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十九: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三年(2022-2024)中考生物学真题分类汇编
一、单选题
1.[2024年四川达州中考真题]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问题,很久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探求,人们对生物进化过程的认识将越来越接近历史原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环境对地雀的形态特征起选择作用
B.新近形成的地层里只能找到复杂、高等的生物化石
C.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蛋白质等有机物
D.由于滥用抗生素,细菌出现了抗药性变异
2.[2023年甘肃陇南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C.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
D.两栖类动物是由爬行类动物进化来的
3.[2024年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米勒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C.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食物、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D.在进化过程中生物趋向产生有利变异,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
4.[2022年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B.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是推断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证据
C.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D.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它们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5.[2022年宁夏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 D.生物在进化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6.[2024年宁夏中考真题]八年级学生到博物馆研学,他们参观了恐龙等生物化石并听取了解说员的讲解,对生物的进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恐龙以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D.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7.[2024年江苏无锡中考真题]下列能够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
A.古代生物的化石
B.形态解剖学上的证据
C.胚胎学上的证据
D.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
8.[2024年河北中考真题]2022年,在河北围场早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完整的古七鳃鳗化石(如下图所示)。对该化石研究得知,古七鳃鳗具有鳃孔、背鳍和尾鳍等结构特征,与现存的七鳃鳗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围场在早白垩纪时期有古七鳃鳗分布
B.古七鳃鳗具有鳃孔和鳍,适于陆地生活
C.现存的七鳃鳗可能由古七鳃鳗进化而来
D.古七鳃鳗化石是研究七鳃鳗进化的直接证据
9.[2022年贵州铜仁地区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起源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进化论的观点是: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
B.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使用工具
C.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每种生物都有化石保存下来
D.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体型小到体型大、由水生到陆生
10.[2023年河北石家庄中考真题]生物化石对研究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B.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古代生物留下的唯一证据
C.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其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
D.通过对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
11.[2024年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下图为生物进化树中的植物进化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代表的植物类群分别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B.植物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甲→乙→原始被子植物
C.自然选择决定原始生命进化成不同种类原始植物的方向
D.从生活环境看,植物进化的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
12.[2024年吉林中考真题]小刚收集到四种“鱼”的图片,依据它们的主要特征拼出脊椎动物进化大致历程,如图所示,其中摆放正确的是( )
A.鲫鱼 B.鲸鱼 C.娃娃鱼 D.鳄鱼
13.[2024年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研究表明被子植物是由原始的裸子植物进化而来,这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A.由水生到陆生 B.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体积小到体积大
14.[2024年黑龙江中考真题]关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叙述错误的是( )
A.由水生到陆生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低等到高等 D.由矮小到高大
15.[2024年甘肃天水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孔子鸟化石,其翼端有爪,由此推断鸟类的祖先可能是古代的(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16.[2024年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是逐渐发生的,如图示意了生物类群1和类群2的形成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形态特征是两类群生物分类的依据之一
B.两类群生物形态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类群1比类群2进化的更高等
D.类群1和类群2来自共同祖先
17.[2024年广西中考真题]叶 (又叫叶子虫)善于伪装,成虫的翅有叶脉一样精致的纹路,可以“模拟”出叶子被啃食后的模样(如图所示)。叶 这种体态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遗传变异 D.生物适应环境
18.[2024年湖北中考真题]虹鳚(wèi)是生活在某地溪流中的一种鱼,在溪流上游群体中,体色鲜艳个体的比例大于下游群体。经调查发现:①该溪流下游的水比上游深,聚集了更多虹鳚的捕食者;②捕食者更容易发现并捕食体色鲜艳的虹鳚;③雌性虹鳚更喜欢与体色鲜艳的雄性虹鳚繁殖后代。根据上述调查,关于上下游虹鳚群体中体色形成的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虹鳚体色与基因没有关系 B.虹鳚体色只由溪流深浅决定
C.体色鲜艳的虹鳚生存机会更大 D.捕食者对虹鰕的体色进行了选择
19.[2024年四川眉山中考真题]除草剂等化学产品的广泛使用,不仅对生物产生直接作用,也会带来一些未知的长期影响。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随着草甘膦(一种除草剂)的长期使用,牵牛花对草甘膦的抗性逐渐增强。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甘膦使牵牛花产生了抗性变异 B.牵牛花与草甘膦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
C.牵牛花抗性增强是由于产生了定向变异 D.牵牛花对草甘膦的抗性永远有利于自身生存
20.[2024年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在棉田中长期使用同种杀虫剂后,发现防治农业害虫的效果越来越差。我国科学家将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培育出一系列抗虫棉品种,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适应有杀虫剂的环境,害虫出现了抗药性变异
B.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是害虫对杀虫剂进行选择的结果
C.转移到棉花体内的产生杀虫毒素基因仍具有遗传效应:
D.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作物无需论证即可投入农业生产
21.[2024年湖南中考真题]某种比目鱼可以通过调节体色和花纹来融入不同的环境。这种生存技巧( )
A.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不利于躲避敌害
C.不利于捕食 D.是主动变异形成的
22.[2024年陕西中考真题]一次考古发掘中,一根保存完好的葡萄藤重见天日,将葡萄种植历史推进到距今2500年左右。现在的葡萄一般用于鲜食或酿酒。鲜食葡萄皮薄,体型较大,果皮颜色较淡:酿酒葡萄皮厚,体型较小,果皮颜色较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来自不同的祖先
B.不同食用价值的葡萄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葡萄化石是研究葡萄进化的唯一证据
D.葡萄性状多样性实质是基因(遗传)多样性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因此,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等具有选择作用,因此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环境对地雀的形态特征起选择作用,A正确。B.新近形成的地层里也能找到简单、低等的生物化石,B错误。C.米勒的实验说明无机小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可能性,C错误。D.变异是不定向的,细菌本来存在着“耐药性”个体,使用抗生素后,不耐药的个体被杀死,耐药性个体能够生存并将抗药性基因传递给后代,长期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升高,D错误。故选A。
2.答案:B
解析: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A错误。
B.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数千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因此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B正确。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而由体型小到体型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如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C错误。
D.爬行类动物是由两栖类动物进化来的,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米勒的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简单的有机物,支持了无机物到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命起源学说, A正确; B、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不同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形成保护色,B正确; C、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即过度繁殖;而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即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C正确; D、变异不定向,任何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都不会趋向产生有利变异,D错误。故选:D。
4.答案:A
解析:米勒实验只证实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A错误。
5.答案:B
解析: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A正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但不是唯一证据,B错误;根据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C正确;生物进化的趋势之一由水生到陆生,D正确。
6.答案:C
解析:A.恐龙作为爬行动物,其繁殖方式主要是卵生。卵生是指动物产卵,卵在体外受精并孵化出幼体的繁殖方式。恐龙通过产卵,并将卵埋藏在适宜的环境中,等待卵孵化出小恐龙,A正确。
B.生物进化的主要机制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应环境的个体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的过程。通过自然选择,生物种群中适应环境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不适应环境的基因频率逐渐减少,从而推动生物种群的进化,B正确。
C.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之一,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证据。除了化石之外,还有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证据支持生物进化的理论。化石记录了生物的存在、形态和演化历程,但其他证据也能从不同角度揭示生物进化的奥秘,C错误。
D.在地质历史上,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的种类和形态往往越简单、越低等;而越年轻的地层中,生物的种类和形态则越复杂、越高等。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种群不断适应环境、进化发展,形成了更加复杂和高等的生物类型,D正确。
故选C。
7.答案:A
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而比较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只是证明了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胚胎学上的证据(如鳃裂)只是说明了古代脊椎动物的原始祖先都生活在水中。这些证据(包括分类学、遗传学上的证据)的证明面都比较窄,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B
解析:A、在围场早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完整的古七鳃鳗化石,说明围场在早白垩纪时期有古七鳃鳗分布,A正确。B、鱼用鳃在水中呼吸,使用鳍在水中游泳,故古七鳃鳗具有鳃孔和鳍,适于水中生活,B错误。C、由题干可知,古七鳃鳗与现存的七鳃鳗相以,则现存的七鳃鳗可能由古七鳃鳗进化而来,C正确。D、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故古七鳃鳗化石是研究七鳃鳗进化的直接证据,D正确。故选:B。
9.答案:A
解析:A.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该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场所,A正确。B.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B错误。C.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只有部分生物能通过化石保存下来,C错误。D.结合分析可知,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D错误。故选A。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B
解析:A.按照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的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根据图中生物“进化树”的植物进化历程分枝,可知甲是蕨类植物,乙是裸子植物,A正确。
B.据图分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甲: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乙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B错误。
C.自然选择决定原始生命进化成不同种类原始植物的方向,C正确。
D.从一开始的水生植物,藻类植物进化成后续植物,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D正确。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为:
,鲫鱼属于鱼类,鲸鱼属于哺乳类,娃娃鱼属于两栖类,鳄鱼属于爬行类。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只有根、茎、也、种子没有花和果实;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结构更加复杂。研究表明被子植物是由原始的裸子植物进化而来,这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14.答案:D
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孔子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6.答案:C
解析:A、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故形态特征是两类群生物分类的依据之一,A正确。
B、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逐渐被淘汰。这种汰劣留良或适者生存的原理,达尔文称之为自然选择。故两类群生物形态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CD、由图可知,类群1和类群2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但不能说明类群1比类群2进化的更高等,C错误,D正确。
17.答案:A
解析:AB、叶鏅体态形成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A错误,B正确。
CD、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物质基础,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繁衍,所以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个体,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CD正确。
故选:A。
18.答案:D
解析: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故虹鳚体色与基因有关系,A错误。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故虹鳚体色由基因控制还受溪流深浅影响,B错误。C、由题干可知,捕食者更容易发现并捕食体色鲜艳的虹鳚,故体色鲜艳的虹鳚生存机会更小,C错误。D、捕食者更容易发现并捕食体色鲜艳的虹鳚,故捕食者对虹鳚的体色进行了选择,D正确。故选:D。
19.答案:B
解析:A、牵牛花在繁殖过程中本身就存在着变异,有抗性强的也有抗性弱的,使用草甘膦后,抗性强的生存下来,抗性弱被淘汰,因此不是草甘膦使牵牛花产生了抗性变异,A错误。
B、牵牛花与草甘膦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最终生存下来的都是抗性强的牵牛花,B正确。
C、变异都是不定向的,牵牛花抗性增强是草甘膦选择的结果,C错误。
D、生物产生的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牵牛花对草甘膦的抗性并不都是有利的,因此不会永远有利于自身生存,D错误。
故选:B。
20.答案:C
解析:A.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随机发生的,是不定向的;但不会为适应有杀虫剂的环境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A错误。 B.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选择的结果,B错误。 C.转移到棉花体内的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能够遗传下去,具有遗传效应,C正确。 D.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作物需要进行安全性论证,然后才能投入农业生产,D错误。故选C。
21.答案:A
解析:有些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称为保护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这样利于动物捕食和避敌。达尔文认为,这是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可见某种比目鱼可以通过调节体色和花纹来融入不同的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A。
22.答案:D
解析:A、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来自共同的祖先一原始藤蔓植物,A错误。B、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鲜食和酿酒葡萄的性状差异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B错误。C、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但不是唯一的证据,C错误。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选育出不同食用价值的葡萄实质上利用了基因(遗传)多样性,D正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