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七上 第7课 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历史七上 第7课 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1 07:3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百家争鸣
教材分析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主张交相辉映的局面,谱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序曲,其精华仍具有为现代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同时,它涉及的儒家学派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发展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深切体会中传文化的精华,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核心素养
体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坚持唯物史观。
教学目标
(1)了解各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分析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历史原因,认识到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对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和意义的学习,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 民族自豪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
难点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教学突破
通过史料分析、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体会生产力的进步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变革;通过组搜集资料、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指导学生了解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并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百家争鸣的影响,并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想
首先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使本课内容逻辑性更强,便于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把握。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学生自主搜集并整理关于诸子百家的资料(包括他们的时代背景、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具体主张等)。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化身古代哲学家,通过模拟辩论、情景再现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并阐述各自学派的核心观点与思想精髓。通过分析史料探讨百家争鸣发生的背景和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历史现象发生的必然性及其对后世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系列国外对孔子的评价。
(1)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选为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伟人。
(2)日本学者井上靖: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先哲,而且是全人类的老师
(3)美国诗人、哲学家、思想家爱默生: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拴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4)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中国之文化基于孔子之学说。
师:孔子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如此之高,他究竟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投入课堂活动。
二、教授新课
1.变革:大势所趋
教师出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橱,试诸壤土。(译文:好的金属用来铸造剑戟,然后用狗马来试验是否锋利;差的金属用来铸造农具,然后用土壤来试验是否合用。
——《国语·齐语》
材料二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译文:世道清明,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天子。世道混乱,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
——《论语·季氏》
材料三  西周时的学术教育由负责宗庙祭祀、记事和文书管理的祝、宗、卜、史掌管而民间没有私学。东周时,王室衰败,诸侯国动荡,这类职官流落民间,于是就把知识带到了民间。
——《中国通史》
师:以上三个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些变化
学生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内容如下。
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思相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出示材料。
材料四  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译文:当今时代,天下诸侯正在极力招纳士人,士人对诸侯国的兴败存亡具有重要的作用。)
——《孔丛子·居卫》
师: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趋势。当时掌握实权的诸侯为了顺应这种趋势,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招募人才。
过渡:各诸侯国为了在战乱纷争的年代生存下去,必须招募大量有识之士帮助他们治理国家,而这些有识之士正是在大变革时代有着不同认识的思想流派的典型代表,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学识获得更多人的认可,经常游走于不同的诸侯国,力争让自己的见解付诸实践,从而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领域的一次大碰撞。
2.争鸣:多元思想
学生自主学习: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完成下表。
思想流派 创始人/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道家
儒家
墨家
发家
兵家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归纳可以看出,同学们课前准备得非常充分,对诸子百家也有相当深刻的了解。你们知道百家争鸣的阵地在哪里吗
教师展示有关稷下学宫的图片及文字材料。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时期。齐宣王之时,在稷下这个地方建学宫,招致天下名士,几乎容纳了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名学派代表会集于此,自由讲学、论辩。
师:如果你是当时的齐王,你会招募哪个学派的人才帮助你治理国家呢
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
过渡:诸子百家进行学术上的交流、论辩,以使自己的思想主张能够得到诸侯的赏识.从而变治世的准则。然而,他们在进行“争鸣”的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共鸣”。
3.共鸣:社会进步
师:先秦诸子为了实现治世的目标,都坚持己见,同其他学派展开争论,但是在他们的多元的思想理论中也包含着许多相同的因素。
材料一  这个时期,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时开始思索国家与民的未来,思索文明、文化的走向。在个人利害与国家兴衰利害之间的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各学说纷纷出现,提出种种解决的办法和思想。
——范琴雯《从“百家争鸣”看文化的繁荣传承与发展》
师:诸子百家的思想有何相同之处
生: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师:诸子百家不仅仅在思想上有共鸣,他们更大的“共鸣”体现在对当时中国的影响上。
材料二  就当时而言,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同时封建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推动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在政治上,百家争鸣局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丰富繁荣的文化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逐步满足封建阶级的利益,促进封建社会的发展成熟;在文化上,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成为人人都能够通过渠道取知识,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了一个新阶段。
——谭芳《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师:百家争鸣有什么影响
学生结合教材和材料回答预设如下。
生1: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
生2:政治上,推动了中国社会向封建制过渡。
生3: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进步,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总结本课
师: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人们对新思想的望追。在这场思想盛宴中,多元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不仅推动了学术的繁荣与发展,更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更重要的是,百家争鸣所展现的开放、包容、创新的精神,成为推动国社会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可以说,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相中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板书设计
第7课、百家争鸣
变革:大势所趋
争鸣:多元思想
共鸣:社会进步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课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整合,使课程内容的逻辑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百家争鸣这一历史现象。本课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史料分析是本课的一大亮点。通过引入多则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生产力进步及百家的背和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虽然本课在史料分析方面做得较为充分,但在史料的多样性上仍有待升。在分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中,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或表现欠佳。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关注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补充资料
春秧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力量在竞争、较量派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没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可以畅所欲言。
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礼贤下士。士也希望用自己的思想主张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也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孔子与“仁”的学说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的“仁”的思想,以致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那么,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什么特征呢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 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施行“仁”的过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间,任何一种学都可从孔子的论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论根据。
具体说来,我们应从如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
1.对待“仁”的态度
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界。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
2.“仁”的价值内涵
从《论吾》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查,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3.“仁”的表现方式
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以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孔子看一个本质有问题、思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4.“仁”的实践价值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无数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身。
孔子系“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成语故事会
成语是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粹的定性词或短句。汉语成语大多是四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文字上不难理解,像“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但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得其意思。所谓典故,就是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所以,许多成语故事.就是成语的来历。我们学习的有关春秋战国的这段历史中,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特别是与春秋战的一些思想有联系的成语,如大器晚成、无中生有、受宠若惊、视而不见、任重道远、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杯水车薪、揠苗助长、与人为善、井底之蛙望洋兴叹、知己知彼、出其不意、青出于蓝、前车之鉴、守株待兔吹毛求疵等。其实,同学们从小学开始也了解了许多。可以拿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做到人人参与,逐级竞赛,将故事会开得有声有色
- 1 -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