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12.3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12.3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31 11:1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3 平抛运动1.3 平抛运动
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
第三节 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伏安法
【实验器材】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坐标纸和刻度尺。
【实验目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电压表选择合适量程,连接好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使阻值最大的一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并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的方法再测量几组I、U值,填入表格中。
3.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实验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如图所示。
E
伏安法
【数据处理】
(1)为了使路端电压变化明显,可使用内阻较大的旧电池。
(2)电流不要过大,应小于0.5 A,读数要快。
(3)要测出不少于6组的(I,U)数据,变化范围要大些。
(6)画U--I 图线时,坐标轴的单位选择要恰当,使作出的图线基本充满整个区域为宜,不能使图线位于某一角上;
(7)使用 U--I 图线计算内阻要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用公式计算出电源的内阻 r。
(4)若U-I图线纵轴刻度不从零开始,则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内阻应根据r=________确定。
伏安法
【注意事项】
1.误差来源:电压表分流。路端电压越大,电压表分流越多。
A
V
S
E, r
·
·
·
2.
适用 情况 ①内阻 r很小(干电池)
②滑动变阻器R阻值要小
误差分析
(1)电压表内阻越大,电压表分流越小,系统误差越小。
(2)电压表内阻已知,可求流过电压表的电流,可消除系统误差。
电流表外接法
相对电源
3.说明:
伏安法
【误差分析】
把电源和电压表并联的整体看成一个一新电源(等效电源).
4.等效电源法
r 测 < r真 E测 等效电源的内阻r测为r和RV的并联总电阻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 E测为电压表和电源并联(电流表处断路)后的路端电压
口诀:小外偏小
电表内阻已知,可消除系统误差。
5.U-I图像修正法
U
I
O
测量值
真实值
电流表外接法
A
V
S
E, r
·
·
·
伏安法
E测1.误差来源:电流表表分压。通过电源的电流越大,电流表分压越多。
2.
适用 情况 ①内阻 r很大(水果电池)
②滑动变阻器R阻值要大
(1)电流表内阻越小,电流表分压越小,系统误差越小
(2)电流表内阻已知,可求电流表两端电压,可消除系统误差。
3.说明:
相对电源
A
V
S
E, r
·
·
·
电流表内接法
4.等效电源法
电流表和电串联的整体等效为一新电源(等效电源),
E测=E真 r测>r真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 E测为电流表和电源串联(电流表处断路)后的路端电压
E测=E真
伏安法
【误差分析】
等效电源的内阻r测为r和RA的串联总电阻.
口诀:大内偏大
电表内阻已知,可消除系统误差。
5.U-I图像修正法
A
V
S
E, r
·
·
·
电流表内接法
E测=E真 r测>r真
U
I
O
测量值
真实值
伏安法
不考虑电表影响
考虑电表影响
r 测 =r+RA> r
E测=E
解得
解得
A
V
S
E, r
·
·
·
6.计算法
伏安法
1.原理:E=I(R+r)
A
S
E,r
R
安阻法
2.误差分析:等效电源法
E测=E真 r测>r真
电表内阻已知,可消除系统误差。
1.原理:
V
E r
S
R
伏阻法
2.误差分析:等效电源法
r 测 < r真 E测 电表内阻已知,可消除系统误差。
【练习】 (2021·山东烟台市适应性模拟)某实验小组欲测定一硅光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如下:
待测硅光电池E(电动势约为1.3 V,内阻约为100 Ω);
直流电流表A1(量程0~ 12 mA,内阻为50 Ω);
直流电流表A2(量程0~ 24 mA,内阻为5 Ω);
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约为3 kΩ);
电压表V2(量程0~ 1.5 V,内阻约为1.5 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电阻200 Ω,额定电流0.1 A);
滑动变阻器R2(最大电阻20 Ω,额定电流1 A);
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了完成上述实验,电流表应选______,电压表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选填所给器材的符号)。
(2)请在图4虚线框中将实验电路图补充完整。
A1
V2
R1
随堂练习
(1)为了完成上述实验,电流表应选______,电压表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选填所给器材的符号)。
(2)请在图4虚线框中将实验电路图补充完整。
图4
A1
V2
R1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3)该实验小组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描点绘出了如图5甲所示的U-I图像。则该硅光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 V,内阻为______Ω(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已知某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将该元件与所测硅光电池组成闭合回路,则该电池的效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甲 乙
图5
1.20
100
25
随堂练习
答案 (1)A1 V2 R1 (2)见解析图 (3)1.20 100 (4)25
(2)根据上面的分析,补充完整后电路如图
随堂练习
(3)甲图中,纵轴截距为该硅光电池的电动势,即E=1.20 V
图线的斜率绝对值表示硅光电池的内阻与电流表内阻之和,即r+RA1=|k|=150 Ω
整理可得r=100 Ω。
(4)甲图和乙图的两段图像放到一个图中,找到交点为坐标为(6.00 mA,0.30 V)则
随堂练习
【真题示例】 (2020·山东卷,14)实验方案对实验测量的精度有直接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1.5 V,内阻小于1 Ω);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1 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Ω);
定值电阻R1(阻值2 Ω);
定值电阻R2(阻值5 Ω);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随堂练习
(1)该小组按照图3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流表示数逐渐接近满偏,记录此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利用实验数据在U-I坐标纸上描点,如图3乙所示,结果发现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单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电压表分流
B.干电池内阻较小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
D.电流表内阻较小
图3
随堂练习
(2)针对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的问题,该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改进了实验方案,重新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丙上已标出后3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在图丙上标出前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U-I图像。
②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所选的定值电阻为__________(填“R1”或“R2”)。
序号 1 2 3 4 5 6 7
I/A 0.08 0.14 0.20 0.26 0.32 0.36 0.40
U/V 1.35 1.20 1.05 0.88 0.73 0.71 0.52
③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请按照改进后的方案,将图丁中的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随堂练习
(2)①在坐标纸上根据前4组数据描出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U-I图像,见答案图所示。
③连接实物图时,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连接各器材,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两端,注意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随堂练习
答案 (1)B (2)①如图所示
②R1 ③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