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时空观念:能够运用时间轴从时空上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及过程,把握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时空定位。
2.史料实证:能够运用相关史料,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并进一步认识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历史必然。
3.历史解释:通过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同时指出这场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具有历史局限性。
4.唯物史观: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了解辛亥革命的进程,各种力量的博弈,体会革命的艰难曲折和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辛亥革命,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中的历史贡献,感受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信念、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与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辛亥革命
导入:
“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为什么会爆发辛亥革命?又取得了什么样的革命成果?带来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接下来我们从三方面来学习: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分别是课本内容的三部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边疆危机不断,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抗外来侵略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与探索,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也掀起了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改良运动,但都未能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涨,八国联军侵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全面加深。
面对民族危亡,1901年初,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新政内容规定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创办工商企业、兴办学堂。“新政”的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措施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
著名的史学家陈旭麓这样评价清末“新政”: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挽救危亡的新政,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1903年青年革命家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以高昂的激情,论证了推翻清朝统治、实行革命的正义性和必然性。他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他还喊出“中华共和国万岁”的口号。《革命军》成为引导仁人志士走上革命道路的明灯。
孙中山首先举起了反清革命的旗帜。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第一子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总结孙中山先生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哪些准备?
孙中山是广东省香山县人,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式的近代教育。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国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将力量分散的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孙中山这样评论当时的国内形势,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民族主义就是进行民族革命,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清政府统治。民权主义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就是通过社会革命,核定地价,天下为公。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将矛头直指清王朝,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权利的愿望;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也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除继续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外,孙中山还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其中1911年以徐锡麟、秋瑾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广州黄花岗发动的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骨干成员损失惨重,也给了清政府以沉重打击。孙中山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文中高度评价黄花岗起义:“则斯役之价值……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在革命运动高涨之际,清政府顺应时代潮流,继新政之后,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0年,立宪派发动三次“国会请愿运动”:
1911年,清政府宣布组建责任内阁。
预备立宪只是清政府为了抵制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假意改革,实为压制革命,加强皇权的一场骗局,但它传播了宪政知识,进行了民主政治思想的启蒙,促进了我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发展。
清政府在《钦定宪法大纲》中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宪法维护的仍然是君主专制制度。
《钦定宪法大纲》给了立宪派一个沉重打击,但是他们仍对清政府报有幻想,1911年,清政府公布第一届内阁成员,13个席位中,满人占据9席,而满人皇族又占了其中7席,被时人饥为“皇族内阁”,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人民也是这一时期不容忽视的力量,自1901年新政改革启动以来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夕的数十年,各种形式的“民变”,风起云涌,愈演愈烈,“几乎无地无之,无时无之”,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严重威胁封建统治。
清政府晚期所进行的一系列变革活动,不但没有挽救危机,反而加速了灭亡,但客观上为民族民主革命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在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下,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积极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组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并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各种因素共同推动了革命高潮——武昌起义的到来。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二部分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归纳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
1911年5月,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政策,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享有川汉、粤汉铁路的修筑权和继续投资的优先权,之后并没有补偿先前民间资本的投入,激起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清政府紧急调动驻扎湖北的清军入川镇压,这就导致湖北防务空虚,革命党人抓住机会,发动了武昌起义。
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
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议和,史称南北议和。在此期间,混入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竭力把革命引向拥护袁世凯的道路。在立宪派心中袁世凯具备孙中山缺少的财力、武力,是“统一”和“立宪”的象征。在内外交困和重重压力之下,孙中山被迫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他做大总统。袁世凯随后又以南方革命党的共和要求,对已束手无策的清政府施压。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这样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
孙中山的让步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为接下来革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也体现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与艰难性。
为防止袁世凯专权,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就是辛亥革命的历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制度的确立,法制取代人治。
请同学们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哪些原则?如何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言论、著作等自由权。”体现自由平等原则。
“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体现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体现了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之路的用心良苦,但是仍不能阻止袁世凯走向独裁,以至于孙中山先生也说“只有共和之名,而无共和之实”!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我们刚才学习的辛亥革命的内容可以总结出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小组讨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积极意义:
材料中提到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以下几点:
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风俗上: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变革。
局限性:
辛亥革命是否完成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在袁世凯夺取政权之后,并没有维护民主共和,中国历史进入北洋军阀的混战时期。
材料中也提到辛亥革命根本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以下几点:
1.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3.未能发动广大民众。
课堂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说:
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历史的车轮在向前发展,在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中,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