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目标
1.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革与创新、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教学重点:
1.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
教学难点:
1. 三国两级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2. 全面认识政权更迭对民族交融与南方开发的影响 。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琅邪首望的图片,请同学们回答这是哪个家族?
教师讲述:图片中的这个家族是琅琊王氏,《二十四史》中记载,从东汉到明清1700年间,这个家族共产生36位皇后,36位驸马,92位宰相和600多位名仕。琅邪王氏是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是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个家族,通过这个家族的发展来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琅琊王氏的故事导入本课的学习,激发的兴趣和求知欲。
【讲授新课】:
一:家族崛起见证政权更迭
展示材料:材料一 琅琊王氏起源于西汉,发展于曹魏和西晋,极盛于东晋,衰落于南朝,为整个魏晋南北朝第一流高门士族,其政治地位的演变,较为典型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士族的兴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个变动剧烈的时期,士族阶层成为时代的主宰。
——卜宪群《琅琊王氏政治地位研究》
设问:1、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变动剧烈的时期”?
学生回答政权动荡分裂。
教师进一步提问:结合教材p26-29,利用时间轴的形式梳理历史线索,将这个“变动剧烈的时期”政权更迭情况进行完善。
师生共同回顾史实:三国两晋南北朝从220 年持续到 589年隋朝统一,历经370 年的时间。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
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中国历史此时进入三国时期。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魏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但西晋的统一却是十分短暂,西晋末年,由于少数民族内迁,对中原政权形成威胁,加之宗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爆发“八王之乱”,在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西晋灭亡后,西晋宗室逃到南方。于317年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直到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改国号为宋,东晋灭亡。
在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政权迅速崩溃,北方又再次陷入分裂动荡之中。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在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结束北方长期分裂的局面,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6世纪前期,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北魏发生动荡,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而南方则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合称南朝。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设问:根据上图,请同学用几个词来概括这一时段政权演变的特点。
学生回答:更迭频繁、长期分裂、南北对峙 、现短暂统一、终走向统一。
过渡: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刚才我们熟悉了政权演变的时间顺序,下边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空间结构。
设问:根据空间确定时间:迅速观察、记住P26-30的不同时期的形势图对下面7幅图识图并排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利用时间轴和地图信息对这一时期的复杂朝代变迁和政局动荡形成直观认识。同时,在整理时间轴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
过渡: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混乱动荡的年代,曾经出现一个相对统一的时期,那就是西晋,但西晋的统一也仅仅是短暂的。有专家认为,“西晋是低质量的统一”,请结合教材和地图找出依据。(西晋统一很短暂,统一中蕴含着分裂)
(答案:少数民族内迁;北民流亡南迁;宗室争夺中央权力。)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找到西晋少数民族分布情况是少数民族迁到黄河流域附近,这些少数民族多收到统治者的沉重剥削,民族矛盾和对立情绪逐渐加深,对中原政权形成威胁;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导致北方流民南迁,除此之外,课本上我们可以找到,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了对中央权力的争夺,逐渐演化为内战。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政局不稳,社会动荡。
过渡:西晋灭亡后,西晋宗室携世家大族大举南迁,在南方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而这一时期正是琅琊王氏的鼎盛时期。请大家看材料——
二、举族南迁助力江南开发
展示材料:西晋末年北方大乱,西晋政权摇摇欲坠。来自北方的迁徙大军……迁往江南,其中有两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是琅琊王司马睿,另外一个是北方世家大族的领袖王导,正是由于他们的到来,改变了中国历史,他们共同建立的政权,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政治模式。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设问:请问材料中这种“特殊的政治模式”是什么?结合课本P28内容分析这一政治模式产生的原因。
学生回答:模式是士族专权。士族当权是东晋政治的基本特色,相形之下皇权比较低落,在中国古代各专制王朝中显得比较特殊。
师生共同回答原因: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成为世家大族;皇帝依赖士族支持建立和巩固政权;除此之外,就是我们将要在第7课讲到的九品中正制为士族专权提供政治保障。
【设计意图】:从现象概况出发探究原因,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层层递进,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利用教科书内容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过渡:以琅琊王氏为首的世家大族的南迁,给江南带来新气象,南北经济格局逐步发生变化。
设问:观察对比两图,汉代至魏晋南北朝的经济有什么变化?
教师:我们做一条线,这条线是长江,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汉代,手工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结合课本知识,我们可以知道这时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纺织、陶瓷、矿冶、造船、造纸等行业有明显进步;商业:商业繁荣,商业城市的兴起。此外,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地图对比,锻炼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其更直观地感受这一时期江南开发的成效,为下面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和原因做必要铺垫 。
过渡: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有一个琅琊王氏代表人物,在江南的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展示王导图片,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对他有过这样的评价:
ppt展示:(王导)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得以独立,文化得以延续。不谓民族之功臣,似非平情之论也。
——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
过渡:可见王导在东晋的历史舞台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合作探究】:有人认为:如果没有琅琊王氏协助东晋治理江南,就不会有后来的经济重心南移。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后答案展示:我们知道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夸大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或夸大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江南的开发是多种原因促成的: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工具、技术和劳动力;南方地区民族交融,加速经济开发;南方社会相对稳定;江南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经济;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激发学生探究历史原因的兴趣。教科书中对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得 到发展的原因有所涉及但不全面,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地理、社会、少数民族贡献、统治者的政策等多角度思考,使之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更加深入,方法的引领也锻炼了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同时,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史中较重要的内容。
教师总结:从此之后,江南从荒芜之地逐步发展起来,缩小了南北方之间经济差距;为后来经济重心向南转移奠定了基础。江南的开发也是这一时期难得的亮点。动乱的时代,也是各民族英雄竞折腰的时代,这段历史是众多民族共同参与,共同书写的,民族交融的广度、高度、深度是这一时期的又一亮点。
过渡:东晋以后琅琊王氏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门庭式微续写民族交融
材料展示:梁朝时期,梁武帝以寒人掌机要,对士族采取了排挤政策。王氏子弟多持谦退之风,由政权的积极参与者退化为政治舞台上的装饰和点缀。琅邪王氏族人在建康者多死于战乱、饥馑和瘟疫,……逐渐丧失了豪门世族的地位。
——李浩源《琅邪王氏家族概说》
设问:材料反映了南朝士族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实力削弱,走向衰落。
设问:梁武帝排挤士族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加强皇权,强化君主专制
教师总结:北大历史教授田余庆在《东晋门阀政治》中指出,“门阀政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而此时的士族的衰落正好是皇权回归“常态”。此时的琅琊王氏,地位一落千丈,后人形容士族地位衰落时这样说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过渡:由于政治上的变故,一些南方士族开始逃往北方,这其中就有两个琅琊王氏的“北奔南人”:王褒和王肃,其中王肃北奔产生了较大影响。王肃北归时,正值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为孝文帝提供了很多参考意见。为北魏的政权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学家陈寅恪这样评价王肃北奔:
ppt展示:(王肃)而卒能将南朝前期发展之文物制度转输于北朝以开太和时代之新文化,为后来隋唐制度不祧之远祖者,盖别有其故也。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过渡:可见陈寅恪对王肃评价极高,认为王肃是南北文化交流里程碑式人物,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提出许多指导性意见。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民族交融的典范——北魏孝文帝改革。
展示材料:北魏王朝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定迁都之计”。十八年“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都之民,先养河南,不得还北”。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并任用南朝儒士制定礼乐制度,仿效南朝建立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
——《北朝时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
设问: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第30页,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结合材料,通过查找课本,我们知道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改籍贯、穿汉服、说汉化、改汉姓、通汉婚)
过渡:通过改革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活动环节:
【社会调查】:北魏虽然统一了黄河流域,但统治者对民族问题仍忧心忡忡。现在北魏孝文帝派你做特使,到下面进行社会调查,调查改革后民族交融的现状,回来后将你所见所闻上朝如实禀报。
学生通过探究和讨论,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表格如下:
【设计意图】通过社会调查的环节,让学生在探究中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深刻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民族交融的表现及影响。
过渡: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历史唯物史观要求辩证地看待问题,以上对孝文帝改革予以了高度评价,但是课本上“学习拓展”又指出了孝文帝改革短时期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甚至导致了北魏的额覆亡,北方民族交融出现了短暂的反复。这说明历史发展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但民族交融和封建化是时代的趋势,这种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总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下面对比说明:西晋至十六国、北朝的民族关系是如何发展的?
教师总结:材料一中“非我族类、不与华同”可以看出胡汉对立严重,到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纷纷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说明少数民族在汉族的典章制度,差异减少,但在这一时期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到了北魏时期,从北魏诏书“魏之先出于黄帝”,可知民族认同感进一步加强。
生逢乱世,是人们无法选择的,无论在南朝还是在北朝,实现国家的统一,对华夏民族强烈的认同感,依然是各政治人物不懈的追求。
从材料中可以找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分析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他们有一个共同梦想——统一南北,收复中原。但这种梦想无论是在王导生存的东晋,还是王肃生存的北魏都没有实现,在他们死后的518年,这种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动荡局面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过渡:历史往往具有惊人的相似,在我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混乱动荡的乱世时,西方的罗马也在遭遇同样的问题——
两个大帝国遭遇了同样的问题,结局一样吗?通过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一个走向了统一,一个却走向了衰亡。请问中华民族为何能够最终走向统一?
源于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在硝烟中重生”,答案或许就是民族交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推动了民族的交融,而民族的交融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新发展。
小结:本节课时间跨度是从220年到589年近400年时间,这一时期虽然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南北对峙的“乱世”,但是乱世中却蕴含“新机”,让人们在乱世中又看到了一个恢宏的统一大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