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跨学科实践 关于社区噪声污染控制的建议(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跨学科实践 关于社区噪声污染控制的建议(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01 14:3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沪版物理(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跨学科实践
关于社区噪声污染控制的建议
一、填空题
1.在录播室录课时,老师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   产生,并通过   传到现场学生的耳中。为了防止室外的嘈杂声干扰录课,录播室的墙壁采用新型的隔音材料,其减弱噪声的途径是   。
2.如图所示是庄园同学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皮筋小乐器。
(1)当她用相同的力度弹a、b、c、d四根皮筋(松紧程度和长度均相同)时,发声音调最高的是皮筋   ;
(2)庄园同学在大家午休时用它演奏乐曲《孤勇者》,此时的音乐对其他同学来说是   (填“乐音”或“噪声”)。
3.当你接听电话时,一般能够知道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是根据声音的   进行判断的。在教室自习时,如果你用手机跟别人讲话,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你的声音属于   声,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这时使用手机。
4.如图所示的是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二、实验探究题
5.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   ;
(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   ;
(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   ;
(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   (写出一个即可)。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玻璃杯发声大小 最小 最大 较大
最强 最弱 较弱
三、单选题
6.如图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
B.图乙中深海探测仪利用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探测
C.图丙中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D.图丁中防噪耳罩通过防止噪声发生地方控制噪声
7.下列关于声音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B.街道两旁植树,可以减弱噪声的产生
C.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减小声音的音调
D.做“B超”检查,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8.同学们在音乐教室排练文艺节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用力拨动古筝的琴弦,可以提高琴声的音调
C.同学们的笑声越大,笑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D.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调辨别
C.“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
D.摩托车安装有消声器属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0.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四、综合题
1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或完成单位换算
(1)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   ;
(2)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   ;
(3)流感病毒分子直径约为9×10-5m=   mm。
12.(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2)晚上小明家楼上的孩子正在拉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琴声影响了小明的学习,他关上窗户,这是在   控制噪声,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有一种重要的仪器﹣﹣声呐,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   (“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
五、科普阅读题
1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但科学家发现,雪花落水真的能发出声波。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
著名的约翰·霍市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似勒提教授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利用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拍摄发现,下雨时水中确实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经过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发现,下雨时产生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情况一致,而且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也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经过实验验证,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发现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鲸鱼而言这个声音是   (填“噪声”或“乐音”),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   能传播声音;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发射和接收的声波的频率   (选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20000Hz,通过声呐探测可以知道海中敌方潜艇的航行深度,这个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3)若从水面的气泡产生声音开始,到鲸鱼听到的时间为0.04s,则鲸鱼距离水面   m(此时海水中声速为1500m/s)。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振动;空气;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答案】a;噪声
3.【答案】音色;噪
4.【答案】响度
5.【答案】将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吸音性能;聚酯棉;厚度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1)cm
(2)dB
(3)9×10-2
12.【答案】(1)响度;音色
(2)振动;传播过程;超声波
13.【答案】(1)超声波;噪声;液体
(2)大于;信息
(3)60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