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为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人和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扩大( )
A.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 B.完善了雅典的权力运行机制
C.意在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 D.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2.在欧洲中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基督教会是救助穷人的主要力量。教会建立一些慈善机构,专门救助穷人。教会神职人员会成为演说人士,感化和劝说很多有能力的人,让他们照顾穷人。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
A.基督教会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B.欧洲民族国家处于形成过程中
C.救济穷人是基督教的核心任务 D.欧洲社会统治危机经常性爆发
3.1396年,英国奥克斯希尔村村民们相互达成协议,对于村内非法侵占和协议纠纷等内部冲突,绝不寻求外部力量来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村庄与外部联系由法庭进行控制管理。由此可知( )
A.王权对乡村社会没有影响 B.领主通过法庭独断司法事务
C.村庄具有一定的自治功能 D.英国乡村法是英美法系源头
4.在中古时期的法国,乡村共同体作为一个自治性质的单位,以习惯法为基础,在得到领主同意后,通过村民会议自主管理公共事务。17世纪开始,领主及其代表出席或主持村民会议的权利被进一步限制,村民会议逐渐为王室监察官所掌控。据此可知,17世纪的法国( )
A.已经形成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B.乡村共同体丧失自治权
C.民族国家形成影响社会治理 D.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5.16世纪的伦敦,100年中(每年选举一次)有24个市长是绸缎、丝绒商,17个是呢绒商,14个是食品杂货商,其他每个同业联合会都有六七个人当选过市长。此外,伦敦市政参事和众议院议员也往往是12个大型同业联合会的成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市民通过行会控制市政 B.市民通过选举开始参政
C.市民与君主共同管理城市 D.行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
6.据下表可知,近代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的发展( )
18世纪 治安法官按照地方习俗进行管理,完全不受议会法令的影响
1835年 市政法案规定由领取薪水的行政人员来执行地方政府的工作,并对郡治安法官进行分权
1888年 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
1894年 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规定民选议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
A.全面继承地方自治传统 B.扩大了社区的服务功能
C.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D.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7.俾斯麦认为“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俾斯麦这一言论是针对( )
A.民众要求建立福利国家的愿望 B.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目标
C.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日增 D.动员民众投入对外扩张的需要
8.英国于1834年修改了济贫法;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1833年至1856年期间,为增加国民的福利,设立了20个中央委员会、董事会及视察团;1870年通过的教育法普及了小学教育。上述事实说明( )
A.经济发展强化了英国政府的社会责任 B.当时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C.英国是最早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 D.英国民主制度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
9.托克维尔在评价美国政治制度时指出:“乡镇组织之于自由,犹如小学之于授课。乡镇组织将自由带给人民,教导人民安享自由和学会让自由为他们服务。”这主要是因为乡镇(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
C.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 D.承担了基层教育机构的职能
10.美国学者博克斯把美国社区治理模式称为“以公民为中心的智力结构”,市政府进行某项涉及社区利益的政策变动,首先要召开社区听证会,听取居民的意见;社区最高权力机构——社区董事会通过选举产生,向社区居民负责;社区居民可以建立独立的自治组织或参加社团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影响社区董事会以及地方政府的决策。这可以说明美国( )
A.民众拥有广泛政治权利 B.社区运作不受政府的限制
C.中央政府权力逐渐下移 D.社区治理呈现民主化趋向
11.英国的志愿者组织和非盈利组织不直接接受政府部门的行政控制,具有广泛的行为空间,在能够促进社区发展的前提下,可以以任何合理合法的方式介入社区发展,为社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智力保证或者教育培训方面的优质人力资源。英国的这一社区治理模式( )
A.体现了权力钳制下的高度自治 B.有利于降低社区运营成本
C.说明社区已取代了政府的功能 D.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12.罗斯福要求国会降低低收入者的税率,同时提高高收入者的税率。对于年收入为5万美元以上的人,税收增加了1%,年收入6万美元以上的人税收增加6%,年收入350万以上的人税收增加7%。对这一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刺激消费以复苏美国经济 B.调节个税增加政府财政
C.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 D.税率缺乏一致性不公平
13.二战后,西欧国家纷纷推行改革,采取了诸如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托儿、育儿服务等一系列措施,给予儿童和妇女大量津贴,大量的女性得以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这些改革旨在( )
A.缓解社会矛盾 B.改善民众生活水平
C.建立福利国家 D.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14.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大幅削减公共开支,积极推进公共部门的私有化,政府逐渐从服务供给的垄断者身份转变为服务购买的最大雇主,形成了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照顾政策。这一转变( )
A.使基层社区承担更多的政府功能 B.扩大了地方社区的行政权力
C.使居民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 D.实现了地方社区管理行政化
15.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列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让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这些做法( )
A.削弱了英国政府的行政能力 B.提高了英国基层治理的效率
C.建立了英国的现代福利制度 D.缓解了英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实行居民自我管理,参与地方政府的决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这一历程表明( )
A.地方治理的效率更低 B.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D.政府公共开支日益增加
17.英国进入1980年代后,在维修文物和文艺演出等事业中,常有私人单位的参与。不少私立学校和医院向公办学校及医院提供服务。在救治残障人和弱智者方面,不少市政当局使用了私人单位提供的资源。这主要是由于( )
A.政治民主化程度不断加深 B.经济危机的日益严重
C.国家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 D.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
18.1991年英国颁布了《竞争求质量》白皮书,提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和运用最佳方式来达到这些标准,并将提供服务和战略责任加以区分。地方政府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地方政府应从基层治理的具体事务中脱身 B.社区公共服务的传统管理模式已遭遇瓶颈
C.政府鼓励建立自上而下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D.强调政府和社区及非政府组织间的共同作用
19.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公布后,数年内其实施范围几乎涵盖了城市各种企业、金融单位,以及国营农、牧场等。与此同时,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依照单行规定在生老病死伤残方面也有了相关保障。新中国初期社会保障建设( )
A.内容丰富、结构完整 B.呈现出全民覆盖特点
C.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D.具有完备的法律保障
20.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如下表所示。这些成就表明( )
类别 制造业 货物贸易 商品消费 外资流入 外汇储备 整体经济实力
世界排名 第一 第一 第一 第二 连续多年世界第一 第二大经济体
A.“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 B.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已经完全实现
C.“一带一路”倡议辐射作用日渐凸显 D.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现代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建国后,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工业革命后,许多国家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二战后,社区很快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社区实行居民自我管理,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摘编自《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将单位之外的社会个体重新组织起来,便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民政部于1986年提出要争取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由此提出了社区的概念,随后1991年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政策构想,并在上海、武汉、北京等地进行社区建设实验。为了从更高层次力推社区建设,在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整合成立了民政部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司,统筹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到90年代末期,基本完成了社区制的建章立制。2001年开始,农村社区进入地方自发试点阶段;2006年中共中央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
——摘编自李春根、罗家为《从动员到统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基层治理的回顾与前瞻》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不同阶段基层治理的主要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趋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建设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基层治理的认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来,婚丧嫁娶是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中古时期的西欧,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下图出自1330年前后海德堡的一册手抄本,它反映了教士宣布解除婚姻,把丈夫、妻子和子女分离开的场面。
请以西欧封建社会基层治理中庄园管理、城市自治、教会管理三个方面中任选几个方面为主题,续写或创编故事。(要求:体现相关知识点,故事完整,字数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A C C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A A D C C C D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村社职能的扩大削弱了氏族贵族势力,使更多人得到公民权,扩大了民主范围,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故选D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时,基督教会救助穷人,建立慈善机构,通过演说感化有能力的人照顾穷人,这是基督教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表现,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基督教会参与社会治理,和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无关,排除B项:基督教的核心任务并不是救济穷人,排除C项;统治危机经常性爆发的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奥克斯希尔村对内部冲突依靠自身的力量协商解决,村庄与外部联系由法庭进行控制管理,说明14世纪末的英国实行乡村自治,故C项正确;“王权对乡村社会没有影响”说法绝对,排除A项;“独断”的说法错误,农民在法庭也有一定的话语权,排除B项;英美法系源头是判例法,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开始,法国王室监察官逐渐控制了村民会议的自治权,即王权扩张,中央集权加强。结合所学,17世纪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王权的扩张,促进了民族国家形成,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因此材料体现的是17世纪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影响了社会管理,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专制,排除A项;“丧失”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即基层治理模式发生变化,未体现基层治理水平提高,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伦敦市民通过同业联合会即行会参与并控制市政活动,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选举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君主,排除C项;材料反映行会对市政的影响,但不能说行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治安法官按照地方习俗进行管理,完全不受议会法令的影响,到19世纪议会通过一系列法律规定地方自治,民选议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可知地方自治不断向民主化转变,故C项正确;全面继承地方自治传统与19世纪的史实不符,排除A项;题干所给信息没有涉及社区服务功能的扩大,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社会保障,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俾斯麦认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工人以社会保障,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国家就不会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由此可见,俾斯麦主张加强社会保障来消除工人阶级的斗争,表明当时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日增,故C项正确。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知,此时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开展,英国政府针对当时出现的社会问题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来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国民素质,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政府的社会责任不断强化,故A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小学是基础性的教育机构,将“乡镇组织之于自由”比作“小学之于授课”,凸显了乡镇对于自由的基础性保障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故C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以公民为中心的智力结构”“听取居民的意见”“通过选举产生,向社区居民负责”及所学可知,题干信息反映出美国社区治理呈现出民主化的趋向,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民众拥有广泛政治权利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社区运作受到政府的监督、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政府权力下移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英国的志愿者组织和非盈利组织不直接接受政府部门的行政控制,具有广泛的行为空间,在能够促进社区发展的前提下,可以以任何合理合法的方式介入社区发展,为社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智力保证或者教育培训方面的优质人力资源”可知,志愿者组织和非盈利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的介入,为社区服务,有利于降低社区运营成本,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权力钳制,因为这些机构不直接接受政府部门的行政控制,排除A项;社区未取代政府的功能,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基层管理,没有体现社会保障制度,排除D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斯福要求国会调整个税,提高高收入者税率,降低低收入者税率,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史实可知,这是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国家采取措施调节个税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并未反映刺激消费的内容,排除A项;调节个税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并不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而调整个税,这是公平的反映,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托儿……女性得以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给予儿童和妇女大量津贴,促使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缓和了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材料只强调对妇女、儿童提供照顾,民众的范围更广,排除B项;福利国家是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女性从家庭中解放不等于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常用来表示社会威望和荣誉的高低程度,也泛指财产、权力和权威的拥有情况),排除D项。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西方国家大幅削减公共开支”“政府逐渐从服务供给的垄断者身份转变为服务购买的最大雇主”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减少对于社区管理的开支,社区自我管理的程度不断加深,替代了原有政府承担的部分职责,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A项正确;社区仅具备一定程度为自身服务的自治权而非行政权,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社区的自治有利于提升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材料仅涉及到社区与政府之间的关联,没有明确具体居民的自我管理情况,排除C项;社区管理行政化是指依靠行政权力自上而下的实行社会在组织的过程,依靠政府规定统一规划的社会管理体制,材料是地方社区自治的表现而非行政化,且“实现了”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1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后期正是英国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时期,其将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吸引多元力量,采用市场竞争机制来进行地方自治,这有助于激活地方自治的活力,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故B项正确;上述举措并不能对英国政府的行政能力产生影响,相反,其会产生示范效应,反促英国政府提高行政能力,排除A项;英国现代福利制度建立时期是在20世纪初,排除C项;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绅士和富民阶层壮大,因此在承担管理地方公共事务上发挥较大作用,故D项正确;南宋后,理学成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排除A项;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中枢权力弱化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与朋党之争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
1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进入1980年代后,私人单位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治理方面的事务,这是由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模式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后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故C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西方国家基层治理方面的相关表现,而与政治民主化程度不断加深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A项;1980年代后,英国并未出现经济危机,B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国家基层治理方面的表现和特征,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D项。
1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和运用最佳方式来达到这些标准,并将提供服务和战略责任加以区分”“地方政府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可知题干内容反映了社区公共服务由传统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即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自下而上”的机制来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鼓励建立“自上而下”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故C项正确;根据题干内容中“地方政府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可知地方政府应该从基层治理的具体事务中脱身,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社区公共服务由传统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说明传统管理模式已遭遇瓶颈,不得不再探索新的方法来加强基层治理,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故D项正确,。
1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劳动保险涵盖城市企业、国营农场等,国家公务人员也享受生老病死伤残方面的保障,社会保障涵盖范围和受益人群不断扩大说明了当时国家社会保障建设逐渐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劳动保险的情况,不能说明新中国初期社会保障体系结构完整,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出城市企业、国营农牧场、公务人员享有一些社会保障,不代表全民覆盖,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无法说明具有完备的法律保障,排除D项。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巨大成就的取得说明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正在逐步现代化,故D项正确;“已经实现”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已经完全实现”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共十八大后提出的,与“改革开放40年来”不符,排除C项。
二、综合题
21.【答案】(1)方式:近代早期(民族国家发展时期)——市镇治理(自治)
工业革命后——社区开始形成
二战后——社区自治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要方式。
趋势:逐渐民主化、法制化;自治化程度不断提高(自主权逐渐扩大);治理主体多元化;基层服务多样化;基层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2)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政府主导;先试点再推广;城乡兼顾(城乡一体化趋势,社区建设的深度广度不断扩大)。
(3)认识:基层治理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经济基础的要求);各国基层治理的方式有所不同,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基层治理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质与质量,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与政治稳定。
22.【答案】
示例:
杰克和妻子在教士的主持下离婚后,独自一人到城市闯荡。凭借灵活的头脑得到大商人的器重,不久进入了商业行会,在行会中负责管理手工业者。
一次一名匠师找到他举报学徒逃走,违反了行会章程,向学徒索要赔偿。杰克意外发现,学徒竟然是自己的儿子。原来儿子与母亲本生活在乡下庄园中,但由于灾害减产,他们无力承担庄园主仍征收的过高地租,母亲被庄园法庭审判获刑。儿子不得已到城市谋生成为了一名羊毛织工学徒,因为遭到匠师的虐待而逃跑。匠师得知学徒是杰克的儿子自知有错在先,撤回了赔偿诉求。
杰克为妻子缴纳了地租,最终他们在教会教士的主持下复婚,破镜重圆。
【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的西欧社会。首先明确题目类型,接着阅读材料,梳理题目要求,了解题目中故事发生的背景,然后从西欧封建社会基层治理中庄园管理、城市自治、教会管理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作为主题,如西欧封建社会基层治理中的城市自治等;确定主题后,再结合“1330年前后”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等史实,续写丈夫或其妻子之后的生活故事,可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欧洲城市发展、工商业进步、社会阶层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等社会转型前的史实,编写时无论悲、喜结局,都尽力把故事讲完整,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体现相关知识点,字数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