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 (第1课时)课件(共41张PPT)+教案+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 (第1课时)课件(共41张PPT)+教案+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30 21:37:0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感受鲁迅散文的语言特点。
2.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了解少年鲁迅的成长历程,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特点,理解他们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3.结合鲁迅生平及创作背景,感受鲁迅对童年、亲友真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人性的洞察与思考,激发自身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学习重点〗
1.了解《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了解少年鲁迅的成长历程,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特点,理解他们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
感受鲁迅对童年、亲友真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人性的洞察与思考,激发自身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罗大佑的《童年》是一首老歌,却经久不衰,我们津津乐道地不仅是歌曲轻快的节奏,更是贴近我们童年生活的歌词,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难忘的学生时代。一首歌之所以受到听众的喜爱,在于我们能够在歌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一部文学名著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往往也是因为书中有我们曾经或现在、拥有或渴望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朝花夕拾》,去书中寻找我们的童年。
二、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少年时期,家道中落,父亲卧病不起。青年时期,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辗转奔波。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后又弃医从文,意在以文艺拯救国民精神。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创作背景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一共10篇,后来又加了“小引”和“后记”。写于1926年2月到11月。从历史背景来看那是民国以来北洋军阀统治最黑暗的时期。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外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1926年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作者所经历过的旧事,像花瓣一样散落在上壤上,现在把这些“花瓣”拾拾起来。这不就是像早晨的落花,到了傍晚才去把它拾取起来吗?故名为《朝花夕拾》。
3.内容总述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①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②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③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④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⑤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的《无常》;⑥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⑦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⑧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⑨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⑩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被纳入初中课本如《藤野先生》等,可见它对教育事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4.作品分类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每一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从主题思想上看,《朝花夕拾》中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怀念师长故人。通过对不同人生阶段曾经熟识人物:保姆阿长、日本教师藤野先生和好友范爱农的典型事迹的追忆,表现他们朴实、善良、高尚的品格。
⑴《阿长与〈山海经〉》
【内容概述】——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人物形象】长妈妈: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热心帮助孩子。
【体验看法】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阿长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也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事实。
⑵《藤野先生》
【内容概述】——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也反映了作者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主义思想。
【人物形象】藤野先生:为人正直,诲人不倦,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
【体验看法】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⑶《范爱农》
【内容概述】——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人物形象】范爱农:为人孤傲、倔强、正直,不满黑暗现实,追求革命。
【体验看法】鲁迅视爱农为挚友,在短短几年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本文所写的四个片段来看,鲁迅先生和范爱农所表现出的感情态度是多么惊人的相似:满腔的悲愤——不满和无奈——苦闷与绝望——思念和牵挂。
第二类:追忆旧时生活。通过对自己曾经经历的生活片段的回顾,既表达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对某些不良现象的反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内容概述】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慢慢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文章接着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七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做出了批判。
【人物形象】寿镜吾(作者读私塾时的老师):方正、质朴、博学。
【体验看法】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让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⑵《琐记》
【内容概述】主要回忆了作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品中描述了隔壁家的衍太太表面对别人家孩子好,其实是在暗中使坏,让孩子做种种危险的事,如给“我”看不健康的图片,教“我”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格。表现出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作者还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以及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作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人物形象】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体验看法】作者鲁迅表面上是在赞扬衍太太,实际心中却是鄙视她的。
⑶《五猖会》
【内容概述】五猖会是鲁迅儿时的一件罕逢的盛事。这篇文章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人物形象】父亲:刻板、严格、权威。
【体验看法】鲁迅的童年,许多来自儿童的玩性,天真的稚气都被抹杀了。这是由封建教育的不合理导致的,在吃人的传统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病态的。然而现在的应试教育却依然不合人意,现在的孩子照样健康不起来,它将孩子的天真烂漫统统都剥夺,变成一种眼界狭窄、纸上谈兵的人。
第三类:讽刺丑恶现象。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展示旧道德秩序之下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揭露和批判了反动、守旧势力,表达了对封建旧制度、旧道德的憎恶和讽刺。
⑴《狗·猫·鼠》
【内容概述】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在文中,鲁迅整理猫的恶行:第一,猫对本人捉到的猎物,总是纵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民气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固然厥后证明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发生好感的,况且它厥后的确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如许一个范例,锋利而又抽象地挖苦了生存中与猫类似的人。本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体验看法】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对弱小者要同情,对暴虐者要憎恨并抗争。
⑵《二十四孝图》
【内容概述】——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三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立场:主张新文化,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体验看法】鲁迅先生借着说童年看《二十四孝图》的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儿童的不重视。儿童都读不到他们应该读的书,而人们却熟视无睹,这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然而我又想到了现在,现在的孩子们别说爱读书,他们根本不想读书,不思学习。再看看那时候的孩子们,他们渴望读书却没有书读,而现在我们有书读却不愿读,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悲哀的现象吗?
⑶《无常》
【内容概述】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人物形象】无常:具有人情味的鬼,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
【体验看法】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⑷《父亲的病》
【内容概述】父亲被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体验看法】鲁迅在文中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然而我又想到了现实社会中这种现象也不少见。对于社会上坑蒙拐骗的人,我们要与他们斗争到底,并学会揭穿丑恶事物的本质、辨明是非。
三、阅读指导
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不同,可以采取精读、略读或浏览的方法。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略读就是粗略地阅读,以粗知大意,观其大略;浏览则是快速地扫视、有意地跳读,以抓住关键信息,求得更高的阅读效率。
精读首先要做到细品,即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把书“读懂”。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在告别百草园时,为何连用两个感叹句,表达那样强烈的不舍之情 这就需要细读后文所写“我”在三味书屋的经历才能体会,原来百草园的自由与快乐是那么珍贵。
精读也要做到精思,即边读边思考,对书中的内容提出疑问,把书“读深”。比如阅读《范爱农》,想想鲁迅对范爱农的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差异,推究其中的缘由,就能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心路历程。可以边阅读全书边体会,当年的鲁迅和写作《朝花夕拾》时的鲁迅,对书中人物的情感是否有变化 具体是怎样的
精读还要进行鉴赏,围绕内容、主题、手法某一方面对作品进行探究,思考书的时代价值与当代意义,把书“读透”。比如,《五猖会》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不是至今还在我们身边出现,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与精读相比,略读和浏览都是“检阅式”的阅读,只求多多收益,不求句句确解。略读实际上是我们日常阅读中最常用的方式,速度比较快,可以让我们大致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较短时间内增加阅读量。浏览重在了解全书基本面貌,以便迅速找到所需的内容,因此可以先阅读书的各个部件,如序言、目录、后记等,对全书的创作背景、内容主题有大致的把握;然后快速翻阅全书,可以暂时略过与阅读目的无关、自己不感兴趣或觉得不好理解的内容,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阅读。
我们在日常阅读中,不妨将精读、略读与浏览结合起来。比如阅读《朝花夕拾》,可以先浏览目录、小引和后记,了解本书的创作背景、鲁迅的创作初衷,再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篇目精读,略读其他篇目。
课堂检测
㈠根据作品内容填空
1.《狗·猫·鼠》这是一篇思想含义深刻的杂文。文章表面上写作者少年时代关于狗、猫、鼠____________的回忆,而实质是抨击那些像狗像猫像鼠的各类__________,也表现了对________的同情和________的憎恨。
2.《阿长与〈山海经〉》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中长妈妈是鲁迅小时侯的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通过概括叙述长妈妈的不幸的一生和儿时与其相处的情景,控诉了_________对劳动妇女的毒害,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____________。
3.《二十四孝图》,作者以杂文的笔法,漫谈了少年时代接受儒家封建教育的生活片断,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揭露、控诉了_________对童心的毒害和扭曲。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立场:_________,_________、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4.《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五猖会这个迎神赛会的_________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_________的感受。水路中美丽的风景,“五猖会”的热闹场面,“对于我似乎都没舍什么大意思”。可见,作者那时的心灵受到了_________。指出强制的_________对儿童天性的_________。
5.《无常》是—篇谈神说鬼的散文,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在故乡所了解到的“_________”。 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实,也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抒情浓郁的散文。文中描述了儿时在家中_________得到有趣的生活和在_________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尖锐矛盾,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理要求。
7.《父亲的病》是一篇怀念父亲的散文。作者通过父亲治病的生活片断的回忆,揭露了“名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质,深刻鞭挞了上张复古倒退的“国粹”派的反动性,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的思想感情。也隐含着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8.《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__________”。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__________的强烈欲望。
9.《藤野先生》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叙述了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__________的经过,并与藤野先生师生之间建立真挚的友谊,赞颂了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也反映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主义思想。
10.《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__________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__________的失望和对这位__________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㈡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朝花夕拾》及其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小说集。
B.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散文诗集《野草》等。
C.《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D.《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2.关于《朝花夕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要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3.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朝花夕拾》全书共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时的故事。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C.《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D.《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文章既讽刺了庸医,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4.想要感受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相信科学,反对封建的思想,可以暂时跳过不读的两项是( )
A.《〈二十四孝图〉》 B.《狗·猫·鼠》 C.《五猖会》 D.《阿长与〈山海经〉》
5.《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
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㈢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是学习委员小文制作的《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记录卡,请你结合名著内容填写。
篇目 情节 感悟
①《 》 “我”正要出发看庙会时,父亲却② 。 文章通过巧妙的详略安排,凸显了旧式家庭中家长对儿童心理的隔膜和由此对儿童的伤害
《<二十四孝图>》 “我”儿时就不喜欢“③___________”和“④ ”的故事。 可以看出“我”对“⑤____________ ________ 观念的批判。
2.小明为七年级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 ①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 ②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 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 ④ 和 ⑤ ,令人回味无穷。
⑴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狗·猫·鼠》 B.《琐记》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阿长与<山海经>》 G.《父亲的病》 H.《范爱农》 I.《藤野先生》 J.《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      ②     ③   
⑵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④     ⑤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朝花夕拾》,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罗大佑的《童年》是一首老歌,却经久不衰,我们津津乐道地不仅是歌曲轻快的节奏,更是贴近我们童年生活的歌词,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难忘的学生时代。一首歌之所以受到听众的喜爱,在于我们能够在歌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一部文学名著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往往也是因为书中有我们曾经或现在、拥有或渴望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朝花夕拾》,去书中寻找我们的童年。
鲁 迅
整本书阅读
精读、略读、浏览
〖教学目标〗
1.了解《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感受鲁迅散文的语言特点。
2.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了解少年鲁迅的成长历程,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特点,理解他们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3.结合鲁迅生平及创作背景,感受鲁迅对童年、亲友真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人性的洞察与思考,激发自身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教学重点〗
1.了解《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了解少年鲁迅的成长历程,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特点,理解他们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感受鲁迅对童年、亲友真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人性的洞察与思考,激发自身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少年时期,家道中落,父亲卧病不起。青年时期,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辗转奔波。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后又弃医从文,意在以文艺拯救国民精神。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1.作者简介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一共10篇,后来又加了“小引”和“后记”。写于1926年2月到11月。从历史背景来看那是民国以来北洋军阀统治最黑暗的时期。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外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1926年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作者所经历过的旧事,像花瓣一样散落在上壤上,现在把这些“花瓣”拾拾起来。这不就是像早晨的落花,到了傍晚才去把它拾取起来吗?故名为《朝花夕拾》。
2.创作背景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①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②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③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④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⑤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的《无常》;⑥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⑦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⑧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⑨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⑩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被纳入初中课本如《藤野先生》等,可见它对教育事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3.内容总述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每一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从主题思想上看,《朝花夕拾》中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怀念师长故人。通过对不同人生阶段曾经熟识人物:保姆阿长、日本教师藤野先生和好友范爱农的典型事迹的追忆,表现他们朴实、善良、高尚的品格。
4.作品分类
【内容概述】——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人物形象】长妈妈: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热心帮助孩子。
【体验看法】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阿长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也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事实。
⑴《阿长与〈山海经〉》
【内容概述】——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也反映了作者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主义思想。
【人物形象】藤野先生:为人正直,诲人不倦,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
【体验看法】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⑵《藤野先生》
【内容概述】——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人物形象】范爱农:为人孤傲、倔强、正直,不满黑暗现实,追求革命。
【体验看法】鲁迅视爱农为挚友,在短短几年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本文所写的四个片段来看,鲁迅先生和范爱农所表现出的感情态度是多么惊人的相似:满腔的悲愤——不满和无奈——苦闷与绝望——思念和牵挂。
⑶《范爱农》
第二类:追忆旧时生活。通过对自己曾经经历的生活片段的回顾,既表达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对某些不良现象的反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内容概述】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慢慢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文章接着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七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做出了批判。
【人物形象】寿镜吾(作者读私塾时的老师):方正、质朴、博学。
【体验看法】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让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内容概述】主要回忆了作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品中描述了隔壁家的衍太太表面对别人家孩子好,其实是在暗中使坏,让孩子做种种危险的事,如给“我”看不健康的图片,教“我”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格。表现出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作者还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以及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作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人物形象】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体验看法】作者鲁迅表面上是在赞扬衍太太,实际心中却是鄙视她的。
⑵《琐记》
【内容概述】五猖会是鲁迅儿时的一件罕逢的盛事。这篇文章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人物形象】父亲:刻板、严格、权威。
【体验看法】鲁迅的童年,许多来自儿童的玩性,天真的稚气都被抹杀了。这是由封建教育的不合理导致的,在吃人的传统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病态的。然而现在的应试教育却依然不合人意,现在的孩子照样健康不起来,它将孩子的天真烂漫统统都剥夺,变成一种眼界狭窄、纸上谈兵的人。
⑶《五猖会》
第三类:讽刺丑恶现象。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展示旧道德秩序之下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揭露和批判了反动、守旧势力,表达了对封建旧制度、旧道德的憎恶和讽刺。
【内容概述】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在文中,鲁迅整理猫的恶行:第一,猫对本人捉到的猎物,总是纵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民气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固然厥后证明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发生好感的,况且它厥后的确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如许一个范例,锋利而又抽象地挖苦了生存中与猫类似的人。本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体验看法】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对弱小者要同情,对暴虐者要憎恨并要抗争。
⑴《狗·猫·鼠》
【内容概述】——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三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立场:主张新文化,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体验看法】鲁迅先生借着说童年看《二十四孝图》的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儿童的不重视。儿童都读不到他们应该读的书,而人们却熟视无睹,这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然而我又想到了现在,现在的孩子们别说爱读书,他们根本不想读书,不思学习。再看看那时候的孩子们,他们渴望读书却没有书读,而现在我们有书读却不愿读,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悲哀的现象吗?
⑵《二十四孝图》
【内容概述】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人物形象】无常:具有人情味的鬼,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
【体验看法】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⑶《无常》
【内容概述】父亲被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体验看法】鲁迅在文中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然而我又想到了现实社会中这种现象也不少见。对于社会上坑蒙拐骗的人,我们要与他们斗争到底,并学会揭穿丑恶事物的本质、辨明是非。
⑷《父亲的病》
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不同,可以采取精读、略读或浏览的方法。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略读就是粗略地阅读,以粗知大意,观其大略;浏览则是快速地扫视、有意地跳读,以抓住关键信息,求得更高的阅读效率。
精读首先要做到细品,即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把书“读懂”。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在告别百草园时,为何连用两个感叹句,表达那样强烈的不舍之情 这就需要细读后文所写“我”在三味书屋的经历才能体会,原来百草园的自由与快乐是那么珍贵。
精读也要做到精思,即边读边思考,对书中的内容提出疑问,把书“读深”。比如阅读《范爱农》,想想鲁迅对范爱农的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差异,推究其中的缘由,就能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心路历程。可以边阅读全书边体会,当年的鲁迅和写作《朝花夕拾》时的鲁迅,对书中人物的情感是否有变化 具体是怎样的
精读还要进行鉴赏,围绕内容、主题、手法某一方面对作品进行探究,思考书的时代价值与当代意义,把书“读透”。比如,《五猖会》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不是至今还在我们身边出现,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与精读相比,略读和浏览都是“检阅式”的阅读,只求多多收益,不求句句确解。略读实际上是我们日常阅读中最常用的方式,速度比较快,可以让我们大致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较短时间内增加阅读量。浏览重在了解全书基本面貌,以便迅速找到所需的内容,因此可以先阅读书的各个部件,如序言、目录、后记等,对全书的创作背景、内容主题有大致的把握;然后快速翻阅全书,可以暂时略过与阅读目的无关、自己不感兴趣或觉得不好理解的内容,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阅读。
我们在日常阅读中,不妨将精读、略读与浏览结合起来。比如阅读《朝花夕拾》,可以先浏览目录、小引和后记,了解本书的创作背景、鲁迅的创作初衷,再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篇目精读,略读其他篇目。
1.《狗·猫·鼠》这是一篇思想含义深刻的杂文。文章表面上写作者少年时代关于狗、猫、鼠 的回忆,而实质是抨击那些像狗像猫像鼠的各类“ ” 也表现了对 的同情和 的憎恨。
2.《阿长与〈山海经〉》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中长妈妈是鲁迅小时侯的 。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通过概括叙述长妈妈的不幸的一生和儿时与其相处的情景,控诉了 对劳动妇女的毒害,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 。
㈠根据作品内容填空
生活片段
名人教授
弱小者
暴虐者
保姆
勤劳、善良、开朗、
纯朴的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旧时代农村妇女
封建礼教
尊敬与同情
3.《二十四孝图》,作者以杂文的笔法,漫谈了少年时代接受儒家封建教育的生活片断,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揭露、控诉了封建教育对童心的毒害和扭曲。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立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4.《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五猖会这个迎神赛会的_________ 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___________的感受。水路中美丽的风景,“五猖会”的热闹场面,“对于我似乎都没舍什么大意思”。可见,作者那时的心灵受到了____________。指出强制的__________对儿童天性的__________。
董香扇枕
子路贡米
卧冰求鲤
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
主张新文化
反对白话文
急切兴奋
扫兴而痛苦
挫伤和打击
封建教育
压制和摧残
5.《无常》是—篇谈神说鬼的散文,写的是作者童
年时代在故乡所了解到的“_________”。 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实,也揭露了____________。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抒情浓郁的散文。文中描述了儿时在家中_______得到有趣的生活和在________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___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尖锐矛盾,表达了
应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理要求。
鬼神之事
鬼有情
而人无情
封建文化糟粕
百草园
三味书屋
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
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
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
7.《父亲的病》是一篇怀念父亲的散文。作者通过__________的生活片断的回忆,揭露了“名医”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质,深刻鞭挞了上张复古倒退的“国粹”派的反动性,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的思想感情。也隐含着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_的思想。
8.《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__________”。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__________的强烈欲望。
父亲治病
巫医不分
故弄玄虚
勒索钱财
草菅人命
现代科学救国
逃避偷东西的流言
到中西学堂学习
到矿务学堂学习
到日本留学
乌烟瘴气
探求真理
9.《藤野先生》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叙述了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_________的经过,并与藤野先生师生之间建立真挚的友谊,赞颂了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也反映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主义思想。
10.《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__________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___________的失望和对这位__________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弃医从文
严谨、正直、热诚、
寻求救国救民真理
辛亥革命
旧民主革命
正直倔强
没有民族偏见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朝花夕拾》及其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小说集。
B.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散文诗集《野草》等。
C.《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D.《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㈡选择正确的答案
A
2.关于《朝花夕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要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B
3.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朝花夕拾》全书共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时的故事。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C.《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D.《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文章既讽刺了庸医,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B
4.想要感受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相信科学,反对封建的思想,可以暂时跳过不读的两项是( )
A.《〈二十四孝图〉》 B.《狗·猫·鼠》
C.《五猖会》 D.《阿长与〈山海经〉》
5.《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
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BD
B
㈢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是学习委员小文制作的《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记录卡,请你结合名著内容填写。
五猖会
命令“我"背书
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
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2.小明为七年级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 ①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 ②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 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 ④ 和 ⑤ ,令人回味无穷。
⑴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狗·猫·鼠》 B.《琐记》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阿长与<山海经>》 
G.《父亲的病》 H.《范爱农》 I.《藤野先生》
J.《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⑵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④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  
A、J
H、I
深沉的情感
理性的批判
D、E
课外阅读《朝花夕拾》,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感受鲁迅散文的语言特点。
2.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了解少年鲁迅的成长历程,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特点,理解他们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3.结合鲁迅生平及创作背景,感受鲁迅对童年、亲友真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人性的洞察与思考,激发自身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学习重点〗
1.了解《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了解少年鲁迅的成长历程,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特点,理解他们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
感受鲁迅对童年、亲友真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人性的洞察与思考,激发自身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罗大佑的《童年》是一首老歌,却经久不衰,我们津津乐道地不仅是歌曲轻快的节奏,更是贴近我们童年生活的歌词,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难忘的学生时代。一首歌之所以受到听众的喜爱,在于我们能够在歌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一部文学名著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往往也是因为书中有我们曾经或现在、拥有或渴望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朝花夕拾》,去书中寻找我们的童年。
二、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少年时期,家道中落,父亲卧病不起。青年时期,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辗转奔波。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后又弃医从文,意在以文艺拯救国民精神。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创作背景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一共10篇,后来又加了“小引”和“后记”。写于1926年2月到11月。从历史背景来看那是民国以来北洋军阀统治最黑暗的时期。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外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1926年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作者所经历过的旧事,像花瓣一样散落在上壤上,现在把这些“花瓣”拾拾起来。这不就是像早晨的落花,到了傍晚才去把它拾取起来吗?故名为《朝花夕拾》。
3.内容总述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①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②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③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④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⑤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的《无常》;⑥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⑦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⑧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⑨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⑩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被纳入初中课本如《藤野先生》等,可见它对教育事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4.作品分类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每一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从主题思想上看,《朝花夕拾》中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怀念师长故人。通过对不同人生阶段曾经熟识人物:保姆阿长、日本教师藤野先生和好友范爱农的典型事迹的追忆,表现他们朴实、善良、高尚的品格。
⑴《阿长与〈山海经〉》
【内容概述】——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人物形象】长妈妈: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热心帮助孩子。
【体验看法】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阿长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也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事实。
⑵《藤野先生》
【内容概述】——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也反映了作者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主义思想。
【人物形象】藤野先生:为人正直,诲人不倦,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
【体验看法】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⑶《范爱农》
【内容概述】——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人物形象】范爱农:为人孤傲、倔强、正直,不满黑暗现实,追求革命。
【体验看法】鲁迅视爱农为挚友,在短短几年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本文所写的四个片段来看,鲁迅先生和范爱农所表现出的感情态度是多么惊人的相似:满腔的悲愤——不满和无奈——苦闷与绝望——思念和牵挂。
第二类:追忆旧时生活。通过对自己曾经经历的生活片段的回顾,既表达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对某些不良现象的反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内容概述】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慢慢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文章接着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七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做出了批判。
【人物形象】寿镜吾(作者读私塾时的老师):方正、质朴、博学。
【体验看法】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让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⑵《琐记》
【内容概述】主要回忆了作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品中描述了隔壁家的衍太太表面对别人家孩子好,其实是在暗中使坏,让孩子做种种危险的事,如给“我”看不健康的图片,教“我”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格。表现出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作者还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以及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作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人物形象】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体验看法】作者鲁迅表面上是在赞扬衍太太,实际心中却是鄙视她的。
⑶《五猖会》
【内容概述】五猖会是鲁迅儿时的一件罕逢的盛事。这篇文章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人物形象】父亲:刻板、严格、权威。
【体验看法】鲁迅的童年,许多来自儿童的玩性,天真的稚气都被抹杀了。这是由封建教育的不合理导致的,在吃人的传统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病态的。然而现在的应试教育却依然不合人意,现在的孩子照样健康不起来,它将孩子的天真烂漫统统都剥夺,变成一种眼界狭窄、纸上谈兵的人。
第三类:讽刺丑恶现象。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展示旧道德秩序之下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揭露和批判了反动、守旧势力,表达了对封建旧制度、旧道德的憎恶和讽刺。
⑴《狗·猫·鼠》
【内容概述】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在文中,鲁迅整理猫的恶行:第一,猫对本人捉到的猎物,总是纵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民气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固然厥后证明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发生好感的,况且它厥后的确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如许一个范例,锋利而又抽象地挖苦了生存中与猫类似的人。本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体验看法】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对弱小者要同情,对暴虐者要憎恨并要抗争。
⑵《二十四孝图》
【内容概述】——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三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立场:主张新文化,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体验看法】鲁迅先生借着说童年看《二十四孝图》的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儿童的不重视。儿童都读不到他们应该读的书,而人们却熟视无睹,这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然而我又想到了现在,现在的孩子们别说爱读书,他们根本不想读书,不思学习。再看看那时候的孩子们,他们渴望读书却没有书读,而现在我们有书读却不愿读,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悲哀的现象吗?
⑶《无常》
【内容概述】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人物形象】无常:具有人情味的鬼,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
【体验看法】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⑷《父亲的病》
【内容概述】父亲被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体验看法】鲁迅在文中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然而我又想到了现实社会中这种现象也不少见。对于社会上坑蒙拐骗的人,我们要与他们斗争到底,并学会揭穿丑恶事物的本质、辨明是非。
三、阅读指导
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不同,可以采取精读、略读或浏览的方法。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略读就是粗略地阅读,以粗知大意,观其大略;浏览则是快速地扫视、有意地跳读,以抓住关键信息,求得更高的阅读效率。
精读首先要做到细品,即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把书“读懂”。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在告别百草园时,为何连用两个感叹句,表达那样强烈的不舍之情 这就需要细读后文所写“我”在三味书屋的经历才能体会,原来百草园的自由与快乐是那么珍贵。
精读也要做到精思,即边读边思考,对书中的内容提出疑问,把书“读深”。比如阅读《范爱农》,想想鲁迅对范爱农的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差异,推究其中的缘由,就能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心路历程。可以边阅读全书边体会,当年的鲁迅和写作《朝花夕拾》时的鲁迅,对书中人物的情感是否有变化 具体是怎样的
精读还要进行鉴赏,围绕内容、主题、手法某一方面对作品进行探究,思考书的时代价值与当代意义,把书“读透”。比如,《五猖会》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不是至今还在我们身边出现,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与精读相比,略读和浏览都是“检阅式”的阅读,只求多多收益,不求句句确解。略读实际上是我们日常阅读中最常用的方式,速度比较快,可以让我们大致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较短时间内增加阅读量。浏览重在了解全书基本面貌,以便迅速找到所需的内容,因此可以先阅读书的各个部件,如序言、目录、后记等,对全书的创作背景、内容主题有大致的把握;然后快速翻阅全书,可以暂时略过与阅读目的无关、自己不感兴趣或觉得不好理解的内容,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阅读。
我们在日常阅读中,不妨将精读、略读与浏览结合起来。比如阅读《朝花夕拾》,可以先浏览目录、小引和后记,了解本书的创作背景、鲁迅的创作初衷,再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篇目精读,略读其他篇目。
课堂检测
㈠根据作品内容填空
1.《狗·猫·鼠》这是一篇思想含义深刻的杂文。文章表面上写作者少年时代关于狗、猫、鼠____________的回忆,而实质是抨击那些像狗像猫像鼠的各类__________,也表现了对________的同情和________的憎恨。
2.《阿长与〈山海经〉》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中长妈妈是鲁迅小时侯的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通过概括叙述长妈妈的不幸的一生和儿时与其相处的情景,控诉了_________对劳动妇女的毒害,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____________。
3.《二十四孝图》,作者以杂文的笔法,漫谈了少年时代接受儒家封建教育的生活片断,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揭露、控诉了_________对童心的毒害和扭曲。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立场:_________,_________、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4.《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五猖会这个迎神赛会的_________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_________的感受。水路中美丽的风景,“五猖会”的热闹场面,“对于我似乎都没舍什么大意思”。可见,作者那时的心灵受到了_________。指出强制的_________对儿童天性的_________。
5.《无常》是—篇谈神说鬼的散文,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在故乡所了解到的“_________”。 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实,也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抒情浓郁的散文。文中描述了儿时在家中_________得到有趣的生活和在_________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尖锐矛盾,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理要求。
7.《父亲的病》是一篇怀念父亲的散文。作者通过父亲治病的生活片断的回忆,揭露了“名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质,深刻鞭挞了上张复古倒退的“国粹”派的反动性,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的思想感情。也隐含着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8.《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__________”。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__________的强烈欲望。
9.《藤野先生》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叙述了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__________的经过,并与藤野先生师生之间建立真挚的友谊,赞颂了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也反映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主义思想。
10.《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__________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__________的失望和对这位__________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㈡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朝花夕拾》及其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小说集。
B.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散文诗集《野草》等。
C.《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D.《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2.关于《朝花夕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要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3.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朝花夕拾》全书共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时的故事。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C.《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D.《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文章既讽刺了庸医,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4.想要感受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相信科学,反对封建的思想,可以暂时跳过不读的两项是( )
A.《〈二十四孝图〉》 B.《狗·猫·鼠》 C.《五猖会》 D.《阿长与〈山海经〉》
5.《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
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㈢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是学习委员小文制作的《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记录卡,请你结合名著内容填写。
篇目 情节 感悟
①《 》 “我”正要出发看庙会时,父亲却② 。 文章通过巧妙的详略安排,凸显了旧式家庭中家长对儿童心理的隔膜和由此对儿童的伤害
《<二十四孝图>》 “我”儿时就不喜欢“③___________”和“④ ”的故事。 可以看出“我”对“⑤____________ ________ 观念的批判。
2.小明为七年级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 ①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 ②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 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 ④ 和 ⑤ ,令人回味无穷。
⑴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狗·猫·鼠》 B.《琐记》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阿长与<山海经>》 G.《父亲的病》 H.《范爱农》 I.《藤野先生》
J.《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      ②     ③   
⑵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④     ⑤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朝花夕拾》,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四、㈠生活片段 名人教授 弱小者 暴虐者 2.保 姆 勤劳、善良、开朗、纯朴的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旧时代农村妇女 封建礼教 尊敬与同情3.董香扇枕、子路贡米、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 封建教育 主张新文化,反对白话文4.急切兴奋 扫兴而痛苦 挫伤和打击 封建教育 压制和摧残。5.鬼神之事 鬼有情 而人无情 封建文化糟粕6.百草园 三味书屋 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 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 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7.父亲治病 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 现代科学救国 8.逃避偷东西的流言 到中西学堂学习 到矿务学堂学习 到日本留学乌烟瘴气 探求真理9.弃医从文 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 寻求救国救民真理10.辛亥革命旧民主革命 正直倔强
㈡1.A 2.B 3.B 4.BD 5.B
㈢1.①五猖会②命令“我"背书③老莱娱亲④郭巨埋儿⑤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2.⑴①A、J ② H、I ③ D、E ⑵④深沉的情感⑤理性的批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感受鲁迅散文的语言特点。
2.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了解少年鲁迅的成长历程,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特点,理解他们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3.结合鲁迅生平及创作背景,感受鲁迅对童年、亲友真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人性的洞察与思考,激发自身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教学重点〗
1.了解《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了解少年鲁迅的成长历程,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特点,理解他们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感受鲁迅对童年、亲友真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人性的洞察与思考,激发自身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罗大佑的《童年》是一首老歌,却经久不衰,我们津津乐道地不仅是歌曲轻快的节奏,更是贴近我们童年生活的歌词,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难忘的学生时代。一首歌之所以受到听众的喜爱,在于我们能够在歌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一部文学名著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往往也是因为书中有我们曾经或现在、拥有或渴望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朝花夕拾》,去书中寻找我们的童年。
二、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少年时期,家道中落,父亲卧病不起。青年时期,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辗转奔波。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后又弃医从文,意在以文艺拯救国民精神。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创作背景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一共10篇,后来又加了“小引”和“后记”。写于1926年2月到11月。从历史背景来看那是民国以来北洋军阀统治最黑暗的时期。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外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1926年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作者所经历过的旧事,像花瓣一样散落在上壤上,现在把这些“花瓣”拾拾起来。这不就是像早晨的落花,到了傍晚才去把它拾取起来吗?故名为《朝花夕拾》。
3.内容总述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①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②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③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④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⑤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的《无常》;⑥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⑦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⑧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⑨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⑩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被纳入初中课本如《藤野先生》等,可见它对教育事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4.作品分类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每一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从主题思想上看,《朝花夕拾》中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怀念师长故人。通过对不同人生阶段曾经熟识人物:保姆阿长、日本教师藤野先生和好友范爱农的典型事迹的追忆,表现他们朴实、善良、高尚的品格。
⑴《阿长与〈山海经〉》
【内容概述】——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人物形象】长妈妈: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热心帮助孩子。
【体验看法】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阿长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也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事实。
⑵《藤野先生》
【内容概述】——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也反映了作者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主义思想。
【人物形象】藤野先生:为人正直,诲人不倦,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
【体验看法】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⑶《范爱农》
【内容概述】——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人物形象】范爱农:为人孤傲、倔强、正直,不满黑暗现实,追求革命。
【体验看法】鲁迅视爱农为挚友,在短短几年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本文所写的四个片段来看,鲁迅先生和范爱农所表现出的感情态度是多么惊人的相似:满腔的悲愤——不满和无奈——苦闷与绝望——思念和牵挂。
第二类:追忆旧时生活。通过对自己曾经经历的生活片段的回顾,既表达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对某些不良现象的反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内容概述】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慢慢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文章接着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七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做出了批判。
【人物形象】寿镜吾(作者读私塾时的老师):方正、质朴、博学。
【体验看法】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让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⑵《琐记》
【内容概述】主要回忆了作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品中描述了隔壁家的衍太太表面对别人家孩子好,其实是在暗中使坏,让孩子做种种危险的事,如给“我”看不健康的图片,教“我”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格。表现出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作者还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以及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作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人物形象】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体验看法】作者鲁迅表面上是在赞扬衍太太,实际心中却是鄙视她的。
⑶《五猖会》
【内容概述】五猖会是鲁迅儿时的一件罕逢的盛事。这篇文章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人物形象】父亲:刻板、严格、权威。
【体验看法】鲁迅的童年,许多来自儿童的玩性,天真的稚气都被抹杀了。这是由封建教育的不合理导致的,在吃人的传统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病态的。然而现在的应试教育却依然不合人意,现在的孩子照样健康不起来,它将孩子的天真烂漫统统都剥夺,变成一种眼界狭窄、纸上谈兵的人。
第三类:讽刺丑恶现象。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展示旧道德秩序之下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揭露和批判了反动、守旧势力,表达了对封建旧制度、旧道德的憎恶和讽刺。
⑴《狗·猫·鼠》
【内容概述】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在文中,鲁迅整理猫的恶行:第一,猫对本人捉到的猎物,总是纵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民气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固然厥后证明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发生好感的,况且它厥后的确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如许一个范例,锋利而又抽象地挖苦了生存中与猫类似的人。本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体验看法】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对弱小者要同情,对暴虐者要憎恨并要抗争。
⑵《二十四孝图》
【内容概述】——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三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立场:主张新文化,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体验看法】鲁迅先生借着说童年看《二十四孝图》的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儿童的不重视。儿童都读不到他们应该读的书,而人们却熟视无睹,这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然而我又想到了现在,现在的孩子们别说爱读书,他们根本不想读书,不思学习。再看看那时候的孩子们,他们渴望读书却没有书读,而现在我们有书读却不愿读,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悲哀的现象吗?
⑶《无常》
【内容概述】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人物形象】无常:具有人情味的鬼,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
【体验看法】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⑷《父亲的病》
【内容概述】父亲被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体验看法】鲁迅在文中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然而我又想到了现实社会中这种现象也不少见。对于社会上坑蒙拐骗的人,我们要与他们斗争到底,并学会揭穿丑恶事物的本质、辨明是非。
三、阅读指导
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不同,可以采取精读、略读或浏览的方法。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略读就是粗略地阅读,以粗知大意,观其大略;浏览则是快速地扫视、有意地跳读,以抓住关键信息,求得更高的阅读效率。
精读首先要做到细品,即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把书“读懂”。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在告别百草园时,为何连用两个感叹句,表达那样强烈的不舍之情 这就需要细读后文所写“我”在三味书屋的经历才能体会,原来百草园的自由与快乐是那么珍贵。
精读也要做到精思,即边读边思考,对书中的内容提出疑问,把书“读深”。比如阅读《范爱农》,想想鲁迅对范爱农的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差异,推究其中的缘由,就能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心路历程。可以边阅读全书边体会,当年的鲁迅和写作《朝花夕拾》时的鲁迅,对书中人物的情感是否有变化 具体是怎样的
精读还要进行鉴赏,围绕内容、主题、手法某一方面对作品进行探究,思考书的时代价值与当代意义,把书“读透”。比如,《五猖会》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不是至今还在我们身边出现,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与精读相比,略读和浏览都是“检阅式”的阅读,只求多多收益,不求句句确解。略读实际上是我们日常阅读中最常用的方式,速度比较快,可以让我们大致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较短时间内增加阅读量。浏览重在了解全书基本面貌,以便迅速找到所需的内容,因此可以先阅读书的各个部件,如序言、目录、后记等,对全书的创作背景、内容主题有大致的把握;然后快速翻阅全书,可以暂时略过与阅读目的无关、自己不感兴趣或觉得不好理解的内容,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阅读。
我们在日常阅读中,不妨将精读、略读与浏览结合起来。比如阅读《朝花夕拾》,可以先浏览目录、小引和后记,了解本书的创作背景、鲁迅的创作初衷,再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篇目精读,略读其他篇目。
课堂检测
㈠根据作品内容填空
1.《狗·猫·鼠》这是一篇思想含义深刻的杂文。文章表面上写作者少年时代关于狗、猫、鼠 生活片段 的回忆,而实质是抨击那些像狗像猫像鼠的各类 “ 名人教授” 也表现了对 弱小者 的同情和 暴虐者的憎恨。
2.《阿长与〈山海经〉》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中长妈妈是鲁迅小时侯的 保 姆。是一个勤劳、善良、开朗、纯朴的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旧时代农村妇女的形象,通过概括叙述长妈妈的不幸的一生和儿时与其相处的情景,控诉了 封建礼教 对劳动妇女的毒害,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尊敬与同情。
3.《二十四孝图》,作者以杂文的笔法,漫谈了少年时代接受儒家封建教育的生活片断,分析了董香扇枕、子路贡米、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露、控诉了封建教育对童心的毒害和扭曲。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立场:主张新文化,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4.《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五猖会这个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水路中美丽的风景,“五猖会”的热闹场面,“对于我似乎都没舍什么大意思”。可见,作者那时的心灵受到了挫伤和打击。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是—篇谈神说鬼的散文,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在故乡所了解到的“鬼神之事”。 揭露了“鬼有情,而人无情”的社会现实,也揭露了封建文化糟粕。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抒情浓郁的散文。文中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有趣的生活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7.《父亲的病》是一篇怀念父亲的散文。作者通过父亲治病的生活片断的回忆,揭露了“名医” 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深刻鞭挞了上张复古倒退的“国粹”派的反动性,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的思想感情。也隐含着作者运用现代科学救国的思想。
8.《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逃避偷东西的流言——到中西学堂学习——到矿务学堂学习——到日本留学的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9.《藤野先生》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叙述了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并与藤野先生师生之间建立真挚的友谊,赞颂了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也反映了作者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主义思想。
10.《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㈡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朝花夕拾》及其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小说集。
B.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散文诗集《野草》等。
C.《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D.《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2.关于《朝花夕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要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3.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鲁迅的《朝花夕拾》全书共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时的故事。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C.《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D.《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文章既讽刺了庸医,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4.想要感受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相信科学,反对封建的思想,可以暂时跳过不读的两项是( BD )
A.《〈二十四孝图〉》 B.《狗·猫·鼠》 C.《五猖会》 D.《阿长与〈山海经〉》
5.《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B )
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㈢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是学习委员小文制作的《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记录卡,请你结合名著内容填写。
篇目 情节 感悟
①《 》 “我”正要出发看庙会时,父亲却② 。 文章通过巧妙的详略安排,凸显了旧式家庭中家长对儿童心理的隔膜和由此对儿童的伤害
《<二十四孝图>》 “我”儿时就不喜欢“③___________”和“④ ”的故事。 可以看出“我”对“⑤____________ ________ 观念的批判。
答案:①五猖会②命令“我"背书③老莱娱亲④郭巨埋儿⑤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2.小明为七年级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 ①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 ②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 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 ④ 和 ⑤ ,令人回味无穷。
⑴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狗·猫·鼠》 B.《琐记》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阿长与<山海经>》 G.《父亲的病》 H.《范爱农》 I.《藤野先生》
J.《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 A、J   ② H、I   ③ D、E 
⑵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④ 深沉的情感   ⑤ 理性的批判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朝花夕拾》,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