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高频考点检测卷-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高频考点检测卷-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31 08:5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高频考点检测卷-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两个数的积是152,这两个数都乘10,积是( )。
A.152 B.1520 C.15200
2.在列竖式计算496×28的时候,4×8表示( )。
A.4×8 B.400×8 C.40×80
3.与的积相同的算式是( )。
A. B. C.
4.已知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元?要求的是( )。
A.单价 B.数量 C.总价
5.图中点A表示的数可能是下面算式( )的积。
A.398×56 B.498×56 C.598×56
6.采摘园每行种植107棵秧苗,种植25行,一共种了多少棵秧苗?在解决这个问题的竖式中,图中箭头所指的部分表示( )。
A.2行秧苗数 B.5行秧苗数 C.20行秧苗数
二、填空题
7.24×5=( ),当24和5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时,积是( )。
8.一架民用飞机每分钟飞行15千米,这架飞机的速度可以写成( )。
9.300×40的积的末尾共有( )个0 ,40×50的积的末尾共有( )个0。
10.学校大部分场所为固体可燃物场所,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区教育局计划购进168个灭火器分发给各小学。一共需要( )元。
11.已知A×B=240,那么A×(B×4)=( ),(A÷3)×B=( ),(A÷6)×(B×6)=( )。
12.在括号里填上“>”“<”或“=”。
50200( )52000 430×40( )43×400
680万( )698730 120×3( )100×3+20
三、判断题
13.路程相同,车的速度越快,用的时间越多。( )
14.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15.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零,积的末尾可能有三个零。( )
16.一块占地面积为1公顷的正方形果园,边长增加了200米,那么面积增加了4公顷。( )
17.计算324×24的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9.列竖式计算。
540×27= 904×15= 270×60=
703×17= 490×19= 34×305=
五、解答题
20.光明小学合唱团30名同学要订做新演出服,每件上衣113元,每条裙子87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21.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百科全书》每套120元,《科普读物》每套65元,每种各买50套。一共要花多少钱?
22.张老师要买25套玩具,150根跳绳。玩具每套129元,跳绳每根12元,张老师带了5000元,够吗?
23.为了方便大家记住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用四种颜色的垃圾桶与垃圾类型进行对应。幸福小区采购了25组四色垃圾桶,一共花了多少元?
24.为了鼓励同学们多参与体育运动,学校准备给960位同学每人购买一副乒乓球拍和一根跳绳,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商品 乒乓球拍 足球 篮球 跳绳
单价 46元/副 54元/个 76元/个 14元/根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B C B C
1.C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两个数的积是152,这两个数都乘10,那么积会乘10再乘10,10×10=100,也就是乘100,152×100=15200,所以积是15200。
故答案为:C
2.B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4×8,表示的是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字乘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所以表示的是400×8,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在列竖式计算496×28的时候,4×8表示400×8。
故答案为:B
3.B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然后将两次的积相加即可;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然后将两次的积相加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A.;
B.;
C.。
与的积相同的算式是()。
故答案为:B
4.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20元”是单价,“5套”是数量,要求“要用多少钱”,是求“总价”。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解答。
【详解】120×5=600(元)
已知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600元,要求的是总价。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根据题意,依据四舍五入法,把三位数看作整百数、把两位数看作整十数,进行估算,把计算结果与A点表示的数进行比较,可知A点表示的数比30000小且比较接近30000,据此作出判断选择即可。
【详解】A.398×56≈400×60=24000
B.498×56≈500×60=30000
C.598×56≈600×60=36000
由此可知,点A表示的数是算式498×56的积。
故答案为:B
6.C
【分析】根据三位数和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三位数107和两位数中十位数上的数字2相乘的结果,所以表示的是20×107,即20个107的和,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箭头所指的部分表示的是20行秧苗数。
故答案为:C
7. 120 12000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24×5的积即可,两个因数相乘(0除外),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个因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则积扩大到它们原来倍数的乘积。
【详解】24×5=120,当24和5同时扩大10倍时,积是12000。
8.15千米/分钟/15km/min
【分析】当我们需要表达速度的概念时,通常会使用一些特定的速度单位。如果需要同时表示时间和距离的单位(如速度),则应该使用复合单位,此时我们应该将时间单位写在后面,而距离单位放在前面,中间加一个斜杠。有些速度单位可能需要特殊符号或缩写,比如“米/秒”代表米每秒,而“千米/分钟”代表千米每分钟。
【详解】一架民用飞机每分钟飞行15千米,这架飞机的速度可以写成15千米/分钟。
9. 3 3
【分析】分别计算出300×40和40×50的结果,再观察积的末尾有几个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300×40=12000,所以300×40的积的末尾共有3个0 ;40×50=2000,所以的积的末尾共有3个0。
10.9240
【分析】每个灭火器55元,区教育局计划购进168个灭火器分发给各小学,求一共需要多少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每个灭火器的单价乘购进的数量即可解答。
【详解】55×168=9240(元)
一共需要9240元。
11. 960 80 240
【分析】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这个数。
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
【详解】从“A×B”到“A×(B×4)”,A不变,B乘4,积也要乘4:240×4=960
A×(B×4)=960
从“A×B”到“(A÷3)×B”,B不变,A除以3,积也要除以3:240÷3=80
(A÷3)×B=80
从“A×B”到“(A÷6)×(B×6)”,A除以6,B乘6,积不变,仍是240
(A÷6)×(B×6)=24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及读懂符号语言的能力。
12. < = > >
【分析】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首先要看他们的数位,如果数位不同,那么数位多的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从最高位开始,相同数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据此比较(1)小题的大小;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三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验算时,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次即可。据此先算出(2)小题中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将万改写为个的单位,去掉万字,在数的末尾加上4个0;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据此比较(3)小题的大小;
三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哪一位上。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如果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据此先算出(4)小题中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详解】50200<52000
430×40=17200,43×400=17200,430×40=43×400
680万=6800000,6800000>698730,即680万>698730
120×3=360
100×3+20
=300+20
=320
360>320,即120×3>100×3+20
13.×
【分析】根据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进行解答:速度越快,路程÷速度的值就越小,因此用的时间就越少,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例如:小华5分钟走了400米,小红4分钟走了400米,谁的速度快?
400÷5=80(米/分钟)
400÷4=100(米/分钟)
100>80,所以小红的速度快。
因为路程÷速度=时间,所以路程相同,车的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越少,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要熟练掌握。
14.√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乘100再除以10,也就是扩大到原来的10倍。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分析】两个因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例如:20×30=600,120×50=6000。
根据分析可知,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零,积的末尾可能有三个零,所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求积的末尾0的个数,注意不要只看因数中0的个数。
16.×
【分析】根据1公顷的规定可知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所以一个占地面积为1公顷的正方形果园的边长是100米,边长增加200米,则新果园的边长是(200+100)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可求出新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再化成公顷,减去原果园的占地面积,就是增加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面积为1公顷的正方形果园边长为100米。
(100+200)×(100+200)
=300×300
=90000(平方米)
=9(公顷)
9-1=8(公顷)
一块占地面积为1公顷的正方形果园,边长增加了200米,那么面积增加了8公顷;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根据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求出1公顷正方形果园的边长是100米,进而求出增加后果园的面积,从而求出增加后的面积。
17.√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都是先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依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计算324×24的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例如: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120;900;203;0
1800;4000;8;60
【解析】略
19.14580;13560;16200;
11951;9310;1037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两数末尾对齐,然后分别使用第二个因数,由末位起从右往左对每一位数依次相乘,最后将所计算结果累加即为乘积;
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方法:当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末尾有0,可以先把两个数的0放在一边;其他数先相乘,两个数原来一共有几个0,就在计算的末尾补上几个0;据此计算。
【详解】540×27=14580 904×15=13560 270×60=16200

703×17=11951 490×19=9310 34×305=10370

20.6000元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先用加法求出1套上衣和裙子一共需要多少钱,再乘30套,列式解答。
【详解】(113+87)×30
=200×30
=6000(元)
答:一共要付6000元。
21.9250元
【分析】已知两种新书各买50套,分别用这两种书的价格乘套数求出总价后再相加即可算出一共花多少钱。
【详解】《百科全书》花费:120×50=6000(元)
《科普读物》花费:65×50=3250(元)
一共花费:6000+3250=9250(元)
答:一共要花9250元。
22.不够
【分析】用每套玩具的价钱乘买玩具的套数,求出买25套玩具的钱数,同理求出150根跳绳的钱数,再相加,即可求出买买25套玩具和150根跳绳需要的钱数,再与5000元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29×25+150×12
=3225+1800
=5025(元)
5025>5000,因此不够
答:张老师带5000元不够。
23.9500元
【分析】每组380元,买25组就是求25个380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计算。
【详解】380×25=9500(元)
答:一共花了9500元。
24.57600元
【分析】学校准备给960位同学每人购买一副乒乓球拍和一根跳绳,一副乒乓球拍和一根跳绳的价钱已知,则先把一副乒乓球拍与一根跳绳的价钱相加,再乘960,即可求出一共需要多少元。
【详解】(46+14)×960
=60×960
=57600(元)
答:一共需要57600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