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2027届第二次月考
生物学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章-第3章;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组生物或细胞中,均能独立完成该种生物各项生命活动的是( )
A.乳酸菌和酵母菌 B.萌发的小麦种子和白菜叶肉细胞
C.人口腔上皮细胞和草履虫 D.蓝细菌和流感病毒
2.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生于池塘淤泥之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莲叶属于生命系统的组织层次
B.池塘中的所有动植物形成一个群落
C.池底的淤泥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D.莲和池塘中的鱼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3.荔枝营养丰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下列关于荔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鲜荔枝的果壳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
B.荔枝和人体所含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大致相同,含量也大致相同
C.荔枝的组成元素除了C、H、O、N、P、S外,其余的均为微量元素
D.在荔枝果肉提取液中滴加斐林试剂,若出现紫色反应说明果肉中含蛋白质
4.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选取大豆种子的子叶检测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试剂A可能是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
B.图中所示的实验均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处理
C.试剂B与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豆浆中的顺序不影响实验结果
D.可在检测前留部分样液,与反应后的颜色作对照
5.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必需氨基酸相比非必需氨基酸对于人体更重要,所以更容易缺乏
B.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C.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
D.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初步水解的产物一般为多肽
6.如表所示为人体某种蛋白质的结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名称 氨基酸总数 氨基总数 羧基总数 R基上羧基数
数目 207 24 27 24
A.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一般不超过21种 B.侧链基团上氨基数为21
C.合成该蛋白质时至少失去206分子的水 D.该蛋白质由3条肽链构成
7.下图所示为人体细胞内核苷酸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不同 B.乙在人体细胞中仅有1种
C.丙是含氮碱基,在DNA中特有的是T D.丁在人体细胞中有4种
8.北美棕熊在越冬前大量进食,食物中的糖类大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其体重可达400kg,脂肪层可厚达15c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棕熊体内的脂肪通常为固态的脂 B.糖类和脂肪均含有C、H、O三种元素
C.脂肪中H的含量较糖类低,而O较糖类高 D.棕熊冬眠时,可利用脂肪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
9.“焦边”是由缺钾所引起的植物叶片边缘出现枯黄色的现象。某同学欲探究钾对植物叶片生长情况的影响,配制了两种培养液进行实验,培养液主要成分的配方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别 培养液类别 培养液所含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mg·L-1)
KNO3 CaCl2·2H2O MgSO4·7H2O (NH4)2SO4
甲组 完全培养液 25000 150 250 134
乙组 缺钾培养液 0 150 250 134
A.甲乙两组应该使用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
B.该实验不能证明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
C.乙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缺钾会导致植物出现“焦边”现象
D.可以增加一组实验,即在缺钾培养液中加入钾,观察植物叶片生长是否恢复正常
10.人们普遍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中。水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生命的摇篮,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B.晒干的种子细胞内不含水分,便于储藏
C.在生物体内,部分无机盐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植物根吸收的磷元素主要被用来合成脂肪酸、核苷酸
11.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是由若干个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形成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单体是葡萄糖,则对应的生物大分子可能是淀粉、蔗糖、纤维素
B.若单体为脱氧核苷酸,则对应的生物大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C.若生物大分子为蛋白质,则其对应的单体是氨基酸
D.若生物大分子中含有核糖,则其分布在原核细胞的拟核中
12.生物界中的成员除了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不同生物的细胞在结构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所以细胞既有统一性也有差异性。下列相关叙述能够支持“细胞统一性”的是( )
A.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
B.无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C.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和菠菜细胞的细胞壁成分相同
D.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完成各项复杂的生命活动
13.细胞骨架由微丝、微管和中间丝构成。微丝分布在细胞膜内侧,与细胞分裂、运动等有关;微管可以固定膜性细胞器,作为某些物质运输的轨道。下列关于细胞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变形虫摄食依赖于细胞骨架 B.细胞质内的纤维素交错连接构成细胞骨架
C.微丝在支撑、维持细胞形态等方面起作用 D.微管可以辅助细胞内囊泡的运输
14.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倍镜下可见叶绿体基质中存在基粒
B.适宜强度的温度可以使细胞质流动加快
C.细胞质流动的实际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的流动方向刚好相反
D.向日葵舌状花花冠的表皮也可作为观察叶绿体和胞质流动的实验材料
15.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认识到细胞质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科学家通过提取人的红细胞中的脂质实验,得出结论:膜的脂质分子是双层排布的
C.科学家发现细胞质膜的表面张力比“油一水”界面张力低得多,由此推细胞质膜中含有蛋白质
D.在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16.下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
C.图中b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此细胞结构不可能是动物细胞
17.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乙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图甲中构成人体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1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
C.该过程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D.图乙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
1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哺乳动物血液中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C.核孔复合体是DNA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D.核被膜为双层膜,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
19.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和④都存在DNA D.结构③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2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明显多于腹肌细胞
B.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有利于光合作用的高效进行
C.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量较多,有利于核质间的物质交换
D.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联系,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C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某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生态学家应用噬藻体(一种特异性侵染蓝细菌的DNA病毒)抑制蓝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有效地干预和治理水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与噬藻体的区别是是否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蓝细菌和绿藻细胞都含有叶绿素,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
C.噬藻体和蓝细菌细胞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D.噬藻体、蓝细菌和绿藻细胞共有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22.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被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支原体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其不具备细胞壁
B.支原体与蓝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其不具备细胞壁
C.由于支原体含DNA,故其属于遗传物质为DNA的原核生物
D.引发支原体肺炎与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均没有细胞核,均属于原核生物
23.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是细胞的一道屏障,只有细胞需要的物质才能进入
B.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容易通过细胞膜
C.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具有物质运输功能
D.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
24.细胞间信息交流的3种方式如图A~C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可表示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的识别方式
B.图A中的②是各种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
C.图B所示信息交流方式中③表示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D.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图C中的④进行信息交流
25.研究发现一类称做“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伴侣”一般具有识别功能
B.“分子伴侣”介导加工的环状八肽化合物中至少含有8个氧原子和8个氮原子
C.“分子伴侣可循环发挥作用,说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都是可逆转的
D.“分子伴侣”折叠蛋白质的过程中可能涉及氢键的形成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5分)
26.下图为3种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填字母)(1分),图中的______(填字母)(1分)和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属于自养型生物,在它们的光合作用色素中都有叶绿素,不同的是蓝细菌还含有______(1分)。
(2)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多数人支持第②种观点,其依据是:______。
27.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化合物中含有______个游离的氨基,含有______个肽键(1分)。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组成的,区别这些氨基酸的种类是依靠其结构中的______。
(3)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千差万别的原因是______。
28.生物体中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和功能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一条核苷酸链。图中数字、字母表示物质名称、元素或生物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真核细胞中的D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中______的内也含有少量D。
(2)图乙中2表示的物质名称是______,4的名称是______。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是病毒核酸保存液,盐是其重要成分之一,可以破坏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从而暴露待测的病毒核酸,该核酸通过______储存病毒大量的遗传信息。
29.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组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细胞膜的结构模型为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构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是[③]______,图中______(填“I”或“Ⅱ”)(1分)表示细胞膜的外侧。
(2)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②]的______。
(3)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在结构上具有______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
30.下图是细胞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A、B表示不同的细胞,①~⑨表示细胞结构。
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______细胞,判断依据是该细胞具有______结构。
(2)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______(填序号);动植物细胞都有,且含有RNA不含DNA的细胞器是______;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存在于______(填序号)中。
(3)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