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程标准 1.通过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 2.通过认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危机。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中,上承接辽宋元时期的历史,下启晚清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并不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前两课是从政治层面,讲述了明朝和清朝前中期的政治体制变化,和海疆及内陆边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第三课则是从经济和文化角度介绍了明清时期的重要变化。一方面肯定了明清的经济与文化成就,但同时也指出了经济领域的局限和思想文化的僵化,这和政治制度的僵化和对外关系的封闭一起,造成了清中期以后中国社会逐渐陷入危机之中。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这一课总共分成三个子目,分别是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初现。疆域的奠定是康雍乾鼎盛的重要表现,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具有重要意义。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是鼎盛局面出现的政治制度保障,同时,制度的僵化本身又蕴含了危机的出现。三个子目之间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梳理清楚本课内容的逻辑线索是接下来组织史料,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时已对清前中期的历史有初步学习,且相关的影视剧较多,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兴趣度。但因初中学习的知识仍相对零散,未建起系统的抽象思维体系。也欠缺依据史料进行理解、分析、辨析的能力,透过历史现象看到历史本质的能力,对于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十分缺乏的。并且对于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较低,另外本课还含有大量地理内容,这对于刚刚地理入门的高一同学来说,较难理解掌握。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依托史料,逐步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的能力,最终达到渗透家国情怀的目的。 设计思想 教材将本课分为三大子目,分别是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出现。本人结合课标要求与学生情况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以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前后的感受为线索,以“鼎盛”和“危机”为全课关键词,将教材调整为三部分,乘兴而来——盛世之域,盛世之制,败兴而归——盛世之危。通过展示英国使团的回忆录等史料,并补充纪录片视频、清朝的地图、奏折等相关史料,让学生更好地神入当时的历史事件,在创设情境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一点点攻破重难点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清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海南诸岛、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二)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结合《清朝疆域图》,梳理台湾设府、管辖西藏、巩固西北边疆的大致过程,加深学生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 2.史料实证:根据图片、材料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清朝后期由盛转衰的历史迹象,分析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提高史料实证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历史解释:能够说出统治危机出现的主要表现,能够通过史料分析、解释为何盛世之下会出现危机。 4.唯物史观: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待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与阻碍的双重作用。 5.家国情怀:通过了解清朝疆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在学习清朝的“盛”与“衰”中建立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 教学重点: 1.国家版图的奠定;2.清朝君主专制的措施;3.统治危机的表现 教学难点: 1.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措施与意义; 2. 清前中期鼎盛与危机并存的社会状态。 资源与工具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视频、图片 方法与策略 (一)教法:情景设置、问题探究、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二)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史料研习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教学(内容)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乾隆年间,英国曾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访华团代表之一的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这样写到: 科学家、艺术家和博物学家如果走遍这个辽阔的国家,除了好奇心得到满足之外,很可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教师提问]为何英国使团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接下来我们就跟随马戛尔尼的脚步从以下三个方面一起来了解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展示题目、学习目标、目录)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带着疑问展开本课的学习。 明确目标,熟悉学习内容 抛出矛盾性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内容。 目标明确,突出学科素养和能力培养 一.乘兴而来——盛世之域【情境创设一】憧憬:启程之前英使马戛尔尼的“盛世”畅想 播放视频纪录片《中国》之觐见,了解马戛尔尼为代表的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来自于商人与传教士,他们所描绘的中国拥有理想的政治制度并经营着巨大而富足的统一体。 [教师过渡]于是在英王乔治三世的派遣下马戛尔尼怀着对中国的美好憧憬出发了。那么此时的中国是否如他所想的那样呢?没错,1792年,正是乾隆57年,经历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清朝出现了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辽阔的局面,被称为“康乾盛世” 出示史料: 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且东西南朔,“四夷咸服”;论财力,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论人口,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论城市,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上海社科院周武《论康乾盛世》 [教师过渡]那么最令乾隆皇帝引以为傲的盛世表现是哪一个呢? 材料:朕承天治理若此大国,有幸统治垂60年,实现四海和平,佑及邻邦英明伟大之令誉传遍天下,以庞大国土为荣。 ----《乾隆朝上谕档》 [教师过渡]没错,正是庞大的国土。而这也正是吸引马戛尼访华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谁来告诉我到底当时中国的版图有多大? 一.盛世之域 康雍乾时期的疆域奠定 1.【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p79页结合p80《清朝疆域图》,指出清朝疆域八至。 展示地图,总结补充:台湾、钓鱼岛等岛屿都出现在了清朝的版图中,这也证明了台湾、新疆、西藏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教师提问】中国的疆域是如何达到如此之大的呢? 2.【自主学习】根据教材P78—P79梳理康雍乾时期开拓并巩固疆域的措施,并标在P80的地图上(教师展示表格和地图并补充讲解) 【合作探究】根根据上述措施概括清朝经略边疆的方式有哪些?其边疆治理模式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方式:战争;设置机构;任命官员;签订条约;册封;颁布法律 (2)特点:恩威并施,剿抚并用;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教师过渡]正是经历了康雍乾三代的经营,中国的疆域才达到如此辽阔。那么,清朝版图的奠定有何意义呢? 出示史料: 材料一:自我朝入主中土, 君临天下, 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 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 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雍正《大义觉迷录》 材料二: 现代中国的广阔领土与多元 族群基本上都继承自清朝, 也正是有清一 代真正实现了大一统, 将亚洲内陆边疆与 中原整合到同一个统治框架之下。 ——朱金春《华夏性与边疆性:多民族国家 在清代的构建》 意义:(1)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 (2)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3)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教师过渡】我们看到,正如西方人所了解的那样,中国拥有巨大的统一体,而能拥有这个统一体的有力保证正是西方人所说的那个理想的政治制度。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呢?我们跟随马戛尔尼的脚步去看一看吧深入历史情境 观看视频,捕捉信息,感悟英国使团来华前的兴奋之情。 阅读史料 阅读史料回答 自主学习,概括回答,并在地图上指出 课前自主预习,完成表格和地图。课堂合作探究,完善成果并展示 合作探究,进一步归纳,小组代表发言 阅读史料,提取信息,概括表达 近距离感受历史 生动形象,直观感受 自然过渡 结合课内外知识概括,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清朝疆域图,将直观图像与教师解释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和对祖国疆域的自豪感,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 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培养史料实证素养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家国情怀素养 二.乘兴而来——盛世之制【情境创设二】觐见:英使马戛尔尼的中国之旅 [出示史料] 材料一:联躬膺(yīng)上泰,海宇乂(yì)宁,亲理万机,孜孜不倦,五十余年如一日者,实古所未有。 ——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材料二:中国地方广大,管理事件繁多……昼夜勤劳,我等海外诸国,实万分莫及…… ——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教师过渡】1793年,马戛尔尼在热河行宫觐见了乾隆皇帝,他看到了什么呢?通过马戛尔尼的日记,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描述:亲理万机、孜孜不倦、昼夜勤劳。这说的是谁呢?没错,正是皇帝,这种皇帝勤政、大权独揽、事必躬亲的政治制度,我们称之为君主专制。那么清朝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的呢? 二.盛世之制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奏折制度 (1)含义: (2)根据图片,指出奏折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归纳奏折制度的影响。 [出示史料] “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秦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 “今许汝等下僚亦得折奏者,不过欲广耳目之意。于汝责任外,一切地方之利弊,通省吏治之勤惰,上司孰公孰私,属员某优某劣,……百姓之生计若何,风俗之淳浇奚 似……悉可以风闻人告也。” ——《朱批谕旨·鄂昌奏折》雍正七年六月十八日折朱批 [教师概括]同学们说的都很对,除此之外,清朝还改革了中枢决策机构。 [出示史料]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军需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军机处》 2.军机处 (1)原因:为了解决西北战事 (2)根据材料概括军机处的特点 军机处的日常工作发奏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接奏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交发将奏折下发有关衙门实施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月折将奏折副本每月一编随事将谕旨、奏折重点两季一编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2)职能:上传下达、跪受笔录(没有决策权) (3)性质:中书秘书机构 (4)影响:(决策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里)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教师过渡】除了在政治上加强对官员的控制外,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还采取了比较粗暴的方式,是什么呢? 3.文字狱 (1)目的: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展示史料:①文字狱相关诗句及结果②清朝文字狱统计图 (2)据此概括文字狱的影响 【教师过渡】清朝统治者通过奏折制、军机处、文字狱,实现了君主的高度集权,为康乾盛世的出现和大清帝国的强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这也是吸引马戛尔尼访华的又一重要原因。那么马戛尔尼此行的目的仅限于此吗?他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 【情境创设三】谈判:英使马戛尔尼的中国之旅 [教师过渡]马戛尔尼在觐见乾隆皇帝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出示史料 马戛尔尼使团的要求 1.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天津贸易; 2.准许英商在北京设立商馆; 3.将舟山附近一处海岛让给英国商人居住和收存货物; 4.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任英国人自由来往,不加禁止; 5.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享受免税或减税; 6.确定船只关税条例,照例上税,不额外加征。 [教师过渡]通过材料我们看到马戛尔尼此行的目的是扩大通商 思考:1.英国使团为何有如此诉求? 2.乾隆皇帝会作何回应?为什么? 展示史料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且天朝统万国,一视同仁,即在广东贸易者亦不仅英吉利一国……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 ——《清高宗实录》卷1435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己卯 材料二:1723年(雍正元年),因与罗马教廷间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白热化,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限制贸易,被视为锁国的开始。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 [教师总结]乾隆皇帝以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为由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要求。事实上,雍正时已经因为宗教问题而限制贸易,乾隆时更是下令只许广州一口通商。英国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而中国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虽然没有完全闭关,但一口通商显然无法满足英国的要求。这也为日后的中英关系埋下了祸根。显然马戛尔尼此行的目的没有达到,只能失望而归。深入历史情境 阅读史料,概括回答 自主学习回答 阅读图片、文字史料,提取信息,概括表达 阅读史料 阅读表格史料提取信息,概括表达 思考回答 阅读史料 概括回答 深入历史情境 阅读史料 思考回答 阅读史料,提取信息,概括回答 聆听讲解 近距离感受历史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培养史料实证素养,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提高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能力 自然过渡 近距离感受 培养史料实证能力和概括能力 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三.败兴而归——盛世之危【情境创设四】回国:英使马戛尔尼的回国之旅 【教师过渡】他回国的路线是从北京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几乎纵贯中国的腹地。他近距离看到了盛世中国下的另一面。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到: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任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假如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完了……虽然船不会立刻沉没,他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岸上撞得粉碎……它将永远不能修复。 —— 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教师过渡]他究竟看到了什么如此失望呢?我们从他的日记当中去寻找答案吧。 盛世之危 康雍乾时期的危机初显 [出示史料] 史料一:要说有什么令人惊叹的话,那就是人口之众多。自到达之日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天都蜂拥到岸边来。 ——马戛尔尼《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 史料二:清代人口问题集中表现在人地关系上, ......乾隆中期以后, 人均耕地已不足4 亩......清朝“ 盛世” 的人地比例已在“ 饥寒界限” 以下。 ——周荣《康乾盛世的人口膨胀与生态环境问题》 史料三: 打官司的人向法官赠送厚礼,法官收受贿赂如同家常便饭,双方都不认为这是不正当和不必要的行为。 ——马戛尔尼《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 史料四:乾隆晚年最宠信的军机大臣和珅即是一个超级贪官,查抄其家产,即值银2亿2千多万两,相当于当5年的国库收入。这样触目惊心的贪污腐败现象,表明清朝统治机器已经严重腐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史料五:尽管宫廷内气氛平静,一片祥和,但不能掩盖全国远非安宁融合的形势。遥远省份频繁的起义是百姓真实感情和愤怒的明确警示。 ——《乾隆英使觐见记》 史料六:到了清朝中期,荆襄地区的人口也达到了它所能容纳的最大限度,一旦遇到灾荒,或失去生活来源,流民与棚民就沦为流氓无产者,成为社会的破坏力量。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宗教和神秘主义的土壤,秘密宗教白莲教在流民中广泛传播,形成一种松散的互助组织。 ——《国史十六讲》樊树志 史料七:只要我们派两三艘小战舰, 不消两个月工夫, 就可以把中国沿海的海军全部摧一毁。 ——摘编自马戛尔尼《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 材料八:雍正、乾隆对自然科学均无爱好, 而且雍正强调“ 骑马打天下”, 把发明创造称为“ 奇技淫巧”。 ——李艳华《康乾盛世 与战略机遇纵横谈》 【小结】所以马格尔尼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住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完了……虽然船不会立刻沉没,他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岸上撞得粉碎……它将永远不能修复。——马戛尔尼《马戛尔尼使团观感》 【合作探究】“巨大的躯壳”,“船长”,“不能修复”指什么? 小结: 一.盛世表现:盛世之域 盛世之制 二.盛世之危:内部危机 外部危机 [教师总结]在内外危机之下清王朝不断衰落,逐渐落后于世界。看似一片盛世的清朝前中期蕴藏着巨大的危机,生活在和平盛世的我们也应该居安思危,改革创新,不断进取。深入历史情境 阅读史料 根据马戛尔尼使团回忆录材料和中国相关史料,感悟清朝盛世之下所隐藏的危机。 人地矛盾尖锐 2.吏治腐败 3.阶级矛盾 4.军事科技落后 合作探究,代表发言 聆听讲解 近距离感受历史 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通过中外两个角度的史料,让学生在思考中建立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同时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感悟历史,培养居安思危、改革创新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