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31 13:3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
课堂小结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镰仓幕府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的手中,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
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关背景
政治原因
内忧
镰仓幕府
相关背景
外部原因
美国打开日本国门,日本民族危机加深,社会危机加剧。
外患
  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美、俄、英、法等国加强对外扩张,曾多次要求日本开港通商,均被日本拒绝。1853年7月8日,美国舰队入侵日本,随后,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关闭的国门被打开,幕府统治危机更加严重。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1853年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国门
美国海军在横滨登陆(1853年)
幕 府
幕府:原指出征时将军的军营,后来日本武士的首领---将军控制了中央政府,就把以将军为首的统治称为幕府统治。将军幕府实际上是朝廷之外的政府,在首都的中央政府名存实亡。从一开始幕府就被一些实力强大的家族控制。最后一个幕府是德川幕府。
背景: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
根本原因: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内忧
外患
西方列强入侵
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社会矛盾
幕府统治危机
民族矛盾
明治维新的原因
激化
导致
导致
加剧
1.背景:(内忧外患)
明治维新
2、前提条件:
中下级武士倒幕运动成功
(1).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 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2).面临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机
明 治
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
改 革
明治维新: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维 新
什么是明治维新?
“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明治天皇
1852.11.3~1912.7.30
日本第122代天皇(1867~1912)
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废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残余,扫除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上的障碍。
以发展本国教育为根本
大力进行教育改革
提倡学习欧美资本主义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
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军队(“皇军”)。
经济:实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
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明治维新作用:①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天皇制”保留下来)。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身穿西服举办西洋音乐会的东京大学生
长州藩主的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大权旁落
掌握实权
效忠将军
统治基础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日本幕藩体制下封建等级示意图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倒幕运动
时间:1868年
主力:中下级武士
方式:武力
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改革力量
4.目的:
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
3.时间:
1868年
5.主要人物:
明治天皇






三府七十二县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6、内容
加强
国家
统一
早在1867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日本海军舰队
军事:
实行征兵制, 建立新式军队
对外侵略扩张
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1874年大久保利通
《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 ,发展近代经济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 ——伊藤博文
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普及率
社会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 大力发展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
国家 时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
日 1868-1873 32.2%
英 1851-1873 3.3%
美 1861-1873 5%
德 1861-1873 3.8%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一:
7、评价明治维新
早在 1876 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江华条约》…… 1894 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 1910 年,正式吞并朝鲜。
材料三: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评价
①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作用: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③局限:但是改革保留了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学习活动
讨论:日、中“维新”一成一败的原因
比较项目 明 治 维 新 戊 戌 变 法
时代背景 国内 幕府极端孤立 封建顽固势力掌握着清朝实权
国际 世界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日本有机可乘 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开始瓜分中国 不愿意中国强大起来
领导者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
参加者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 市民、商人、手工业者组成联合阵营 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官僚 力量薄弱
改 革 措 施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 实现中央集权 广开言路 裁撤冗官 精简机构
经济方面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兴产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办实业 奖励发明创造 改革财政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教育、文化和社活方式  改革科举制度 开办新式学堂
设立译书局
军事方面 实行征兵制 建立新式军队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找找看: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相同点?
原因
性质:
方式:
作用:
局限性: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自上而下
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在19世纪末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出现了资产阶级领导的什么改革?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戊戌变法
失败了
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9、启示: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 要积极支持并投身到改革中;
要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
3.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
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5.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1.近代首先敲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列强是
A 法国
B 英国
C 美国
D 德国
C
2.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A 发展近代工业
B 努力发展教育
C 文明开化
D 废藩置县
A
3.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句口号
A 废藩置县
B 文明开化
C 求知识于世界
D 置产兴业
B
4.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 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
B 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 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改错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通过颁布《宅地法》,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这场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861年开始,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经济上,禁止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即向中国学习,努力发展教育,使日本逐步转变为一个封建国家。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8
西方
资本主义
允许
学习测评
1.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   )。
 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摆脱美、英、法等国殖民统治  D.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2.1853年,率先打开日本关闭国门的是(   )。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3.组成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   )。
 ①中下级武士  ②商人和资本家 ③新兴地主   ④高级武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是(   )。
 ①法国     ②俄国     ③日本     ④美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推翻了旧政权         B.由资产阶级领导
 C.废除了农奴制         D.改变了社会性质
B
A
A
B
D
6.阅读下面的材料: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材料,请回答:
①日本对外来的文化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②文中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主要指哪些方面?
答:吸收。
  答: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等方面。
7.646年,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进行了改革;1868年起,明治
 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了改革。
(1)1868年的改革分别称作什么?
(2)1688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通过对日本这两次改革的了解,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 
 么想法?
答:1868年明治维新。
答: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答: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要与外界互通有无;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