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本设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通过练习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教材赏析: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课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遇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方法:第一步:确定话题;第二步:获取资料;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观点;第四步:依照样本,撰写报告。对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阅读材料,在教学中可以灵活使用。比如:1.阅读两篇阅读材料,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2.师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而后,确定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比如,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我家节约用水的调查;校门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3.分头搜集资料,在组内交流汇总搜集到的资料。4.阅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明白搜集到的信息是要按照信息的不同方面分类的;搜集到的信息还要进行筛选。5.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筛选,形成初步观点。6.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阅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基本特点,认识本课生字。
2.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
3.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重点:
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小组合作,制定合理、详细的研究计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激发兴趣
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遇到问题时,有目的地去寻找、调查,获得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就能帮助我们解决不少问题。我们把这样一个过程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么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阅读材料,学习方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
【PPT3】
2.小组合作,说说两篇报告主要研究了什么问题。是我们身边的事情吗?
3.看看作者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尝试把两个报告的调查步骤、方法列出来。
4.交流讨论。(做好观察记录,了解有关知识,搜集相关资料)
【PPT4】
5.再读,小组合作,找出两篇调查报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PPT5】
相同点:⑴两个研究都有明确的结论;⑵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
不同点:⑴《奇怪的东南风》写作思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⑵《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写作思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得出结论;⑶两篇研究报告的语言各有特点: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一些,后一篇更平实一些。
6.师小结:研究报告有很强的科学性,必须要搜集足够的信息,并且对信息准确分析研究,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准确的。这是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和写报告最需要注意的。
三、根据提示,选择主题
1.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来进行我们小学生简单的调查研究。
【PPT6-7】
比如:(出示提示)
*我们家生活的变化。
*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
*身边的人对电脑的使用情况。
*校门口交通情况调查。
*家庭每月的水电、煤气等的使用情况调查。
……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还有哪些主题值得研究,开拓思路。
3.确定自己准备研究的主题,并且根据主题自由结成小组。
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1.我们怎样才能写好调查报告呢?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学生自由发言)
2.师概括小结: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要清查一次,这就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和里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做如实的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刚才,大家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也是我们要进行调查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调查呢?首先,要制定一个周密的调查计划。“凡事预则立”嘛。怎样制定调查的计划呢?下面就以五年级学生近视情况调查为专题,进行讨论和设计活动方案。
【PPT8-12】
⑴明确调查的对象和目的:
调查对象:五年级全体学生。
调查目的:
解五年级学生近视的情况;
②了解五年级学生近视是否与年龄、年级、性别有关;
③向全体五年级学生提出预防近视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材料和用具:调查表、笔。
⑵指导设计调查表:
班级近视率调查表。
调查人:_______________ 调查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生总人数
近视学生人数
近视率/%
备注
男
女
男
女
班级
年级学生近视率调查表
调查人:_______________调查年级:_______________
班 级
人数
近视学生人数
近视率/%
备注
男
女
男
女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6班
7班
8班
9班
10班
全年级
五年级学生近视率调查表
调查人:_______________调查部门:_______________
年 级
人数
近视学生人数
近视率/%
备注
男
女
男
女
年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3.小组内的同学充分讨论、分好工、做好搜集资料计划表,每人负责搜集某一方面的资料,或根据自身优势,每人负责从某一种渠道搜集资料。
4.全班交流研究计划,比较谁的计划更详细、更完善。
5.根据交流情况修改自己的计划。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按照指定的计划,搜集整理资料,下一次在小组内汇总再进一步整理、取舍、为撰写报告作准备。
教学板书:
研究报告
做好观察记录,了解有关知识,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
“研究报告”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中这是第一次出现,在开展本次综合性学习前学生对它是没有多少了解的。因此,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反复读这两个研究报告,让学生对研究报告产生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首先,我引导学生运用求同的综合思维方式去理解和把握这两个研究报告有哪些共同之处,使学生获得关于研究报告的一般特点。接着通过对两个研究报告进行比较性阅读,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研究报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从而获得关于研究报告这种文体更具个性,更鲜明的认识。大致可以发现:(1)研究报告有一定的写作格式,但是并不太严格,可以像《奇怪的东南风》那样写成一篇记叙文,也可以按照像《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那样写得比较规矩。(2)研究报告的语言都很平实,但是也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奇怪的东南风》语言比较自由童趣一些,《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就显得严肃一点。(3)研究报告的研究的问题可以多种多样,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
?当学生对研究报告“是什么”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接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自己想探究的某个问题入手,独立或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探究活动。课堂上,通过归纳两篇研究报告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上获得启迪。
本堂课上,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是:对怎样进行探究活动缺乏一个整体的思路,有探究的欲望和热情,但不知道从何下手,一个环节完成后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我想,教学中还需要引导学生细细阅读这两个研究报告,对两个研究报告进行一次深度解剖,从问题开始,不断追问“下一步做什么”,细致的分析作者研究的思路。在对两个研究报告的分析梳理中归纳出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
?
课件13张PPT。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课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有毒 刑法 赐予
城郭 二氧化硫词语学习做好观察记录了解有关知识搜集相关资料小组讨论两篇研究报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①两个研究都有明确的结论。
②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 ③两篇研究报告的语言各有特点:
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些;后一篇更平实一些。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可以研究的问题?*我们家生活的变化。
*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
*身边的人对电脑的使用情况。
*校门口交通情况调查。
*家庭每月的水电、煤气等的使用情况调查。
… …我们身边有哪些可以研究的问题?五年级学生近视情况调查 调查对象:五年级全体学生。五年级学生近视情况调查 调查目的:
①了解五年级学生近视的情况;
②了解五年级学生近视是否与年龄、年级、性别有关;
④向全体五年级学生提出预防近视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材料和用具:调查表、笔。班级近视率调查表
调查人 _______ 调查班级 _______年级学生近视率调查表
调查人______ 调查年级_______五年级学生近视率调查
调查人_______ 调查班级________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