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课件(16张ppt)+教学设计(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课件(16张ppt)+教学设计(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06 22:30:50

文档简介

姓名
金炼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济南历城一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北美大陆新体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学生能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且在此基础上能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而我们的教材包括四 个部分:联邦宪法的制定,1787年宪法,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两党制。依据本人对课标的分析,我认为第二部分充分体现了课标的要求,第一,三,四部分问 题,课标未作要求的,可作为1787年宪法的背景和发展一般掌握。
二、学生分析
说学情: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度到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课前查找相关史料,完成学案的填空部分。
针对青少年时期对友谊的重视程度在人的一生当中是最突出的这一特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美国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确定本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概括、比较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搜集热点资料、对美国的大概了解,且提高兴趣。采用新闻发布会、合作交流,辩论等多种形式,学习1787年宪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2) 通过列表对比分析评价美国和英国制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史实和形成历史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必然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2)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地,客观地看待事物,认识和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幻灯片播放《大国崛起》,通过多媒体视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幻灯片展示历史图文材料,培养学生获取解读历史信息,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刚刚结束的美国大选(奥巴马)设问:美国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电影《北京人在纽约》中的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 1
?参与
多媒体展示
讲授新课
生以谈话法的形式共同找到问题的答案
学生看书思考背景
幻灯片播放《大国崛起》
角色扮演:
记者招待会。选取三个学生代表及十几个记者 乔治·华盛顿:
1按照宪法规定,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当选总统的呢?身兼几职?
幻灯片打出材料
课程评价
设计过程当中遵循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资源,诱导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基本实现三维目标
组织同学完成练习
量化表格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让学生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在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完整的历史结论,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课件16张PPT。历城一中 金炼岳麓版 必修一 第三单元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课标要求: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材料: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学习目标1:依据材料,独立战争后的美国面临怎样的政治经济形势?出现这一形势的原因是什么?邦联制各州 > 联邦政治:无力稳定统治秩序
经济:无法保护对外贸易
外交:难以形成统一的声音 “凭借您的卓越贡献,您完全有资格做这个辽阔大陆的君主。”
华盛顿回信斥责说:
“这封信包含着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的危害。”
—— 1782年,尼克拉上校致信华盛顿中央集权中央集权 共和制政治难题富兰克林华盛顿麦迪逊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建立这一部宪法。 1787年宪法序言 学习目标2:快速浏览课本第二目,概括1787年宪法的三大原则。联邦制分权制衡人民主权 联邦既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伟大,又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联邦主权各州分权中央集权纵向制衡 学习目标3:依据教材,为什么说联邦既像一个“大国”,又像一个“小国”?
要防止权力滥用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 2006年关于要不要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美国的中央政府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国会应国内军火商和台湾地区的请求决定向台湾出售F-16战斗机,总统认为此举违背了中美之间的原则性协议,必然损害中美关系,否决此项议案。思考:此项议案在美国可能面临哪几种命运?案例分析可能性1:被总统否决
可能性2:如果复议时,国会三分之二多数同意,可再次通过
可能性3:也可能被最高法院宣布不合宪法 200多年的政治实践表明:尽管国会和总统权力 对比的消长有过反复,但许多时候尤其20世纪以来,总统在否决权的运用上经常占上风.如从1789到1970年,美国总统共行使否决权2255次,被国会推翻的仅有75次。总统共和制 人民选举也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人数太多不好操作。另外代表们(制宪会议代表)对人民是否熟悉情况是否有判断力也表示怀疑。可取的方案也就是“选举人”选举。
——易中天《费城风云》 学习目标5:依据教材,说出美国总统和议员的产生方式和任期。依据上述材料,为什么美国总统选举要实行间接选举制而不是直接选举制? 正如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所说:“也许美国开国之父们在设计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正是通过这种制衡最大化,美国最大限度实现了民主。分权制衡 学习目标6:学完本课你能获得哪些感悟?(可从国家、公民、世界和人生等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