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31 14:2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时间轴和革命形势图梳理辛亥革命的基本线索,并再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2.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新政与革命的关系,并结合相关史料,论证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3.能够从胜利和失败两个方面评价和理解辛亥革命。
4.感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志士的奋斗历程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感受、继承、发扬辛亥精神,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 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2. 了解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
1. 理解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
2. 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
教学过程
导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讲道,“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那么,辛亥革命是一场怎样的革命,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之下爆发的?它给中国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今天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感受那个辛亥年里中国发生的事情。
一、革命之路——武昌、南京
首先,让我们用时间轴来梳理辛亥革命的基本线索。
通过时间轴的呈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辛亥革命爆发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而对辛亥革命有了初步的认识。
(学生展示课前已绘制的时间轴,教师予以总结)
二、革命之惑——改良、革命
革命为何发生?让我们回望革命的前十年,站在20世纪之初的大背景之中去寻找革命缘何爆发的蛛丝马迹。
材料一: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在西安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声称“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月之照世……欲求振作,须议更张”。
——《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76
20世纪的头一年,慈禧太后就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决心改革,是为“清末新政”。
问题: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新政呢?
1901年,八国联军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在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下,作为“洋人的朝廷”的满清政府就成为众矢之的,革命派以民族斗争为口号,从而使尖锐的民族矛盾又主要体现在满汉矛盾上。而满汉矛盾自太平天国时期汉族官僚的崛起和地方督抚逐渐专权,还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这样中华与列强、满清与汉族、中央和地方三组矛盾交织在一起,成为清政府必须面对的紧要问题。同时,帝国主义也要求中国能够通过改革适度近代化,以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需要。可以说,新政就是清政府面对当时的国内外双重压力进行的一场带有王朝自我挽救意味的努力。
问题:那么,新政有哪些内容?请大家根据教材的“历史纵横”予以概括总结。
(出示材料)
材料二:清末新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倡导创办工商企业……;推行教育改革,废科举,兴办学堂……。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历史纵横”
新政的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而且慈禧太后也很想迎合人们的改革愿望,希望用大幅度的,范围广、高难度的改革来克服危机,挽回统治者的威望。但这样诚意满满的改革能否达到王朝自救的目的呢?
问题: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能否依据教材中新政的内容给出相应的论据呢?
(学生讨论略)
通过刚才大家的分析,我们首先可以知道清末新政通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政治、经济、教育和军事等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教育、军事的近代化。
但要注意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清政府本来试图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但却换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出示新政大事年表)
编练新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废除科举和新式学堂割裂了皇权与民间联系的纽带,并且培养了一批不同于传统士人的知识分子群体,成为革命的后备力量;而奖励留学的政策则让许多知识分子前往日本,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之后的反清主力;工商立国的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壮大了资产阶级,成为革命之主力;还有新政后期的立宪活动则是把本来支持清政府的立宪派推向了革命派的怀抱。
清末新政前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01-1905,此时期的改革较为传统,主要涉及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清政府基本能够有秩序地推进改革。
第二阶段为1905-1908,这一时期由于日俄战争最终以立宪的日本打败了专制的俄国而告终,清廷改革在立宪派的大声呼喊下决定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并于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当立宪派听到这个消息,莫不奔走相庆、破涕为笑。当时在海外的梁启超还发表长文高度肯定清政府的政治体制改革。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新政逐渐走向激进。
第三阶段为1908-1911,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先后死去,两位权威人物的突然离世使清末新政在关键时刻失去了主心骨,之后的继任者又明显撑不住场,改革逐渐失序。
我们之前谈到,20世纪初的中国最尖锐的矛盾是民族矛盾,但是这个民族矛盾一方面体现在满汉矛盾上,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所体现出来的。自太平天国汉族官僚崛起、地方督抚专权开始,地方渐渐不再听命于中央,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南方各省督抚与帝国主义签订《东南互保协议》更是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无论是推行新政,还是预备立宪,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故而改革后期的收权是理所应当的,但却明显已经触动了大权在握的地方督抚的利益。同时,新政后期逐渐失去了前期的诚意,尤其是皇族内阁的出台,彻底将立宪派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总之,新政并未实现王朝自救的目的,反而促成了革命条件的成熟。
(出示革命派大事年表)
与此同时,革命形势却逐渐高涨起来。孙中山、黄兴、邹容、秋瑾、徐锡麟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一方面宣扬革命主张,传播革命思想,另一方面还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
有人说20世纪头十年的中国是“改良与革命赛跑”,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很明显“改良”已后劲不足,而“革命”势头正旺。
三、革命之果——民国、共和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很快取得胜利。随后的两个月中,南方14个省纷纷响应革命,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但很快孙中山就在重重压力之下,被迫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他做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这样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
课本上有两副图片。
(出示材料)
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一副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在这次会议上,孙中山以16:1的绝对优势被选为临时大总统,而另一幅是在孙就任临时大总统两个月后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图片。
问题:该如何看待短期内的总统让位呢?而且课本在阐述孙袁嬗替的字里行间似乎在向我们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孙中山可以不妥协却妥协了,是孙中山的妥协导致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是这样吗?如果让我们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进行思考会有怎样的选择?如果你是孙中山是否会有其他比妥协更好的选择?
(出示材料)
材料五:一次安徽前线军情告急,粮饷皆缺,急电中央索饷。孙总统大笔一挥拨款20万,但他却不知所谓国库中仅有银元10元。根据美国陆军参谋处资料,当时袁世凯的北洋系部队大约有16.4万人,是当时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而南方的革命军,据日本陆军武官估计大约有40万人,可大多缺乏训练、纪律涣散,装备落后,无法打仗。
——汤奇学、潘婧文:《历史的上佳选择——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述评》
在南方革命军士气高昂,饱含爱国救亡热情,以期迅速推翻清朝,创建共和中国之时,却发现无论是财政还是军事力量都远不如北方,具体而言,是不如此时掌握清朝实权的以袁世凯为核心的北洋集团。因此,孙中山的“让位”并不是妥协,反而恰恰是为了实现其推翻清王室、建立共和国的理想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在北方,袁世凯的北洋军虽然曾对革命军以猛烈一击,在军事方面暂居优势,但却并不乘胜追击,而是利用革命军的声势给清廷以压力。加上在华的外国势力在看到清朝已无法挽救的情况下,拒绝支持清政府,把扶植目标转到了袁世凯身上,大肆宣传袁世凯是“时代的宠儿”。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清王朝结束。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从刚才的分析中,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完全是当时南北议和以及各方政治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
问题:那么辛亥革命到底算是胜利的?还是失败的呢?
(出示材料)
材料六:辛亥革命胜利了,……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谱写了辉煌业绩,……为后世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和思考启迪。
——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七: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误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
——《孙中山全集》第7卷
问题:分别概括材料六和材料七中关于辛亥革命的结论,并结合教材内容找出论据予以证明。
(学生讨论略)
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我们总结一下。
如何去评判一场革命的胜败?我们可以从两个尺度去分析,首先是以主观尺度去思考,即是否完成了革命者的既定目标。革命者的既定目标是什么呢?——孙中山早在1905年创立同盟会时就提出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成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后来,孙中山又把它们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课本“学思之窗”中有孙中山关于“三民主义”的解释,他认为民族、民权是当时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民生则较为容易实现,可以暂缓。
那么三民主义的目标在辛亥革命中实现了吗?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就是实现了民族这一目标,而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即实现了民权这一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革命是胜利的,尤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出示材料)
材料八:
1.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各项自由权。
3.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选举制。
4.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5.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在临时大总统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问题:从其内容来看,体现了什么原则呢?
从中可以体现出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责任内阁等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和政权组织原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但是评判一场革命还要以客观尺度去衡量,即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大的革命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很显然,辛亥革命只反满清,并不明确反帝;虽推翻了君主专制,但封建专制仍存。从这个尺度来看,辛亥革命无疑又是失败的。
从刚才分析的辛亥革命之胜败,我们不难得出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请大家结合教材最后一目认真分析总结。
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建立共和政体,传播民主共和;冲破封建藩篱,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打击帝国主义,利于民族独立与解放;促进风俗变化,推动社会进步。
但辛亥革命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一个有科学革命纲领、能够发动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
四、革命之魂——先烈、精神
(出示图片)
重温一百多年前的那场革命,我们能够深切地认识到无论是清廷的最后的垂死挣扎,还是秋瑾等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的革命努力,亦或是孙中山为实现共和的愈挫愈勇的坚忍不拔,任何人、任何团体在社会巨变面前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只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融,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孙中山曾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百年前的中国面临巨变,百年后的中国仍然面临巨变。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让我们重温历史,展望未来,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