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3《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31 15:3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谁悲失路之人——《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琵琶行(并序)》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描述了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借其不幸的身世经历,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压迫、欺凌,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同时,诗人由琵琶女的凄惨身世联想自身遭遇,抒发了无辜被贬、抱负难成的悲怨、愤懑之情。学生应通过诗歌语言的赏析层层解读诗歌所含“五悲”。
【设计理念】
经过初高中语文学习后,已基本具备诗歌鉴赏能力和文本概括能力,对诗歌语言和内容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因此本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分析、主动交流。但学生对诗歌背景或有不解,对诗文的情感和主旨的把握也常浮于表面,所以亦需教师及时地补充和引导。所设计的两课时主要环节皆为学生自由阐明观点,辅之教师点评、补充。此外,第一课时在文本分析后适当加入背景资料,以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位关键人物的人生遭遇;第二课时学生交流后,加之教师理解和师生总结,便于完善师生讨论结果,使其更成系统。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字音,了解字词义,理顺诗歌内容并背诵;
2.能通过朗读,品味无声语言刻画有声音乐的魅力,体会音乐中的意境;
3.能了解白居易诗歌的创作主张,归纳其语言的风格和特色;
4.能多角度赏析诗歌所含“悲情”。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分析琵琶女的形象和人生遭遇;
2.鉴赏诗人描写音乐的语言,把握语言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难点
1.多角度、由浅至深地分析诗歌所体现的“五悲”;
2.深入理解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文本细读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唐宣宗李忱曾写诗悼念一位大诗人,他称“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你们知道这位大诗人是谁吗?(预设通过预习,学生皆可回答“白居易”)今天我们就走进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看看这篇胡儿都能吟唱的千古佳作妙在何处。
【设计意图】以问答导入,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通过李忱的评价侧面说明白居易两篇佳作的魅力,吸引学生走进文本。
二、诗题解析——何为“行”“并序”
李忱诗所说“胡儿能唱《琵琶》篇”中的《琵琶》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琵琶行(并序)》,那为何两处的篇名不同呢?“行”是什么?“并序”又是什么?
知识拓展:1.歌行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南朝宋的鲍照在乐府诗基础上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鲍照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其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初中时所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属于歌行体。此外,李白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皆为歌行体佳作。
2. “并”有“连”“附”的含义。“并序”一般出现在题目中。其内容介绍与诗文密切相关的人、事、物。
教师理解:《琵琶行(并序)》是以歌行体的形式描写了与琵琶相关的内容,并在诗文前做小序说明人、事、物。我们在鉴赏诗歌语言艺术时要注意结合“歌行体”的特点,在理解诗歌内容时则可结合小序帮助自己更准确、简洁地概括。
【设计意图】重温初中所学“歌行体”知识,加深印象,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诗歌体裁特点和小序内容更快速、准确地理解。
三、初读感知——了解内容,把握情感
1.经过课前的预习,请快速回答两个问题:《琵琶行》是诗人写给谁的?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说明诗人为什么要写这篇《琵琶行》?
教师理解:《琵琶行》是诗人赠给江上偶遇的琵琶女的。因为听了她弹的琵琶曲以及她自叙的身世经历,诗人联系到自己的遭遇,发出“同是天下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所以写诗歌以赠之。(板书:白居易、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设计意图】用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全文关键人物和他们的共同之处。
2.给学生8分钟时间自由阅读全文(包括小序),用简单地语言分别从诗人和琵琶女的角度概括诗歌内容,尽可能用文章中的词句。后进行同桌讨论。
教师理解:白居易角度,分别有三事——送客闻声、叹息忆己、重温落泪。琵琶女角度,亦有三事——遮面快弹、敛容自叙、再坐更弹。(依次板书)学生一般很难直接简洁地概括,往往长篇大论,所以在倾听学生回答后,要引导他们一步步删去枝节,保留主干部分,最终在师生合作后得出上述结论,若有更合适的表达也可更换,尽可能选择学生的恰当回答。
【设计意图】从两位关键人物的角度去研究诗文内容,有利于对比两者形象、情感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更佳答案,既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也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尊重。
3.小序中,诗人说自己“因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谪迁之意,因为长句”,读完整首诗,你认为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从文章中找出证据说明你的观点。
教师理解:整体而言,诗歌的情感是悲哀的,带有怨恨的。从文章最后一句“司马青衫湿”很容易就可看出悲。由于经历不同、时代不同,学生回答时或许能有很多不同的感受,但通过之前所学的鉴赏技巧,一般情况下学生读到的情感应该都是偏向消极的,若无太大偏差,除“悲”“怨”“恨”之外,也当认可学生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但此处只为初读感受,并不作深入解读,而是在后面学习中,通过人物形象、环境、乐曲声等的语言描写进一步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初读感受,引导他们从语言中体会情感,而非主观臆断。
四、人物分析——为何“同是天涯沦落人”
1.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细读文本选段,分小组赏析人物:第一组和第二组细读文章第三段——琵琶女敛容自叙——以及小序,找出琵琶女的形象和身世经历,并以文中语句佐证观点;第三组和第四组细读文章第四段——诗人叹息忆己——以及小序,找出诗人的近况遭遇,并以文中语句佐证观点。
【设计意图】分小组、分任务避免了相似环节和行为的重复,又有利于在两组之间找异同,有比较有竞争,给予学生研究动力。
2.分享交流琵琶女的形象和身世经历,注意语言表达的流畅和简洁。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所找语句,及时纠正错误读音、断句等,并在最后作补充或总结。
教师理解:
①琵琶女来自京城,后嫁人,现居空船于浔阳江。“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和后文“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空船”可见其居住地的变迁,自京城至浔阳。
②琵琶女琵琶弹得极妙,有才华。“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可看出,同时前文描写她的琵琶声也可看出她的琵琶弹得极好。结合小序中“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可见其师承名门,技艺自然绝妙。
③琵琶女长得很美丽,年轻时常和贵游子弟玩乐,生活很奢侈,但年老色衰后只能嫁给重利轻别离的商人。“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可见其年轻貌美时生活的奢侈,受人追捧和倾慕。而“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则可发现当年老色衰后,即便琵琶技艺仍在,但也不再有贵族子弟的赠礼和追捧,而是逐渐被人抛弃,最后委身商人,但商人也并不是真心疼爱、欣赏她,而是重利轻情,不顾她的感受。
(此处补充唐朝时倡女的社会地位:虽然唐朝乐舞文化繁荣兴盛,歌舞艺妓云云,但地位低下,命运悲惨,没有人的尊严,完全供他人娱乐,为佐宴之物,更甚者,她们随时都有可能丧身权贵。)
④琵琶女曾经的生活是欢乐、热闹的,但年老后则是孤单、寂寞的。“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可见当年欢乐,而“弟走从军阿姨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说明她是独身一人,亲人不在身边,丈夫也为利益抛下她,可见其孤寂。
⑤琵琶女是端庄知礼的,矜持的。“整顿衣裳起敛容”和前文“犹抱琵琶半遮面”可看出。联系年轻时与贵族子弟日日欢乐的生活,有两种理解,一是琵琶女即便是年轻时也不是我们所说的“风尘女子”,而是洁身自好的;一是随着境遇的变化她的性格也从开放、大方转向端庄矜持。(可留空让学生课后思考)
⑥总结:琵琶女的人生变化有三,一是年岁增长,外貌变化,从年轻貌美到年老色衰;二是居住地变化,从京城到浔阳;三是生活变化,从受人追捧、日日欢乐到江口守空船,形单影只,无人关心。但琵琶女仍有不变的,一是始终拥有高超的琵琶技艺,二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今,都是处于社会底层,被人玩乐的。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引导学生从文本语句中把握人物的形象和人生境遇变化,通过补充适当背景材料,促使学生更深入了解琵琶女。
3.结合上述分享的内容,说一说引起琵琶女人生境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理解:除了亲人不再,年色衰老以外,主要还是社会原因。是社会对倡女的冷落、轻视 造成了琵琶女人生的凄凉。琵琶女的遭遇也代表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个人看向一个群体,深入思考造成苦难的原因。
4.分享交流诗人的近况遭遇,注意语言表达的流畅和简洁。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所找语句,及时纠正错误读音、断句等,并在最后作补充或总结。
教师理解:
①诗人从帝都被贬至浔阳,且身体不佳。“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和小序中“元和九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可看出。
②诗人有极高的音乐鉴赏力和艺术情操,十分追求艺术享受。“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以及小序中“铮铮然有京都声”可见诗人对音乐的要求很高,从中也不难推测出他在京城的生活应当是丝竹不绝的,他应是身处上层社会的,在那个时代能享受好的音乐也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此处补充背景:唐朝乐舞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胸怀博大,兼蓄并收,形成了继西周、西汉之后的第三个高峰时期。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昌盛,天下太平。唐太宗曰:“天下无事,方欲建礼作乐,偃武修文”。虽整个时代各个阶层都受乐舞文化的影响,但最明显的还是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他们对乐舞的要求极高,他们欣赏的乐舞通常都是最好最妙的。)
③诗人从酒乐相伴不绝的欢乐奢华生活转为有酒无乐的凄凉贫苦生活。“浔阳地僻无音乐”“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往往取酒还独倾”可见其有酒无乐的凄苦,不难联想到诗人身处京城时截然不同的生活。“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通过居住地的环境体现自己的贫苦、凄苦和无权无势。
④诗人从高朋满座,推杯换盏的生活转为取酒独倾,少有人陪的生活。“往往取酒还独倾”以及前文送客时“醉不成欢惨将别”,可见诗人贬谪期间基本处于独身一人的状态,鲜有知己,而相应的,身处京城时,白居易位高权重且文采斐然,自然是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⑤诗人空有才华和抱负却不被赏识。白居易贬谪期间写此佳作就足见其才华,但在这僻远之地,却难有人赏识。(此处补充诗人贬谪背景: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讽喻诗。)
⑥总结:诗人的人生变化有三,一是从昔日为官被重用和认可到贬谪江州不被赏识;二是居住地变化,从京城到浔阳;三是生活变化,从高朋满座,被人拥护到孤身卧病,鲜有知己。但诗人也有不变的,一是始终对音乐、艺术保有极高追求,二是才华洋溢,文采斐然。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引导学生从文本语句中把握人物的形象和人生境遇变化,通过补充适当背景材料,促使学生更深入了解白居易。
5.结合上述分享的内容,说一说引起诗人人生遭遇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理解:相对琵琶女而言,诗人是当时上层社会的代表,但他的悲苦也来自于社会,当时互相倾轧、仕途险恶的政治环境使得白居易抱负难现,且深受官场对立势力的压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个人看向一个群体,深入思考造成苦难的原因。
6.综合两组同学的分享,一起探讨诗人为何说自己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有什么相似之处吗?诗人又为何浓墨重彩地写这位琵琶女?
教师理解:诗人和琵琶女虽身处不同阶层,但人生遭遇却有很多相似之处。
①居住地都从京城搬迁至浔阳,从繁华之都到了僻远小城。
②都从受人欣赏、追捧到空有才华无人赏识。白居易文采犹在、抱负仍存却已不被朝廷重用,而琵琶女技艺仍在却无人欣赏。
③都从朋友甚多到孤身一人。琵琶女昔日生活欢声笑语,身边少男少女众多,白居易也是高朋满座,而至今则一人门前冷落鞍马稀,江口守空船,一人往往取酒还独倾。
④诗人除了与琵琶女境遇相似,意图借琵琶女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悲情之外,也是因为诗人的诗歌理念,关注中下阶层的生活,揭露社会的黑暗。(此处补充白居易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小结,深入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意。
五、作业
1.完成本课基础知识练习,读准字音,了解字义。
2.背诵第三四两段。
3.自主赏析文章描写音乐声的语句,做好旁批。
【设计意图】作业一巩固学生基础知识,作业二促使学生回顾课堂内容,作业三引导学生品味白诗语言,并为第二课时内容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PPT展示琵琶女的形象和生活变化的关键词(矜持,京城——浔阳,琵琶技艺高超,年轻貌美——年老色衰,贵族子弟争相讨好——委身商人守空船)请学生齐背第三段琵琶女自叙经历,教师关注学生的神态和口型大致把握学生课后背诵情况。
【设计意图】既帮助教师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又体现学生对上一节课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
2.上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含义,此句后,诗人说“相逢何必曾相识”,那是什么让诗人和琵琶女相识?(基本上学生应能答出“琵琶声”“音乐”等)音乐有声,文字无声,可诗人却用无声的文字描绘出了有声的音乐,今天我们就走进文字,来品品这优美的琵琶声和无声胜有声的语言。(板书:琴声)
【设计意图】联系上节课的内容作过渡,同时强调本节课学习对象是语言。
二、研读选段——析琵琶之声,品情感之变
1.请学生齐声朗读“转轴拨弦三两声”至“四弦一声如裂帛”,注意通过语速的快慢、语气的缓急、语调的抑扬和语音的轻重表现琵琶声的变化。(如有必要可读两遍,教师正确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受语言之美,使学生尽快进入文本语言。
2.给学生3分钟进行四人小组内的交流,互相分享自己对本段描写音乐的语言的感受和解析,小组讨论并整合出最佳观点,推选一人择一角度发言。(预设学生对每一句都有话可说,故教师应事先对每一句做赏析)
教师理解:
①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诗人是从此开始描写音乐,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她能通过简单地拨弦诉说自己的哀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察情的能手,他在未闻曲声时就已体会到曲终暗含的哀情。此句也为整段乐曲声和整首诗歌的情感定下基调。
②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运用叠词“弦弦”“声声”“续续”表现出乐曲声的缠绵、回环,体现情感的哀怨。又对琵琶女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表现出她的愁容。“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也说明乐曲与情感的高度凝合。
③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
前半句用四个动词“拢”“捻”“抹”“挑”形象地表现出琵琶女弹奏时手指的灵活,动作的娴熟自然,体现其琵琶技艺之高超。后半句选择《霓裳》《绿腰》两曲,与小序中提及的“京都声”相对,也为后文琵琶女的身世做铺垫,来自京城自然是弹奏宫廷乐曲,另一方面,也是为诗人的情感变化做铺垫。诗人此时远离京城,卧病偏远小城,但仍保有对音乐的极高追求,故一听到“京都声”便被吸引,从“恬然自安”慢慢转向哀愁、悲苦,来自京城的乐曲让他重拾自己的理想抱负,现实的无奈和悲苦无疑给他沉重一击。
④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运用叠词“嘈嘈”“切切”“嘈嘈切切”拟声,又通过比喻,以“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摹态,将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紧密结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乐曲旋律的交错变化,化无形的音乐为有形,化抽纤为具体。既写出乐曲的清脆流畅,又体现琵琶女的技艺高超。
⑤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第一句前后半句对仗工整,前半句描摹曲声如花底婉转流畅的鸟鸣,与前文“嘈嘈切切”相合,表现乐曲的清脆流畅;后半句曲声一转,变为低沉阻塞,如泉流冰下,声音被阻隔一般呜咽断续。第二句前后半句运用顶真,且一个“声暂歇”与前面“幽咽”“凝绝”相映,更与后文“幽愁暗生”相对。
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琴声和演奏上说,这是对前文“声暂歇”的高度赞赏,从情感体验上说,“无声”是从前面的平静转向哀愁、消极,同时更像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情感的爆发,为下一句的激昂做铺垫。
⑦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将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的画面,予人无限想象。此句既是曲声的转折,转向高潮,又是情感的转折,在积蓄、酝酿中,哀愁和悲怨越来越深厚,终至前面爆发。这是琵琶女怨恨的爆发,亦是诗人满腔愁情和愤懑的集中体现。
⑧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乐曲和情感都才到高潮,便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留给人的是怅然若失和无限悲情。弦声如裂帛,更列的是人心,此时两人的内心哀情已达顶峰,甚至可能撕心裂肺。
⑨总结:诗人运用比喻、对仗、顶真、叠词等手法,将无形的音乐有形化,将听觉与视觉紧密结合,通过乐曲的抑扬表现琵琶女和自身情感的起伏变化。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时间充分讨论,学会小组讨论,学会观点整理和分享,同时以学生体会、感悟为主,教师补充为辅,更利于他们感受语言的魅力,且帮助记忆文本语言。
3.诗人说“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心中不得意”又说“说尽心中无限事”,说明琵琶声的变化也是弹琴者自身情感的变化,请学生根据之前同学们的分析并结合最后一段“凄凄不似向前声”,理一理琵琶声的变化,并思考琵琶女的心情变化过程。
教师理解:琵琶声从“清脆流畅”转向“低沉阻塞”到最后“高昂激烈”,却在高潮处戛然而止,悄然无声,让人身心为之一振,所思颇多。琵琶女的心境也随之变化,从最初的“平静”到慢慢转向“哀伤”“哀愁”,到最后抑制不住的“怨恨”“愤怒”,情绪爆发,但也随着曲声终结,再次将悲怨憋回心底,“沉吟”“敛容”。而当琵琶女自叙身世以后,更坐再弹的时候,琴声变成“凄凄”却不似之前的“幽愁”,此时琵琶女的心情或许是在大悲过后对世事的无奈和被迫的接受,但又掩饰不住自己无限的哀伤和悲苦。(PPT展示琴声和情感的变化)
【设计意图】由曲及情,在赏析语言的艺术魅力之后,带领学生品味语言表情达意的魅力。
4.请学生再次齐声朗读,通过语音、语调、语气的变化更明显地表现出琵琶声的变化和琵琶女情感的转变。
【设计意图】分析语言后再次朗读,与分析前的初次朗读做比较,一般而言此次朗读效果会更好,这使学生既及时巩固了所学内容,又增长了朗读的信心和兴趣。
三、研读选句——关注江、月意象,体会环境之悲凉
1.乐曲终了,“四弦一声如裂帛”,让人身心为之一振,而后诗人将笔墨转向四周环境“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何巧思?(板书:环境)
教师理解:前一句“四弦一声如裂帛”让听者、读者的心随着曲终而裂,强烈说明乐曲声中的浓烈悲怨之情,而在巨响过后,转向四周沉寂的环境,以“悄无言”更突出乐曲声的悲凉和给人的震撼。同时江心明亮洁白的秋月本应是月圆人团圆之时,但一个“唯见”,又平添一丝孤寂,月光不再皎洁,反而生出无限清冷和寒意,悲情更重了几分。
【设计意图】由乐至境,由境体情,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悲情。
2.请找出全诗中其他环境描写的语句,通过语言想象当时的环境氛围,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教师理解: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前半句并非环境描写,而以短短7字点明时间、地点、事情,可见其语言之简洁精妙。后半句描写了秋天的标志性景物——枫叶、荻花和瑟瑟秋风,几个意象叠用,营造出秋天的凄清、悲凉气氛,“枯藤老树昏鸦”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前半句亦非景物描写,而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与客分别时的不舍、难过,后半句移情于景,通过茫茫江水和水中倒映着的明月表现心中的迷惘、凄凉。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前半句叙事,后半句写景。秋天月明之时在中秋前后,本应是阖家团圆的佳节,但琵琶女却被夫抛弃,只身守着空船,月越是明亮,清冷和凄苦就越是浓厚,且环绕四周,无法逃避,加之寒冷的江水,更体现琵琶女内心的孤寂和愁苦。
④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此句与前几句都不同,并不是写江、月之景,而是对诗人浔阳城居处的描写,黄芦苦竹围绕着宅子在我们看来是挺清幽的环境,但对于诗人来说在地势已低的情况下,树、竹环绕只显得房屋阴暗、闷湿,不适宜居住,心情也可能随之郁结,又一“苦”字,不论有意与否,都给人一种苦闷的感觉。
【设计意图】了解环境对情感的衬托作用,体会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艺术效果。
四、回顾总结——析悲情,赏特色
1.乐曲之悲、环境之凄终是让众人不仅落下泪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回顾两节课的内容,从对琵琶女和诗人人生遭遇的分析比较、对乐曲和情感的变化分析、对环境和情感的想象品味中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而“悲”。
教师理解:共有五层悲。一悲朋友分别,或难相见;二悲乐曲之凄,引人深思;三悲环境凄清,令人伤怀;四悲倡女遭遇,怜悯同情;五悲自己境遇,抱负难成。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再次强调全诗情感,与第一课时学生的初读感受相呼应。
2.引导学生总结白居易诗歌的语言特色和创作理念。
教师总结: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此诗借琵琶女的遭遇揭示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压迫和欺凌,联系自身的遭遇揭示当时官场的势力斗争之黑暗。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但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此外,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关心时事和民生疾苦。
【设计意图】学完具体诗歌后总括白诗风格,激发学生阅读白居易其他诗歌的兴趣,并能从中模仿学习。
五、作业
1.根据音乐和情感的变化背诵诗歌第二段。
2.课后阅读白居易的《长恨歌》《卖炭翁》等诗作,继续感受其平易通俗语言背后的深刻思想主旨。
3.课后阅读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对比《琵琶行》分析三者语言表达技巧上的区别,任选一点举例分析,不少于500字。
【设计意图】作业一促使学生回顾课堂内容,作业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白诗风格,作业三促使学生学会比较阅读,并能运用所学赏析其他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