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灰雀
第一课时
图片导入
灰雀
图片导入
列宁(1870~1924),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领导俄国人民进行十月革命,创建苏联。
初读课文
郊外 列宁 白桦树 养病 胸脯
惹人喜爱 仰望 面包渣 谷粒 或者
冻死 可惜 肯定 诚实
níng
huà
xiōng pú
yǎng
zhā
huò zhě
xī
chéng
rě
初步探究
课文提到了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到了列宁和一个小男孩。这篇课文写了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初步探究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第2~13自然段是具体写这件事的。
你从第1自然段中了解到了什么?
列宁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了三只灰雀,他很喜欢灰雀。
初步探究
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来回跳动
婉转
惹
人喜爱
初步探究
你从哪里看出列宁喜爱灰雀的?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每次
都要
仰望
经常
布置作业
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灰雀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惹
胸
或
诚
脯
者
宁
仰
惜
渣
诱思学文
有一只灰雀不见了,列宁心情怎么样?
他很焦急。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诱思学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诱思学文
诱思学文
“没……我没看见。”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他知道灰雀在哪里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他非常清楚灰雀在哪里
——心虚
诱思学文
列宁有没有责备小男孩?他是怎么说的?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担心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惋惜
诱思学文
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会怎样想,怎样做?
诱思学文
当“我”听到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色严寒,它怕冷。”看到列宁如此地怜惜、关爱这只美丽可爱的灰雀,“我”真想告诉他灰雀没有死,它被“我”捉回家了,因为“我”太喜欢它了。
诱思学文
不过,话刚要出口,又被“我”吞回肚里,因为,“我”怕列宁知道此事后,会严厉地批评“我”。
可是,“我”又听到列宁自言自语的话,知道他那么喜爱这只小灰雀,又为它的失踪而那么惋惜、伤心时,“我”再也不能不说实话了,于是,“我”婉转地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在列宁的追问下,“我”更加坚定了说出实话的决心。
诱思学文
灰雀是自己飞回来的,还是小男孩把它送回来的?
小男孩送回来的,因为小男孩低着头站在树下。
诱思学文
从哪儿看出小男孩也很喜欢灰雀?
诱思学文
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而去问不通人话的灰雀?
列宁不去问小男孩,体现了他对小男孩的爱护。去问不会说话的灰雀,一方面说明,列宁见到灰雀又回来了,很开心,逗灰雀玩,另一个方面,他这是明知故问,含蓄地表达了对小男孩把灰雀送回来、知错就改的行为的赞许。
诱思学文
为什么说列宁“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小男孩知道自己做错了,并且及时改正了。他说过灰雀一定会回来的,就真的把灰雀送回来了,他说到做到。
诱思学文
列宁早就猜到是小男孩抓走了灰雀,他为什么不直接叫小男孩把灰雀给送回来,并且批评他?
诱思学文
如果直接批评
小男孩
可能伤害小男孩的自尊,
也可能激起他的逆反心理。
表达自己对灰雀的喜爱与担心
巧妙地引导男孩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小男孩本身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改正错误,应该给他机会。
尊重、爱护小男孩;很有耐心,懂得教育方法。
列宁
√
总结拓展
列宁对灰雀的爱感动了男孩,他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也赢得了男孩的喜爱,我们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
总结拓展
我想对列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小男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所有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说心里话
布置作业
1.书写本节课生字。
2.搜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
灰雀
每次……都要……经常…… 焦急 找遍了
小男孩 心虚 清楚灰雀在哪里
列宁 自言自语 担心、惋惜 灰雀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