听力,终生受益”。保护耳朵的正确做法的是____。
A.耳屎堵住耳朵会影响听力,所以要经常掏耳朵
B.听音乐时,佩戴耳机对耳朵有保护作用
C.轻声交流,不在他人身边大声叫喊
1.【答案】鼓膜;听小骨
2.【答案】声带;振动;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
3.【答案】外耳
4.【答案】外耳;中耳;内耳
5.【答案】外耳;中耳;内耳
6.【答案】正确
7.【答案】正确
8.【答案】正确
9.【答案】正确
10.【答案】正确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A
17.【答案】
18.【答案】
19.【答案】1.不乱挖耳朵。2.不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3.避免经常呆在嘈杂环境中。
20.【答案】(1)A;E
(2)振动;空气
(3)看到气球膜在振动;跳动幅度大,声音越强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