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各政权的地理位置和存续时间,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运用相关史料,在概括南方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3.通过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4.通过了解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的史实,认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教学难点:
认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被后人称为汉末的实录,它反映了自初平二年(190年),各路军阀以讨伐董卓为名而拥兵自重,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开始了汉末以来的军阀混战,从而造成“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局面,给百姓带来极大地灾难。此间各方势力此消彼长政权更迭。那么这一时期政权更迭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
【新课讲授】
一、中华的“崩溃”:政局动荡
学习任务一:教材中找出以下时间点,绘制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图
220年 266年 280年 316年 317年 4世纪末 439年 589年
学习任务二:结合绘制的政权更迭图以及所给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时局有何特征
—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
材料:两晋南北朝三百年来的大变动,可以说就是由人口的大流动,大迁徙问题引起的。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时局特征:①政权更迭加剧,但分裂中孕育着短暂统一、局部统一;
②战乱频发,政局动荡;
③人口大流动
过渡:这是动乱的时代,但也绝非是一个用“黑暗”可以概括的时代;它是各民族英雄竞折腰、文化上异彩纷呈的时代。雷海宗先生把中国历史分为两大周:第一周的中国可称为古典的中国。第二周:由383年至今,是一个综合的中国,中国在不断扩大,这段历史由众多民族共同参与,共同书写,其民族交融的广度、高度、深度是这一时期的又一亮点。
二、中华的扩大:民族交融
在政权更迭的脉络下,民族融合在分裂割据、趋向统一的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样态。
学习任务三:根据下面材料概括三国鼎立及西晋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及特征
材料: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局部统一。它较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局面,是一个较大的进步。在推动三个相对独立地区内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等方面,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民族交融方式:民族治理、民族内迁、战争冲突
特征:表现为地域、军事和治理等维度的民族冲突,民族交融尚未深入内里,属于浅层次的民族融合
学习任务四:根据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1:北人相继南移,同时携来高级栽培技术,南方灌溉、防洪、运河等水利工程不断修筑,富源也不断开发。 ——摘编自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2:侨立郡县,安土定居,生息休养,遂创东晋南朝二百七十年偏安之局。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十二讲》
材料3:会土(约相当今钱塘江下游平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指北方)之间,不能比也。 ——《宋书》
原因:①生产力:中原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社会环境:南方环境相对安定,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③自然环境: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江南经济开发的表现 影响
农 业 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1.极大的提高了南方的社会生产力,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
手工业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商 业
南方商业相当活跃,市场星罗棋布,商品种类也很丰富
民族交融方式:友好交往
特征:突出表现为经济维度的民族交往和交融,虽未涉及统治制度变革和文化认同,但民族融合已逐渐向内里发展
学习任务五:根据材料,概括十六国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及特征
材料1:在中国北方,民族仇恨造成各种破坏,就有秩序解体了。少数族的社会组织、部族风习有异华夏,建立政权后又开始直面农耕区旧有的政治文化遗产。这样一来,中国北方也就成了不同政治传统的交糅碰撞之所了,出现胡汉杂糅等。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材料2:匈奴人刘渊(字元海)于西晋元兴元年(304)称“汉王”,是要“绍修三祖之世”(三祖:刘邦、 刘秀、刘备),表示继承汉皇朝的事业。
——瞿林东主编《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第二卷
材料3:冉闵看到“胡”人与自己不同心,便下令大杀“胡”人,不分贵贱、男女、少长,共杀二十多万人......这激起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冉魏政权很快灭亡。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民族交融方式:统治者改革
特征:表现为典章制度维度的民族交流,民族隔阂依然广发存在,尚未达到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认同
学习任务六:根据下面材料并结合课本(P32),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材料1:(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2:(孝文帝) 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义、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成纳其女,以充后宫。 ——《资治通鉴》
孝文帝改革内容:迁都城、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材料1:(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庆之因此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竞相模楷。 ——《洛阳伽蓝记》
材料2:洛阳之汉化愈深,而腐化乃愈甚,其同时之代北六镇保守胡化亦愈固,即反抗洛阳之汉化腐化力因随之而益强。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积极:①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为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消极:改革中某些具体措施激化北魏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为北魏灭亡埋下了伏笔
民族交融方式:统治者改革
特征:文化价值认同方面推动了深度民族融合,虽然存在文化交融的漫长性和民族交融进程的反复性,但民族融合已经朝着逐渐消除民族隔阂的方向不断发展。
汉族传统服装是上衣下裳,所谓的下裳指的是下衣,不是今天的裤而是裙。裙内的长裤叫绔,无前后裆,类似今天幼童穿的开裆裤。胡人穿的是裤褶服,褶是短外衣,小领紧身窄袖,裤是死裆。这种胡服既便于骑马射箭,又利于保暖。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
——曹文柱、赵世瑜:《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是胡汉互化,双向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各族人民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床、胡饼,夷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新鲜血液,为隋唐统一,甚或是之后更长时段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思想升华】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习近平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
【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中华的“崩溃”:政局动荡
1.政权更迭
2.时局特征
二、中华的扩大:民族交融
1.由浅及深,由表及里
2.胡汉互化,汉化为主
分裂割据、民族交融 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尽管这一时期战火不断,但社会经济仍在曲折中发展,汉族与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课后思考】
钱穆、陈寅恪肯定了北朝少数族的振作政治之功。苏秉琦先生也有类似论述:“‘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北方草原民族是极富生气和及其活跃的。它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田余庆先生指出:“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中古时代,是经由北朝而走出中古、走向隋唐盛世的;对魏晋南北朝这个政治低谷,北朝构成了它的“历史出口”。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为什么阎步克先生认为“历史的出口”在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