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30 22:1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新课导入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敌后战场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学习目标:
1、掌握平型关大捷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影响等,识记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2、掌握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
3、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中的作用,树立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要点精讲
01
02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03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要点一 平型关大捷
1.背景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一方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深入敌占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2.概况
1.时间:1937年9月
2.地点:山西东北部平型关
3.双方:林彪115师VS板垣师团一部
4.经过: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当日军1000多人进入伏击圈时,八路军从不同方向全线开火。日军乱作一团,死伤惨重,最终全歼日军。
5.结果:歼灭日军1000多人
6.影响: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要点二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论持久战
1.背景:全民族抗战爆发初期,国民党内流行“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错误观点。
九一八事变后,汪精卫大唱中国速亡论。1940年3月汪精卫彻底沦为汉奸,成立了汪伪中央政权。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幻想依靠英美的先进武器等支持,宣扬“速胜论”。
1.论持久战
2.概况:
(1)时间:1938年
(2)作者:毛泽东
(3)主要内容: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速胜日本 抗战是持久战 要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4)影响: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1938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论持久战》的报告
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概况:
(1)时间:1937-1940年
(2)发展:1940年1亿人口
(3)作用: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
(4)指挥中枢:延安
(5)战略:人民游击战争
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
兵民是胜利之本。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与民众之中。
——毛泽东
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巩固抗日根据地:
(1)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精兵简政,减轻负担
(2)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3)思想上:1941-1945年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全党空前团结。
抗战时期土地政策
根据地民主投票
整风运动
相关史事
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日军引上了狼牙山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石头砸光的情形下,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万丈悬崖,三人牺牲,两人身负重伤。狼牙山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总结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时间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
革命根据地 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山东、苏南等
战略总后方 延安(陕甘宁)
战术、特点 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麻雀战等战法;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巩固措施 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思想上: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作用 中共领导敌后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整体。
要点三 百团大战
1.背景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囚笼政策: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
2.概况
1.时间:1940年8月
2.指挥员部队:彭德怀,八路军一百多个团
3.地点:华北
4.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5.战果: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公里,拔掉据点近3000个
6.意义: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总结
比较项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区别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武装力量 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
军等抗日武装力量
作战方式 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划分成若干战区,正面阻击敌人 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作战地位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
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联系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课堂小结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1.背景
2.概况(时间、地点、双方、经过、结果、影响)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论持久战:背景、时间、主要内容、影响
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概况、人民游击战争、巩固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
1.背景
2.概况(时间、地点、主要目标、战果、意义)
课堂检测
1.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这场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D.淞沪会战
2.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令人向往的圣地,“到延安去"成为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人们的共同选择,这些人中有文学家、音乐家、电影明星、更多的是青年学生。这表明()
A.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B,抗战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C.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D.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B
D
课堂检测
3.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是()
A.台儿庄战役B.枣宜会战
C.百团大战D.平型关大捷
4.(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深入发动群众,让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激发工人阶级生产热情
C.更新技术发展农业生产D.争取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