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件(23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件(23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07 18:02:58

文档简介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张伟成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莱州一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初步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初中时对本课有所了解,通过一个多学期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习时不会有太大压力。?但学生主要侧重对历史现象的感性认识,片面、零碎,理论缺乏深度,分析缺乏广度,仍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积极的世界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经济特区,浦东开发的影响;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并探究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基本特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理解建立经济特区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的资料,设置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方法。
通过探究,深刻理解我国“入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了解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动向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运用音乐视频播放《春天的故事》,然后提问学生这个老人是谁?画的这个圈又是指的哪里?从而导入新课。
运用ppt播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过,从而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运用概念图的形式归纳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使用这些技术的效果:学生会很清楚的把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春天的故事》,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收听音乐,思考问题
音频
讲授
讲授经济特区的概念,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经过
引导学生把握历史概念,梳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脉络
PPT播放
研讨
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学生归纳分析
学生回答以后PPT展示
探究
现代对外开放和近代史上对外开放的不同
学生自己比较,培养解答比较题的思路
学生回答以后PPT展示
训练
近几年设计本课的高考题
锻炼学生答题能力
学生回答以后PPT展示、讲解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讲授本节课的过程中运用了多媒体、视频、知识体系、当堂检测等多种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时间学习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导入环节,利用音乐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直观、生动。本课最后通过比较现代对外开放和近代史上对外开放的不同,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学生肩负的历史责任感,达到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明白当代人肩负的历史责任。
课件23张PPT。 温故知新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3、国企改革的中心环节和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及意义。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
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了解世贸组织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情境导入:春天的故../必修二/我的20课/春天的故事.mp3事(董文华)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啊!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捧出万象更新的春天。啊……
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难忘的春天,
啊……春天的故事!问题导学1: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文相关内容,思考: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特点?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概念解读:经济特区我国的经济特区是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设置的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它的特殊主要表现在经济上而不是政治上,即不同于内地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思考:什么是经济特区?
   设立经济特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经济特区与旧时的租界及今天的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有何不同?(提示:是否享有主权?“特”在何处?设立目的?历史再现:深圳经济特区从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的角度分析在深圳等地建立经济特区的原因。大连秦皇岛烟台宁波广州青岛天津南通北海湛江上海温州福州连云港14个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历史再现:开放中的上海浦东归纳整理: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
2.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3.过程:
1)经济特区:①目的: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原因: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
③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海南(1988)
2)沿海开放城市:“大秦烟波广青天,南北江海温福连”(1984)3)沿海经济开放区: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4)开发上海浦东:1992
5)天津滨海新区:2004
4.特点: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5.作用: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问题导学2: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文相关内容,简要介绍世界贸易组织,概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艰难历程。历史再现: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它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实际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世贸组织日内瓦总部历史再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总协定主持召开的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议;
1986年7月,中国正式审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2001年12月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在中国入世协定书上签字延伸探究: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和影响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世贸组织几任总干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同的意愿: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摩托罗拉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总裁赖炳荣说:“中国加入WTO对我们有什么不利影响?我想不出来!“通用电气公司认为,中国“入世”意味着为外国公司提供更多的贸易权和机会、更多的市场准入,中国市场将变得更加透明和规范。
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归纳整理: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世贸组织概况:
1)成立:1995.1.1,总部:日内瓦,前身:关贸总协定(1948.1.1)
2)性质: 世界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原因:①“中国需要世界”:使中国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②“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提供了广阔市场。
2)过程(1981,1986,2001)
3)影响: ①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②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③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制度性开放发散思维: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中,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成为狼。否则,你把自己摆在羊的位置上,结果是只有被狼吃掉。如果把自己变成狼,还可以拚搏一番……而要成为狼,就必须熟悉国际竞争的规则,按照国际惯例来竞争。如果你不去,也不敢去了解国际竞争规则,你就永远没有成为狼的可能!
——海尔集团总裁 张瑞敏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1.机遇:
1)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2)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机遇;
3)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力;
4)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有利于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2.挑战:给国内弱势产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中国的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实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延伸拓展:两种“开放”之比较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何不同?
思维角度(背景、性质、目的、内容、影响):
1.背景(“坚船利炮”/“独立自主”);
2. 性质(“列强侵华产物”/“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3.目的(适应列强侵略需要/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4.内容(“开埠通商,降低关税”/“经济文化交流”);
5.影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知识整合:对外开放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背景、目的、过程、特点、作用)
二、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世贸组织概况(成立、性质)
2.中国加入世贸(原因、过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