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31 16: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01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一)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1.背景:由分封制、宗法制的政治基础决定
官位世袭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在当时有进步意义;重血缘、轻才能。
3.特点/途径:
4.影响: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血缘
2.标准:
(二)春秋战国:荐举功劳制(世官向尚贤的转变)
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1.背景:
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争霸图强。
2.标准:
才能或军功
3.方式:
材料1:李悝相魏文侯时说:“为国之道 , 食有劳而禄有功 , 使有能而赏必行 、 罚必当……”。 ——刘向《说苑》
材料2:秦时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宗族非有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荐举(自荐)
毛遂自荐
荐举(他荐)
鲍叔牙举荐管仲
军功爵
客卿制(荐举:自荐、他荐)
功劳制(军功爵制)
4.影响:
废除贵族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利于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三)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2.途径: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3.结果:
材料1: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法吏”也担负起宣讲法律、执行君王旨意的使命。
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文化上的专断、专制。
睡虎地秦简《语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文化制度、教育制度。
材料2:故腾为是而修法律令、田令及为闲私方而下之,令吏明布,令吏民皆明智之,毋巨於罪。
——睡虎地秦简《语书》
1.标准:
遵守法律
常科
科目
特科
察孝廉
举茂才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明经
讲求孝行、廉洁。
选拔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
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
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
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
(四)汉朝:察举制
(1)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
(2)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1.标准:
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2.方式:
材料2: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4: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书·段灼传》
材料3:东汉后期,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结私,背实趋华”。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
——白寿彝《中国通史》
(1)积极:
①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②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利于推行孝道和廉洁风气,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改善社会风气。
④考察标准多元化,利于选择多方面人才。
(2)局限:
①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
②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
③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材料1: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四)汉朝:察举制
3.影响:
※重要补充:1、积功劳为官:累积官衔和爵位
2、征辟制: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由皇帝征辟和公府、州郡征辟两种。
(五)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2)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平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
(3)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五)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推行:
220年,魏王曹丕正式推行。
4.内容:
3.标准:
家世、道德、才能 → 只看家世
(1)积极:①早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人才
②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学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2)消极:门阀士族势力发展,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材料1:很明显,由于设置中正统揽士人的品第,就把评品人物之权从名士大族手中夺过来归政府所有,使政府全面地掌握了选官大权,……中正的设立,标志着地方有了专门负责选举的官员,……九品中正制是举士举官分途之滥觞。……举士举官的分离,则是选官臻于完善的标志。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2:及法弊也, 唯能知其阀阅 , 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
——杜佑《通典》
(五)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4.评价:
殿试图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材料: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殿试图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1.隋唐:产生与发展
(1)背景:
①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门阀士族的衰落)
②为加强中央集权。
③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2)标准:
材料:
明经科主要考帖经,旨在检测应试者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才学识。
当时的高官多出身于进士科,非进士出身者,即便位极人臣,也难享时人美誉。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3)内容:
科目 结果
制举
常举 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铨选)
科目 概况
秀才 等级最高,及第极难,高宗时废止
进士 考士人诗赋文才
明经 考士人对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的理解
明法 选拔明习法令、文字书法、数学计算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社会影响不大
明书 明算 1.隋唐:产生与发展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4)发展过程: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1.隋唐:产生与发展
【思考】唐代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考生与考官并不回避,士子往往事先向考官呈送诗文,趋附巴结,求取赏识,甚至出现泄漏试题、冒名顶替等科场舞弊现象。
……
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2.两宋:进一步发展完善
强化殿试,严格考试,由皇帝亲策,废除公荐,“取士不问家世”,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尤其是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的实行,使得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
材料1:北宋“取士不问家世”原则的确立,堪称我国封建选士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至此,魏晋隋唐“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的时代始告终结。
——张邦炜《论北宋“取士不问家世”》
材料2:锁院就是在贡举考官被任命之后,立即被送入贡院或其他考试场所,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拟题、引试、考校试卷、确定等第,放榜之后,才能解禁出院,以防止请托之弊。此制自太宗淳化三年创立之后,一直沿用。
——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
①籍贯信息
②三代脚色
③所习经典
锁院制度
誊录制度
已糊名弥封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3.元朝:时断时续
材料1:元对汉族制度的模仿是不彻底的,比如说开科举,……元朝一直不断拖延,议而不行。……(忽必烈)觉得儒生没什么太大用处,所以一直没有搞科举。
——党宝海《征服与磨合:元》
材料2:仁宗一登基就宣布:“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匪用儒士,何以至此?”皇庆二年,颁布行科举诏。
——据《元史》整理
(1)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2)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提高,1313年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3)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也不高。
材料3:从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开始,整个元代存在的年间,其中开科取士不过断断续续的47年,共16次,自延幼二年至元代灭亡,共取进士1135人,……科举入仕者只占元代官员比例的1/22。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
元朝科举制理学走向官学化
①学校选拔。忽必烈令置各地学校官,专管各地学校教学。其学生毕业后,经州县主官推荐、御史考核后,可任命为教师或吏员。还设医学、阴阳学专门学校以培育专业官吏。
②承荫世袭。是元代选官的重要手段,一般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四怯薛的子孙永为宿卫长官;功臣、有军功的军官可荫其有能力的子弟,亡故的军官可由其子孙照章承袭;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土官允许世袭。  
③部门选聘。也是元朝的选拔办法。直省舍人在宿卫和勋臣子弟中选聘;翰林院、国子学可以选拔符合各自职业要求之人为官,但不可预保平民;太禧院可以自主选拔各司官吏。
道光二十四年殿试大金榜
4.明清:由盛到衰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1)形式:
(2)生源:
(3)内容: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材料:“科举考试必须按照宋儒的传注,写作教条的、死板的八股文,以功名利禄来僵化人们的思想。注重的是背诵千篇一律的高头讲章,写作与国计民生毫无关系的八股文,那些举人、进士,大多并无真才实学。这种使人别无选择的愚民政策,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专制。”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第266页。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4.明清:由盛到衰
明朝科举考试中采取南北卷制度
材料: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思考:你怎样看待材料中的“南北榜争”?
“南北榜争”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公平性问题(科举录取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材料:“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
(1)1898年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
(2)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光绪帝诏准。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至此正式废除了。
5.清末:废除(1905年)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废除科举制的诏书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材料二: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谈谈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1: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2: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
材料3: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4:“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材料5:(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1)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2)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的发展。
(3)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1)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抑制了科学的发展。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2)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对品德的考察
(3)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深远
时期 制度 标准 影响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春秋战国 (商鞅变法) 军功爵制
秦朝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两汉 (汉武帝)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曹丕开始推行) 九品中正制
隋唐—明清 科举制
才学
血缘关系
才能;军功
孝廉
(品德和才能)
法家思想
家世、道德和才能
只看家世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贵族政治形成)
废除贵族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
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思想文化专制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
【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
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教育的发展。
才能;军功大小
孝廉
(品德和才能)
法家思想
家世、道德和才能
只看家世
废除贵族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
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思想文化专制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
【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
选官制度变化的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演变趋势
①选拔方式
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
由推荐到公开考试
不断扩大,推动阶层流动,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③选官范围
②选拔标准
④选官原则
逐步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
⑤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⑥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压制了人才
02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考核:上级主管部门对所属官吏在一定任期内施政的效果进行考核。
夏商周时期
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尚书·夏书·胤征》
考满与考察
考满:依年限分为“初考”“再考”和“通考”
考察: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
上计制
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流于形式
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接受考核巡察
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四善二十七最
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考课制度
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秦汉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明朝
清朝
墓主师饶曾任东海郡功曹史,约葬于王莽时期。《集簿》用草体书于木牍正反面,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
从“文物简介”中你能提取到哪些关键信息?《集簿》中记录各方面年度统计数字目的是什么?
江苏尹湾
汉墓木牍《集簿》
(一)秦汉——上计制
中央
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
县、侯国
郡国
郡国汇编,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御史府
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是中央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课的制度。
以考核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升降
(二)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三)隋唐宋时期考核制度
1.变化: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
2.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3.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考核部门 尚书省的吏部
考核方式 地方报告中央
皇帝巡查州县
考核标准 品德才能,四善二十七最
考核结果 评定分三等九级,确定官员升降与奖惩。
《大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除此之外,还有40余位职官参与考课分工事宜。唐代对流内官员和流外吏员按照不同标准实行分类考课。其中针对流内官员的考课标准可以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二十七最”则是根据官员职位职能特点的不同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各地各部门先行考课并将考课结果编制成册形成“考簿”,然后逐级检勘、汇总、上报,最后上报至尚书省考功司以待会考。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甚至职务变动的重要依据。
——摘编自《唐代官吏考核与监察制度的互洽逆转及启示》
思考:唐代官员考核有何特点
考核机构健全
分工明确
考核内容广泛
标准详细、系统
考核流程严密
与官员奖惩相结合
(三)隋唐宋时期考核制度
4.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宋代考核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标准:“四善四最”。
宋神宗熙宁元年颁行考核州县官员的《守令四善四最》“四善”沿用唐制,为德义、清谨、公平、勤恪。“四最”是断狱平允、赋人不扰;均役屏盗、劝课农桑;赈恤饥穷、导修水利;户籍增衍、整治簿书。
1.明朝:
(四)明清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考核制度严密)
名称 考核时间 目的或结果
考满 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 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 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 重点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2.清朝:
考核标准:四格八法
四格:守、才、政、年四个方面 (操守、才干、政务、年龄)
八法:官员不合格的八个方面
(贪、酷、不谨、罢软无为、浮躁、才力不及、年老、有疾)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特点:
①内容全面,既考察经济和社会指标,也评判官吏的道德才能。
②考核对象逐步合理分类。对高级官员和中级官员、京官和外官、文官与武官等考核分层分类。
③考核机构专业化。如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考核。
④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考核制度与监察制制度相结合,例如宋代磨勘制
⑤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
P33学习拓展:谈谈你对考核制度的看法?
积极: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作用;提升良好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
局限: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只唯上,不唯实”,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
启示: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朝代 考核制度或归属部门 考核时间 考核对象 考核结果
秦汉 上计制 每年岁末 地方行政长官 官员赏罚的依据
隋唐 两宋 尚书省吏部负责考核 每年 九品以上官员 官员升降的依据
明朝 考满 三年、六年、九年 任职期满的官员 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降的依据
考察 三年 外地官员 查处官员贪、酷和作为
六年 京官 清朝 京察 三年 京官 官员奖惩的依据
大计 外省官员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小结:
03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监察:封建国家对政府官员的监督、考察和检举。
监察史
秦朝组织结构示意图
(一)秦汉----监察体系
1.中央建立御史大夫
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地方创设刺史制度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郡国。刺史品级不高,权力很大。
十三州部刺史
汉武帝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秩六百石。职责是定期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监察地方郡守、尉、诸侯相等二千石官和强宗豪右,六条以外不问。六条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越制度,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不遵守典制,以权谋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二千石不恤疑案,教唆杀人……二千石包庇罪犯,勾结豪强,收受贿赂,损害国家法令。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
思考:刺史地位如何 侧重于监察哪些方面的内容
位卑权重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二)隋唐的监察制度
1.中央: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2.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自上而下垂直监察形成严密的监察网)
唐代十道图
材料一:御史随事纠弹。
——《唐六典》卷十三
材料二:(御史台)所欲弹事,不须先进状。
——《唐会要》卷六十一
殿中御史
御史中丞
监察御史
御史大夫
御 史 台
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系统。
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思考:与前代相比,宋朝监察制度有何发展
明确御史人选的资格限制
强化了御史的监察职责
(三)宋朝的监察制度
1.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
2.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
御史拥有监察权
谏官拥有议事权
材料1:台谏所以纠绳执政之不法。
——《宋会要》
材料2:养猫所以去鼠。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元代肃政廉访司的前身是设置于至元五年的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廷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每道仍设官八员,除二使留司以总制一道,余六人分临所部,如民事、钱谷、官吏奸弊,一切委之。俟岁终,省台遣官考其功效”。
(四)元朝的监察制度
1.中央:御史台
2.地方:行御史台,肃政访廉司
监察机构严密,中央与地方在监察机构上浑然一体。
(五)明清的监察制度
中央 地方
明朝
清朝
都察院、六科
(互相纠察)
六科并入都察院
(科道合一)
都察院监察御史、巡按御史
停派御史巡按各省
(奏折)
(1)①督察院监察御史纠察内外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
②六科给事中封驳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稽查六部百司;
(2)位低权重
1.明朝:
2.清朝:
(1)六科并入督察院;(2)停止御史巡按各省;(3)督察院仍监察百官
御史台模式
督察院模式
标志着监察制度的职能和权力的重心已完全放到了对臣下的监督、控制上来。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分析监察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1: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却可弹劾了二千石的郡国长官。唐代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所谓三省、六部、一台,监察权脱离相权。宋朝谏官脱离了门下省,变成了秃头的,独立的,不再隶属于宰相了。地方设通判,直隶皇帝。
材料2:唐朝规定,一个官吏必须有地方行政官的经历,才能到中央担任监察官吏。宋朝规定,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在选拔监察官时特别重视文化素质 ,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士出身。
材料3:“ 当是时, 东厂番役横行, 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谬,甚至剥皮,刮舌,所杀不可胜数, 道路以目。 ”
——《明史· 魏忠贤传》
1.特点:
2.作用:
(1)为专制皇权服务,皇帝握有最高的监察权。
(2)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3)严格监察官的选任,监察官位卑权重,以轻制重。
(4)监察方式多样化。既有常设监察机构,又有巡视监察。
(1)积极:①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②加强了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澄清吏治,提高官员素质。
(2)局限: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②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小结
朝代 中央 地方
秦朝 御史大夫 监察史
汉朝 御史大夫 十三州刺史
隋唐 御史台(御史大夫)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
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两宋 御史台、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
元朝 御史台 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朝 都察院、六科 御史巡按各省
清朝 都察院 /
官员选拔制度
官员考核制度
官员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秦汉——御史大夫
宋代——台谏合一
秦汉——上计制
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隋唐——尚书省吏部
明——考满、考察;清:京察、大计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春秋战国——荐举功劳制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朝——察举制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宋——严格标准
明清——科道合一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君主专制)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认识:
时空坐标
选官
世官制
秦:以吏为师
汉: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考核
上计制
唐:品德、才能;
宋:“磨勘”
明:考满、考察清:京察、大计
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至宋
明清(前期)
监察
BC221年
220年
秦:御史大夫
汉:刺史
589年
御史台
1368年
1279年
督察院、六科
1840年
1.(2024·武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每年考试,凡能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得甲等者可为郎官。汉武帝时的上述措施(   )
A.促使察举制开始出现
B.适应了思想统一的需要
C.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
D.利于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活动,影响了选官制度的变化,B项正确;材料“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与察举制无关,排除A项;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但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排除C项;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并不能真正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排除D项。
2.北宋中期,欧阳修、司马光曾经就省试录取名额分配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司马光主张照顾地区差异,按照一定份额“逐路取人”。而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照考生的绝对成绩“唯才是择”,以防“谬滥”。这反映了(   )
A.科举制难以实现公平
B.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冲击
C.双方政治观点的分歧
D.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在科举考试录取中,司马光和欧阳修就地区差异问题存在分歧,这说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的教育文化发展超过北方,导致省试录取名额中的南北矛盾出现,所以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冲击,B项正确;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公平,排除A项;C项反映的不是材料的本质,而且这也不属于“政治观点”分歧,排除;材料中体现不出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排除D项。
3.宋朝之前,中国监察制度都是台谏分立的。台院御史的主要职权是监察百官的违法行为,打击贪污渎职;谏院谏官掌管规谏讽喻,监督君主。自宋朝开始,御史和谏官开始合一,都以弹劾官员为主。这一变化(   )
A.形成了严密的监督体系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D.有利于加强皇权
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宋朝之前,监察制度下的台谏分立,台院御史监察百官,谏院谏官监督君主,使大臣和君主都处在监察体系的监督之下;宋朝以后,御史和谏官开始合一,以弹劾官员为主,这一变化说明宋朝以后皇帝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和控制,皇帝的地位和权力不断强化,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台谏合一,无法说明形成了严密的监督体系,排除A项;台谏合一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财政支出扩大,无法体现政府财政负担加重,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