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31 11:1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1
2
3
4
了解作者及《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积累“确凿、鉴赏、人迹罕至”等易考词语。
默读课文,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重点)
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先生”的形象,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写法。(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学习目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回忆童年趣事,是温馨而甜蜜的。中年时的鲁迅为了追求这种甜蜜,特意写看了一组回忆散文,结集为《朝花夕拾》。单看书名,就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和情趣,今天我们学习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小”鲁迅的成长故事,体会“大”鲁迅的深沉情思。
新课导入
默读课文
默读、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不分心、不回看、不停顿,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遇到不理解的生字词做记号。
限时5分钟一气呵成默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笔名鲁迅,浙江绍兴人,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代表作
背景资料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共搜集10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拾取。
又“朝花”比喻美好的童年生活。“拾”是对往事的回忆。即: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背景资料
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塾师是寿镜吾老先生。
私塾: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
字词学习


záo





shèn


máo


luò


líng


xī shuài


jié


suǐ


yōng zhǒng


cuán

liǎn




hǎn


shān hú


jiàn


tǎng

huō

tuì



kuī
宿

sù rú


ǎi




dǐng










shāi


shú


yuān


lín




tǎng






ǎo

jué

dòu
字词学习
理解词语
确凿:确实
攒成:凑在一块儿
轻捷:轻快 敏捷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理解词语
消释:溶解
倜傥:洒脱,不拘束
敛:收拢
宿儒:书念的很多的老学者。宿,有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秕谷:籽粒不饱满的稻谷或谷子。
同窗:旧时对同学的称呼,意思是同在一个窗下念书的人。
蝉蜕: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脱下的壳。
拗:弯曲,弯转
整体感知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点明文章写的两个地方的生活: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从……到……”表明文章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记叙的。
划分文章层次
空间顺序
过 渡
承上启下
过渡段
(9)
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1-8)
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10-24)
贴士:按着空间顺序进行描写,阅读时要关注关键语句、起止句、过渡段。
课文解读
时空变换
过 渡
承上启下
过渡段
(第九自然段)
“从……到……”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个部分的内容。
百草园(1-8)
说 草园过往
赏 草园美景
听 神秘故事
捕 觅食鸟雀
惜别百草园
三味书屋(1-8)
行礼拜师
提问受斥
后园寻趣
师生读书
做戏描画
主要内容:记叙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
课文研读
(一)研读第1段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是我的乐园
百草园既然是我的乐园,为什么作者又在强调“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而这“似乎”和“确凿”是否矛盾?
不矛盾。这两个词看似矛盾,其实却体现了作者用词之巧妙。
“似乎”是因为时间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印象比较单薄;用似乎的语气追忆儿童时代的生活
“确凿”指写作此文时,作者是用成人的眼光来断定的,同时也写出我对百草园的印象深刻。
课文研读
(一)研读第2-8段
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百草园其实是一个荒园,那为什么在作者心中这是他的乐园呢? “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2段)看 有趣的动植物——乐景
(第3-6段)听 神奇的传说——乐闻
(第7-8段)捕 雪地的鸟儿——乐事
课文探究
深入研读并思考
第2段都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如何来描绘这些景物的?
﹙ ﹚
﹙ ﹚
﹙ ﹚
﹙ ﹚
﹙ ﹚
﹙ ﹚
﹙ ﹚
长吟


静物
动物




碧绿的
光滑的
高大的
紫红的
肥胖的
轻捷的







“不必说 ……也不必说……”
﹙ ﹚
﹙ ﹚
鸣蝉
黄蜂
叫天子
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椹
“不必说 ……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不必说”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课文探究
单是……
就有……
何首乌藤
木莲藤
木莲果
何首乌根
覆盆子
低唱
(声音)
弹琴
(声音)
缠络
(形状)
像莲房
臃肿

像小球
又酸又甜

动物
静物
啪/喷
(声音)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翻/按
(动作)
(形状)
(形状)
(形状)
(味道)
(局部)
中间结合叙写人的行为和动作
作者重在强调:“单是”后面的内容。
“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就比比皆是了。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即“以一概全”
写法归纳
请大家交流归纳写景的方法
抓住景物的特征
注意写景的层次
妙用修辞、增加生动、形象性
调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味觉
情景交融(写景中表达自己快乐喜悦之情
1
2
3
4
5
课文研读
速读3——6段,复述美女蛇的故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6段运用了哪种记叙方法?
3——6段运用了插叙的方法
1
2
美女蛇的故事虽然与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关系,作者却由此开始生发出联想:
先由百草园的草联想到草中的赤练蛇,再由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述的美女蛇故事。
很明显,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
这一段看似闲笔,却写出了儿童的心理,写出了童年的“我”的心目中世界奇特的色彩,是全文有机的组成部分。
1
2
课文研读
速读第7段,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再写下雪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1
2
1
2
写法: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作用:通过写百草园下雪前的“无味”,来突出下雪后在雪地中捕鸟的乐趣。
动词理解
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说说运用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
①动作语序顺正而严格,绝不能任意调换
②准确、生动、真切写出捕鸟的全过程
③表现了作者在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
④写出了百草园生活的丰富,传达出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喜爱。
课文探究
理解第9段中“我”称呼百草园里的景物为“我的蟋蟀们! 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里面的景物是“我”的玩伴。与“我”有着亲密无间的感情。
这样的称呼立足于“小”鲁迅视角,以儿童的口吻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生活的喜爱与眷恋。
1
2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告别乐园,依恋不舍
“也许……也许……也许……”
迎接未知,忐忑不安
课文研读
1
2
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第10段、第17段的描写(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我”而言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
第10段
第17段
速读10——24段
人物探究
找出对寿先生的描写语句,并说说文章中对这位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
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
先生最初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
2
3
4
5
人物探究
你认为寿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
喜欢。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位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让我学到有用的知识。他严而不厉,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应他对学生开明的思想。
运用以下句式回答问题
“ (某句话)运用了 (描写方法),可以看出老先生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
人物探究
“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示例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通过“微笑”“仰”“摇”“拗”这四个动词,可以看出先生读书入境、自我陶醉的情态。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示例
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可以看出先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不太束缚学生。
人物探究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
资料补充
课文探究
思考探究
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无味吗?有哪些趣事?
1
2
3
4
询问“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绣像画上画画等。
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课文探究
思考探究
1
2
3
比较:百草园之“乐”与三味书屋之“乐”有什么异同
相同:都是儿童之乐,都表现了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花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自由快乐的追求等。
百草园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庄重的学堂;
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馈赠,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的追求;
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中只有片刻的逍遥。
不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文探究
写作特色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文章分为“百草园部分”和“三味书屋部分”,中间用一个过渡段,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写景有序,特征突出;
例如百草园中的景物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夏侯冬至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层次的描述。
文章写百草园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时,只用了寥寥数语,就把景物的情状描绘的生动传神。
另外在写冬季捕鸟时用了“扫”“支”“撒”“系”“牵”“看”“拉”等动词,准确生动而又富有层次的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
课后作业
搜集鲁迅先生的名言,选一句作为座右铭
1
2
文中作者在描写百草园时,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描写的景物人格化,充满童真童趣,请你也从四季中选一景,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一篇小作文(100字左右即可)
写作小贴士
拟人手法要建立在丰富的想象的基础上
注意景物和情感的融合,要让读者产生共鸣
拟人化的事物要有鲜明的个性
课堂小结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童年生活场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既写出了三味书屋生活的枯燥,称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写出了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而学生乘机偷玩的乐趣,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