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李树红
电话
?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邮件
?
单位
蓬莱一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主要阐述了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措施和影响。本课与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6 课《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说明了“经济理论和政策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而本课既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借鉴,又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
二、学生分析
??罗斯福新政,初中教材已经涉及,学生比较喜欢了解现实与历史的关系,而经济危机与现实有一定的联系,以此为兴趣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地感受。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正确阅读、分析史料,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制作使用PPT。使用课件可以使学生对教材知识更感兴趣,能更好地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2.利用数据,分析新政前后的变化,体现计量史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3、以思维导图形成知识体系进行总结,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本节课及本单元。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图片导入
罗斯福简介
回顾历史
图片资料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提供材料,明确任务,巡回指导。
自主学习
1、经济危机的表现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合作探究:
?1、经济危机的原因
?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
PPT展示
展示
学生展示
互评,补充
PPT
总结
教师引导
学生归纳
PPT
构建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
学生自主
PPT
课堂达标
当堂练习
?
PPT
启示感悟
?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感悟
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努力能做的,放手给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化疑难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解决。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
2、教师加强指导,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观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件28张PPT。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三度当选《时代》年度人物的美国总统;课标要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什么是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的,它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隔若干年就会爆发。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就是由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周期构成的。
其中以1929年~1933年由美国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破坏力最大、影响最深远,也称为大萧条时期。
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人
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
我们家不生火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煤炭多了,卖不去。你能解开小女孩的疑惑么? 请同学结合材料分析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空前严重,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造成的,这对矛盾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化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以及生产能力无限扩大的趋势和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因此会定期发生经济危机。 材料二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严重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贫富差距严重,限制消费能力山重水复疑无路——大危机(1929——1933) 材料三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经济规模急剧扩大,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初期,经济危机的破坏力也不可同日而语,自由放任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材料四 20年代股票投机过度。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股票被哄抬到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股票投机过度,导致企业盲目生产自由放任政策,使供需矛盾得不到缓解山重水复疑无路——大危机(1929——1933)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自由放任政策经济
危机生产与销售
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原因山重水复疑无路——大危机(1929——1933) 材料二 经济危机从美国迅速波及到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材料三 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总额减少了三分之二。 材料一 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这场危机持续了4年之久。范围广破坏大时间长危机的特点:山重水复疑无路——大危机(1929——1933)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美国经济一片萧条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
阅读下列史料,谈一谈这场经济危机产生了什么影响?经济:经济损失严重国际关系:以邻为壑转嫁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恶化政治: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胡佛罗斯福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对决胡佛失意 罗斯福得意 情景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整顿财政金融;(如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等)恢复银行的信贷,重建人民的信心为解决这一问题,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主要目的何在? 内容 情景二: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到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与1929年相比,下降了46.2%,机床制造业下降了80.0%, 生铁下降了79.4%,钢铁下降了75.8%,最严重的是汽车业开工率只有5%。危机期间企业倒闭了13万家以上。调整工业生产;(如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为解决这一问题,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主要目的何在? 蓝 鹰 标 志情景三: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美元。 调整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如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屠杀猪、牛、羊等牲畜。)为解决这一问题,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主要目的何在?情景四:各国的失业人数急剧增长,失业率达到30%-50%,总人数达到3000多万。1932年,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1100万。据《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许多人活活饿死,活着的人也处境困难。实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如通过《社会保障法》对于失业者、老人和残疾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等)提供就业机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为解决这一问题,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主要目的何在? 马: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罗:噢,为啥?马: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罗:哈哈。马: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地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罗:老马,你以为美国真的从“USA”变为“USSA”(苏维埃美国)啦?这只不过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模拟对话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我认为,我一直这样认为,而且我仍将认为私人企业是美国健全经济的主心骨”。
——《罗斯福演说选》重点探究:新政的实质“您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面临的弊端的委托人。
——凯恩斯致罗斯福的信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罗斯福新政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由此用一句话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三、柳暗花明——新政的影响对美国1、逐渐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
2、中下层民众得到一定的好处,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对世界1、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2、标志着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局限性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材料一 1933年夏和1934年春,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到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已恢复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间接影响:政治方面) 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直接影响:经济方面) 材料二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心,人民生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社会趋于稳定,美国国内一度出现的法西斯组织没有了市场,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不仅没有被破坏,且得到了巩固。柳暗花明又一村——罗斯福新政 材料三 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开端,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干预的新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深远影响:制度方面)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柳暗花明又一村——罗斯福新政活动探究: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1938年) 结合材料思考:
彻底的革命计划是什么?
2.严重缺点指的是什么?
3.旧民主秩序和新应用分别指什么?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4.“永远地纠正”能实现吗?为什么?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或法西斯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干预经济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因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不能消除,经济危机就不能避免。柳暗花明又一村——罗斯福新政 主张国家应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同时产生
?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实践
?凯恩斯主义是对罗斯福新政的概括小荷才露尖尖角——凯恩斯主义异曲同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特点内容影响特点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原因影响背景实质课
堂小结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1)扩大内需,增加就业;
(2)要关注弱势群体,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3)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注: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连线热点: 假如你是人大代表,请你在人大会议上谈谈,面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该怎样处理民生问题?
(提示:可借鉴罗斯福新政中关于民生问题的措施)民生问题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2.罗斯福新政中既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生产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随堂检测3.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 用改良的方法克服危机
C.采用国有化的形式
D.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摆脱经济危机4.罗斯福新政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
① 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②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③ 开创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谢谢谢谢合作历史不是记忆的负担,
它蕴含着可以照亮未来行程的智慧之光。
聆听历史,以史为鉴,
让历史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