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过雪山草地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1.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证实,了解红军长征的基本情况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2.立足史料证实和历史解释,掌握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 
3.立足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 
 2022年课程标准: 
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课程导入 
1.“围剿”与反“围剿” 
(1)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 10月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 
(2)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左”的错误: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急于求成、盲目冒险的错误行为。 
知识链接:博古、李德和王明 
 1932年,共产国际派了对中国国情一无所知的德国人李德任军事指挥,红军的指挥权从朱德、周恩来手中转入李德和博古(秦邦宪)手中。他们放弃了前四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 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开始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 
3)开始时间: 
4)出发地点: 
5)目的: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 
1934年10月 
江西瑞金 
 进行战略转移,保存革命力量。 
6)出发时的人数: 
80000余人 
6.4万 
①1934.10长征开始 
②血战湘江 
冲破敌人封锁线 
会宁● 
3.湘江战役 
 湘江之战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突破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6.4万 
①1934.10长征开始 
②血战湘江 
冲破敌人封锁线 
会宁● 
4.遵义会议 
③1935.1 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1)时间: 
1934年10月 
2)地点: 
贵州遵义 
3)内容: 
 
 ①纠正“左”的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③取消博古、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 
4)意义: 
 
 ①确立毛泽东正确路线的领导地位; 
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 
6.4万 
①1934.10长征开始 
②血战湘江 
冲破敌人封锁线 
会宁● 
1.四渡赤水 
③1935.1 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④四渡赤水 
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遵义会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6.4万 
①1934.10长征开始 
②血战湘江 
冲破敌人封锁线 
会宁● 
2.巧渡金沙江 
③1935.1 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④四渡赤水 
⑤巧渡金沙江 
6.4万 
①1934.10长征开始 
②血战湘江 
冲破敌人封锁线 
会宁● 
③1935.1 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④四渡赤水 
⑤巧渡金沙江 
⑥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3.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6.4万 
①1934.10长征开始 
②血战湘江 
冲破敌人封锁线 
会宁● 
4.爬雪山,过草地 
③1935.1 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④四渡赤水 
⑤巧渡金沙江 
⑥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⑦爬雪山,过草地 
⑦爬雪山,过草地 
6.4万 
①1934.10长征开始 
②血战湘江 
冲破敌人封锁线 
会宁● 
5.激战腊子口 
③1935.1 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④四渡赤水 
⑤巧渡金沙江 
⑥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⑦爬雪山,过草地 
⑦爬雪山,过草地 
⑧激战腊子口 
6.4万 
①1934.10长征开始 
②血战湘江 
冲破敌人封锁线 
会宁● 
1.吴起镇会师 
③1935.1 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④四渡赤水 
⑤巧渡金沙江 
⑥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⑦爬雪山,过草地 
⑦爬雪山,过草地 
⑧激战腊子口 
⑨1935.10吴起镇会师 
6.4万 
①1934.10长征开始 
②血战湘江 
冲破敌人封锁线 
会宁● 
2.会宁会师 
③1935.1 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④四渡赤水 
⑤巧渡金沙江 
⑥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⑦爬雪山,过草地 
⑦爬雪山,过草地 
⑧激战腊子口 
⑨1935.10吴起镇会师 
⑩1936.10三大主力 
会宁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1)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 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1、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坚定理想、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团结拼搏、顾全大局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4、不怕牺牲、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 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 是中国人民永恒的精神动力。 
知识拓展 
1.经历了湍急的河流、高耸的雪山、危机四伏的草地和各种难以预料的恶劣天气,以及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2.红军战士展示了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的胜利,使中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课后活动 
? 
 课堂检测 
? 
1.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歌曲描述的史实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期间 ?B.红军长征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 
2.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与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毛泽东曾指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长征“完结”的标志是?( ) 
 A.翻过夹金山 ?B.四渡赤水 C.吴起镇会师 ?D.会宁会师 
B 
D 
课后活动 
? 
 课堂检测 
? 
3.李大钊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 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受此启发,后来中国共产党(   ) 
A.领导了义和团运动   B.领导了武昌起义 
C.领导了南昌起义   D.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 “党在长征途中注重革命宣传和团结各族群众,红军途经的大凉山、六盘山、西藏等地区各族群众,成为当地革命发展的有生力量。”以上材料反映长征 (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保存了党的基干力量 
 C.播撒下了革命的种子 D.是党的生死攸关转折 
D 
C 
课后活动 
? 
 课堂检测 
? 
5. “将他们(博古、李德)‘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材料所述史事发生在 (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6.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里的“伟大传奇”(  ) 
A.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D.影响了世界局势的变化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