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31 16:4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原始社会:石器时代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青铜、铁器时代
资本主义兴起后:火器时代
①→争夺自然条件优越的生活
②→开疆拓土,建立帝国
③→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起因
影响
对人类:灾难! 对文化:双刃剑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第十一课
学习目标:了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
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目录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01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02
亚历山大远征
与“希腊化时代”
知识回顾:
帝国名称 兴起 衰落 特征
波斯帝国 (前550-前330) 大流士一世时期成为地跨亚洲非的大帝国, 希波战争(公元前499年至449年)后走向衰落,后被亚历山大灭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亚历山大帝国 (前336-前323) 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 前323年帝国分裂 希腊化时代
罗马帝国 (前27-前476) 屋大维建立帝国, 2世纪左右地跨亚欧非帝国 395年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 罗马法;基督教
拜占庭帝国 (395-1453) 查士丁尼时成为地跨亚欧非帝国 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民法大全》
阿拉伯帝国 (632-1258) 7世纪默德建立; 8世纪成为地跨亚欧非帝国 1258年被蒙古汉国旭烈兀所灭 东西文化交流
奥斯曼帝国 (1299-1922) 奥斯曼一世建立, 16世纪地跨三大洲帝国 一战后分裂,1922年被凯末尔革命推翻,成立土耳其共和国 政教合一,
控制传统商路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前323年),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亲率10万大军,在叙利业的伊苏斯平原迎战。亚历山大出奇制胜,大流士惊慌失措,临阵脱逃。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及。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入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一年后,波斯帝国灭亡。
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疆域广阔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希腊古文化的繁栄和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希腊化时代”到来,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亚历山大远征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时间:公元前334年
(3)分裂: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
1、亚历山大远征
(2)过程: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思考1:亚历山大如何统治帝国?
亚历山大统治下的东西方之间的融合仍旧非常困难 ……回到苏撒,为进一步笼络被征服者,亚历山大娶了大流士的女儿为妻(亚历山大的另一位妻子是巴克特里亚公主克罗珊娜);然后又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仪式,由他主持让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都娶了波斯贵族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这就是著名的“东西方联姻”。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亲自馈赠给他们许多礼物以示鼓励。
——[英]J.M.罗伯茨 O.A.维斯塔德 著 陈恒 贾斐等译《企鹅全球史:古典时代》
结合教材P62 内容,简述亚历山大为加强统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1.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2.在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人自居,沿用波斯帝国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穿波斯服装,推广波斯礼仪; 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因地制宜 巩固统治)
亚历山大的统治政策: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根据材料,分析亚历山大此举的目的
缓和被征服者的关系
材料1: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波斯帝国战败投降后,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掳掠。 波斯波利斯是波斯王国的首都,……他放手让自己的士兵进行劫掠。马其顿人冲入城中杀死遇到的所有男人,抢劫居民……在这里,大量的黄金和白银遭到掠夺,绣有鲜艳紫色和饰有黄金的华丽服装,现在成了胜利者的战利品。最后掳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要5 000头骆驼和2万头骡子驮运。亚历山大在进军途中,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就是那时兴建的。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材料2:亚历山大统治下的东西方之间的融合仍旧非常困难,但在其统治的十年间,亚历山大一直坚持这一政策。……从一开始,亚历山大在政府的土地上就通过波斯官员进行统治。从印度返回后,亚历山大就着手以混合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为军团的方法重组军队。亚历山大还采纳了波斯人的服饰。……危机之后,亚历山大采取了一项非常大手笔的文化融合举措。这时亚历山大娶了大流士的女儿为妻(亚历山大的另一位妻子是巴克特里亚公主克罗珊娜);然后又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仪式,由他主持让9000名士兵娶东方妇女为妻子。这就是著名的“东西方联姻”。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4)远征的影响:
1、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城邦:反抗马其顿统治的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
腓尼基:推罗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
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城市被付之一炬,波斯历代国王的宫殿被烧成焦上。
在中亚:大量当地居民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到亚历山大建立的城市中。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4)远征的影响:
破坏性: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引发文化冲突,造成文化断裂。
1、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城市底比斯被夷为平地
腓尼基名城推罗大屠杀
波斯波利斯
遭到劫掠
建设性:促进了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交融发展,“希腊化时代”到来。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4)远征的影响:
1、亚历山大远征
政治方面:东方的君主专制政治和希腊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结合;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希腊自治城市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
经济方面: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致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文化方面:亚历山大的远征使东西方文化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冲突和交融,使希腊化的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也相互影响。
思想方面:亚历山大帝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胸怀,希腊人从此走出狭小的城邦界限,而以全新的、平和的、世界主义的目光看待世界和他人。
埃及文明
印度文明
希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亚历山大帝国真正统一的时间仅有10年,
何以把希腊文化传播到各地,并能延续300年?
前323,帝国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国家。
“希腊化世界”:(空间角度)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
“希腊化时代”:(时间角度)从亚历山大远征(前334年)到罗马屋大维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前30年)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确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
——[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著,董仲瑜等译《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2、“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1)概念释读:
前323,帝国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国家。
材料1:亚历山大东征开创的希腊化文化,是希腊文化与古埃及、巴比伦甚至古印度以及其他各地的文化相互交流汇合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流。……并不是说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前,希腊文化与外地文化毫不接触,而是说这次文化交汇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成果之巨前所未有。
——杨巨平《“希腊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交流大汇合》
材料2:亚历山大在对外征服及治理帝国的过程中,通过总督管理、军队建设、政治联姻及宗教政策等政治手段进行统治与管理,开创了一个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新时代——希腊化时代。
——李丽玲《浅析亚历山大统治政策与希腊化文明的形成》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2、“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2)“希腊化时代”的表现
《亚历山大大帝和波鲁斯》
(油画)
托勒密埃及的统治者是马其顿人,他们为赢得埃及人支持,有意戴上了传统的法老王冠。
穿着波斯服饰的亚历山大
“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对被征服地区强制推行希腊文化,使希腊文化融合东方文化;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2)“希腊化时代”的表现
2、“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2、“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2)“希腊化时代”的表现—— 民族之间的交融
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占有大量土地,并享受税收优惠,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他们生活于希腊风格的城市中,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他们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部分人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成为国王的顾问和官员。
从印度返回后,亚历山大就着手以混合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为军团的方法重组军队。亚历山大还采纳了波斯人的服饰。……亚历山大采取了一项非常大手笔的文化融合举措。这时亚历山大娶了大流士的女儿为妻(亚历山大的另一位妻子是巴克特里亚公主克罗珊娜);……由他主持让9000名士兵娶东方妇女为妻子。这就是著名的“东西方联姻”。
——[英]J.M.罗伯茨 O.A.维斯塔德《企鹅全球史:古典时代》
材料1:亚历山大城包含了以下民族:希腊人、马其顿人、埃及人、 犹太人、阿拉伯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米底人、波斯人、罗马人、迦太基人等 。
——[美]凯文·瑞里:《西方与世界》
材料2:公元前218年5月5日,一个希腊人与一个埃及妇女发生冲突。后者把尿倒在希腊人身上,而且拒绝道歉。这个希腊人写信向托勒密埃及的国王控告说:国王啊,我请求你,如果你同意,就请不要坐视一个埃及女人这样无理地侮辱我,我是一个希腊人,一个外地人。
——摘译自《恩泰克赛伊斯莎纸草文献》英文版
思考:概括材料中的历史信息,据此可以得出哪些历史结论?
历史信息:亚历山大城有很多种族聚集;希腊人在埃及与人发生冲突。
历史结论:
居民构成多元化,民族交融;
托勒密王朝时期,希腊人和马其顿人是统治阶层,拥有广泛特权;
埃及人是被统治者,两者存在矛盾。
希腊化城市的兴建。如: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
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埃及亚历山大城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2、“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2)“希腊化时代”的表现—— 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
缪斯宫顾名思义是供奉缪斯女神的神庙,缪斯女神,是一系列掌管艺术与科学的神,包括诗歌与舞蹈,也包括几何学和天文学。亚历山大城的缪斯宫其实是一座大型研究院,里面有工作室、演讲室、解剖室、动物园和天文台,另外亚历山大城还兴建了大型图书馆,号称藏书50万卷。图书馆博物馆是地中海地区的学术中心。
——胡翌霖《亚历山大城的缪斯宫 》
历史信息:灯塔、埃及神庙、缪斯宫等建筑;城市规划整齐。
历史结论:希腊文化和埃及文化共存,相互交融。
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
(图2 亚历山大城图书馆想象图)
思考:概括图中的历史信息,据此可以得出哪些历史结论。
1
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成就表现:
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
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
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
埃拉托斯提尼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
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2、“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2)“希腊化时代”的表现—— 传承、发展古希腊文化
欧几里得
埃拉托斯特尼指导学生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代表作,集整个古希腊数学成果和精神于书,既是数学巨著,也是哲学巨著,并且第一次完成了人类对空间的认识。汉语的最早译本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于1607年合作完成的,但他们只译出了前6卷。正是这个残本奠定了中国现代数学的基本术语,诸如三角形、角、直角等。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2、“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2)“希腊化时代”的表现—— 希腊化对西亚、北非地普通民众和农村区影响有限
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农民仍说着他们祖先的语言,保持他们原有的宗教和风俗。
历史纵横(P63页):马卡比起义
公元前198年,巴勒斯坦被塞琉古王国占领。塞琉古王国的统治者推行希腊化政策,向当地的犹太人征收重税,引起犹太人的强烈不满。公元前168年,犹太祭司马卡比发动起义,以灵活的战术与塞琉古周旋,同时积极争取外部支持,与罗马结成同盟。公元前165年,犹太人基本赢得独立,传统的犹太教文化继续发展。
说明:
(1)东方地区人民与希腊人和马其顿人之间相处并不融洽;
(2)西亚、北非存在抵制希腊化的现象;
(3)希腊文化对普通民众影响有限,广大乡村延续固有文化。
材料 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侵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最后吞并埃及,这300多年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历史上被称之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融会的结晶。虽然它承袭希腊的传统,但与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不同。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文化则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多民族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文化中心也从雅典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2、“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3)“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1)从总体上看,“希腊化时代”文化具有多元混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2)以希腊文化为主,融合东方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是双向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
1.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
(1)破坏性: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引发文化冲突,造成文化断裂。
(2)建设性:促进了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交融发展,“希腊化时代”到来。
政治方面:东方的君主专制政治和希腊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结合;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希腊自治城市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
经济方面: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致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文化方面:亚历山大的远征使东西方文化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冲突和交融,使希腊化的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也相互影响。
思想方面:亚历山大帝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胸怀,希腊人从此走出狭小的城邦界限,而以全新的、平和的、世界主义的目光看待世界和他人。
必背清单1
2.“希腊化时代”的表现。
民族之间的交融;
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传承、发展古希腊文化;
希腊化对西亚、北非地普通民众和农村区影响有限。
3.“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1)从总体上看,具有多元混合性和开放性;
(2)以希腊文化为主,融合东方民族文化。发展趋势是双向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
必背清单2
问题探究(P65页):罗马人很早就接触到希腊文化,拉丁字母就是他们改造希腊字母的结果。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征服了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大约100年后,又征服了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南部,把马其顿和希腊都变成了罗马的行省。但在文化上,罗马人更愿意拜希腊人为师,学习希腊文化。如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被征服的希腊人征服了野蛮的征服者,把艺术带给了粗鄙的拉丁姆。”
同样是通过战争,被征服的波斯和埃及等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希腊文化,罗马人本来是胜利者,为什么也甘愿学习希腊文化?查找资料,看看罗马人如何借鉴希腊文化,并谈谈你对贺拉斯这句话的理解。
马克思:“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理解:战争带来巨大灾难,却在客观上使不同地区的文化在相互碰撞中得以交流与重构,从而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希腊化文化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其他东方文化与希腊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的产物,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成果之巨、影响之深前所未见。它揭开了欧、亚、非大陆间人类文化大交流、大汇合的序幕,在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1.从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帝国起至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消灭残存的托勒密王国,在近300年期间,自地中海至中亚的广袤疆域经历了希腊化的时代。对希腊化文明在政治上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亚历山大在东征中摒弃东方君主的绝对权威
B.结合马其顿与东方王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政体
C.希腊化文明是希腊古典文明的衰落与延伸扩展
D.希腊化文明中的社会政治结构绝对整齐划一
B
2.“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诞生。”以上材料旨在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推动了希腊文明的传播 B.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随堂检测
C
蒙 古 西 征
与东西方交流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蒙古帝国的对外入侵一度被欧洲地区称为“黄祸”,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鼎盛时达匈牙利),南至南海。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为20世纪时苏联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含盖了当时疆域内1亿的人口。
蒙古帝国概况:
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
第二次西征(拔都)
第三次西征(旭烈兀)
1、蒙古三次西征: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第一次(1219年—1224年):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发动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刺子模,此次西征远抵里海与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等地,为日后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西征定下良好基础。
第二次(1235年—1242年):成吉思汗孙子拔都再次率领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并且建立了第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钦察汗国。
第三次(1252年—1260年):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远至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等国家或地区,并在波斯地区建立了又一个元朝西南宗藩国-伊利汗国。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被人称为“世界征服者”。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
“这个国家的某些部分,山岭极多,在其他部分,则是平地,但是,实际上它的全部土地都说是由砂砾构成的,土壤不多,几乎都是沙漠。在某些地区,有一些小树林,但是在其他地区,则完全没有树木。肥沃的土地不及百分之一,而且除非用流水来灌溉,是不能有收获的,而那里溪流和小河不多,大河更是十分稀罕。”
——罗马教皇的使者加宾尼《出使蒙古记》
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 ,其职责便在于对内能保证部民的安全 ,对外则能掠夺更多的财物。成吉思汗是当时最能胜任这两种职责的第一人选。他的理想就是对外征服和掠夺。
12 世纪末期 ,中国四分五裂的版图和互相征战的纷杂局势为成吉思汗的征服提供了有利条件。 ——《略论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响》纪宗安 李 强
(1)自然条件恶劣
(2)雄才大略的人物
(3)东西无强国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2、蒙古帝国扩张的原因:
在蒙古西征以前的欧亚形势是:诸国纷争, 东西方交通受阻。
(1)中国正处于长期分裂的局面;(2)花刺子模帝国内讧不己;(3)中东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奄奄一息;(4)东欧拜占庭帝国日趋衰弱;(5)西欧各国王权软弱无力,互相争斗。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蒙古西征后,因大汗蒙哥过世,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间爆发了内战来争夺汗位,之前成吉思汗分封的诸王选择支持不同的阵营,最后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被称为“四大汗国”的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等实际上独立的国家。四大汗国的统治者在血统上均出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同奉入主中原的元朝为宗主国,与元朝驿路相通。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3、蒙古西征的影响
材料1:蒙古西征重新勾画了世界版图,把原来相互隔绝的大小帝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新世界和新时代的到来划定了新的秩序。……蒙古骑兵强大的战斗力震惊了整个欧洲,与此相反,欧洲骑士从此一蹶不振,中世纪最辉煌的骑士文化也就此走向衰落。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成吉思汗的政府拉开了人类近代史的帷幕。蒙古人带着东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踏碎了黑暗时代的欧洲中世纪美梦,唤起了全球性的人类觉醒。正是在这种军事征服的推动和刺激下,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和思想革命。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思考: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蒙古西征带给世界的影响。
材料2:“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为首的蒙古封建主,在差不多七十年的时间里,血洗了亚欧国家。前所未有的灾难落到了被征服国家人民群众的身上。征服,破坏了他们的城市,践踏了他们的田野,消灭了他们的生产力和文化。”
——摘编自苏联1957年出版的《苏联域外的东方中世纪史》
材料3:从成吉思汗动身西征起,蒙古人就采用了中原的 “驿站”制度。据不完全统计,蒙古帝国时期,仅元各行省范围内设置的主要水陆驿站就达1500多处。这一制度,对于东西方之间,中原和北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畅通和扩大,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破坏性:征服战争十分惨烈,引发文化冲突,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极为严重破坏。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3、蒙古西征的影响
建设性:
(1)骑士文化走向衰落,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思想解放和科学进步);
(2)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或“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材料4:蒙古西征横扫欧亚大陆,消除了国界的限制,使整个亚洲畅通无碍。……蒙古帝国时期,欧洲的商人、使节、游人来远东的络绎不绝。他们或长期留居,经商传教,其中不少人在政治上被蒙古帝国所重用。与此同时,蒙古帝国也常派使节、商队到欧洲。……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艺术等成果传入了中国;中国的历史、算术、制图、医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通过阿拉伯人更加广泛地传播到西方,这些都对西方社会的变革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3、蒙古西征的影响
建设性:(3)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
②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由陆路来华,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③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摘编自《马可·波罗游记》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3、蒙古西征的影响
列班·扫马,元朝基督教聂思脱里派教士、外交家,最早访问欧洲各国的中国旅行家,出生于元大都。1275年,列班·扫马从大都出发,随商队西行,访问了西亚和欧洲各国,并在1288年见到了教皇。扫马的出使,使罗马教廷更相信元朝皇帝与各汗国统治者均崇信基督教,因而遣教士孟特戈维诺等东来,对促进东西文化交流起了一定作用。
由东向西: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
自西向东: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说着不同的语言,被称为“色目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后来融入汉族和蒙古族。来自中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民族分布:蒙古西征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材料5: 蒙古军西征时,从东方迁入欧洲的蒙古人、汉人、钦察人和其他民族逐渐定居于欧洲。同时,欧洲居民也受到西征军的影响,有不少迁徙到了东方。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现象,无论是由什么原故所造成,其对于扩大东亚与欧洲之间的联系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的作用是决不能低估的。
——阿达利比士《蒙古西征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
3、蒙古西征的影响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建设性:(4)引发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民族交融,民族分布格局发生变化;
【回顾所学】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他们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四等人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色目人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
——《中外历史纲要(上)》
色目人(“各色名目之人”)是元代时对来自中西亚、西亚洲、和欧洲的各民族的统称,也是元代人民的四种位阶之一。色目人后来经历蒙古人,畏兀儿与汉人大规模混血形成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的最早来源。按照元朝的种群分类,在元代的社会阶层之中,色目人的地位在蒙古人之下,汉人和南人之上。元代重用色目人,入居汉地的色目人,多高官厚禄。
材料6:蒙古人在中、西亚的征伐迫使奥斯曼突厥人西迁至小亚细亚半岛,并在该地建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453年,奥斯曼苏丹攻占君士坦丁堡。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欧洲东南部和北非。这是现在在一些如阿尔巴尼亚、波赫等欧洲国家有大量穆斯林人口的原因。
在蒙古四大汗国衰败之后,前钦察汗国属国的俄罗斯崛起并占领了从前蒙古帝国中的大部。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形成有明显的当年的蒙古帝国的因素。
在朝鲜半岛,高丽王朝被蒙古帝国征服之后归依蒙古。蒙古帝国在中国被明朝推翻后,亲蒙古的高丽国王派大将李成桂征明。亲明的李成桂从鸭绿江边回兵,推翻高丽,建立朝鲜王朝。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3、蒙古西征的影响
建设性:(5)改变了世界版图和亚欧的政治格局;
材料7:蒙古帝国时期,在东方的各大城市和要镇中都有西方商人经商,东西方贸易在蒙古帝国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工”“医”被蒙古人看成是“人才”。蒙古帝国时,东西方医师和名工巧匠,常被相互调换,为统治者服务。
建设性:(6)蒙古统治者对东西方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的注重和保护措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
材料8:《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对马可 波罗讲过这么一段话:“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 他人敬穆汉默得,我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通过宗教传播,不仅使不同的宗教受到了影响,而且在宗教传播过程中由于人们的广泛交往,使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甚至连物质文化等方面都也受到了影响。
建设性:(7)蒙古帝国兼容并蓄的宗教政策,改变了宗教分布与力量。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3、蒙古西征的影响
必背清单3
4.蒙古西征的影响。
破坏性:征服战争十分惨烈,引发文化冲突,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极为严重破坏。
建设性:
(1)骑士文化走向衰落,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思想解放和科学进步);
(2)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或“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3)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4)引发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民族交融,民族分布格局发生变化;
(5)改变了世界版图和亚欧的政治格局;
(6)蒙古统治者对东西方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的注重和保护措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
(7)蒙古帝国兼容并蓄的宗教政策,改变了宗教分布与力量。
思考点(P64页):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生的影响可分两大地域来看。
一是对中亚和西亚的影响。这些地区的主要变化包括:
(1)伊斯兰文明受到战争的沉重打击,不过后来又逐渐恢复了。
(2)一批蒙古人(主要是军队)移居至此,致使该地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但他们的后裔逐渐被当地的文化和民族同化。
二是对中国的影响。这里的主要变化包括:
(1)大批中亚、西亚移民来华,成为“色目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灭亡后,这些移民的后裔大部分与汉人融合。
(2)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元朝灭亡后,基督教的影响基本消失,但伊斯兰教的影响得到部分延续。
(3)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对西方的了解有明显进步。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他们撰写的出使报告流传至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口述的《马可·波罗行纪》……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同一时期,住在大都的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
蒙古西征还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由东向西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他们中的大部分后来融人汉族和蒙古族。蒙古西征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赵晓耕、时晨《壁垒的破除:蒙古西征与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保障》:面对诸多被屠戮、被焚烧的城市,教皇的影响力开始下降……大量的基督教信徒与教士被杀,说明信仰不能保护他们……不能挽救他们的生命。人们开始怀疑宗教的价值和意义,并开始关注人类自身的命运问题……
巴格达近百万军民被屠杀,末代哈里发裹在地毯里被马活活踩死,阿巴斯王朝覆灭,伊斯兰教的中心转移到埃及,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被视为伊斯兰世界最后的捍卫者。
【探究学习】阅读材料,指出蒙古西征对中国、游牧世界、欧洲、西亚伊斯兰世界 的文化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①对中国: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了边疆、内地管理一体化的趋势。
②对游牧世界:各游牧民族迅速农耕化、封建化,并融入各地区。
③对欧洲:受到极大震撼;激发了探索东方的热情;打击了教会的通知;推动了人文主义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④对西亚:伊斯兰文明受到战争的沉重打击,但后来逐渐恢复并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查阅资料,了解上述观点有何历史依据。
(1)蒙古帝国的建立加速了东西方的文化、技术交流,一定程度促进了被征服地区文化及商业的发展。
(2)蒙古帝国的崛起,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改变了欧亚大陆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组织。
(3)蒙古西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大陆内部的民族分布产生了一定变化,民族交融的进程加快。
(4)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的建立,客观上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基督教的再度东传正是这种交流的重要表现,随着征服地区的不断扩大,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学习拓展(P65页):
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材料 对于成吉思汗开始的蒙古西征,长久以来,人们对此褒贬不一。苏联1957年出版的《苏联域外的东方中世纪史》是这样概括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为首的蒙古封建主,在差不多七十年的时间里,血洗了亚欧国家。前所未有的灾难落到了被征服国家人民群众的身上。征服,破坏了他们的城市,践踏了他们的田野,消灭了他们的生产力和文化。” 但是,法国学者麦撒却这样说道:“蒙古人西征,将以前闭塞之路途,完全洞开,将各民族集聚一处……中世纪满天黑云,使人不得望见天日。至是乃因蒙古西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警醒。”
——摘编自杨峻岭《试析蒙古西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1)简述材料中关于蒙古西征的评价有何不同?
(2)对蒙古西征为何会有不同的评价?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一种评价认为蒙古西征是前所未有的灾难,对经济文化发展造成严重的破坏;
另一种评价认为蒙古西征打通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提供了契机。
因为评价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
启示: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作出辩证的、全面的评价,既要看到评价对象的积极方面,也要看到消极方面。
3.苏联学者巴托尔德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该学者认为蒙古帝国建立的意义在于
A.统一了远东和近东各国
B.促进了不同地区的交流和发展
C.维护帝国的专制统治
D.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
B
4.在蒙古征服之前,俄罗斯地区封建割据,不断混战。钦察汗国统治俄罗斯后,保留了俄罗斯各公侯国,但它们必须向钦察汗国称臣、接受册封和诏令、缴纳贡赋、承担军役。俄罗斯土地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据此可知
A.俄罗斯各公侯国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B.蒙古西征推动了俄罗斯国家形态的演进
C.钦察汗国直接控制了俄罗斯各公侯国
D.蒙古汗国的分裂导致俄罗斯国家的发端
随堂检测
B
5.1240年,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波兰军队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恶臭难闻。不等看清楚,蒙古铁骑已经冲杀上来。波兰历史学家记载此战时称波军败于“妖术”。此“妖术”
A.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B.在唐朝初年的中国已有应用
C.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支持
D.经由海路传至阿拉伯及欧洲
A
6.蒙古建国后,于1219年至1260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下列不属于西征影响的是
A.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
B.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C.建立横跨亚欧非的世界性帝国
D.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民族分布
C
前334年
1260年
约前30年
时空思维
1219年
1275年
前323年
蒙古三次西征
(1219—1224)(1235—1242)
(1252—1260)
马可·波罗来华
列班·扫马访欧
亚历山大远征
亚历山大去世,
帝国逐渐分裂为三个主要国家
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西亚、北非的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两位欧洲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由东向西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大批移民由西向东迁,进人中国中原地区) ;亚欧内陆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
“希腊化时代”
东西方交流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交锋:亚历山大远征
重构:希腊化时代
交锋:蒙古三次西征
重构:东西方交流
①破坏欧亚文化;
②东西方交通畅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③促民族迁徙、交融,民族分布格局变化;
④欧亚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⑤改变宗教分布;
⑥促进西方思想解放和科学进步。
①引发文化冲突,造成文化断裂;
②以希腊文化为主导的文化交融;
③促进民族之间交融;
④希腊文化中心转移;
⑤传承、发展古希腊文化;
⑥西亚北非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仍长期保持;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