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一部分原创素养题(36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7分)
(
1.
在
大
家
的
) (
下,
) (
没 有
)kěn dìng nán hái
(
从哪里
) (
就从哪里爬起来,
)fàng gì diē dǎo
勇敢地面对困难。
jù lí
2.市体育馆
我们学校不到两百米,那里
(
结束了一场
) (
比赛。
)gāng gāng wǔshù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目 ( ) 口 ( ) 耳 ( ) 目 ( ) 规规( )( ) ( )( ) 圆 睁 耿耿( )( ) 争( )夺( )
1.看到眼前的一幕,大家都惊讶得
2. 对于这件事,弟弟一直 ,过了很久还时 常提起。
3.高考临近,哥哥 地学习,不浪费一点儿 时间。
4. 打铃了,学生们 地坐着,等着老师来 上课。
三、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序号)(3分) 持:①抱有(某种见解、态度等);②拿着,握着;
③支持,保持。
1. 光持石击瓮破之。 ( )
2. 我对这件事持不同意见。 ( ) 3.他虽然感觉到身体不太舒服,但仍坚持着上完了今
天的课。 ( )
四、选词填空。(填序号)(4分)
①眺望 ②端详 ③俯视 ④凝视
⑤瞻仰 ⑥环视 ⑦仰望 ⑧怒视 1. 向远处看( ) 2.向四周看( ) 3.向上看( ) 4. 向下看( )
5.仔细地看( ) 6. 恭敬地看( )
7. 聚精会神地看( ) 8. 愤怒地看( )
五 、选择题。(6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军的伤员连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B. 青春应该有朝气蓬勃的壮志,梦想应该有水滴石 穿的恒心。
C. 白求恩仍然安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D.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良的伙伴了。 2. 审美创造发挥想象是理解词语的方法之一。下列对
词语的想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欢蹦乱跳(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
B. 硝烟滚滚(爆炸产生滚滚浓烟,战况激烈) C. 婉转(舞台上,芭蕾舞演员们优雅的舞姿) D. 标记(小东在地图上画出旅游路线)
3. 语言运用下列向别人请教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丽在给同桌讲题,小明直接上前请教问题。
B. 小可在请教时会用上“请问”“你好”等礼貌用语。 C. 小语在向他人请教时会把问题说清楚。
D. 虽然小云没有帮助到小路,但是小路依然对小云 表示了感谢。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改为比喻句)
2.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陆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修改病句)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 妈妈经常教育我:仁者爱人,
2.周围两家邻居又吵架了,奶奶对他们说:“与人善言 ;伤人以言, 。”
3. 我把学过的“ ,不贰过”这句话当作自己 的座右铭。
第二部分新趋势题(64 分)
八、新情境 爱国电影观影心得下面的文字是一位同学观 看了爱国影片《长津湖》后,写下的观影心得中的一段, 请你根据情境及相关文字,完成题目。(17分)
电影《长津湖》是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的,讲述 了1950年,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中国 人民志愿军部队与美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交战。志 愿军战士们在处境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凭借着钢铁意 志扭转了战争局势,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很多先烈直 至被冻成冰雕都个个保持着战斗姿态,枪指目标、目 视前方……我想对先烈们说:“公辞七十载,山河已无 恙。如今这盛世,如您所愿,国泰民安。”
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津 援 摄 泰 B. 津 摄 援 泰
C. 津 援 泰 摄 D. 津 摄 泰 援
2 .书写文段中的“雕”字时要注意:“雕”字共( ) 画 ,
是( )结构的字。(4分)
A. 十五 B. 十 六 (C. 左 右 D. 左中右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3.下列词语中的“处”字与文段中“处境”的“处”字读音 相同的一项是( ) 。(多选)(4分) A. 住 处 B. 处 分 C. 处所 D. 处理 4.在文段中“盛世”的“盛”字的意思是( )。(2分) A. 兴 盛 B. 强烈,旺盛 C. 盛大,隆重 D. 丰 富 5. 新考法推荐爱国电影 你还看过哪部爱国影片 请向 同学们推荐一部你看过的爱国影片,并写下你的观 后感。(5分) 爱国影片: 观后感:
九、阅读与探究。(22 分) (一)怀素写字 怀素居零陵①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 蕉叶供挥洒,名②其庵(ān)③曰“绿天”。书不足,乃漆 5. 三年级的小明总不把写字当回事,钢笔字书写潦草, 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读了上面的小古文,结合自 己平时练字的经验,你想对小明说些什么 (3分) (二)两弹元勋 邓稼先 在中国总共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邓稼先参加过 32次,每一次新的战略核武器的重大突破,每一次里程 碑式的试验的成功,都是和邓稼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 在特种材料加工的车间里,在爆轰物理试验场和风雪 弥漫的荒原上,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 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最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 1979年,有一次氢弹航投试验出现降落伞事故,氢 弹直接从空中掉了下来。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 想。邓稼先深知危险,心急如焚,他第一时间前往事故 现场鉴定氢弹碎片。经过仔细检查确认没有发生核爆 后,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邓稼先因此遭受了严重 的核辐射。在这之后,他衰老得特别快,头发白了一大 半,工作也特别容易疲惫。
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 ①零陵:地名。②名:命名。③庵:草屋。 1.下列对加点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贫无纸可书(贫穷) B. 乃种芭蕉(于是) C. 书不足(文字) D. 皆穿(全,都) 2.怀素种芭蕉是为了( )。(2分) A. 方便他给草屋命名 B. 让他的草屋更美 C. 让他的草屋更凉快 D. 在芭蕉叶上写字 3.怀素居零陵时,写字没有用到的是( )。(2分) A. 纸 B. 方板 C. 蕉叶 D. 盘 4.联系上文,“盘板皆穿”的原因是( )。(2分) A. 盘板不结实 B. 盘板涂上了油漆 C. 怀素写字太用力了 D. 怀素练习十分刻苦 一次地下核试验时,有一个机器出现了故障,有人 主张把机器拉上来看看,但这样太危险。为了安全,邓 稼先决定亲自下井解决问题。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 风刺骨,气温是零下30多摄氏度!见他太疲倦了,有 人劝他:“邓院长您先回去吧!”邓稼先严肃地拒绝: “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故障排除后,邓稼先却 由于过度劳累,竟当场昏倒了。在场的人赶紧扶他躺 下, 一量血压竟为零。抢救了两天两夜后,邓稼先醒来 的第一句话是:“研究报告出来了没有 ”尽管如此,他 仍然不肯休息,随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即使病入膏育,邓稼先依然争分夺秒为祖国的核 武器事业做贡献。他强忍着化疗带来的疼痛,和老搭 档于敏联合署名写下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
发展的建议书》。直到今天,这份建议书都对中国核武 器事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分)
(1)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2)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2.将文中画“ ”的句子改成反问句,使其意思不变。 (2分)
3. 短文第3自然段“为了安全,邓稼先决定亲自下井解 决问题。”这句话中,“亲自”一词起到的作用是 ( )。(2分)
A. 说明邓稼先不相信别人的工作能力。
B. 体现了邓稼先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C. 说明其他人不敢下井解决问题。
D. 说明其他人都怕危险
4. 认真阅读短文,思考文中主要写了关于邓稼先的哪 三件事,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三件事的主
要内容。(4分)
① ② ③邓稼先忍着化疗疼痛,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下了《关 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5.品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想一想这是对邓稼先 的 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邓稼先是一 个 的人。(2分)
十 、表达与交流。(请另附纸)(25分) 题目:一次有趣的活动
要求:在校内、校外生活中,你一定参 加过很多有趣的活动,请选择一次你认为 最有趣的活动记录下来,与同学们分享其 中的快乐。注意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
一、1.肯 定 男 孩 放 弃 跌 倒 2.距 离 刚 刚 武 术
二 、瞪 呆 怒 目 闻 睹 于 怀 矩 矩 分 秒 1.目瞪口呆2 .耿耿于怀
3.争分夺秒4.规规矩矩
三、1.②2.①3.③
四 、1.①2.⑥3.⑦4.③
5. ②6.⑤7.④8.⑧
五、1.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 项“连 续”应为“陆续”;C 项“安定”应为“镇定”;D 项 “优良”应为“优秀”。
2.C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C 项 , “婉转”指(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
(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将这个词语想象 成舞姿不恰当。
3.A [ 解 析]本题考查向别人请教时的正确做 法。A 项应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小明应该 等小丽给同桌讲完题以后再去找她请教,而不 是直接上前打断他人。
六、1.示例:敌机像猛兽一样不断地在上空吼叫。
[解析] 本题考查改写比喻句的能力。例句中敌 机在上空吼叫,符合猛兽的特点,所以可以把敌 机比作猛兽,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 一,比喻合理即可。
2.提示:把“陆续”改成“连续”。
七、1.有礼者敬人2.暖于布帛 深于矛戟 3.不迁怒
八、1.D [ 解析] 本题考查音序排列。“津”的音序是
“J”,“摄”的音序是“S”,“泰”的音序是“T”,“援” 的音序是“Y”, 按照汉语的拼音顺序正确选出 即可。
2.B C [ 解析] 本题考查汉字的笔画及结构。
“雕”字共十六画,是左右结构。
3.BD [ 解析] 本题考查多音字辨析。“处境”的 “处”读“chǔ”,“处分”和“处理”中的“处”与它读
音相同。“住处”和“处所”中的“处”读chù。
A [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字义。“盛世”指兴盛的时代。故“盛”在此是“兴盛”的意思。
5.示例:爱国影片:《我和我的祖国》
观后感:通过观看《我和我的祖国》,我看到了时 代的变迁,作为一名学生,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也为每个时代下的英雄感到骄傲。该片讲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间,祖国经历了无数 个历史性的经典瞬间,表达了祖国的繁荣发展 与每一个普通人的努力都是密不可分的。这部 影片教会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会我热爱我 们伟大的祖国,教会我如何成长为一名出色的 中国人。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根据自己看 过的爱国影片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
九、(一)1.C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文字义。C 项 “书不足”中的“书”是书写的意思。
2.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文内容的能力。通 过阅读古文可知,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 贫困,没有纸可以用来书写,于是他种了一万多 株芭蕉树,在芭蕉叶上写字。
3.A [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文内容的能力。通 读全文可知,怀素居住在零陵时,十分贫困,没 有纸可以用来书写。
4.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文内容的能力。通 读全文可知,怀素在练字时,用来书写的芭蕉叶 不够了,于是他找来一个木盘,涂上漆,当作砚 台,又找来一块方木板,涂上漆,当作练字板。 天天在木盘上磨墨,天天在木板上写字,木盘和 木板都被磨穿了。这说明了怀素练习书法十分 刻苦。
5.示例:小明,写字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要想[参考译文]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 可以用来写字,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 叶来供自己挥毫泼墨,他把他的草屋叫作“绿 天”。没有地方写了,于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 木板,涂上漆,当作砚台和练字板,书写了一次 又一次,把木盘和木板都写穿了。
(二)1. (1)风尘仆仆(2)心急如焚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仔细阅读 短文,并结合题目给出的意思可得出答案。
2. 示例:不,这里就是战场,我怎么能走呢
[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转换。把陈述句改为反问 句,首先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 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将否定句中 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 能、会等)。然后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 “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最后句尾 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 问号。
3.B [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短文内容的能力。根 据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可知,把机器拉上来的 做法非常危险,但邓稼先还是要亲自下去看看。 这体现了他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4.①邓稼先现场鉴定氢弹碎片,遭到严重的核 辐射。
②邓稼先亲身下井解决机器故障,戈壁滩上排 除故障。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短文内容的能力。根据短 文第2、3自然段内容,可概括出:邓稼先现场鉴 定氢弹碎片,遭到了严重的核辐射;在一次地下 核试验时,机器出现故障,邓稼先亲身下井解决 机器故障。
5.语言示例:无私忘我、爱岗敬业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的能力。句 子“研究报告出来了没有 ”运用了语言描写,邓 稼先抢救了两天两夜后醒来第一句话就是问研 究报告怎么样,说明了邓稼先是一个无私忘我、 爱岗敬业的人
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