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学实录
【学习目标】
1.从文本出发,从结构入手,学习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及语言特点。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进而学习全面辩证看待事物的思维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把握杂文的文体、语言特点及本文独特的结构特点。
难点:学习“拿来”这种辩证的思维方法。
【学习方法】
以生为本,问题导学,质疑讨论。
【内容摘要】
本课在师生平等和谐的研讨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拿来主义》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探讨“拿来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方法的现代价值,让学生充分认识杂文的特点,并感受鲁迅先生思想的魅力。课堂以学生的问题为依托,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疑激趣,重文本、重“语本”、重生本,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从而提高课堂质效。
【关键词】问题导学、生本课堂、拿来主义
【课堂实录】
1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大家知道,鲁迅先生的文章是不太好懂的,而且这是一篇杂文,所以说这节课的任务是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但是我相信,我们扬州中学的同学们一定能够取得挑战的胜利。
2
检查预习
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在一张纸上听写生词,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自诩、残羹冷炙、冠冕、吝啬、孱头、国粹
(课件显示答案,请两位同学上黑板订正,其他同学互评。“羹”“吝”错的比较多)
师(点评):“羹”是会意字,由“羊”和“美”组成,意为美味的肉汤。“吝”字要注意写法。
师:检查第二个预习作业,用课本中的话概括:什么是“拿来主义”?
生:第五小节: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师:我考你一个文言词汇。“是为拿来主义”中的“是”怎么理解?
生:这。
师:是什么词性?
生:指示代词。
师:很好。请坐。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这是你的理解。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理解?
生:第七段: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师:好。请坐。这两位同学都回答得好,都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什么是“拿来主义”,都说出了部分真理,但总觉得还是有点单薄。看来这篇仅仅1290个字的文章,理解起来并不是很容易的。
3
问题导学
师:确实,这篇文章不太好懂。在预习的时候,同学们也针对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语言、观点、价值等各方面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也让我想起了著名的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先生的一句话:“只要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你就一定会与鲁迅相遇。”一个有思想的人,就是一个会提问的人。看来,我们都是非常有思想的人。我们先来展示一下大家的思考成果。
(教师用课件分别展示八个组所提出来的问题)
这里要尤其表扬第七组同学,他们提的问题是最多的,当然,书写水平有待提高。我后面会对大家的问题进行分解,在这里就不一一读出来了。
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但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所谓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一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浏览过同学们的问题之后,发现有几个是同学们质疑比较多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先解决这些质疑比较集中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好吗?
生:好。
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大家产生新的问题,也可以随时提问。
我们先来看问题最集中的一个地方,有五个组的同学都对文章的开篇提出了质疑:文章的标题是“拿来主义”,为什么作者开篇没有写“拿来主义”?为什么不开门见山?请大家看着文章的第一段,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看看第一段写了什么,为什么没写“拿来主义”。
开始,读。
(学生齐读第一段)
师:请大家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先是提到了什么主义?
生:闭关主义。
师:然后呢?
生:送去主义。
师:它列举了“送去主义”的什么?
生:例子,表现形式。
师:请大家思考,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了“送去主义”的例子、形式、现象,这跟标题“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并小声表达观点)
师:那位男生,你的理解是什么?
生:拿来主义是说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作者先谈到了“闭关锁国”,被强行打开大门之后,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了一个转变,作者最后说“有一点进步”了。但是鲁迅先生还想继续进步,所以就提出了“拿来主义”。我是这样理解的。
师:你认为作者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认为是不好的,否定的。
师:是。否定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那怎样是对的?
生:拿来!
师:这种行文结构叫什么?
生:先破后立。
师:很好。(板书:破、立)
师:在跟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个疑问,想跟大家交流一下。请大家看着第三段,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大家看看第三段写了什么?好,这位穿红衣服的女生,请你来读一下。
(学生朗读第三段)
师:感谢。我觉得这个同学的音色非常美,我们给她的朗读鼓个掌。
(生鼓掌)
师:第三段写了什么呢?
生:还在写“送去”。
师:是。老师有个疑问,第一段已经否定了“送去主义”,且第二段已经正面提出“拿来”的观点,为什么第三段又写“送去”?跟第一段有什么区别?请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小声讨论)
生:这是在讨论为什么不能只“送去”。
师:因为“送去主义”会带来什么?
生:会使得我们的后代一无所有。
师:这是“送去主义”的什么?
生:后果。
师:对。所以第三段是不是第一段的简单重复?
生:不是,第一段主要写“送去主义”的现象、形式,这一段是写“送去主义”的危害,是对第一段的补充和深化。
师:非常好。所以作者在这里进一步告诉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必须要“拿来”。先破后立,边破边立,破中有立。那么,怎样“拿来”呢?我们一起来齐读第七段。预备,读。
(生集体朗诵)
师:怎样“拿来”?
生: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师:是的。
(师用课件继续展示学生的问题)
但在这一部分,在这里,同学们又有了新的疑问。陈纤叶同学提问说:为何要写到“大宅子”?大家思考一下。
生:其实我觉得这里的“大宅子”指的是外国的文化。
师:嗯。
生:作者写道,如果是反对这个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污染了,就用一把火烧光,这其实是当时中国的一种极端现象,全盘否定,作者骂这些人是“昏蛋”。羡慕这些旧主人,接受大宅子里的一切,全盘肯定,作者也不赞同,所以说他们是“废物”。作者在这里是给“拿来主义”下定义。
师:是下定义吗?请同学们读一下第八段的第一句话。
生:譬如罢!
师:譬如罢——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生:我认为是比喻论证。
师:比喻论证,是的,请坐。
大家来看,大宅子,这是一个很形象的说法,是一个比喻。作者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我们拿来主义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刚才有同学说“大宅子”比喻外来文化,“昏蛋”和“废物”分别指对待外来文化时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两种人,那么“孱头”指什么?
生:懦弱的人。
师:是。“孱头”“昏蛋”“废物”分别指的是在对待外来文化时,懦弱害怕、全盘否定、全盘肯定三种态度,作者认为这三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那么正确的是什么?
师生(合):占有,挑选。
师:对。那么,怎样“占有,挑选”呢?请同学们划出“大宅子”里的各种事物。
(学生划线)
师:“大宅子”里有什么?
生: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
师:这四种事物,分别是什么类型?鱼翅是什么类型的?
生:吃的。山珍海味。
师:我们可以给它一个说法,叫做“有益无害”,请大家用这种结构方式把后面的三种也概括出来。鸦片是什么类型?
生:有益有害。
师:烟枪烟灯呢?
生:无害无益。
师:姨太太呢?
生:有害无益。
(提到“姨太太”,学生开始笑)
师:我们请刚才笑得比较灿烂的那位同学来回答一下,针对这四种不同的类型,作者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生:对于有益无害的鱼翅,作者说“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也就是说,对于外国文化中有益无害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槽粕,就是吸收。
师:鱼翅有糟粕吗?
(师生笑)
生:没有。
师:所以可以大胆——
生:大胆吸收。
师:第二种,有益有害的呢?
生:对待有益有害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师:第三种,无益无害的,怎样对待呢?
生:仅仅是留一点观赏。
师:第四种呢?
生:要全盘否定。
师:对。作者在这里告诉我们,大宅子里有很多东西,有鱼翅,有鸦片,有烟枪烟灯,有姨太太,那么,怎么对待它们?陈纤叶同学,现在你能不能自己解决你之前提出来的问题:为什么作者写“拿来主义”却提到了大宅子以及大宅子里面的东西?
陈纤叶:作者提到“大宅子”主要是借此表现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对于有利的东西,我们要吸收,取其精华;对于有害的东西,要去其糟粕;无益无害的,就拿来观赏、作纪念;无益有害的,就完全否定。
师:很好,现在你自己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了。
师:作者在这里用比喻论证的方式,告诉我们,拿来主义者应该是“占有、挑选”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最后一段。
(生齐读)
师:刚才听大家读书的时候,我觉得第一句话的读法值得商榷。“总之,我们要拿来。”这句话有四个词:总之、我们、要、拿来。请问在朗读的时候,应该重读其中的哪一个词?我们先试一下重读“总之”。
生齐读:总之,我们要拿来。(重读“总之”)
师:再试一下重读“我们”。
生齐读:总之,我们要拿来。(重读“我们”)
师:再试一下重读“要”。
生齐读:总之,我们要拿来。(重读“要”)
师:再试一下重读“拿来”。
生齐读:总之,我们要拿来。(重读“拿来”)
师:大家觉得要重读哪个词才比较合适?
生:重读“拿来”。
师:为什么?
生:标题就是“拿来主义”,重读“拿来”,是要强调突出主题。
师:是的。那我们再来读一下。
生齐读:总之,我们要拿来。(重读“拿来”)
师:在这一段中,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二句话: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有同学问“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三者可否调换顺序。(课件展示学生所提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是哪位同学提出来的,能否举手示意我,我想认识一下。
提问题的女生:这是我们整个组的问题。
师:你们是第几组?
生:第三组。
师:好,第三组提出了这个问题。另外还有胡啸、任世业、常惠林、乔璐、杨卓凡五位同学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使用、存放、毁灭”能不能换成“或使用、或毁灭、或存放”?这也是在问顺序问题。
我来自深圳,以前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深圳的同学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提到了第九段的标点。请大家看一下,“鱼翅”这一句,“只不用它来宴大宾”,后面是什么标点?
生:分号。
师:“鸦片”这一句,后面是什么标点?
生:句号。
师:“烟枪烟灯”这一句是什么标点?
生:句号。
师:“姨太太”这一句后面是什么标点?
生:句号!
师:深圳的同学问我:老师,这四种难道不是并列关系吗?为什么前面是分号,后面三个是句号?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今天,我想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第三组提出来的“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顺序问题,看看标点和语序两个问题之间有没有关联,看看扬州中学的同学能不能帮深圳的同学解决这个标点的问题。请同学们静思默想,独立思考。
(学生思考)
师:有想法可以示意我。好,这位女生。(即刚才提出语序问题的同学)我发现同学自己提出来的问题,自己又找到了答案。非常好!
生:我觉得第九段和第十段其实有一个对应的关系。
师:怎么对应的?
生:“鱼翅”和“鸦片”两句之后是句号,“鱼翅”是有益无害,“鸦片”是有益有害,都是可以用来使用的,所以跟第一个“使用”相对应,而“鱼翅”和“鸦片”两者之间是个小小的并列关系;“烟枪和烟灯”一句后面也是句号,它是无益无害的,只可以用来存放,所以跟第九段的“或存放”对应。“姨太太”一句后面也是句号,它是有害无益的,就是可以“毁灭”的。三个句号跟下面三个词是分别对应的。所以顺序不能换,标点符号也没有用错。
师:大家对这个解释满不满意?
生合:满意。
师:那能不能有点掌声啊?!
(生鼓掌)
师:好,我也代表深圳的学生对这位同学表示感谢!
师:所以标点是会说话的,标点符号的问题其实就是文章思路的问题。鲁迅先生写文章如此用心,具体到标点符号,具体到语序,具体到标点和语序的对应,可见其行文的严谨。
师:还有四个组同学对这一段最后一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句话,有一些疑问。我还是把问题交还给大家,请大家思考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尝试把否定句式转换成肯定句式,如果拿来了,文艺就怎么样?
生:就成为了新文艺。
师:为什么?
生:如果不拿来的话,文艺……之前的文艺应该都是古文,我们从外国学习一些新思想、一些新经验,我们的文艺就变成白话文。
师:仅仅限于语言文字的形式吗?还有没有同学可以再补充一下?
生:其实我觉得,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是在吸收外来文化之后,我们自己的文化可以有一个提升,然后我们的文艺也可以得到提升,没有拿来的,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不能成为新文艺。
师:所以,只要我们拿来,我们批判地继承,批判地吸收,我们的文艺也会吸取新的养料,也会成为什么?
生:新的文艺。
师:是的。好,请坐。
师:刚才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解决了很多问题。我们讨论发现,这篇文章,先破后立,作者在破立当中告诉我们拿来主义者正确的做法。文章很自由,很灵活,它不像我们普通的议论文一样,先提论点,然后再用分论点等进行论证。那么,这种自由、灵活的议论文叫做什么?
生:杂文。
师:对,杂文!预习的时候我们曾经介绍过这种文体的特点。杂文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体,它是散文与论文的联姻,是议论性的散文,同时又是文艺性的论文,它掺有一定的散文笔法,可以自由、灵活地发表感想、论事说理,议论性与形象性并存。这就是杂文独特的文体特点。
师:杂文不仅在文体结构上独具特色,在语言上也是很有特色的。也有同学提了一些语言方面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下。
(课件显示学生所提的问题: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这里的“进步”怎么理解?)
师: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说作者认为活人代替古董是不是进步?
生:不是。
师:不是,那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反语。
师:很好!“进步”本来是一个什么感彩的词?
生:褒义词。
师:所以作者在这里是把褒词怎么用了?
生:贬用。
师:很好,褒词贬用。请大家找一找,这篇文章里还有没有褒词贬用的地方?那位男生!这个男生很活跃。话筒递一下。
生:第三段,“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还有,“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这里也是反语,作者表面说只是送出去,见得丰富,显得大度,从后面尼采的那个例子也能看出来,尼采他就说自己是太阳,只想给予别人,不想取得,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发疯了。他意思就是说,这种只送出去的,是不正确的。
师:所以他的“丰富”和“大度”是不是真正的丰富和大度?
生:不是的,只是反语。
师:用反语来达到什么效果?
生:讽刺。
师:好,谢谢你。我们班有哪个同学特别擅长表演?我们请他加上体态语言来读一下这个句子。大家推荐一下。
生:刘宇。
师:好,来试一下。
生:(带表情)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全班笑,鼓掌)
生:谢谢大家!
(全班大笑)
师:恩,这位同学不仅读得好,而且很有礼貌。
师范读: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有意思吧!所以大家看看杂文的语言特点,怎么样?
生:特别生动。
师:你用话筒说,什么特点?
生:我觉得杂文的语言特别的幽默风趣,很生动。
师:幽默、风趣、生动,很好。但它同时也具有深刻的什么效果啊?
生:讽刺效果。
师:讽刺效果,犀利,深刻。杂文就是这样子的,议论性与形象性并存,语言可以形象生动,可以幽默、诙谐,可以讽刺。
师:1934年,鲁迅先生缘事而发,写了《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那么,时代发展到今天,这种“拿来主义”的思想方法是否依然适用呢?我们班张煜翀和梁子鸣同学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是否仍需“拿来主义”?为什么?
那么,同学们觉得现在我们是否还需要奉行“拿来主义”?
生:需要。
师:是的,比如刚才我们上课的过程中,台下有很多老师在用什么给我们拍照呢?
生:Ipad。
师:Ipad是不是“拿来”的?从哪“拿来”的?
生:美国。
师:还有很多照相机,有很多品牌,比如索尼、佳能等,这些是从哪里“拿来”的?
生:日本。
师:这种“拿来”好不好?
生:好……不好!
(生哄笑)
师:谁说不好?来,请你解释一下。
生:我觉得我们只是拿来东西,没有拿来技术,自己没有掌握技术,这种“拿来”是不好的。
(生鼓掌)
(师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
师:那我再问你,我们能不能只从别人那里“拿”技术?
生:我们还要自主创新,要有自己的思想。
师:说得好!
(师生鼓掌)
师:还有其他的例子吗?
生:比如西洋乐器,还有西方的文学作品等,我们仍然在读,在不断地发现其中的精髓部分。我认为我们自己原有的东西要和外来的东西碰撞,在碰撞中产生火花,有火花就能不断地升温,继而不断升华。这样才能是我们原有的东西变得更好,中国才能更强大。
师:说的太好了!
师:我也想到一个例子。我在火车上看到一份报纸,头版头条就是《大刀向英语头上砍去》。大家想一想,鸦片战争之后,170多年来,中国人对待英语的态度、方法,是不是“拿来主义”的态度和方法?拿来主义者要“占有,挑选”,拿来主义者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我们哪一点做的不好?
生:我们没有辨别。
师:为什么这么讲?
生:学英语也应该有区别、有选择。有些人需要,而且爱好,那就好好学,有些人不需要,不喜欢,那就不用学。
师:而我们现在的做法是怎么样?
生:所有人都要学。
师:对,所以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还是有指导意义的。
4
课后作业
师:鲁迅渐行渐远,但他的思想方法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思想成长的资源,他会让我们的思想更加丰盈。所以,今天,在每个青年学生的心里,给鲁迅留一个适当的位置,仍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课后,请大家以“鲁迅的味道”为题,结合学习本文或阅读鲁迅其他文章的感受,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起立):老师再见。
执教感言
让语文课堂丰盈而灵动
——《拿来主义》执教感言
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大家,并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热情的学习状态,切实提高课堂质效,这是执教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以疑激趣,问题导学
在前置学习阶段,我给学生发了“预习导引”,要求学生在自读、讨论的基础上,针对文章的行文思路、语言、观点等,自主质疑。之后,我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行文思路类”“语言类”“观点类”,整个课堂便循着学生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展开了。
学生的问题才是课堂最宝贵的火花,一个会学习的学生,一定是一个会提问的学生。让学生在毫无羁绊的情况下自主质疑,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地、真正地还给学生,以疑激趣,问题导学,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试想,当学生的问题被展示出来时,这对于提问者来说,是一种怎样的鼓励和肯定呢?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探究答案、解决问题,整个课堂变成了一场探秘的旅程,学生怎能不兴奋呢?真正的教学艺术,不应该着重于怎样用精心打造的操作程序控制学生,而应该努力为学生的“学”创造条件,营造出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共同探究、多向交流的情境和氛围,根据课堂上的学情变化适时调整,并在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时处理得当。这样的课堂,必定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并收获颇丰。
二、重视语本,回归文本
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不花哨,不流俗。公开课、展示课亦然。因此,我在预习阶段就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字词等基础知识。上课伊始,更是用“听写”这一最传统的方式落实字词;在如今的“无纸化”时代,键盘输入正日益取代传统的书写,学生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一笔一划地书写,该是必要的。
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该是教师包办代替,而应该引导学生回归文本,通过集体群读、个体朗读、个性化诵读等方式,细读文本,小组讨论,静思默想。我们通过群读探究文章的结构特点,通过个性化诵读体会“进步”“丰富、大度”等词汇的艺术效果,通过辨析“总之,我们要拿来”一句的重读方式来强调文章的论述重心,通过分号、句号等标点和“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一句语序的对应关系来感受文章的严谨性……语文课,就是要研究语言文字,这才是根本,只有抓住了根本,课堂才能高效。
三、启迪思维,延续经典
鲁迅的杂文,生动有趣,有着强大的理性力量,它幽默、睿智、深刻,如果我们仅仅把《拿来主义》作为论说文来解剖,无疑是对鲁迅先生文章的极大浪费。而目前,鲁迅先生的文章颇不受中学生欢迎,是不争的事实,学界对鲁迅作品去留问题的讨论便是明证。那么,引导学生从教材中仅存的几篇文章里感受鲁迅的魅力,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因此,我特别珍惜学生提出的“观点类”问题,“‘拿来主义’的思想方法在今天是否依然适用?”“在现在社会是否仍需‘拿来主义’?”这样的问题都弥足珍贵,我正好可以因势利导,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层面深入到思维的层面,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拿来主义”这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并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关照当下的时代。在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如何鉴别“抛来”“送来”的东西,如何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前提下“拿来”,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今天该有怎样的补充和发展,相信,探讨这些问题,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来说,极有价值。
鲁迅先生渐行渐远,但是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方法,仍然是我们思想成长的重要资源,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鲁迅,延续经典,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当然,仅仅通过《拿来主义》一篇文章就想达到这样的目的,显然是不充分的,所以,我给学生留下了“鲁迅的味道”一题,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全面而立体地认识鲁迅,继续丰盈自己的思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