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山陵》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巍巍中山陵》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6 19:4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十二 巍巍中山陵(第1课时)
【学习重点】
1. 熟读课文,摸清作者思路,列出课文结构提纲。
2. 能按空间顺序理清中山陵的整体布局,了解中山陵的特征。
【预习导学】
1.给加点字注音。
南麓( ) 草莽( ) 嵯峨( ) 巉岩( ) 灵柩( ) 突兀( )
竣工( ) 牌坊( ) 纤细( ) 门楣( ) 参错( ) 穹( )窿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yōuyōu 岁月已抹去了绝大多数历史的痕迹,历代古人的悲欢离合早已烟消云散,wéi 有钟山众多嵯峨的峭石巉岩,以及些许残存的断yuán 颓壁,才能为那漫长的过去作出无言的旁证。
(2)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chà 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bì 日的林yīn 大道。
(3)屋身用花岗石qì 成无梁殿式样,正中ɡǒnɡ 门楣上juān 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3.阅读课文,根据划分的四个部分,分别归纳段意。
(1)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中山陵的 。
(2)第二部分:(第2~4段)说明中山陵的

(3)第三部分:(第5~11段)说明陵园建筑的总体布局和组成部分,依次介绍

(4)第四部分:(第12段)说明 。
【当堂检测】
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4~15题。
陵园的设计是通过竞赛入选的,当时对送选的40余份设计图纸,采取了密封评议的方式。有许多中外建筑师参加,但入选的前三名都是中国建筑师。首奖是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钟有“示警”和“自由”的涵义,它象征着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革命的意义和贡献,同时又与陵墓所在地的钟山相吻合。这一构思反映了设计人立意的深刻与精妙,令人叹服。在具体设计方面,他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采取了中西合璧的手法和技术,特别是汲取了我国古代建筑中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很好地表现了陵园的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的不朽精神,在后来的实际使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陵园工程于1926年1月动工,3月26日奠基,至1929年基本完成。同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北京香山碧云寺运来安葬,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陵园用地面积2000多亩,前后施工6年,使用的经费按当时的币值计400余万元。
4.“通过竞争入选”,从“40余份设计图纸”中产生最佳设计方案,表明一种什么现象?
5.品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之所以评为“首奖”,源于哪几个特色?
                                      
6.“至1929年基本完成”一句中“基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拓展迁移】
阅读下边的文章,完成7~10题。
甘地之陵
①2月中旬 ,印度冬天的黄昏犹如我们的早春,有一丝凉意,更多的却是温暖。在老德里朱木拿河畔的一片绿茵草地上,我们见到了印度圣雄甘地的陵墓。
②印度朋友告诉我们,如果远远地从平台上看甘地陵,就不需脱鞋。如果走近,就必须脱鞋。我们立马脱下鞋,与赤脚的印度人一起,沿着当年成千上万悲痛欲绝的印度人送别“父亲”的小路,走近了当年火化甘地之地———今天的甘地陵。四周静谧无声。
③陵墓只是一块平放着的黑色大理石,高约1米,长宽约3米,正方形,石台上放满鲜花,台后有一盏长明灯,昼夜不熄。大理石前镌刻着甘地遇刺命绝时喊出的最后的话:“嗨!罗摩!”罗摩是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塑造的英雄人物。
④平台前放着一个很小的石凳,上面放着人们刚刚撒下的洁白的花瓣。此外,陵墓没有任何装饰,简朴至极,平常至极,与我们看过的那些气势宏大或高屋建瓴的伟人陵墓根本无法相比。我们与一队身穿五彩缤纷纱衫的印度姑娘和穿校服的孩子一起,环绕陵墓一周谒陵,只用了一分钟。
⑤墓地出口处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甘地1925年所著《年轻的印度》一书所列的“七大社会罪恶”:搞政治而不讲原则;积累财富而不付出辛劳;求享乐而没有良知;有学识而没有人格;做生意而不讲道德;搞科学而不讲人性;敬神灵而不作奉献。
⑥1948年,当印度人和穆斯林人又开始暴乱冲突时,甘地开始了他的第14次绝食,告示大家直到停战之后他才会进食。他的“自残”使局势一度稳定。但在1948年1月30日,刚结束绝食的甘地被一位印度教狂热分子枪杀。在后来的审判中,凶手自称:“在我开枪前,我真心祝福他,并当面恭敬地向他鞠躬。”希望以一死来换取印度和平的甘地倒地时嘴里只诵念着从心灵深处涌上双唇的“罗摩,罗摩,罗摩”,为凶手祈祷着:我宽恕你,我爱你,我祝福你。这大概也是全世界刺客和受害者之间“最感人”的一次对话。
⑦在印度被誉为“圣雄”和“国父”的甘地,领导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把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他为民族独立事业进行不屈不挠和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不仅鼓舞着印度人民,也是一笔宝贵的世界政治遗产。
⑧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论甘地:“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经在地球上匆匆走过。”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在甘地陵前说:“我永远把自己与甘地或其他我心目中的英雄相比,但在我应对国家和世界面对的挑战时,我将从他们应对挑战的方法中受到启示。特别是在做长期艰难的事业时,信仰和意志尤为重要,尽管有时存在更简单的选择。”
                            (选文有删改)
7.与其他伟人的陵墓相比,甘地陵具有什么特点?
                                      
8.第②段中“四周静谧无声”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9.第⑥⑦两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10.假如让你为甘地重新设计墓志铭,你会如何设计呢?
                                      
十二 巍巍中山陵(第2课时)
【学习重点】
1. 体会本文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2. 感受中山陵的巍峨气势,感受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对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
【预习导学】
1.找出下面文字中既用比喻又用对偶的地方,说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比喻、对偶:
表达作用: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些雕塑栩栩如生的神态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B.小邹真是别出心裁,制作的飞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C.历史上的繁华胜地,如今只剩下些许的断垣残壁,让人徒发思古之幽情。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3.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题中的”巍巍”不仅指陵园的高大雄伟气势,而且指孙中山先生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B.课文是以空间为序,由外而内,由总体到局部展开说明的。
C.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平实,因此文中在说明中山陵的地理环境时,大量运用描写性的语言和比喻是没有必要的。
D.在说明祭堂前平台视野开阔时,运用了描写性语言与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目的不是让读者感受景象之美,而是为了说明中山的特征。
4.品味下列加点词语:
(1)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钟山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海拔约460米,东西走向,长约7千米。
                                      
                                      
(2)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分别说明了中山石像的什么特征?
堂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的白色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5. 本文的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请赏析下列语句。
(1)方山如屏,秦淮似带;城犹潜蛇,山若伏鳖。
                                      
(2)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
                                      
(3)“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视,又宜远眺”,“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一年四季时刻都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当堂检测】
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6~10题。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成宽大的石阶。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步至54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 , ;近处 , ,
, ,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 ,馆阁楼台, ,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都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6. 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
7. 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 。
8. “大自然都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化无穷的奇妙景色。”这句话中的“它”是指什么?
                                         
9. 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10. 文段中详写了登上堂前的平台所见,平台所见不属于中山陵建筑本身,为什么作者要用许多笔墨来写这些呢?如果你登上平台远眺,会有什么感想?
【拓展迁移】
阅读下边的文章,完成11~14题。
万园之园──圆明园
①圆明园地处永定河冲积扇的边缘。明清时这一带清泉涌溢,湖沼密布,被称为“海淀”。圆明园最初是清朝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①的宅园,后经不断地扩建与重修,总面积达到了5000余亩,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②圆明园是我国历史上最光辉的园林艺术杰作。它继承我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借鉴了欧洲园林的建筑形式,融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为一体。其影响使得当时的英法等国一度产生了中国园林热。在欧洲,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和“ 一切造园艺术之典范”。
③圆明园集叠山理水手法之大成。圆明园的水面,大的如福海宽达600余米, 正所谓“蓬岛瑶台福海中,往来只借舟相通”;小的宽度均在四五十至百米之间,“跨水为小桥垂虹宛在,片云帆影,何必更羡吴江”。环曲潆流的河道把这些大小水面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构成全国的脉络和纽带,提供了舟行游览和水路供应的方便。由此不难想象当年翠荷接天,龙舟泛彩,歌声荡漾的图画。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岗、阜、岛、桥、堤散布于园内,约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它们与水系结合,把全园划分为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近百处的自然空间。每个空间都经过精细的艺术加工,既表现了人为的写意又保持着野趣的风韵,其本身就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精练再现,有道是“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圆明园虽是千顷之园,但气势浑然一体,韵味隽永。
④可惜,圆明园经英法联军的洗劫和八国联军的焚掠,其胜景已荡然无存。
[注]①胤禛(yìn zhēn):即清朝雍正皇帝。
11.结合第②段,概括说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杰作”的原因。 (限26字以内)
12.结合第③段,说说“叠山理水手法”在圆明园的园林建造中是如何体现的。
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4~15题。
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4~15题。
13.作者在文中引用“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意在说明什么?
14.第④段写了什么?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十二 巍巍中山陵(第1课时)
1.lù mǎng cuó chán jiù jùn wù fānɡ xiān méicēn qióng
2.(1)悠悠 惟 垣(2)杈 蔽 阴(3)砌 拱 镌 
3.(1)墓主及方位(2)地理和人文环境、设计方案的择优和兴建简况(3)各部分的建筑特点,突出陵园的庄严肃穆和孙中山先生精神的不朽。(4)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中山陵园十分关注。
4.表明国内外人士对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敬仰。 5.一是注重和谐协调;二是弘扬民族建筑精华;三是追求形神兼备,使整个设计达到“表明了陵园的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的不朽精神”。 6.不能去掉。 因为“基本完成”表示并未全部完工,去掉“基本”后就没有这样的意思。
7. 没有任何装饰,简朴至极,平常至极。8.属于环境描写,写出了甘地陵的庄严肃穆和静谧,表现出悼念者对甘地的崇敬之情。9.不能,因为这两段穿插介绍了甘地牺牲的过程及其对人类的贡献,这可以让读者对甘地有更深刻的了解。10.示例:让“圣雄”的伟大灵魂卷走战争的硝烟。
十二 巍巍中山陵(第2课时)
1.城犹潜蛇,山若伏鳖。 描写形象生动,语言整齐,使表达的内容更凝练、集中。
2.D 3.C (选项C只强调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而否定了生动性。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可增强说明效果,增添文采,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 4.(1)不能,“约”是表示约数,如果去掉,那就变成确数了,就不符合事实。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端坐平视”说明了中山石像的姿势和眼神,“栩栩如生”说明了中山石像的高度艺术性。
5.(1)这四个比喻构成两组对偶句,描写生动,文笔优美,读来朗朗上口。(2)这四字短语构成的排比句,读来气势磅礴。(3)这些描写,或与说明交织在一起,或安排在一段说明之后,和说明紧密结合,无不生动地突出了陵园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
6. 方山如屏 秦淮似带 村舍相望 田圃纵横 道路津梁 行人车马 山若伏鳖 隐约参错 7.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8. 指祭殿四周的景象。 9.碑亭至祭堂前平台的地势高峻及祭殿周围景色的变幻无穷。10. 说明大平台的独特位置:“全陵的制高点”,进一步突出中山陵的特征:巍巍。感受略。
11.示例:融我国古典造园传统和欧洲园林建筑形式为一体12.(1)散布园内的山、岗等皆叠石聚土而成。 (2)河湖水系经布设河道串联水面而成。 (3)山、岗等与水系结合,划分自然空间。13.圆明园(每个空间)是江南水乡的精练再现。14.交代圆明园的结果,对外国侵略者进行控诉。 抒情方式。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