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七上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历史七上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31 22:5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材分析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分裂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更加激。它们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不断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阶级开始实行变法,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城市的兴起和货币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此外,各国都十分注重兴修水利,都江堰的修筑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核心素养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初步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带来的社会变化,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对商鞅变法和都江堰工程的学习,认识到改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对我国古代杰出建筑工程至今仍造福于人类感到自豪,树立民族自强意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战国七雄。
(2)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
理解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突破
利用地图展示战国时期的地理分布和七雄的势力范围,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空间认知。讲述七雄之间的若名战役,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讨论商鞅变法的意义,包括它对秦国社会、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把商鞅变法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分析改革的背景、内容、实施过程以及产生的历史影响。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教学设想
教师利用历史故事和地图讲述战国七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空间认知。教师补充相关史料,带领学生商鞅变法的背景,并让学生自学商鞅变法的过程、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初步认识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厘清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生自学战国时经济发概,一方面,可以体会战国时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从都江堰的学习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七雄戈如麻,四海无人得坐蒙。”这是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东周的后期被秒为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当时的政治局面是怎样白 出现了什么样的大改革 本课我们走进战国时期,去感受这一时期的变革。
【设计意图】以问激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教授新课
1.战国七雄
出示“春秋争霸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春秋和战国有什么变化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
生2:春秋时期的晋国没有了,新增了韩、赵、魏三国。
教师讲述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典故。
指导学生阅读“战国七雄”子目,总结战国时期的形势。
生1:大部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着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
生2: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当时的诸侯国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生3:强大的诸侯国已经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
生4:战争的性质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兼并。
……
出示“战国形势图”,要求学生在图上标注战国七雄和该时期重要的战役,并展示课前搏集的关于战国时期一些战役的典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师:人们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感受 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生:人们厌恶战争,希望结束战争。他们最渴望和平、安定地生活。
师: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战国中期以后,各个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楚国、齐国、奏国先后崛起,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尤其是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2.商鞅变法
过渡: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频发生,为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并扩大领土和势力范围,纷纷进行变法改革增强自身实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巫法。
学生阅读“商鞅变法”子目,小组内交流并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目的
内容 政治
经济
军事
影响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出示表格。
时间 公元前356年
目的 富国强兵
内容 政治 确立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攻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制,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立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影响 使秦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学生阅读“材料研读”,完成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治秦”具有什么特点
生:畏强权,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商鞅的改革措施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终商鞅被杀。
提问: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教师提示: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否达到。
学生分组谈论回答:商鞅虽死,但他的改革已经深得人心,新法仍在秦国推行,所以他的变法成功了。
师追问:商鞅变法为什么取得成功 对我们有何启示
学生讨论后分享。
①改革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规律。
②商鞅本人具有革新的勇气和魄力,措施得当。
③当时统治者改革决心大,秦孝公大力支持。
启示:只有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才会取得成功。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教师总结:各国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了。
3.战时期的经济发展
过渡:战国时期,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并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学生阅读“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总结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概况。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生2.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生3: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出现了一批中心城市和富比王侯的工商业主。
……
教师总结:战国时期,中国经济形态逐渐由奴隶社会经济向封建社会经济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中,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关键因素。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土地私有制的推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激发,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业是当时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快速发展原因除了铁制农具和牛耕得到广泛使用,还有什么原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生: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工程,代表有秦国的都江堰。
教师播放有关都江堰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都江堰的工作原理,进而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设计意图】通过对都江堰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生讨论教材第37页“材料研读”。
生:都江堰的建成既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也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总结本课
师:战国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讲生产工具(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促使土地私有化的出现,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过渡。
板书设计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商鞅变法和都江堰工程 等。通过课堂互动和史料分析,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变革情况,并理解了这些变革对世的影响。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本课通过史料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力以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商鞅法的意义,并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课教学时间分配上可能 存在不均。在讲述战国七雄和商鞅变法时,可能由于内容较多,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理解。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调整时间分配,确保每个重点难点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讨论。
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虽然本课采用了分组讨论等互动方式,但仍有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未可以通过设计更多有趣的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补充资料
完璧归赵的故事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的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于是秦王就派者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 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 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上,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我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去休息。
蔺相如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儿也没有考虑。
秦王后来发觉这件事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做了准备,怕打不赢。最后,秦王见蔺相如机智勇敢,是个难得的人才,也没有为难他,便放他问到赵国去了。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做“完璧归赵”。
- 1 -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