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 设计理念:
1.以“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为宗旨,教学设计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学过程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师生之间很好的教学互动,使得学生能够大胆质疑、自主探究、手脑并用,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2.以多媒体手段为载体,围绕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活泼场面,咀嚼关键字词,体会人物富有个性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3.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文本自身的特点,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是重点,因而通过朗读、即兴表演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 教材赏析: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一文中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小嘎子是个个性鲜明的男孩子。他“从不单凭力气”跟人硬拼,而是“一向仗着”自己“手疾眼快”,所以,这次跟胖墩儿摔跤,“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而选择了适合自己特长的“随便摔”的方式。从一开始对摔跤方式的选择,就可见这个顽皮的小男孩富有心计。起初,他依据自己和胖墩儿的体形差异,找准对方的弱点,“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采取了围着对手“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的战术。在摔跤中,当小嘎子处于劣势时,他便积极开动脑筋,“推拉拽顶”,想出了各种办法。就是在他与胖墩儿酣战到最后时,他还是“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整个摔跤过程都不见小嘎子的蛮干硬拼硬斗,处处可见他的机灵、敏捷、有智谋。另外,从他时时想把对手打败,又不难看出他争强好胜的一面。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在这当中,还夹杂着对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这些描写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人物性格。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显示出作者在人物刻画上的功力。
(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儿化音,认识5个生字,积累“手疾眼快、精神抖擞、膀大腰粗”等好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和胖墩儿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这些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这些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 教学准备:
电影《小兵张嘎》片段、PPT课件。
(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
课前我们来聊一聊在第五单元中认识的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这样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名著中还有很多很多,在《水浒传》中就有108个好汉。我还知道这108将人人有绰号,军事吴用很聪明就叫智多星,宋江是及时雨,看下面几个绰号,你猜是谁?并说说为什么这么称呼他们。【PPT2-PPT7】
花和尚——鲁智深 浪里白条——张顺
青面兽——杨 志 矮脚虎——王 英
拼命三郎——石秀 母夜叉——孙二娘
看来,给人取绰号也有学问,有的是根据人物的外貌,有的是根据人物的本领,有的是根据人物的行为或是性格,总而言之都抓住了这个人的特点。
2.今天,我们要走进人物描写一组,去认识两位很有特点的新朋友。谁来读课题?齐读。
一位是小嘎子;一位是胖墩儿。听了名字你觉得他们有什么特点?
二、整体着手,走进人物
1.嘎子和胖墩决定用摔跤的方式来争夺一把小手枪,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观看这场精彩的摔跤比赛吧!
2.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接下来老师要检查你的预习情况,拿出作业纸,完成第一题。校对,正音。
第一行(生字词):精神抖擞 三抓两挠 推拉拽顶 合了裆 破绽 扳不动 咕咚一声 【PPT8】
(齐读)
第二行(儿化音):胖墩儿 单褂儿 虎势儿 点儿 牛劲儿 【PPT9】
(说特点、个读、带读)
第三行: 猴儿似的 公鸡鹐架似的 走马灯似的 【PPT10】
(个读、解释、齐读)
(1)公鸡鹐架似的是什么样子,见过吗?老师把句子找出来了,你联系句子读读就明白了。
出示句子: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2)一起读。“虎势儿一站”中的“虎”就是老虎,老虎给你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俩人“虎势儿一站”,十分有气势,一起读句子。他们就这样面对面站着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怕谁,就像两只公鸡打架时,彼此试着用嘴啄对方的架势。
(3)走马灯似的又是什么样子呢?请你也用刚才的方法,找找句子,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理解。【PPT11】
出示: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他们两人面对面快速的绕着圈儿行走。)走马灯是一种供玩赏的灯,把剪好的各种人骑着马的纸片贴在轮子上,轮子因蜡烛的燃烧形成空气对流,里面的马就随着绕圈圈,课文中指小嘎子和胖墩儿面对面快速的绕圈行走。所以同学们,只要词语所在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理解理解就懂了。
(4)齐读词语。【PPT12】
三、深入研读,感悟形象
1.默读课文,然后想一想,从字里行间你觉得胖墩和嘎子是怎样的孩子?分别画出相关的语句,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PPT13】
2.出示胖墩图片,这是谁?通过课文的描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胖墩?【PPT14】
交流一:小胖墩儿:自信、沉稳、结实。
(1)句子一 :【PPT15】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①你是从这句话的哪里体会到胖墩的自信的?
②你真会抓词眼,这句话中仅仅只有这一个动词吗?用圈圈出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③这一连串的动词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胖墩儿的自信,你还从哪里体会到了他的自信?(来吧,是一叉一搂,还是随便摔?)你是从他的语言感受到自信的,你能通过朗读把胖墩的自信表现出来吗?
④多威猛的胖墩呀!谁再来?多精神!一起来。无所畏惧,谁怕谁啊!从语言和动作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的胖墩儿。
⑤你还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胖墩?(力气大)
(2)句子二:
小胖墩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不出示)
抓“膀大腰粗”就是肩膀大大的腰粗粗的。
仅仅从这么简单的外貌描写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力大无穷的胖墩。
你还看到了怎样的胖墩?
(3)句子三:【PPT16】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①从哪看出来的?惯手是什么意思?惯手就是老手、能手,可见经验很丰富,哪儿看出来是个惯手?你能上台做做动作吗?从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塌着腰”,说明马步是扎得稳稳的,身体壮壮的;合了裆,防守严密;鼓着眼珠子,精神集中。)
②作者仅用了“塌、合、鼓”三个动作描写就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看到了已经准备就绪的小胖墩。
3.交流二:小嘎子 勇敢 机智
面对这样的对手,小嘎子怕了吗?他是怎么应对的?【PPT17】
(1)句子一:【PPT18】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上风。
①请你走进嘎子的内心,琢磨琢磨,在嘎子围着胖墩蹦来蹦去的过程中,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你的想法用文中一个词语就能表示了(下冷绊子:指乘人不备时暗中耍弄手段陷害别人的行为)。嘎子是利用自己身手敏捷的优势,采用转动,把胖墩转晕的方法。你能带着这种想法读读这句话么?这是一个机智的嘎子;一个善于采用战术,知己知彼的嘎子;一个充满智慧的嘎子。
②嘎子的机灵仅仅体现在这里吗?
(2)句子二: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不出示)
①真好,看来你们已经读懂了句子,走进了嘎子的心里,在对嘎子的心里揣摩中感受到了嘎子的(勇敢、机智)。
②只可惜,尽管嘎子勇敢、机智、但是他的对手真的是太强劲了,不仅身强力壮,而且经验丰富,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几个回合下来,嘎子就有些——出示句子引读。
(3)句子三:【PPT19】
小嘎子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①同学们,从这句话你又读懂了什么?
②嘎子输掉的仅仅是一场比赛吗?(知道他们为什么比赛吗?——输掉了心爱的手枪)
③多可惜呀!看来,嘎子还是低估了胖墩儿的实力。
四、总结拓展
1.文章主要写小嘎子,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描写胖墩,知道为什么吗?是的,通过表现胖墩儿的自信与强大来烘托小嘎子的机智灵活,这就是侧面描写。那么鲜明的人物特点,作者究竟是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进行描写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
2.第一次摔跤比赛以小嘎子失败而告终,小嘎子可不服气了,决定再次挑战胖墩儿,就这样,第二次摔跤比赛开始了,一起来看看吧!(看电影片段)【PPT20】
3.把你看到的场景,模仿第一次摔跤的情景,用上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方法进行续写。
小胖墩儿虎势儿一站,瞟了一眼嘎子,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你的动作描写很精彩!你能用上心理描写,真棒!【PPT22】
4.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了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中体会出了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这只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一个片段,课外你们可以去读读这部作品,一定会让你和小主人公成为朋友的。
5.课后作业:【PPT23】
(1)把文中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摘抄下来。
(2)课外阅读原著《小兵张嘎》或者其他描写人物的片段,并摘录精彩的句段。
教学板书:
22.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勇敢 自信
机智 沉稳
好胜 憨厚
描写方法:动作 语言 外貌 心理
教学反思:
由于本课只是一个人物片段的描写,内容短小,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读通顺、流利的基础上,以“你从文中哪些词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说说理由”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同时又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能够独立学习、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又体现出老师的主导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时自然水到渠成的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整个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迭生,尤其是拓展练笔的设计,体现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
课件24张PPT。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花和尚 ——鲁智深豹子头 ——林冲青面兽 ——杨志母夜叉 ——孙二娘浪里白条 ——张顺矮脚虎 ——王英 精神抖擞 三抓两挠 推拉拽顶
合了裆 扳不动 破绽 咕咚一声
胖墩儿 单褂儿 虎势儿
点儿 牛劲儿猴儿似的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公鸡鹐架似的走马灯似的 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猴儿似的公鸡鹐架似的走马灯似的精神抖擞 三抓两挠 推拉拽顶
合了裆 扳不动 破绽 咕咚一声
胖墩儿 单褂儿 虎势儿
点儿 牛劲儿
猴儿似的 公鸡鹐架似的 走马灯似的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然后想一想,从字里行间你觉得胖墩儿和嘎子是怎样的孩子?分别画出相关的语句,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的旁边。 “是吗?”小胖墩儿 起来,立刻 两步,一 身 了单褂儿, 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跳退后脱 叉闪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
。 ,不露一点儿破绽。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 ,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上风。 蹦来蹦去 小嘎子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 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别:
1.另外的;
2.卡住;
3.另外的;
4.不要,不准。√别续写:
第二次摔跤比赛开始了,小胖墩儿虎势儿一站,瞟了一眼嘎子,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续写:
小胖墩儿虎势儿一站,瞟了一眼嘎子,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作业布置:
1.把文中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摘抄下来。
2.课外阅读原著《小兵张嘎》或者其他描写人物 的片段,并摘录精彩的句段。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