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梳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发展脉络,使学生认识到赋税制度的演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息息相关,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2.通过对赋税制度相关概念的解读,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3.通过对赋税制度史料的研读,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精神。 教学重点: 关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趋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正式成为历史。 河北农民铸“告别田赋鼎”以记之。鼎中刻有铭文“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在取消农业税前农业税的征收标准除了土地还有什么?我们现在不再征收农业税,那现在主要的税源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堂课来解决大家的疑问。 通过介绍“告别田赋鼎”,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共情。
一、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古代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 【教师活动】明确赋役制度的概念和分类 我们既然要学习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首先我们就需要对“赋役”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赋役制度: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向人民征收一定数量的田赋、人头税,征发徭役而形成的基本制度。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教师设问:大家能否通过课前预习回答赋役制度是如何分类的。 学生预设:赋役制度包括赋和役两个不同的方面。赋指赋税,包括田赋: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人头税:以人口数量为依据的人头税。以及其它杂税。徭役是以成年男子为依据,为封建国家无偿从事劳动的劳役。包括力役、兵役和杂役。 预习检测: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朝代赋役制度内容秦汉北魏隋唐初期晚期宋元明清
把下列历史概念转换成简明的知识卡片或思维导图。(①租庸调制 ②两税法 ③一条鞭法 ④摊丁入亩) 【学生活动】小组展示 租庸调制:从魏晋时期的租调制演化而来,包括田租、户调和徭役三个部分,田租以粟的形式征收,户调以绢帛等方式征收,役可以以庸代役,它的征税标准是21—59岁的成年男子也就是以人口为主要依据征收。相比于之前的赋役制度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庸”的出现也就是可以采取用绢帛代役。 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标准是以田亩和资产为主弱化了人丁的地位。最主要的变化体现在从量入为出到量出制入;征税标准从人丁变为田亩和资产;从不定时走向定时。 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雇人。 摊丁入亩: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 教师总结: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多年的人头税在制度上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但在现实中地方政府征收人头税的做法并没有消失,国家也没有能力去约束官吏的这一行为。 【学生活动】探究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原因。 教师过渡:通过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重点内容及其变化的分析和解读,想必大家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那么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学生预设: 趋势: ①征收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逐渐以田亩为主过渡。(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②赋税种类:由繁杂到简单(两税法、一条鞭法) ③征税方式: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金花银、一条鞭法) ④征税时间:从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两税法) ⑤人身控制: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租庸调制、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原因: 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农民反抗斗争中吸取历史教训。 教师设问:用唯物史观的角度我们来看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其实质是什么? 学生预设: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的演变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 教师过渡:在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分析中,我们明确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征收标准发生了从税人到税地的转变,而这是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进入近代社会随着我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税收制度也逐渐从税地走向了税商。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商税中的一项税源关税的演变发展历程。 明确赋役制度的概念,让学生形成赋役制度的相关认知结构,进而能够运用概念,引申概念,完成知识迁移。 利用表格梳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培养学生自主归纳知识的能力。 小组合作把重点历史概念转换成简明的知识卡片或思维导图,老师展示成果,学生进行解读,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内容的学习和梳理总结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发展趋势,并通过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的变化,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调整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
二、近现代经济税收的缩影——中国关税与个人所得税的演变 【教师活动】明确关税概念: 学生预设:《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关: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 教师过渡:根据“关”的含义,我们明确,关税最初是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后来才衍生出财政功能。那我们一起来明确关税的含义。 学生预设: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 教师过渡:最早的关税产生于西周时期,那分为国境关税和国内关税。中国直到1937年才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 今天我们重点讲授的是国境关税,关税的发展分为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和新中国成立初、改革开放后四个阶段。 时期概况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初改革开放后
学生预设: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的。在鸦片战争后我们逐渐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在近代中国时期,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我们逐渐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在《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列强的协定关税,根据这些条约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中国失去了自主调整关税的权力。不仅如此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教师过渡:在关税自主权收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两股力量,一个是中国共产党早在国民革命时期就已经提出了收回关税自主权的主张,另一个是当时的合法政府,国民党所组建的南京国民政府。 教师设问:那么根据我们之前所学的内容,中国是在什么时候真正实现关税自主的呢? 学生预设: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指导下,海关管理权重新回到中国手中,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教师设问: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你是如何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改定新约的作用呢? 学生预设: 积极:一定程度上争取了关税自主权,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保护中国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 局限:但中国海关税率依然受外国的制约,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思考为什么1985年中国要颁布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 学生预设:195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是基于当时的时代的产物。改革开放后,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这一税则的不少规定已经不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教师过渡:关税在近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起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作用,更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屏障,但是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随着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不断增长,国民之间的收入水平的差距也在加大,在这一阶段,我们不仅要关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要思考如何运用财政治理去调节人与人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来学代税收中另一个重要的税种——个税。 【教师活动】明确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 【学生活动】梳理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 时间概况1914年1936年1980年
教师设问: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直到1980年中国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并分析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学生预设: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为调节社会收入水平,确保社会公平和国家有序发展。在个人和家庭收入整体差别不大的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征收的必要,所以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才制定颁行。 作用:个人所得税是为调节社会收入水平,确保社会公平和国家有序发展的有效手段。 教师总结: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个税发展的重要作用,更要认识到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必须承担义务,诚信纳税。 利用表格梳理中国关税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自主归纳知识的能力。 通过材料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的改定新约的作用,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利用教材【学思之窗】进行思考,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利用表格梳理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自主归纳知识的能力。 利用教材【思考点】进行思考,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个国家要想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要思考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如何建立一套高效的国家制度进行社会治理;二是如何建立满足社会的经济需要提升治理能力的财税制度。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还是近现代的关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都有其增加财政收入的功能。因此我们说税收为国家政权提供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
作业布置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制改革发展情况,谈谈治国理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