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基础性目标: 借助相关材料,站在历史解释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化的概念,理清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关系;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世界和中国城市化的不同进程,落实时空观念素养。通过史料阅读,分析城市化演进的特点及原因,掌握城市化发展态势。 拓展性目标: 结合图片、文字史料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特点,深刻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结合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发展的史料,理解城市化的推进在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环境、社会问题;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挑战性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现状,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城市化”这一现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近代中国城市化演进的特点。 近代城市化演进的意义。 教学难点: 近代以来城市化演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设置课前学习任务清单,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阅读教材,完成学习任务单“课前学习任务”部分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导入 展示长治市英雄街不同时代三张照片的对比。 【设问】在这组老照片中,同学们发现英雄街有什么变化? 【概念解读】 “城市化”:内涵、主要表现、影响因素。 带着问题思考,引出城市化进程的概念,进入新课学习。 变化:基础设施(道路、房屋等)的增加 从同学们熟悉的家乡地点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把学生带入预设情景中,为新课讲授环节做好铺垫。
城市化的“速度”——近代以来城市化的演进 (一)思考:以曼彻斯特为例,说明工业化是如何推动城市化的。 17世纪以前的曼彻斯特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工业革命期间,这里的纺织业发展很快。人们说1786年的曼彻斯特只能看到阿克莱特纺织厂的一个烟囱,但是到了182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产量占了整个英国的四分之一。到了1840年,曼彻斯特竟然汇集了英国85%的棉纺织工厂和工人。1790年的曼彻斯特只有5万居民,1891年达到了35.1万人。曼彻斯特成了英国工业生产的发源地和著名的大城市。 通过典型城市,理解“工业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 具体数据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本课核心要点。
(二)自主学习展示: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内容,梳理近代以来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展示视频:二战后世界城市化进程 阅读教材内容,设计时间轴梳理知识要点。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教材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落实时空观念素养。
(三)合作探究: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原因 1、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材料一:世界城镇化趋势——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编制 材料二: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摘编) 【设问】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2、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原因: 【设问】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原因? 带着问题阅读史料,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总结归纳得出答案。 特点: 具有半殖民地特征;空间布局不均衡;起步晚于西方国家。 原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洋务运动、民族工业发展 引导学生理解中国近代的城市化走过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城市化的具有自身历史特征的发展道路。
分析: 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阶段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趋势及原因。 了解“智慧型城市”“知识型城市”等新型城市化发展目标。 结合所学,分析图中三个阶段的增长趋势及主要原因。 AB段:城市化进程加快 BC段:趋缓甚至倒退 CD段:加速发展 主要原因:可根据该阶段主要史实进行分析。
二、城市化的“温度”——居住条件的改善,公共设施的完善 思考: 结合“课前学习任务二”,说明城市化从哪些方面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1)道路交通设施的发展——方便了出行,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2)通信设备的改善——密切了人们的交流和信息传播 (3)建筑技术和生活设施的改善——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4)社区功能的完善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为市民提供了便利 根据课前预习成果,思考归纳城市化是如何推进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通过基于课前任务的设问,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同感,国家发展的自豪感。
三、城市化的“限度”——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讨论: 结合视频和生活实际,谈一谈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哪些问题?应如何看待“城市化”这一现象? (展示视频:“城市病”) 1、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1)环境污染;(2)贫富矛盾; (3)交通拥堵;(4)社会问题。 2、应对:科学化、有序化、健康化发展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城市化的推进引发了哪些问题? 学生自主发言,交流互动。 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同时吸取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早期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历史观念。
过渡: 城市化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我们要正视并努力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城市化朝着健康化、有序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在这一问题上,我们的家乡长治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四、城市化的“高度”——城市化问题的应对 城市治理的“长治方案”——“十四五”规划:加快城市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 集聚转型发展新动能,构建绿色能源新体系;塑造农村发展新风貌,开创文化繁荣新局面;打造生态文明新范式,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 提升平安长治新水平,实现规划目标新蓝图。 感受历史与现实的关联,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增强城市和谐绿色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提升家国情怀
课堂小结 工业化、城市化的互动关系 借助教师引导,把握本课内容 回顾总结,理清脉络
课堂答疑 通过师生虚拟对话,了解“半城市化”、“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的现象。 了解城市化发展中的几种典型现象 深化认识
课后作业 根据“作业练习”清单,完成必做、选做任务 课后巩固提升 提能升华,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