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记载:“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墨子·尚贤》中言:“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到宋代有“天下无常丰之年,倘有缓急,不可无备”之说。这反映出( )
A.古代重视建立社会救济体系 B.中国社会保障思想渊源颇深
C.仓廪建设是国家安全的首位 D.古代社会救济呈现各方参与
2.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登录户主姓名、妻子、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在居延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 )
A.土地私有是否取得优势地位 B.边疆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状况
C.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情况 D.政府对私有财产权的重视程度
3.西汉吕后时期实行“受鬻法”,规定“大夫以上(年)九十……禀鬻米月一石”;汉文帝时期颁布“养老令”,规定“年八十已(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汉武帝时期将其减少为仅赐三石米;汉哀帝时期则赐予象征意义的王杖(如鸠杖)而非布帛、粮食等。这些举措( )
A.体现出优抚政策渐显教化趋向 B.反映出赈济活动由国家主导
C.旨在强化统治集团的特权地位 D.确立了儒学的社会正统地位
4.中国古代县级政区在秦汉时期依据户数分为两等,在唐宋时期依据地域位置和户口多少分为七等,明清时期综合地域位置、户口多少和田赋数量等进行分等。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 )
A.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B.基层管理体制逐渐成熟
C.君主专制程度不断提高 D.血缘等级序列严格区分
5.两汉时期的三老制度,顺应自古以来的村社传统,切合下层民众的乡土意识,“三老”作为民众的代表,领衔上书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往往都能得到当局的重视。可见该制度( )
A.提高了乡民参政的意识 B.扩大了统治的阶级基础
C.导致了权力中心的下移 D.强化了基层社会的控制
6.秦统一后,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遂系田亩于户籍。汉代定户律,各地八月“案户比民”,将各户占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记人户口登记册内。汉户籍三年一造,谓之“大比”每年征赋前的校核谓之“小案比”。据此可知,汉代( )
A.经济发展使人口激增 B.赋税比秦代有所加重
C.承袭秦制又有所创新 D.重视保护小农的利益
7.东晋政府对南方原始居民以黄纸进行登记,称为“黄籍”;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人口以白纸进行登记,称为“白籍”,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自东晋成帝至陈文帝,政府先后进行了十次土断,与世家大族争夺人口。该时期户籍制度的变化( )
A.反映了专制集权的加强 B.解决了人口隐匿的问题
C.导致了士族势力的没落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8.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推行义仓制度。义仓所积粮食均来自民众自愿所纳。当灾荒来临时,政府优先支出义仓存粮。由此可知,隋朝的义仓制度( )
A.主要由民间力量主导 B.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C.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 D.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9.唐代《考课令》将户口增减作为评定州县官员考第的一项重要指标,若“抚育有方、户口增益”,则会升进相应的考第;若“抚养乖方、户口减损”,则会降等。由此可知,唐代( )
A.地方考核的标准化 B.强化户籍管理维护统治
C.注重维护财税基础 D.官员行政能力得到强化
10.唐武德九年,给事中魏征在上疏中称:“今之共治,所寄惟在县令刺史,年常貌阅,并悉委之。”“貌阅”反映刺史的职责是( )
A.清丈土地 B.评定资品 C.整顿吏治 D.核定户籍
11.宋以前,社会救助以乡村地区的赈灾救荒为重点。宋代,政府下令设置广惠仓,用以救助“在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并逐渐形成城市化官方救助体系。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
A.自然灾害严重 B.城市经济繁荣
C.边疆战事频繁 D.儒家思想复兴
12.北宋李昭圮的《乐静集·属民》记载:“今天下壮有力之民,侨寓杂处,散于四方,手不服耒耜之勤,心不知田亩之乐,为淫巧奇技、屠贩游博,其无理之甚者,啸聚不逞,杀人于货。”此种现象反映出北宋( )
A.加强了军事领域控制 B.保甲制的推行有其必要性
C.社会矛盾已非常尖锐 D.儒学士人已投身基层教化
13.元代将境内居民按职业划为若干种户,有数十种,称诸色户计,户一经划定,世代相承。不得随意变动。如种田的称为民户,充军役的称为军户,充站役的称为站户,煮盐的称为盐户或灶户,充工匠的称为匠户。元代的诸色户计( )
A.解决了政府财政危机 B.巩固了小农经济地位
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D.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14.元代儒家知识分子在学术义理探研和个体工夫涵养的兴趣之外,在重建社会政治和礼法秩序的经世实践中,突破“致君尧舜”的精英视界,主动寻求与社会中下层的互动及与基层乡村社会的联结。这表明此时期的儒学( )
A.抛弃了复古主义的理想追求 B.存在民间化和大众化的趋向
C.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具体反映 D.重构了崭新的基层治理体系
15.(2023·全国II卷)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B.强调农商皆本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16.明代晚期,中央与地方权力发生转移,乡村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新型地方精英崛起,绅士或富民承担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重要作用。政府职能部分转移至民间社会。上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B.中枢权力弱化
C.朋党之争日益严重 D.社会经济发展
17.明初实行“里老人”理诉制度。乡里推选德高望重之人担任“里老人”,以“礼”为断案准则,对不遵圣贤之礼的乡民予以说服感化、道德惩戒,使其内心受到触动,从而化解纠纷,平息矛盾。明初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推动礼法结合
C.维护基层稳定 D.完善司法体系
18.清代,国家在“州县级以下没有任何类型的正式政府存在”,国家意志却延伸于乡村社会,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控制。这主要得益于( )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地方宗族乡约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中央政府对乡村社会直接管控
19.清代的政府灾害救助,一般要经过严密的报灾、勘灾、审户和放赈救助程序。在此过程中,募款、司账、运解、发放等环节相互分开,各有专人负责。这种做法( )
A.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规范了救灾赈灾行为 D.避免了官员的贪污腐败
20.(2020·天津)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数量
时期 年份 口数 出处
东汉 157年(桓帝永寿三年) 约5600万 《晋书·地理志》
西晋 280年(武帝太康元年) 约1600万 《晋书·地理志》
隋 581年(文帝开皇元年) 约2900万 《隋书·李德林传》等
隋 609年(炀帝大业五年) 约4600万 《隋书·地理志》
唐 705年(中宗神龙元年) 约3700万 《通典·食货》
唐 755年(玄宗天宝十四年) 约5300万 《通典·食货》
唐 760年(肃宗乾元三年) 约1700万 《通典·食货》
唐 820年(宪宗元和十五年) 约1600万 《旧唐书·穆宗纪》
材料二 (东汉末年)“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注:奴婢、徒附为依附人口,不为国家所掌握)。
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指出东汉末至西晋初人口变化的原因;并据此辨析表格中的人口数据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2)运用表格数据,绘制隋唐时期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要求:完整利用表格中数据;在已有网格线上制图;完善坐标信息,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数据刻度以清晰绘制线条。
隋唐时期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
(3)结合折线图和所学知识,阐释8世纪中央政权直接控制人口数量的变化。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中,政治统治一直保持着中央集权,社会管理却相对分散,以士绅为代表的地方精英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当地事务。士绅多是有声望并且有钱有势的人,通过他们的威望和人际关系来影响地方事务。他们既参与统治过程也参与决策过程,很多有关公共福祉的事情如赈灾、修路等都有士绅的参与甚至负责,涉及到政府主要职能的诉讼,也会因为士绅的介入由公堂转为民间。士绅阶层的影响力与地方政府权力影响力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共同维系着大一统国家的治理。
——摘编自齐惠《中国古代协商政治的特质》
材料二 乡绅是中国明清时期活跃于乡村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社会阶层,拥有国家所赋予的法定特权,明代政府不仅规定乡绅本人可免除徭役,且可惠及其家庭。这就产生了一种“非正式权力”。这种非正式权力与官僚的正式权力之间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相互区别,并彼此形成制约。明清时期的乡绅主要是这样一种社会力量的代表者,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功能,使国家与社会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他们如同一个“缓冲带”,减少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摩擦,增强着社会结构的弹性,使一个庞大的帝国机器得以灵活的运转。
——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
材料三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农村经济的日益表落,乡村建设从萌芽理想状态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运动。乡村建设运动以地方政府和国内外社会力量资助的经费为来源,试图寻找一条全面改造农村的道路。乡村建设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试图对旧有的农村政治、农业经济和农民素质进行具有一定现代化性质的改造,即组建村学、乡学,对乡村政治进行自治化和民主化的制度改革;对农业经济推行企业化和市场化的股份制合作社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教育,对农民素质实施如识化和文明化的普及教育。尽管当时的乡村建设运动带有一定的缺陷,但显示出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具有一定现代化意义的农村建设路径,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绅治理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乡绅治理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推行的特点,并简要评价乡村建设运动。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B D C D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B A D C B C B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春秋时期“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宋代时期“倘有缓急,不可无备”等信息可知,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强调社会保障,在宋代时期重视备荒思想,说明我国社会保障思想渊源颇深,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保障思想,不是救济体系,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比较,排除C项;“各方参与”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的户籍管理,属于基层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土地具体占有情况,无法得出土地私有在秦汉时期是否具有优势地位,排除A项;湖北云梦不是边疆地区,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政府对户籍管理的重视,且是出于征发赋役的目的,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的尊老养老政策中优抚群体的年龄限制从90岁下降到80岁,实现了优抚群体的扩大,且养老赐物的数量呈现减少趋势,汉哀帝时发展成赐予象征意义的王杖而非实惠性物品(如粮食和布帛),这凸显了优抚政策的教化性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赈灾行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统治集团的特权地位,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与材料的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对地方的管理越来越细致、深入,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基层管理体制逐渐成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从材料中“在秦汉时期依据户数分为两等,在唐宋时期依据地域位置和户口多少分为七等,明清时期综合地域位置、户口多少和田赋数量等进行分等”可以看出,血缘等级不是政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三老制度,顺应自古以来的村社传统……领衔上书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往往都能得到当局的重视”可知,三老制度作为基层治理的代表,联系民众和政府,有利于加强对村社的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故D项正确;两汉时期,专制制度已建立,三老只是代表村民反映意见,不是参与政权,无法提高村民参政意识,排除A项;封建社会统治基础是地主阶级,巩固阶级基础,扩大不了阶级基础,排除B项;权力中心不断上移集中到君主手中,并非权力下移,排除C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秦朝颁令“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即命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按照当时实际占有土地的数额,向封建政府呈报,政府依此征收田租,而汉代将各户占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记入户口登记册内,作为征派赋役的依据,体现了汉代对秦朝户籍制度的继承与创新,故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土断”使白籍人口本地化,承担赋役,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东晋时期逃到南方的几家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专制集权削弱,排除A项;“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士族没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项夸大了“土断”的作用,排除。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义仓所积粮食均来自民众自愿所纳。当灾荒来临时,政府优先支出义仓存粮”可知,义仓所积粮食是民众自愿所纳,但当灾荒来临时,政府优先支出义仓存粮,可见这种制度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故D项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义仓制度是隋文帝下令在全国推行的,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了义仓制度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并未涉及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政府的行政效率问题,排除C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考课令》以户口的增加与减少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唐代中央政府对户口数量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户口是中国古代的财税基础,重视户口的数量本质上是重视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标准化应强调多条细化的考核标准,材料只涉及户口增减一项,排除A项;材料主体是考课制度而非户籍管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考核实施后的效果,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今之共治,所寄惟在县令刺史,年常貌阅,并悉委之。”,可以看出魏征认为国家的繁荣稳定离不开县令刺史对地方户籍的核定,故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核定户籍,未涉及清丈土地,评定资品以及整顿吏治,排除ABC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用以救助‘在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并逐渐形成城市化官方救助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为城市专门的官方救助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故B项正确;“并逐渐形成城市化官方救助体系”说明宋代形成常态化的官方救助体系,而自然灾害严重不具有常态化的特点,排除A项;“城市化官方救助体系”主要救助“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与边疆战事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儒家思想的复兴是宋代建立城市官方救助体系的重要因素而非主要因素,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今天下壮有力之民,侨寓杂处,散于四方,手不服耒耜之勤,心不知田亩之乐,为淫巧奇技、屠贩游博,其无理之甚者,啸聚不逞,杀人于货。”可知,李昭圮认为,当时有一些人,不进行农业生产,整天游手好闲,杀人越货,导致社会不稳定,其旨在说明推行保甲制度,保障社会安定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军事领域控制,排除A项;社会矛盾已非常尖锐,与材料信息描述不符,排除C项;儒学士人已投身基层教化,在材料中没有描述,排除D项。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将居民按照职业分类,世代相承,不能随意变动,这加强了人身依附关系,故C项正确;诸色户计并不能解决财政危机,排除A项;诸色户计和小农经济无关,排除B项;诸色户计会限制社会阶层流动,排除D项。
1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代儒学知识分子“主动寻求与社会中下层的互动及与基层乡村社会的联结”,这是儒学民间化、大众化的具体体现,故B项正确;“抛弃了复古主义的理想追求”的说法无法从材料体现,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于明中叶以后,排除C项;“重构了崭新的基层治理体系”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1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朱元璋通过采取百姓邻里之间相互监视的措施,从而达到加强对民间社会控制的目的,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明末清初,黄宗羲等思想家提倡工商皆本的理念,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禁止人口流动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朱元璋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无法得出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绅士和富民阶层壮大,因此在承担管理地方公共事务上发挥较大作用,故D项正确;南宋后,理学成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排除A项;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中枢权力弱化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与朋党之争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
1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实行的“里老人”制度,“对不遵圣贤之礼的乡民予以说服感化、道德惩戒,使其内心受到触动”,其目的是“化解纠纷,平息矛盾”,这体现了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基层稳定,故C项正确;“里老人”制度属于地方基层治理,不属于地方行政,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礼”的作用,并没有强调“法”的运用,排除B项;完善司法体系属于客观上所起到的作用,并非主观目的,排除D项。
1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项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排除A项;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间接管理,排除D项。
1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政府救灾赈灾过程中,有一系列的程序性工作,而且各环节分开,有专人负责,这样的划分职责明确,规范了救灾赈灾行为,故C项正确。
2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治、自律关键在于思想文化上的统一性,而中国古代宗法观念及儒学主导地位所带来的文化认同为其提供了条件,故B项正确。
二、综合题
21.【答案】(1)原因:东汉末年至西晋建立前,战乱频繁等因素导致人口大量减少;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大量户口依附于豪强地主,导致政府控制人口低于实际人口。
价值:上述数据属于政府实际控制人口,并非当时全部人口;但上述数据来源于官修正史等价值较高的史料,对研究不同时期政权掌握的人口数量与变化趋势、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等问题有较高价值。
(2)
(3)变化:从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人口数量快速上升到政府能够控制的人口数量锐减。
阐释:唐朝前期社会相对稳定,统治者轻徭薄赋,重视社会救济;农耕经济恢复发展,人口增长;唐承隋制,户籍管理更加严格。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人口数量上升,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盛世局面的出现,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安史之乱导致人口锐减;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影响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政府能够控制的人口数量锐减,反映了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唐朝逐步走向衰落。
22.【答案】
(1)特点:参与基层决策与治理;个人威望和人际关系影响明显;与地方政府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参与面广。
(2)意义:节约了行政开支;强化了对基层的控制;推动了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稳定。
(3)特点:依靠地方政府与社会力量,参与力量多元;以服务现代化为目标;涉及内容广泛;注重乡村发展的整体设计。评价:①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为实现农村现代化进行的一场改良运动。②推动了农村的现代化,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移风易俗;普及了农村教育,培养了农业人才;推动了社会秩序的稳定。③未找到造成中国农村衰落的根源;采取改良的办法不能解决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
【解析】(1)特点:根据“以士绅为代表的地方精英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当地事务。士绅多是有声望并且有钱有势的人,通过他们的威望和人际关系来影响地方事务。他们既参与统治过程也参与决策过程”参与基层决策与治理;个人威望和人际关系影响明显;根据“很多有关公共福祉的事情如赈灾、修路等都有士绅的参与甚至负责,涉及到政府主要职能的诉讼,也会因为士绅的介入由公堂转为民间。士绅阶层的影响力与地方政府权力影响力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得出与地方政府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参与面广。
(2)意义:根据“他们如同一个‘缓冲带’,减少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摩擦,增强着社会结构的弹性,使一个庞大的帝国机器得以灵活的运转”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乡绅治理的意义在于节约了行政开支、强化了对基层的控制、推动了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稳定。
(3)特点:根据材料“乡村建设运动以地方政府和国内外社会力量资助的经费为来源”可归纳出依靠地方政府与社会力量,参与力量多元;根据材料“显示出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具有一定现代化意义的农村建设路径”可归纳出以服务现代化为目标;从改革的内容来看,涉及内容广泛;从整体设计情况来看,可归纳出注重乡村发展的整体设计。评价: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为实现农村现代化进行的一场改良运动;推动了农村的现代化,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移风易俗;普及了农村教育,培养了农业人才;推动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未找到造成中国农村衰落的根源;采取改良的办法不能解决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