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路旁的橡树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 路旁的橡树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8 11:21:22

文档简介

路旁的橡树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路旁的橡树》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筑路工人为了保护一棵高高的橡树,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完成筑路计划。表现了人们对花草树木的珍爱,赞扬了筑路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唱响了一曲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赞歌。课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通过对一件寻常小事,处理却不寻常的作法的描写,感染学生,自然而然的增强环保意识。??? ?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弘扬他们的个性,让学生轻松的学习语文。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悟,渗透学习方法,扎根于语言文字,从关键字词中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使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课文情景,获取真实地感受,并对文本中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课文表达思想,理解作者是如何谴词造句的,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为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运用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看法。
3.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难点: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2]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树:(出示橡树图)
这种树叫橡树。(板书 橡树)简介橡树。
[PPT3]
2.这棵树就在一条公路旁。让我们走进这棵路旁的橡树,看看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PPT4]
1.出示自学提示: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注意生字的读音。
(2)一边读一边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找一找课文中形容公路和橡树的词语。
交流讨论:(随即板书,读一读)
橡树:粗壮 结实 挺拔
公路: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形(看图理解)
先读词语,后读所在的句子。
[PPT5]
2.默读课文,想一想:围绕公路与橡树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填空题:在修建公路时,工程师和工人们发现( ),为了( ),他们把这段公路( )。
3.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了一棵树而拐了一个弯儿(板画),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PPT6]
4.那么过往这里的人又有什么看法呢?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三、细读课文,品味深化
1.研读筑路人的高尚言行:
师:过路人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呢?让我们到筑路工地上去看一看这些筑路工程师和工人们是怎样做的?
自由读3-7自然段,划出令你感动或震撼的句子,读一读。
[PPT7]
“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什么在想什么呢?
[PPT8]
“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朗读。
[PPT9]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1)你看到他们的表情了吗?什么是沉默不语?
[PPT10]
(2)为什么都沉默不语?虽然他们沉默不语,但是此刻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正波澜起伏,你能猜想一下他们此刻正在想些什么吗?
说话训练:此时此刻,工程师左右为难:砍吧,( );不砍吧,( )。
(3)朗读指导:工程师看看筑路计划,看看橡树,想不出两全的办法,心里好着急好无奈呀!(生读)面对阻碍筑路计划的橡树,工程师和工人们不是毫不犹豫地砍了,而是绞尽脑汁地想办法,为橡树担心、着急,多么关心橡树的筑路人啊!(生读)
[PPT11]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
出示楔子:什么是楔子?干什么用的?
工程师的行动其实给工人们一个什么样的决定?这样做好吗?
工程师为什么要离橡树100米地地方打进去呢?
朗读:好一个打在橡树100米旁的楔子,我们分明看到的是工程师队橡树的保护、爱护和珍爱。(生读)
2.感悟筑路人的高尚之心:
[PPT12]
(1)引读:几年过去了,公路建成了,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呢?看插图,出示: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找一对反义词。(笔直——弯曲)
这条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是为了留下这棵橡树而特别设置的。透过这弯曲的马蹄形,我们看到的是工程师和工人们精心的设计和良苦用心,看到的是他们对橡树的保护和珍爱。
[PPT13]
行驶在这条宽阔的公路上,看到这道亮丽的风景线,那难怪——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学生齐读。
现在你们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赞叹吗?筑路人的高尚表现在哪些地方?
师:我们为路高兴,我们为树高兴。人修了路,路让了树,树又把清新的空气带给我们,把绿色奉献给我们,把甜蜜的果实和黄色的花朵奉献给我们,它又养育了人。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卷啊!如果我们行驶在这条宽阔的公路上,看到这道亮丽的风景线,都会不约而同地赞叹——(再读中心句)。
[PPT14]
(2)倾诉:现在,这棵挺立在路旁的高高的橡树,成了这条宽阔的公路旁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响,它似乎在说些什么……
你听到橡树说的话了吗?让我们写下来吧。
(3)交流反馈。
四、总结升华,介绍作者
1.师: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维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PPT15]
2.朗读诗歌,激发想象,推动热爱生命的情感。
一棵橡树
一棵树,一个绿色的生命。叶儿是可爱的精灵,在阳光中摇着闪亮的光环。 一棵树,一个会唱歌的童话。枝条是神奇的琴键,鸟儿一边弹奏一边歌唱。 朵朵黄花,是小巧的铃铛,摇响四季的欢乐。
[PPT16]
3.这篇令人深思的文章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简介作者。
五、安排作业
收集有关人类破坏或保护环境的资料,召开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板书设计:
  路旁的橡树
橡树:粗壮 结实 挺拔
公路: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形
筑路人:停 沉默不语 叹气 拿 走 打
高尚的心——爱护橡树 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路旁的橡树》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文章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从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的言行可以看出,他们保护橡树的行为完全是自发自觉的,换句话说,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对一件寻常小事,处理却不寻常的作法的描写,读者在读后内心受到震动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环保意识、爱护自然界里的一草一木;二是通过具体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本文教学的难点是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作为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但对文本内涵的深层理解,离不开老师的引领。这篇课文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对于这一点,相信每一个学生读完文章,都会被文中建筑工人这种自发的保护环境的行为所打动,但我们要的不是语言上的巨人,最困难的是怎样把理解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去。我觉得课文中最后一句中对于高尚的理解,可以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反复地出现这一段话,让“高尚”一词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上深深地烙印。一开始,让学生质疑,他们对高尚一词是不太理解的,然后通过研读课文,体会工程师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特别是理解他如果选择砍去橡树,也一样可以得到赞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赞美,但最后却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让学生懂得,高尚并不是非要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这样的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挣扎中,能让好的思想占上风就是一种高尚。此外,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美好的行为时,除了让学生感受他们品格的高尚,还不失时机地安排一些语言训练。如看着这个弯曲的马蹄形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想象风中的橡树在跟人们说些什么,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体会到这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上,这唯一的马蹄形的弯,昭示了筑路工人高尚的心灵,又让学生在说话练习中,锤炼了文字的准确性,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课件17张PPT。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路旁的橡树 橡树,壳斗科栎属落叶大乔木。它仪态雄伟、气势磅礴、伟岸自不必说,在生理特性上因为生长缓慢它的寿命也就特别长,高寿的可以达到400岁。橡树又是极其聪明的植物,具有完善而强劲的自我保护体系,它的外皮非常坚韧,既可抗拒动物的啃食,也能防止机械的伤害;它还会分泌出单宁酸,用来对付频繁骚扰的昆虫幼虫;它会把自己的种子用坚硬的外壳包裹,一般吃硬果的动物往往啃咬不动……它的一切特性保证了树性的强健,若非人力故意摧毁,普通的自然灾难都不能将其毁灭……所以,人们将橡树看作壮悍强大的象征。资料库路旁的橡树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注意生字的读音。
2.一边读一边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找一找课文中形容公路和橡树的词语。自读课文,要求: 默读课文,想一想:围绕公路与橡树,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在修建公路时,工程师和工人们发现( ),为了( ),他们把这段公路(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
的哨兵一样。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说话训练:此时此刻,工程师左右为难:砍吧,( );不砍吧,( )。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
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 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现在,这棵挺立在路旁的高高的橡树,成了这条宽阔的公路旁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响,它似乎在说些什么……  倾诉: 一棵橡树
一棵树,一个绿色的生命。
叶儿是可爱的精灵,
在阳光中摇着闪亮的光环。
一棵树,一个会唱歌的童话。
枝条是神奇的琴键,
鸟儿一边弹奏一边歌唱。
朵朵黄花,是小巧的铃铛,
摇响四季的欢乐。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四十多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而且影响极大的一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十七岁初中毕业后就当农村小学教师,二十五岁起担任一个农村中学的校长,直到五十二岁逝世,始终没有脱离学校的实际工作。在并不算长的一生中,这位有心人立志改革教育,潜心科学研究,写出了四十多本书和六百多篇论文,理论上自成体系。资料库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