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31 15:4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历代货币发行和使用的基本情况;借助中国历代货币演进的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梳理出货币演变的趋势,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货币的演变的深层动力。
2. 基于不同时代国家政权对货币的发行和管理规则调整的分析,运用相同与不同、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尝试解释法定货币的发行、使用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联。
3.通过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认识国际间货币结算规则的变化映射了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
4.由人民币地位始终稳定,认识在单一货币向世界货币体系过渡中国家政权的角色与作用。
教学重点:
1. 古今中外货币演进的趋势。
教学难点:
1. 国家在“人工铸币—货币体系—世界货币体系”演进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单元解析
本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隶属于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自古及今,东西方各国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都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财政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关系着国计民生。围绕着货币演进和货币体系的形成、赋税制度的繁复演变,它向上承接着国家政治制度实施运转,为人事管理、法律、外交等机构的运转提供经济的支持与保障;向下勾连着社会基层的民生治理,户籍管理、社会救济与保障等各项制度的推行都以之为依托。
因此,本单元教学的重心不应放在货币史、赋税制度史的专题探究,而应放在国家是如何适切时代大势和社会需求,运用、调整相应的货币和赋税政策,实现有效治理、安定社会。这一思路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中就通过课文“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三目的编排设计有所体现。
回到本单元导语部分的课标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发行、使用情况和现代货币体系的形成,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以及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和实行。学习能力的要求均为“了解”,也就是学生在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后,对货币与赋税制度演变的历程有基本的印象即可。而当我们关注到导语的内容时,“发行”、“实施”、“实行”、“制度演变”等词汇的主语都指向了“国家政权”。简短的几行文字中两次重复出现的“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则是引导我们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认识论视角出发,发现在货币与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国家在适切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经济规律和财政手段,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因此,本单元学习的重心不在具体的“货币”与“赋税制度”是什么,而在于把握住“推动货币制度与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以及“为什么一定是这样的趋势”等核心问题。
二、本课解析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其后承接《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基于单元思路和分册思路的考量,本课的内容主旨应围绕“货币的发行、使用和流通与赋税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关联”展开。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同样涉及到“货币”的概念。相比之下,这一部分则是从经济、商贸流通的视角看待货币的产生、使用和流通。这为我们确定内容主旨提示了方向。
本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下设“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两目。中国货币的演进与世界货币体系,这两者是如何产生关联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开始活跃起来,这是各国历史上的共同现象。” 单元导语这段表述中,“共同现象”一词给了我们第一个启示。各国货币的诞生历程基本相似。
那么中国的货币演进历程与世界各国的进程就一定相似吗?课文反复出现的“货币体系”一词给了我们第二个启示。何为“货币体系”?“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这是第一次出现时的语境。而诸如不同品类的货币按何原则发行?由谁发行?它们之间如何兑换?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指向“国家政权”。如此,我们就得到了理解 “世界货币体系”的方向——国际间货币的结算规则以及因全球化而出现的跨国家间的治理。
根据“学习聚焦”的提示,本课基本思路可以梳理为:各国货币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大致相似的过程。国家政权在推动法定货币向货币体系的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对货币发行和使用的管控。商品交易规模的持续扩大,为各国货币的关联提供了可能,同时各国也呼吁建立合理、公平的世界货币体系。
三、内容主旨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古今中外各国货币形成与演变的深层动力,也促使国家政权逐步建立对货币发行和使用的管控。商品交易规模的持续扩大,为各国货币的关联提供了可能。日益完善的世界货币体系在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暗藏着国家间实力的角逐。
四、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列举与财富、商业有关的汉字,结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介绍货币的起源,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从课本提供思考问题“与财富、商业有关的汉字共同点”出发,围绕货币的起源?初步解释何为货币?
过渡:在二里头的遗址中,除了天然的海贝,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仿制海贝形态的骨贝、石贝等,这间接反映出了当时的商品交换活动较为频繁,需要借助仿制贝填补货币流通的缺口。我们姑且将其视为人工铸币的开始。
环节一:学生阅读课文第一目“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从中提取信息,并回答:在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中,人工铸造的货币选取过哪些材质?
教师随后出示秦朝统一货币和汉朝收回铸币权的材料,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回答:国家管理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目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课文,大致了解中国货币演进的历程,为之后环节归纳货币演进的趋势做铺垫;引导学生阅读《汉书》和《史记》中的相关记载,知道在国家政权的主导下,通过货币形制渐趋统一、铸币权逐渐收归中央,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以巩固,初步认识发行法定货币是国家治理的手段之一。
过渡:铜铸货币不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还曾作为商品出口海外。日本、越南等国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从唐宋输入钱币以供本国使用。南宋时期的“南海Ⅰ号”沉船经多次探察、曾发掘出上万枚钱币,数量之多,令人称奇。
环节二:教师出示“南海Ⅰ号”沉船上发掘出的部分代表货币,学生对比上述货币并结合此前所学,尝试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从形制上分析它们的异同。
2.对出水钱币年代相隔如此久远可能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师随后出示宋朝使用铁钱、纸币等相关文献,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答:为什么铁钱、纸币会在宋代出现?如何看待宋神宗对纸币的态度?
设计意图:围绕“南海Ⅰ号”沉船的考古发掘,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同一时期沉没钱币形制的异同,关注到铜铸币上文字从重量变为通宝反映出货币的价值由具体变抽象,从而理解国家政权基于特定时代环境,对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措施调整的意图。将“南海Ⅰ号”携带大量不同时期的货币与宋朝综合使用铜钱、铁钱、纸币的现状结合,引导学生区分货币的发行与流通概念的不同,为下一阶段引入货币体系的概念做好铺垫。
过渡:明朝时,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税制,其中“计亩征银,折办于官”的规定事实上站在国家立场上承认了白银的货币化。国民赋税以白银的形式缴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白银流通量较为可观。那么,如此之多的白银从何而来?为何此前不采用白银为货币呢?
环节三:教师以《明史·食货志》中的相关资料为引,结合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贸易形势,思考并回答:为什么这一时期中国开始采用白银作为货币?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这一结果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清政府和之后的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变这一局面?效果如何?
设计意图:围绕白银货币化,基于世界由分散走向有序整体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世界影响中国,中国融入世界”的认识,为解释“世界货币体系”埋下伏笔。
过渡: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在即共产党解放区成立,并规定人民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环节五:学生阅读课本第88页历史纵横和89页史料阅读,思考并回答:国家对人民币的发行、流通和使用作出了哪些规定?结合国家对法定货币的各项规定,解释何为“货币体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纵横和史料阅读,梳理国家对法定货币的发行与流通的各项规定,以人民币为例,引用合适的专业术语、从货币的发行原则、兑换与结算规则、管理条例等角度解释“货币体系”。
过渡:除了人民币,课本89页的历史纵横,还列举了分别以英镑、法郎、美元为核心的货币体系。正如此前提到的,近代以来,随着商品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各国货币逐渐产生了直接的联系。那么,它们以怎样的形式完成结算、流通呢?
环节六:学生浏览课本第二目“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梳理出19世纪以来先后出现过哪些“世界货币体系”,它们在完成国际间货币结算的方式有何共同之处?
教师出示《货币战争》材料节选,引导学生结合《纲要》所学思考:
1. 伦敦为什么能成为当时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
2. 从国际政治格局视角,分析美国政府在1929年和20世纪70年代初两次宣布停止美国兑换黄金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通读课文,了解19世纪以来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通过“货币体系”与“世界货币体系”概念的对比,理解“世界货币体系”的涵义,围绕国际间货币的结算规则由谁制定这一核心,认识世界货币体系的调整与国家实力的变化密切相关。
环节七:本课小结
回顾本课,各国货币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大致相似的过程——在国家的干预下,各国货币经过材质、形制、发行流通等方面的具体演变,形成各具特色的货币体系。而商品交易规模的持续扩大,为各国货币的关联提供了可能,同时各国也呼吁建立合理、公平的世界货币体系。回望当下,人民币的地位长期以来始终稳定,对内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