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十八: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三年(2022-2024)中考生物学真题分类汇编
一、单选题
1.[2024年湖南长沙中考真题]肤色正常和白化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一个白化病患者(其父母肤色正常)和一个肤色正常的人婚配,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白化病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 B.该患者的子女一定患白化病
C.患者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D.该患者的子女一定含a基因
2.[2024年宁夏中考真题]用高茎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豌豆性状的表现及数量如下图所示。如果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B.亲代高茎豌豆的基因型都是Aa
C.子代矮茎植株的基因型是aa
D.子代高茎植株的基因型都是AA
3.[2024年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下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基因用D、d表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
B.5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C.6号和7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4
D.10号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1号
4.[2024年吉林中考真题]能卷舌(A)与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小刚不能卷舌,其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
A.A B.a C.Aa D.aa
5.[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人的肤色正常(A)与白化(a)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若再生一个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6.[2024年黑龙江中考真题]绵羊的皮毛白色(A)对黑色(a)为显性性状。如果一对白羊交配后生下一只黑色小羊,那么这对白羊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
A.Aa×Aa B.Aa×aa C.AA×Aa D.AA×AA
7.[2024年江西中考真题]某同学发现父母都能卷舌,自己却不能。经学习得知,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由一对基因(H和h)控制的相对性状。据此推测,她和她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hh HH B.hh Hh C.HH hh D.Hh hh
8.[2024年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圣女果又称小西红柿,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的功效。圣女果的果实有红果和黄果两种,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科研人员为了研究这两种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
A 红果×黄果 全是红果
B 红果×红果 既有红果,也有黄果
C 红果×黄果 既有红果,也有黄果
A.B组子代出现红果和黄果属于可遗传变异 B.根据A组和B组可以判断红果为显性性状
C.C组亲代和子代的红果基因组成都是Aa D.C组子代中黄果占25%
9.[2022年安徽中考真题]人的能卷舌(A)与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明同学和他的父母都能卷舌,但他的妹妹不能卷舌,请根据遗传规律和性状表现分析,小明的基因组成( )
A.可能与妹妹相同 B.可能与父母相同
C.一定与父亲相同 D.一定与母亲相同
10.[2024年广西中考真题]南瓜果实由子房发育形成,果皮的白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E、e)控制,果皮白色(E)对黄色(e)为显性。下图表示把甲植株(EE)的花粉人工授粉到乙植株(ee)的雌蕊柱头上,用乙植株果实的种子培育出子一代丙植株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甲的遗传信息通过花粉传递给丙
C.丙植株可结出白色果皮南瓜(EE)
D.若种子经太空辐射,则丙可能出现可遗传的变异
11.[2022年四川绵阳中考真题]某小鼠群体中黄毛与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且有一种基因组成的个体不能存活。遗传研究者任选黄毛鼠与黄毛鼠交配,经过大量的重复实验,子代总是黄毛:黑毛=2: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小鼠的黄毛为显性性状,黑毛为隐性性状
B.该小鼠群体中黄毛个体的基因组成均为Aa
C.若将黄毛鼠与黑毛鼠交配,子代一定全是黄毛
D.若将黑毛鼠与黑毛鼠交配,子代一定全是黑毛
12.[2023年山东菏泽中考真题]如图是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由基因A、a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3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
C.6号与7号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8
D.8号的性染色体X可来自第一代的1、3、4号
13.[2022年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近年来,鲜艳美味的太空番茄、皮薄质脆的太空辣椒等航天新品种,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今年又有一批瓜果蔬菜种子搭乘“神舟十三号”飞船重返地球,供科研工作者进行研究和选育。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改变性状的根本原因是( )
A.太空果蔬的大小、形状发生改变 B.太空果蔬的颜色、口感发生改变
C.太空果蔬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 D.太空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14.[2024年山东滨州中考真题]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稻最高产量达每亩1139千克,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关于超级杂交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培育过程存在对杂交后代的不断选择
B.杂交稻的高产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C.杂交稻基因的改变是经人工诱导发生的
D.大米主要是水稻种子的子叶
15.[2023年江苏常州中考真题]我国神舟载人飞船搭载农作物种子进行太空育种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性状一定发生了变化 B.一定会产生有利变异
C.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 D.发生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二、填空题
16.[2024年河北中考真题]遗传病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了解遗传病发病规律,能规避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基因(A、a)控制。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性状表现正常,但不能剧烈运动。在氧气充足和缺氧条件下,观察不同基因组成个体的红细胞形态如下表所示。
氧气条件 基因组成 AA Aa aa
氧气充足 圆饼状 圆饼状 圆饼状
缺氧 圆饼状 部分圆饼状,部分镰刀状 镰刀状
回答下列问题。
(1)贫血往往与红细胞异常有关。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
(2)在不同的氧气条件下,基因组成为aa个体的红细胞形态不同。这说明红细胞形态是由基因组成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过患镰状细胞贫血的女儿,可推断镰状细胞贫血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这对夫妇又生了一个性状表现正常的男孩,该男孩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为________。
(4)利用显微镜判断(3)题中男孩基因组成。简要写出可行的实验思路:________。
17.[2024年四川眉山中考真题]鹦鹉是一种十分受人们喜爱的宠物鸟,其艳丽的羽毛颜色一直是人们繁殖培育的重点。现有几只不同羽毛颜色的雌雄鹦鹉交配组合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亲代组合 后代数目(只)
绿色 黄色
甲 绿色×绿色 18 0
乙 黄色×绿色 0 17
丙 黄色×黄色 5 15
丁 黄色×黄色 1 16
(1)根据______组或______组的实验结果,都可判断黄色与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是______。
(2)假设鹦鹉羽毛的颜色受一对基因A和a控制,则乙组后代黄色鹦鹉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丙组后代的黄色鹦鹉中纯种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
(4)丁组后代出现一只绿色鹦鹉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体内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称为______。
三、实验题
18.[2024年四川达州中考真题]果蝇繁殖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少,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动物。研究人员对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一代
雄性 雌性 长翅 残翅
甲 残翅 残翅 0 256
乙 长翅 残翅 158 99
丙 长翅 长翅 186 63
请据表回答:
(1)在遗传学上,我们将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称为______。
(2)对表中杂交组合进行分析,其中______组可以判断果蝇翅型的显隐性。
(3)丙组子一代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用D、d表示相关基因)
(4)在乙组实验中,长翅雄果蝇将基因传递给子代的“桥梁”是______。
(5)已知果蝇的眼色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在果蝇群体中白眼果蝇基因组成为XaY、XaXa,红眼果蝇基因组成为XAY、XAXA、XAXa。以下为杂交实验过程部分示意图:
请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判断,子二代中白眼雄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来自于亲代中的______。(填图中序号)
19.[2023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是我们熟悉的童谣。其实兔子的毛色不仅有白色,也有灰色等其他颜色。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两只白兔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子代兔毛的灰色和白色是兔子毛色的两种表现形式,是一对____________;两只白兔交配的子代中出现了灰兔,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2)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亲代雄兔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子代兔子基因组成是Aa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若子代的雌雄灰兔相互交配,下一代中出现白兔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
(3)家兔的体细胞中有44条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则雌兔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
A.21+XX B.21+X C.22+XX D.22+X
20.[2022年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育种工作者为培育玉米新品种进行了下表所示的相关实验。
纯种亲代性状 子一代性状 子二代性状
抗病易倒伏(父本) × 不抗病抗倒伏(母本) 抗病抗倒伏 抗病抗倒伏、抗病易倒伏、不抗病抗倒伏、不抗病易倒伏
(1)请你写出上表中的两对相对性状______。通过亲代和______代的性状表现,判断______属于显性性状。
(2)育种工作者将纯种亲代进行间行种植,不通过人工辅助授粉,而是借助风力进行传粉,完成杂交过程。杂交前,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对母本去掉雄蕊;成熟后,收获______(填“父本”或“母本”)的种子即为杂交的子一代。
(3)玉米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即杂种子代比纯种亲代在产量和品质方面有更好的表现。据此推测,表中最适合农民进行大田种植的是______代。农民不能将收获的玉米留种,以供来年种植,原因是______。
(4)育种人员将黄河口野生大豆的抗盐碱基因转入玉米细胞,培育出抗盐碱性状的玉米新品种。这说明______。
21.[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在探索生物遗传规律的历程中,有不少学者做过动物或植物的杂交实验。其中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了遗传规律,被誉为遗传学的奠基人。下面是开展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情况,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选择。实验材料的选取是孟德尔研究成功的关键。选择豌豆的原因是:①豌豆是严格的闭花受粉植物(花朵在开放前即完成自花传粉)。②腕豆相对性状明显,如高茎和矮茎、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等,每一对相对性状都是由_________控制的。
(2)实践探索。孟德尔在研究中抓住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每次只选用一对相对性状展开研究、为保证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豌豆个体杂交,他采取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某研究小组根据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开展豌豆杂交的相关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基因R和r控制,R对r是显性的)
组别 亲本 子代
父本 母本 圆粒 皱粒
A 圆粒 圆粒 125 40
B 圆粒 皱粒 152 149
C 皱粒 皱粒 0 102
①根据组别_______的结果,能推断显性性状是_______
②B组中,父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若用B组子代的圆粒和C组子代的皱粒进行杂交,后代中圆粒和皱粒的比例是_______。
(3)理论应用。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不断培育新的品种,请列举两例用上述方法培育新品种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图填空题
22.[2022年山东威海中考真题]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伟大的科学理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在自然选择学说中,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而达尔文对于生物的性状如何遗传的解释还不尽如人意。达尔文去世后,孟德尔的遗传研究成果被重新发现。他提出的性状遗传规律,恰好弥补了自然选择学说的不足。
(1)达尔文认为,生物的特征是由“泛子”决定的,“泛子”可以通过生殖过程传递给子代,从而使子代表现出亲代的特征。达尔文想要通过“泛子”解释的是________。
A.生物的性状是如何遗传的 B.生物的性状是如何变异的
(2)孟德尔对生物性状如何遗传的解释。
①人的生殖过程中某一对染色体的传递过程如图所示,染色体上的A、a表示基因,请在答题卡该图中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基因________。
由图可见,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会减少________。当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后,其中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②如果基因A和a分别控制着能卷舌和不能卷舌这一对相对性状,则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如果父母都能卷舌,所生子女有的能卷舌,有的不能,请在答题卡中遗传图解的横线上填写亲代和子代的基因组成________。
(3)两位科学家理论的融合,使得自然选择学说更加完善。本段科学史可以带来很多有益的启迪,请写出你认为最深刻的一条________。
23.[2024年山东枣庄中考真题]艾华同学在学习遗传与进化主题时,知道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信息控制的,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遗传信息而不是性状本身。她想知道自己的蓝眼(虹膜颜色为蓝色)性状是如何遗传而来的,为此,她调查了父母家族部分成员眼球虹膜的颜色,绘成了图示遗传图谱。请分析作答:
(1)控制艾华蓝眼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染色体上的_______中,染色体的另一组成成分是________。
(2)人的棕眼和蓝眼是一对________性状。根据遗传图谱可知,隐性性状是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假定控制虹膜颜色的显、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则艾华的姐姐10号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决定其虹膜颜色为棕色的基因来自__________(填“7”或“8”)号,是通过_______传递给她的。
(4)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措。若艾华的父母计划再生育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是蓝眼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
24.[2024年河南中考真题]家蚕起源于中国的野桑蚕。家蚕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蚕丝编织着整个人类社会,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需求,而且由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外交流的新篇章,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魅力与文化。回答下列问题。
(1)“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家蚕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决定其吐丝结茧的基因在___________(填标号)上,正在吐丝的蚕处于发育的___________时期。
(2)家蚕的虎斑和非虎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T、t控制。现用纯种非虎斑雌蚕与纯种虎斑雄蚕杂交,子代全部为虎斑。推断亲代雄蚕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
(3)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的不同。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若含有W染色体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产生的个体性别为___________。
(4)自然界中,雌蚕和雄蚕的数量基本相等。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
25.[2023年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辣椒富含维生素C和辣椒素等物质,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育种工作者通过多种方法培育了辣椒新品种,丰富了辣椒的风味和品质。
(1)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了太空椒。太空椒果实的颜色有不同表现形式,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_______。
(2)辣椒是自花传粉植物,育种工作者以抗病性强的羊角椒与早熟性的线椒为亲本进行杂交,培育出新品种“辣美长”。育种时,要对母本的花人工去除_______;辣美长表现出早熟且抗病性强的性状,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
(3)育种工作者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育种材料,具有性状稳定的特点,这是因为通过该技术获得的辣椒只具有_______。
(4)育种工作者研究了相同亲本杂交后代的一些性状,发现单果重、单株结果数等性状在不同年份间的差异不明显,推测这些性状主要受_______的控制;而株高、茎粗等性状的差异很明显,推测这些性状可能受_______的影响较大。
(5)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红椒出口基地。传统红椒存在株型匍匐或直立、成熟期相差三四十天等情况,不适合机械化采收。假如你是育种工作者,为培育出适合机械化采收的辣椒新品种,需要选育的辣椒性状是_______(答出两条)。
26.[2024年山东滨州中考真题]自然状态下,豌豆在开花前已完成传粉,是一种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由一对基因(用D、d表示)控制的性状,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所做的这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
(1)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豌豆的花属于____________。
(2)在遗传学上,豌豆的高茎和矮茎称为一对______________。据杂交实验结果判断,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3)某研究小组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发现:土壤水分适量时,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吻合;干旱条件下(其他条件适宜),所有基因组成的植株都可长成为矮茎。现有一株在干旱条件下培养得到的矮茎豌豆(有繁殖能力),欲探究其基因组成,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然后将子代在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观察茎的高度:
①若子代____________,则这株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则这株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
③若子代全部为矮茎,则这株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
(4)综上可知,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共同决定的。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父母肤色正常,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依据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判断,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A错误。BD、白化病是隐性性状,则该患者的基因组成为aa,肤色正常的人基因组成为AA或Aa,两者婚配,子女控制肤色的基因组成可能带有显性的正常肤色的基因A,故子女不一定患白化病。子女控制肤色的一对基因中,其中一条一定来自于患者(aa),故该患者的子女一定含a基因,B错误,D正确。C、父母肤色正常,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依据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判断,患者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C错误。故选:D。
2.答案:D
解析:A.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
B.由分析可知,亲代高茎豌豆的基因型都是Aa,B正确。
C.矮茎是隐性性状,当基因组成是aa时表现隐性性状;故子代矮茎植株的基因型是aa,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子代高茎植株的基因型是AA或Aa,D错误。
故选D。
3.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故A错误。
B.5号个体为非患病个体,基因组成是dd,故B错误。
C.6号为患病个体,基因组成为Dd,7号为正常,基因组成为dd,6号和7号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2,男孩的概率又是1/2,所以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4,故C正确。
D.10号是男性,体内具有1条X染色体,他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6号,而6号是女性,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1号和2号,所以10号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1号或2号,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能卷舌(A)和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能卷舌是显性性状,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由大写字母表示,因此,基因组成是AA或Aa;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由小写字母表示,则基因组成是aa,ABC错误,D正确。故选:D。
5.答案:C
解析:人的肤色正常(A)与白化(a)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此夫妇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都是Aa,遗传图为:若再生一个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75%。故选:C。
6.答案:A
解析:黑羊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亲代白羊遗传给子代黑羊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亲代白羊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
从遗传图解看出,这对白羊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和Aa”。
7.答案:B
解析:由“某同学发现父母都能卷舌,自己却不能”可知:父母控制能否卷舌的基因组成是Hh,他们生的不能卷舌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hh,如图所示:
故选:B。
8.答案:D
解析:A.B组子代出现红果和黄果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变异,A正确; B.根据A组红果X黄果杂交,子代中全部是红果;B组红果×红果杂交,子代中出现黄果,可以判断红果为显性性状,B正确;CD.C组遗传图为:由遗传图可以看出:亲代和子代的红果基因组成都是Aa,C组子代中黄果占50%,C正确,D错误。故选:D。
9.答案:B
解析:人的能卷舌(A)与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能卷舌的基因为AA或Aa,控制不能卷舌的基因为aa。小明同学和他的父母都能卷舌,但他的妹妹不能卷舌,控制妹妹不能卷舌的基因aa分别来自父母双方,所以控制小明父母卷舌的基因组成均是Aa,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可以看出,小明的基因组成AA或Aa,故选项B的说法正确。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观果实种子形成过程图可知: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正确; B精子与卵细胞是基因传递的桥梁,甲的遗传信息通过花粉(里含有精子)传递给丙,正确; C丙植株可结出白色果皮南瓜,基因组成是Ee,错误; D若种子经太空辐射,影响到了遗传物质,因此,丙可能出现可遗传的变异,正确。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A、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了亲本没有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据题干信息可知,亲本都是黄毛鼠,子代出现了黑毛鼠,因此小鼠的黄毛为显性性状,黑毛为隐性性状,A正确。B、黑毛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黄毛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黑色鼠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于母本。而父本和母本都是黄色鼠,则一定含有A基因,因此说明亲代雌雄个体的毛色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B正确。C、亲本中两只黄色鼠的基因型均为Aa,二者杂交图解如下:
据图可知,它们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即黄色鼠:黑色鼠=3:1,而实际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这说明AA致死,则黄色鼠的基因型是Aa。那么黄毛鼠与黑毛鼠交配,即Aa(黄毛鼠)×aa(黑毛鼠)→Aa(黄毛鼠)、aa(黑毛鼠),子代既有黄毛也有黑毛,C错误。D、黑毛鼠的基因型是aa,那么黑毛鼠与黑毛鼠交配,即aa(黑毛鼠)×aa(黑毛鼠)→aa(黑毛鼠),子代全为黑毛,D正确。故选:C。
12.答案:D
解析:由1号和2号正常,5号患病可知,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A错误。3号个体表现正常,其基因组成为AA或Aa,B错误。4号个体患病,基因组成为aa,其中一个a基因一定遗传给7号,则7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1号和2号婚配的遗传图解如图:
由遗传图解可知,6号个体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是2/3。6号个体基因组成为Aa时,和7号生的孩子才可能患病,其患病的概率是1/4。因此6号与7号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2/3×1/4=1/6,C错误。
13.答案:D
解析: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因此太空育种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所以,太空育种的方法能够改变性状的根本原因是:太空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故选D。
14.答案:A
解析:A.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稻种相互杂交产生的,培育过程存在对杂交后代的不断选择,淘汰低产的水稻保留高产的水稻,A正确。B.水稻新品种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错误。C.杂交稻基因的改变是基因重组的结果,不是人工诱导发生的,C错误。D.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因此我们常吃的大米,主要是水稻种子的胚乳,D错误。故选A。
15.答案:C
解析:A、从太空带回的种子的性状不一定会发生变化,A错误。B、生物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种子不一定会产生有利变异,也可能产生不利变异,B错误。C、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改变,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基因重新组合,因此,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C正确。D、由于太空育种是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所以,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故选:C。
16.答案:(1)运输氧气
(2)环境
(3)隐性;2/3
(4)让该男孩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在缺氧条件下生活一段时间,然后观察其红细胞形态来判断其基因型。如果红细胞形态全部为圆饼状,则该男孩的基因型为AA;如果红细胞形态既有圆饼状又有镰刀状,则该男孩的基因型为Aa。
解析:(1)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结合为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2)在不同的氧气条件下,基因组成为aa个体的红细胞形态不同。这说明红细胞形态是由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过患镰状细胞贫血的女儿,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因此镰状细胞贫血为隐性性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遗传图可知,这对夫妇又生了一个性状表现正常的男孩,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是2/3。
(4)在缺氧的条件下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①都是圆饼状,证明基因组成是AA;②部分圆饼状,部分镰刀状,证明基因组成是Aa。
17.答案:(1)乙;丙;黄色
(2)Aa
(3)或1/3
(4)可遗传变异
解析:(1)根据乙组黄色与绿色杂交,子代中都是黄色,可判断黄色是显性性状;丙组黄色与黄色杂交,子代中出现绿色,可判断黄色是显性性状。
(2)假设鹦鹉羽毛的颜色受一对基因A和a控制,则乙组的遗传图为:
其后代黄色鹦鹉的基因组成是Aa。
(3)丙组遗传图为:
由此可见,后代的黄色鹦鹉中纯种个体所占比例为1/3。
(4)丁组后代出现一只绿色鹦鹉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体内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18.答案:(1)相对性状
(2)丙
(3)DD、Dd
(4)精子
(5)④
解析:(1)果蝇的翅有长翅和残翅之分,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中我们将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2)由分析可知,丙组亲本均为长翅果蝇,子一代中出现了残翅果蝇,且子一代长翅果蝇∶残翅果蝇≈3∶1,因此可判断长翅为显性,残翅为隐性。
(3)残翅为隐性性状,丙组子一代残翅果蝇基因型为dd,可推知亲本基因型均为Dd,进而推知子一代中长翅果蝇基因型为DD、Dd。
(4)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乙组中亲本长翅雄果蝇的基因通过精子作为“桥梁”传递给子代。
(5)由图可知,只有子二代中出现了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aY,可逆推其白眼基因来自于子一代中的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进一步逆推,子一代中红眼雌果蝇中的白眼基因来自于其亲代中的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即④。
19.答案:(1)相对性状;变异
(2)Aa;1/2;0
(3)B
解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子代兔毛的灰色和白色是兔子毛色的两种表现形式,是一对相对性状。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子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性为变异,两只白兔交配的子代中出现了灰兔,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根据图中白兔与白兔杂交子代中出现灰色兔子,说明灰色是隐性性状,白色是显性性状。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亲代雌雄兔均为白色,基因组成均为Aa,子代兔子基因组成是Aa的可能性为1/2;遗传图解如图:
子代的灰兔基因组成为aa,若子代的雌雄灰兔相互交配,下一代中出现白兔的可能性为0。
(3)家兔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相同,因此雄兔的性染色体是XY,雌兔的性染色体是XX。兔体细胞中有22对染色体,其中有21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雄兔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1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1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的精子。雌兔则只产一种含21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所以,雌兔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1条常染色体+X。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0.答案:(1)①.抗病与不抗病、抗倒伏与易倒伏
②.子
③.抗病、抗倒伏
(2)①.不需要
②.母本
(3)①.子一
②.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变异
(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解析:(1)玉米的抗病与不抗病、抗倒伏与易倒伏是两对相对性状,在题中的遗传实验过程中,抗病与不抗病个体杂交,子一代都是抗病,故抗病是显性性状:抗倒伏与易倒伏个体杂交,子一代都是抗倒伏,故抗倒伏是显性性状。
(2)由题干可知,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故做人工杂交实验不需要对母本去掉雄蕊,只需要将雌蕊套袋处理,受粉后,再套袋处理即可:花的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成熟后,收获母本的种子即为杂交的子一代。
(3)子一代均为抗病抗倒伏性状,符合生产需要。玉米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即杂种子代比纯种亲代在产量和品质方面有更好的表现。据此推测,表中最适合农民进行大田种植的是子一代。子一代玉米为抗病抗倒伏性状,玉米是雌雄同株,种植后,玉米可自交,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变异(亲代没有的性状),即出现抗病易倒伏、不抗病抗倒伏、不抗病易倒伏等不符合生产需要的性状组合,故农民不能将收获的玉米留种,以供来年种植。
(4)因为基因可控制生物的性状,故将黄河口野生大豆的抗盐碱基因转入玉米细胞,可培育出抗盐碱性状的玉米新品种。
21.答案:(1)一对基因
(2)人工杂交授粉;A;圆粒;Rr;1:1
(3)杂交水稻、杂交小麦等
解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成为相对性状,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因此每一对相对性状都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2)孟德尔每次只选用一对相对性状展开研究,为保证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豌豆个体杂交,他采取的方式是进行人工控制的传粉杂交,即人工杂交授粉。①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因此根据A组(亲代:圆粒×圆粒→子代:圆粒、皱粒)的结果,能推断显性性状是圆粒。②由①可知,圆粒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RR或Rr;皱粒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rr;B组中,子代皱粒的基因组成为rr,这一对rr分别来自圆粒父本和皱粒母本,因此父本的基因组成是Rr,子代的圆粒的基因组成为Rr;C组子代皱粒的基因组成为rr。因此B组子代的圆粒(Rr)和C组子代的皱粒(rr)进行杂交,后代中圆粒和皱粒的比例是1:1。
(3)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不断培育新的品种,本实验采用的是杂交育种,用此方法培育新品种的例子有杂交水稻、杂交小麦等。
22.答案:(1)A
(2)①.
②.一半
③.AA或Aa(AA和Aa)
④.
(3)任何科学的发现都要经得起推敲,要逻辑严密
解析:(1)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达尔文认为,生物的特征是由“泛子”决定的,“泛子”可以通过生殖过程传递给子代,从而使子代表现出亲代的特征。这里的“泛子”指的是基因,生物的特征是指的性状,而基因控制的性状是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的,而子代表现出亲代的特征是遗传现象,故达尔文通过“泛子”解释的是生物的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故选:A。
(2)①图示中,父亲基因是AA,产生含A基因的精子,母亲的基因是aa,产生含a基因的卵细胞;故精子(A)与卵细胞(a)结合,形成受精卵(Aa),故图示中相应的基因如图所示:
由图可见,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会减少一半,说明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当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后,其中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②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如果基因A和a分别控制着能卷舌和不能卷舌这一对相对性状,则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如果父母都能卷舌,所生子女有的能卷舌,有的不能,后代出现不能卷舌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而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杂合体:Aa,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3)两位科学家理论的融合,使得自然选择学说更加完善。通过本段科学史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迪,如:任何科学的发现都要经得起推敲,要逻辑严密。
23.答案:(1)DNA(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
(2)相对;蓝眼;5号和6号个体为棕眼,生了一个蓝眼的孩子
(3)Dd;8;染色体(或精子或生殖细胞)
(4)1/4(25%)
解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故控制艾华蓝眼性状的遗传信息是基因,主要储存在染色体上的DNA上。
(2)人的棕眼和蓝眼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根据遗传图谱可知,5号和6号个体为棕眼,生了一个蓝眼的孩子,可知隐性性状是蓝颜,棕色是显性性状。
(3)假定控制虹膜颜色的显、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则7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dd,必定遗传一个d给子代,艾华的姐姐10号是棕眼,但体内一定有一个d基因,所以她的基因组成是Dd,决定其虹膜颜色为棕色的D基因来自8号,是通过精子传递给她的。
(4)艾华是蓝眼个体,所以基因组成为d,一个d基因来自7号,一个d基因来自8号,所以8号的基因组成为Dd,若艾华的父母计划再生育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是蓝眼的概率是1/2,遗传图解为:又因为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一半,所以这个孩子是蓝眼男孩的概率是1/4。
24.答案:(1)②;幼虫
(2)TT
(3)雌性
(4)雌蚕产生两种卵细胞,一种含Z染色体,一种含W染色体,两种卵细胞的数目相等,雄蚕只产生一种含Z染色体的精子;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产生的雌蚕(ZW)和雄蚕(ZZ)的数量基本相等
解析:(1)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因此,决定其吐丝结茧的基因在②DNA上,家蚕的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正在吐丝的蚕处于发育的幼虫时期。
(2)家蚕的虎斑和非虎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T、控制。现用纯种非虎斑雌蚕与纯种虎斑雄蚕杂交,子代全部为虎斑。推断亲代雄蚕的基因组成为TT,遗传图为:
(3)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的不同。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若含有W染色体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其性染色体为ZW,性别为雌性。
(4)雌蚕产生两种卵细胞,一种含z染色体,一种含W染色体,两种卵细胞的数目相等,雄蚕只产生一种含z染色体的精子;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产生的雌蚕(ZW)和雄蚕(ZZ)的数量基本相等。因此,自然界中,雌蚕和雄蚕的数量基本相等。
25.答案:(1)相对性状
(2)雄蕊;双亲的遗传物质
(3)母体的遗传特性
(4)基因;环境
(5)株型直立,果实的位置相对集中;果实的成熟时间相对一致
解析:(1)太空椒果实的颜色有不同表现形式,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生物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2)育种时,人工授粉前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即去除母本的雄蕊。经过杂交,辣美长表现出早熟且抗病性强的性状,即具有双亲的优良性状,这是因为其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
(3)组织培养技术属于无性生殖,子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4)单果重、单株结果数等性状在不同年份间的差异不明显,推测这些性状主要受基因控制;株高、茎粗等性状在不同年份间的差异很明显,推测这些性状可能受环境的影响较大。
(5)见答案。
26.答案:(1)两性花
(2)相对性状;高茎
(3)与在土壤水分适量的条件下培养得到的矮茎豌豆杂交;土壤水分适量;都是高茎;既有高茎,又有矮茎,且高茎与矮茎比是1∶1
(4)基因和环境
解析:(1)根据雄蕊和雌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叫单性花,单性花分为雌花和雄花。豌豆的花既有雌蕊,又有雄蕊,属于两性花。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据杂交实验结果:高茎与高茎杂交,子代中出现矮茎,可判断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
(3)某研究小组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发现:土壤水分适量时,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吻合;干旱条件下(其他条件适宜),所有基因组成的植株都可长成为矮茎。现有一株在干旱条件下培养得到的矮茎豌豆(有繁殖能力),欲探究其基因组成,最简便的方法是:将其与在土壤水分适量的条件下培养得到的矮茎豌豆杂交,然后将子代在土壤水分适量的条件下培养,观察茎的高度:①若子代都是高茎,则这株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如图所示:②若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且高茎与矮茎比是1∶1,则这株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如图所示:③若子代全部为矮茎,则这株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如图所示:
(4)综上可知,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环境也影响基因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