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4张PPT。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
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唐·白居易
漠漠沙堤烟,堤西雉子斑。——唐·温庭筠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伏懒。——唐·岑参沙漠小百科 沙漠(亦作砂漠)是指沙质荒漠,地球陆地的1/3是沙漠。因为水很少,一般以为沙漠荒凉无生命,有“荒沙”之称。
沙漠地域大多是沙滩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经常出现。泥土很稀薄,植物也很少。有些沙漠是盐滩,完全没有草木。沙漠一般是风成地貌。 在沙漠中心 美国的莱特兄弟俩于1902年设计出了他们的第一架飞机航空奠基者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飞机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如果说飞机的发明和制造经历了一个曲折而艰难的漫长过程,那么飞行员的试飞和新航线的开辟也同样经历了一段艰辛的时期。 在20世纪初,飞机的制造技术还不完善,同时,天气预报也不准确,信息技术也不发达,对于较早一代的飞行员来说,每一次驾驶飞机上天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 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最早的飞行员之一,是撒哈拉航线的飞行员。在1935年的一次飞行中,飞机坠毁在利比亚沙漠。作者简介 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的作家,但他的一生主要是在航空线上度过的。他的小说特点是围绕他本人的航空经历,描述了当时法国飞行员的惊险豪迈的生活。他的代表作有《南线邮航》 (1928)《夜航》(1931) 《人类的大地》(1939)《战争飞行员》(1942)《小王子》(1943)《堡垒》(1944) 检查预习硌 犁 铧
筛 糠 真谛
乙醚 虫豸
打嗝 噎 住
躯壳 脐 带(gè) (lí) (huá)
(shāi) (dì)
(mí) (zhì)
(gé) (yē)
(qiào) (qí)
1.触着凸起的东西觉得不舒服或受到损伤。
( ) ???????????
2.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
3.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 )????????????
4.形容众多的人。(??????????? )
5、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 词语积累硌筛糠卷土重来芸芸众生死得其所 《在沙漠中心》写( 我 )
(人物)因飞机坠毁被困(沙漠)
时(地点)( 一段时间的
心理变化过程 )(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完成填空题 《在沙漠中心》
写( )(人物)因飞机坠毁( )
(地点)的( )(事件) 圣埃克絮佩里 被困沙漠中心理变化过程 文章写了“我”濒临死亡的处境以及面对死亡从痛苦绝望到坚定顽强的心理活动过程。
请根据记叙内容划分文章层次,注意语言标志。文章思路梳理一、(1--7)在沙漠里濒临死亡痛苦挣扎的情景和心理活动。
二、(8--19)将自己埋在沙子里宁静的心理活动。
三、(20--21)回归现实,继续走下去。1、本文用大部分篇幅描写“我”的心理活动,你能看出哪一段是全文的过渡段吗,是怎样过渡的?9段,内心从“难受”到“平静”的过渡。
以后用大量的篇幅写“我”的心理活动。2、找出第一部分中描写沙漠环境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作用是什么?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广漠环境的恶劣,与弱小无助的“我”构成对比,强调了“我”所处环境的险恶,衬托了“我”抗争的无力和“我”的痛苦绝望。3、请同学们找一找,作者坠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1)、因血液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
2)、寒风越刮越猛,吹得他团团转。
3)、感到呼吸困难。
4)、找不到任何水,连露水也没有。4、在这些困难中,我有了哪些生理上的不适?1)、产生幻影
2)、感到疲倦、错乱
3)、呼吸困难
5、在把身体埋在沙子里后,“我”想了 些什么?1)、回顾了被困沙漠的窘态
2)、与朋友告别
3)、“生活”的意义
4)、抒发自己“死得其所”的情感6、作者在生理上产生了幻影、疲倦错乱、呼吸困难等不适的症状,那作者在心理上是否也产生了不适呢?请同学们找一找表达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寒风就象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2节)
------痛苦
我跑不过了,在也没有力气了。(2节)
------绝望
我感到,有一股图象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10节)
------平静
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18、21节)
------乐观7、“我”所认为的“生活”的意义是什么?(重点研读13、16、19段)----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在与大自然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承担生命的责任,寻找人生的真理,实现生命的价值。圣埃克絮佩里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在时间长河中是无比短促的,单独一个人的生命是无所作为的;因而,人的生命所以有价值,从纵的来说,是保证人类文明的延续与昌盛,从横的来说,是促进人类的交往与团结。有意义的一生是履行人的职责的一生。因为有了这个坚定的信念,他和他的同志即使在看来山穷水尽的地步,决不放弃生的职责,行动的职责。 8、用了什么方法来阐释“生活”的意义?对比
1、与农人做对比
2、与芸芸众生做对比
3、与斗牛士做对比9、作者为我们揭示的“探险”的真谛是什么?探险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探索,也是人类对自我体能和智能的挑战,更是人类文明发达的内在动力。探险是为了寻求真理,探险是履行自己的职责,探险是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是热爱生命的表现。它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也不是年少冲动,而是对责任的承担。 圣埃克絮佩里在荒凉的沙漠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找找他复杂的心理变化,细读相关的语句。(心情痛苦、绝望、乐观、平静) 1、表达作者心情痛苦的句子:
2、表达作者心情绝望的句子 :
3、表达作者心情乐观的句子
4、表达作者心情平静的句子: 10、请同学们找一找梳理第二部分中“我”的心理难受——平静、宁静——轻松、幽默——渴望、期待、希望——幸福、没有遗憾11、作者为什么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的平静、
乐观的呢?
1)、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
决不是他的错。
2)、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
3)、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
对人类的责任感。
4)、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
所以他不抱怨。12、作者的这种冒险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吗?那他是为了什么呢? 作者热爱自己的生命,但是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对一个责任的承担。这个责任就是对人类崭新的建设事业负责,对人类的命运尽一点点责任。为此冒险是值得的,是崇高的。 品味语言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沙漠夜晚的低温和严重的缺水使作者感到寒冷难耐,死亡的危险更让作者感到绝望,这是作者所面临的危险的真实写照。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作者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 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宝贵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我们”期待。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4.我没有一点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作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的,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没有使生命虚度,所以即使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他也无怨无悔。 缺水寒冷寒风幻影疲倦,错觉呼吸困难痛苦 绝望平静 乐观对生命
对事业为了人类的事业尽一点责任
热爱生命,毅力坚强课后作业 1、完成本课的研讨
与练习二 2、积累一些有关拼搏
进取类的名言警句(至少三
句)1、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 自勉联 3、说一说关于探险的
名言(至少两句)1.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 ——[法]罗曼罗兰2.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 ——[美]卡耐基 关于探险的名言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于战胜了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得的。 ——[英]卓别林
3.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 ——[美]卡耐基
4、讲一讲中外探险家
的故事(至少一个)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
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
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
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
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
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
《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
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
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
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
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
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
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
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
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魏格纳的故事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l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人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 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启示:
①应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②身处逆境应该看到生活的希望。
③困境中应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④生命的价值在于发现
⑤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对他人的一种责任。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现在你们还在温馨的教室里,或许还感受不到生活的艰辛,但是以后你们会经历种种困难。但不管怎样,都要像课文的结尾所写的那样:我们要继续走下去。即使身处沙漠中心,希望你们也不要忘了给自己点一盏心灯。只要心还亮着,世界就是明亮的!与同学们共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