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学习主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也基本结束于南京。下列史实中,最能反映“中国近代史基本结束于南京”的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占领南京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周恩来曾说过:“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战争。”文中省略部分的内容应是
A.北伐 B.土地革命
C.抗日 D.人民解放
3.某旅行社准备开通“南京—徐州—天津—锦州”的红色旅游路线,导游要介绍发生在这些地区的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这些战役应该分别是
A.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D.渡江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4.毛泽东说:“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这一观点充分体现在
A.解放战争 B.鸦片战争
C.黄海海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上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其寓意是
A. 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B.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C. 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 抗日战争获得最终胜利
6.1947年夏中共某报刊要用下列诗句作为时事评论文章的标题,你觉得哪一个最合适?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7.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能够迅速取胜的原因有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涣散
③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学校网站的“人民解放战争”专栏中选用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和“三大战役示意图”两张图片。以下所拟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A.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 B.由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
C.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D.由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
9.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直接相关(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1948年,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这句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渡江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辽沈战役
11.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解放战争时期平津战役特点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狮,三路渡江”
1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年的艰苦斗争才取得革命胜利?( )
A.22年 B.27年 C.28年 D.30年
13.下面是某同学对解放战争时期重大战役的描述,其中符合辽沈战役特点的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兵临城下,直取平津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14.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行入城仪式,受阅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条约》、渡江战役 B.《马关条约》、淮海战役
C.《辛丑条约》、平津战役 D.《辛丑条约》、辽沈战役
15.以下三幅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请你根据三幅图片,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全面内战爆发 B、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
C、战略大决战 D、百万雄师过大江
16.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C.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7.在学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个单元后,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四部影片,其中不符合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是:
A.《重庆谈判》 B.《大决战》
C.《渡江侦察记》 D.《西安事变》
18.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 D.东北解放军进攻锦州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致电毛泽东
材料二 “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贻害无穷……遵照中正(即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密电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概括,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指出蒋介石谈判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重庆进行谈判?
(3)重庆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这个成果实现了吗?请用史实说明。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辛亥革命》
材料二 局部抗战九一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面爆发卢沟桥。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爱国将士勇激战,重大胜利台儿庄。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材料三 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对于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屠杀,他们认为:“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的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民众。但是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也就是说,教科书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而且几乎不会使读者注意到南京大屠杀这个问题。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材料中所述“东方小国”对中国发动了哪场侵略战争?战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此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哪一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重大胜利?面对日军侵略,中国人民是怎样团结抗战,同仇敌忾的?
(3)“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如何使中日关系友好、正常的发展?
21. 2014年8月16日至20 ( http: / / www.21cnjy.com )14年8月28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南京举行,某校几名学生将作为志愿者向游客介绍南京近代百年的历史,为此他们专门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跟随他们共同步入南京历史的探寻之旅。
第一站:聆听静海寺钟声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静海寺内安放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第二站:追寻革命足迹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依据材料二,分析人们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主要原因。
第三站:探访总统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当你在总统府看到以上两画面时想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中国在那场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请举一例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史实反驳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和民主。面对这种形式,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材料二: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中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谈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面对材料一的情况,中共做出了怎样的决定?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钟山风雨起苍黄”中的“钟山”是指什么地方?
(4)“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何时开始的?
(5)此一役的结局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23.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就谋求与国民党合作。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曾经走过一段坎坷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想建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培养革命军事干部学校的愿望已有很久了。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期间,正式决定建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5月5日,黄埔军校最终正式成立并开学了,定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民国15年7月,国民政府出师北伐,黄埔学生军成为北伐军重要骨干力量。叶挺独立团是北伐的先锋。
(1)依据材料一回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共同进行了哪两项重大活动?材料中的“民国15年”是公元多少年?
材料二 为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事变发生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调停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2)请说出材料二中“事变”的名称。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
材料三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材料三中的“双十协定”是国共什么谈判中取得的成果?全面内战结束后,哪一地区再次与大陆分离?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何感悟?
参考答案
1.D
2.D
3.A
4.A
5.B
6.B
7.D
8.D
9.C
10.D
11.C
12.D
13.B
14. C
15.D
16.AD
17.D
18.B
19.
(1)和平谈判或解决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外问题;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欺骗人民和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2)为了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
(3)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双十协定。没有实现。蒋介石在1946年6月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使全面内战爆发。
20.(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2)台儿庄战役;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抗战的胜利是100多年来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有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4)日本应正视历史,承认在二战中给亚洲国家带来的种种灾难;加强中日民间的交流与合作;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死灰复燃。(言之有理即可)
21.(1)《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回归
(2)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
(4)1937年;中国全民族的抗战
(5)南京大屠杀
22.(1)重庆谈判;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
(2)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谈判;戳穿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3)南京
(4)1949年4月21日
(5)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宣告结束。
23.
(1)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1926年。
(2)西安事变;意义: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重庆谈判;台湾。
(4)团结就是力量;合则两利,分则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