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件(共7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件(共7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31 16:4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9张PPT)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
和多元文化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学习目标
1. 运用时空定位,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社会移民的概况,认识国际移民对多元文化的影响。
2.通过史料分析,认识难民问题的困境,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多元文化的特点。
3.认识多元文化所引发的文化认同问题,增强共同体意识,理解并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
4.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认识理解现代移民与多元文化的关联,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现代移民社会的形成及多元文化特征
难点:各类移民社会有不同的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问题。
1990年
1940年
1950年
1960年
1980年
2000年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通过
劳动力流入日本、
西欧、北美
(知识精英)
劳动力流入西欧、北美、大洋洲、中东
(体力劳动)
时空思维
1970年
1966年
2001年
成立联合国难民署
1951年
《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通过
世界难民日
目录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01
02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03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01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基本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课堂探究
北美
大洋洲
南欧
东欧
拉丁美洲
东南亚
中东
非洲
日本
西欧
20世纪以来全球化带来的劳动力在全球流动
生产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
生产全球化
劳动力的全球化流动
经济全球化
1.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促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劳动力的大规模全球流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在此阶段,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地流向欧洲,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二战夺走欧洲大量的青壮劳力,人口的低出生率又不能及时弥补劳动力缺口。这样,欧洲便成为大规模移民运动的目的地之一。对此,欧洲各国政府基本上是欢迎的,并主动到世界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劳工。
——摘编自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政策研究》
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吸引许多亚非移民。
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1990年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为净迁入地区,而非洲、亚洲、拉美为净迁出地区。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人口增长的1/3来自国际迁移。国际迁移对于欧洲来说尤其重要 ,欧洲人口增长的88%来自国际迁移。
——摘编自《世纪之交的全球人口问题》
二战后劳动力大规模全球流动表现
时间 流动出发地 流动目的地
二战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0世纪九十年代
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
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
亚洲、非洲
中东产油国、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东欧
西欧、北美
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西欧国家谋求共同体,经济实力增强;
大洋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中东产油工业发展迅速
亚洲新兴国家发展迅速
20世纪九十年代,长期受到苏联模式影响的东欧国家经济发展困难,社会经济出现严重危机,而西欧、北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
2.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
原因:
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这在跨国公司中变现尤为明显。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并留在发达国家工作。他们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
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的“硅谷”是名副其实的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其计算机公司已经发展到大约1500家,是英特尔 、苹果公司、谷歌、脸书、雅虎等高科技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同样也是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集结着100万以上来自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他们的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各异,共同推动“硅谷”成为创新高地
材料: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有着比发展中国家较多的工作机会。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起福利制度。而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不是没有,就是形式多于内容……2002年,联合国公布的移民报告指出: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的移民,每年汇往本国的资金达到500亿美元,移民成了发展中国家和缩小同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途径……2005年,联合国公布的《人口替代》报告认为,新的移民潮有可能解决欧洲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化带来的 “人口赤字”问题。
——金喜在《全球化时代的劳动力流动》
回答:根据材料,概括现代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1)经济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有较多的工作岗位和更好的社会福利保障;
(2)发展中国家对外汇的需求,推动着劳动力的流动;
(3)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对劳动力需求;
课堂探究
材料:1973年以后,招募劳工(不管是外籍劳工还是殖民地劳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停止,但欧洲共同体内部的移民,事实上还在继续,技术劳工和高层次人才的移民不断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欧共体作为一个单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把欧盟内部的流动看作类似于民族经济内部的流动开始成为习惯。
——摘编自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政策研究》
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移民的特点。
(1)从劳工迁移向“精英迁移”转变,高素质人才移民增加;
(2)欧共体内部人员流动性增强。
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
课堂探究
国际移民对迁出国和迁入国的影响
国际人口流动是一把双刃剑,给迁出国与迁入国带来双重影响。
(1)国际人口迁移的积极影响:
①对提高人口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②促进了迁入国经济的发展。
③在人口增长和就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⑤国际移民参与所在国的政治生活,进而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⑥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2)负面影响:
①对迁出国的负面影响主要是造成了人力及人才资源的流失,进而可能会影响迁出国的经济发展。
②从迁入国方面考察,国际移民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难民问题、非法移民问题和跨国移民犯罪问题。
课堂探究
二战后劳动力流动的特点
1.范围:就近迁移和全球范围内流动
2.方向:劳动力从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流动。
3.数量:人口迁移数量不断增多,占世界总人口数量低。
4.劳动力市场结构主要体现为精英迁移: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人才流失的被动局面。
5.形式:迁移形式多样化
必背清单
3.移民的管理
为了管理移民,部分国家允许一些外籍人士在本国长期居留,并享有其他准国民待遇。最初,这种居留许可在护照上体现,后来各国多颁发单独的永久居留许可证明。各国颁发的许可证根据其历史传统和证件特色,有各种各样的俗称,如美国的为“绿卡”,加拿大的为“枫叶卡”,等等。2004年8月,中国开始实施《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
2004年8月,中国开始实施《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中国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被称为“最难拿的绿卡”,盖洛普民调公司曾公布一项数据,针对全球156个国家成年人的调查显示,有约700万人想移民中国,至2016年中国绿卡持卡人数才破万……2017年底荷兰化学家伯纳德·费林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得到中国绿卡,他们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8年,犹太商人盛智文加入中国国籍。
2015年, 美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重新成为中国公民。
2019年,巴西足球运动员艾克森加入了中国国籍,成为中国第一位无血统归化的足球运动员。
2021年,韩国奥运冠军林孝俊加入中国国籍;
2019年,“天才少女”谷爱凌宣布正式加入中国籍,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为中国队夺取2枚金牌1枚银牌。
1.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海归派”“海鸥族”等成为热词。中国政府鼓励和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1993年,“回国服务”的口号正式更改为“为国服务”。这一变化主要表明
A.国内技术人才增长较快
B.新移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C.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D.政府人才政策出现转折
C
2. 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中国地区援助法案”修正案,允许中国留学生就学期间和毕业以后在美国工作。1953年8月,美国总统签署“难民解救法案”,允许至少一部分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从学生身份转为永久居民。这也是百年留学史上,美国第一次让中国留学生留在美国工作。这些法案的出台表明
A.美国向新中国释放外交善意
B.祖国强大提升了留美学生的地位
C.科技革命促使美国招揽中国人才
D.美国对新中国进行科技封锁
D
3.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和国籍法》,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此规定
A.有利于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与重建
B.取消了移民政策的种族歧视观念限制
C.适应了美国解决“滞胀”问题的需要
D.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
D
4.下面漫画反映出当今劳动力全球流动的特征是(  )
A.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
B.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展而流动
C.移民阶层“知识精英”化凸显
D.新兴产业从业人数增长明显
C
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02
1.难民的困境
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
何凤山,湖南益阳人,生于1901年,1932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35年出任外交官,1937年被派往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工作,1938-1940年担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1940年5月离开维也纳回国,后在美国加州定居,1997年9月28日去世,享年96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大肆迫害犹太人,慑于纳粹的淫威,欧洲多国拒收犹太难民。何凤山挺身而出,为犹太难民签发前往中国的签证,使许多面临死亡威胁的犹太人绝处逢生,何凤山发放的签证因此被称为“生命签证”。从1938年6月到10月,仅以找到的签证号码推算,他就发放了1900多份签证。1938年11月纳粹对犹太人实施大屠杀后,何凤山为更多的犹太人发放了签证,使数千犹太难民逃脱了纳粹的屠杀。他们中很多人辊转来到上海,在中国找到了避难地。何凤山救助犹太难民的事迹长期未载于史册,1998年由上海犹太研究中心提供线索,经美国“生命签证”组织查找相关人士和资料后才得以确认。
2001年1月23日,以色列政府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举行隆重仪式,授予何凤山“国际义人”荣誉称号。何凤山的儿子和女儿代父亲接受了荣誉证书和证章。
犹太难民生命签证
阅读史料“何凤山给犹太难民签发的签证”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图片,这些历史文物佐证了怎样的一段历史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推行屠杀犹太人的政策;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利用上海租界的有利条件,为大量犹太人签发了“生命签证”,帮助犹太人躲避了纳粹德国的迫害;
(2)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既是当年犹太难民在上海居住的历史见证,它承载的是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人向另外一个同样需要帮助的民族伸出援手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与以色列命运相连的历史见证。
史料实证——开放包容的中华民族
课堂探究
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难民
难民赴欧危险路
2022年3月乌克兰的难民潮
叙利亚战争爆发后,难民库尔迪一家曾于2015年从土耳其乘船逃往希腊,结果不幸沉船,一家四口只有父亲1人存活,他的妻儿都在途中溺亡。2015年9月2日,他3岁儿子艾伦的尸体在土耳其海滩被发现。这张小难民伏尸海滩的照片后来成为难民危机象征,引发国际社会震惊
突破铁丝网,从土耳其去往欧洲。
数百名中美洲移民试图冲破墨西哥与美国的一处口岸,进入美国申请庇护。
移民大军沿着危地马拉与墨西哥边界的公路一路北上
难民不仅给流入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安全问题,而且影响到当事国之间的关系及有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在世界局势中增添了动乱因素,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难民问题产生的原因
1.政治原因和种族迫害:如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迫害、驱赶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压迫国内黑人和有色人种等。
2.战争:据估计,两次世界大战仅在欧洲就使7 000万人丧失家园;20世纪70—90年代,越南侵略柬埔寨、苏联侵略阿富汗、以色列侵略阿拉伯国家和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等战争,使这些地区产生大量难民。
3.自然灾害:如非洲1982—1984年的特大旱灾,产生大量难民。
课堂探究
2.联合国解决难民问题的措施
1950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
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
1966年,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协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
2000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
联合国难民署
为什么联合国解决难民问题的措施并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
(1)没有触及难民问题的根源,要从根本上解决难民问题:要求在对难民提供救助和进行妥善安置的同时,制止国际上的侵略扩张活动和结束霸权主义,使各国人民在和平中得以安居乐业。
(2)从长远看,解决难民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避免难民的产生。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消除战争,消除地区间的纷争,消除贫困与不公正现象,保护自然环境等。
解决难民问题的途径
国际合作
03
帮助难民重建家国回归本国
04
有条件国家合理接受安置难民
05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06
减少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
01
建立国际性圆柱机构建立制度保障
02
课堂探究
目前国际上解决难民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最理想的一种途径,是难民选择自愿回国,前提必须是国内环境变得良好和稳定,但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第二种是就地融合,也就是让难民在庇护国得到妥善安排。
第三种是将难民重新安置于第三国。
从长远来看,解决难民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避免难民的产生。为此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如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消除战争,消除地区间的纷争,消除贫困与不公正现象以及保护自然环境等。
课堂探究
5. 1969年9月,非洲统一组织成员国签订的《关于非洲难民某些特定方面的公约》中规定:“难民一词亦适用于由于其居住国或国籍国部分或全部地遭到外来侵略、占领、外国统治或出现严重危害公共秩序事件,而被迫离开自己的习惯居住地而在其居住国或国籍国以外的地方寻求避难的任何人。”对此公约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
A.首次规定了难民的定义
B.对难民问题进一步扩展和细化
C.标志着“世界难民日”的诞生
D.区域性公约违背了联合国公约
B
6. 1933—1944年,美国接纳了为数众多的知识难民,大约有22842到25535人之间,其中,在美国继续从事原来工作的大约有15000至17000人。但美国本土却约有5000名博士处于失业状态。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纳粹独裁统治导致欧洲知识难民涌入
B.经济大危机波及到美国的知识界
C.罗斯福政府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
D.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需求有限
C
7.据统计,在中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难民问题依然严峻。到2009年,全球的难民和准难民有近4200万人。2009年纪念世界难民日(6月20日)的主题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由此可知
A.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B.安全问题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C.民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
D.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头号敌人
B
8.电影《生命的火车》讲述了二战前夕,一群难民为了逃生,竟然搞来火车,扮成车上的德军军官和俘虏。而这列假装开往集中营的火车的目的地是以色列。影片上映7年后,导演在影片续集里接着讲这群移民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他们生活得并不如意。一个本来信仰基督教的孩子,为了生存却不承认自己的真正身世。“这群移民”是(  )
A.法兰西人 B.犹太人
C.日耳曼人 D.斯拉夫人
B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03
(1)全球化时代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移民社会。
(2)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正在形成遍及各国的各类移民社会。
这些移民社会存在着本土居民和外来人口的的文化认同问题,其中既有的文化的并存、融合的趋势,也经历着 冲突和调适的过程。
1、多元文化出现的背景
移民社会
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
特质:多元文化并存、互相交融。
文化: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加拿大多元文化节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节
亚洲文化嘉年华
(1)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
(2)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而文化多元化传统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2、美国的多元文化
P46【学思之窗】美国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在不同时期发生了哪些变化?
18世纪的美国人口基本由欧洲移民组成,其中绝大多数来自英国。
20世纪初,欧洲移民仍占大多数,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人数开始占据一定比例。
20世纪60年代,欧洲移民下降到三分之一,拉丁美洲移民近40%,拉丁美洲成为移民的主要来源地。
20世纪80年代,欧洲移民下降到10%,亚洲移民上升到38%,亚洲移民和持续增加的拉丁美洲移民构成了美国新移民的大多数。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欧洲移民带来资金和技术,开发矿山,发展工业和农业。……20世纪初美国每年接纳移民100万。目前,在美国人口中黑人占12.5%,白人占82%,华人有100多万,印第安人有100多万。可以说没有国际人口的迁移就没有今天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为争取种族平等掀起民权运动,在民权运动的影响下,多元文化主义悄然兴起,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
—— 人教版地理必修1
北美原居民印第安人
华工到北美谋生
非洲黑奴贩卖到北美
欧洲人殖民北美
解放黑奴的林肯总统
黑人总统奥巴马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逐渐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同时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文化的美国移民文化。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而文化多元化传统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美国的移民文化
美国的多元文化
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种族歧视就是代表问题之一。2020年,美国非裔男子被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致死事件持续发酵,导致美国国内多地爆发反对种族示威游行。如何调和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成为美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硅谷”工作的科技人员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也各有所异。而正是多元文化的背景和科技精英的会聚使硅谷成为创新高地。
弗洛伊德事件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多地出现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数百年来关于美国种族问题、非裔美国人地位不平等的讨论重新被点燃
移民的多源性是美国人口构成的重要特点。三百多年来,不同来源的各个族群共同构成了现代美利坚民族,也共同创造了现代美国文化。移民群体的多源性决定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性,但由于美国的奠基和早期发展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移民来自西欧,因此传承于西欧的欧洲文化传统成为美国主流文化的基因。
二战后,随着非欧国家移民的大量涌入和非洲裔移民地位的提高,各地区的文化传统也对美国主流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这种文化既具有来自不同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又具有各种文化交流、融合后形成的体现现代美国特性的“一体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的多元文化表现出民族“大熔炉”的特性。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是美利坚民族的核心价值和民族凝聚力所在。
此外,美国的多元文化又是在动态过程中逐步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移民的结构和各移民族群的交融方式也不一样,其中包含着对少数族群的强制和压迫、族群冲突等因素,这些因素对美国的文化认同造成了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移民结构的变化和非欧移民在人口比例中的上升,美国的主流文化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主流文化的内在矛盾不能得到有效整合,美国多元文化的“一体性”就会下降,乃至成为缺乏凝聚力的民族“大拼盘”。这是美国的文化认同在新形势下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
美国的多元文化
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拼盘”。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 从文化认同的视角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大熔炉”说反映了美国自建国以来形成的美利坚民族的统-性和美国主流文化的“一体性”。
“大拼盘” 说反映了美国族群关系中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随着移民结构的变化和欧洲移民比例的下降,美国主流文化的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多元性更为凸显。
课堂探究
3、新加坡的多元文化
(1)新加坡是具有移民社会特征的城市国家。
(2)人口构成:在新加坡的人口构成中,来自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超过70%;其次为本地的马来族;还有近10%的印度裔移民。
(3)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①语言: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②宗教信仰: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③宗教建筑: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
④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新加坡和谐的多元文化
新加坡的多元文化
狮身鱼尾文化:鱼尾狮像就坐落于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狮头代表传说中的“狮城”新加坡,鱼尾象征古城“淡马锡”,代表新加坡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
新加坡是具有移民社会特征的城市国家。
多元人种
伊斯兰教清真寺
天主教堂
新加坡的移民社会特征
形成原因:19世纪以来,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极大地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的航程。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马六甲海峡海运繁忙,新加坡逐渐成为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从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
人口构成:来自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超过70%,其次为本地的马来族,还有近10%的印度裔移民。
在新加坡的人口构成中,来自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超过70%,其次为本地的马来族,还有近10%的印度裔移民,和部分欧亚裔人。在新加坡历史上也曾有过种族摩擦,1964年的7月21日新加坡曾发生过华人和马来人的严重冲突事件,造成23人死亡、454人受伤。新加坡政府为了避免种族冲突的再次上演,于是就把每年的7月21日定为 “种族和谐日”。
新加坡的人口由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本地的马来族、印度裔移民组成
①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②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③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新加坡的移民文化
新加坡是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从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
据2019年统计数据,新加坡有多达2500个大大小小的宗教团体。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同一条街上可以有清真寺和佛教庙宇,新加坡最著名的印度庙却位于华人聚集地牛车水。还有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如新加坡的法定节日中就包括华人的春节、中秋节,印度教的屠妖节等。
新加坡的移民社会特征
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据2019年统计数据,新加坡有多达2500个大大小小的宗教团体。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同一条街上可以有清真寺和佛教庙宇,新加坡最著名的印度庙却位于华人聚集地牛车水。新加坡还有个组织叫做新加坡宗教联谊会,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宗教联谊会晚宴,各种宗教的领袖都会出席、齐聚一堂,场面非常和谐。
还有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如新加坡的法定节日中就包括华人的春节、中秋节,印度教的屠妖节等。
美国 新加坡
背景
特点
影响
世界各地移民来到北美,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
19世纪以来,苏伊士运河的通航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的航程;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新加坡成为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并成为独立国家。
多元文化并存、相互交融,以欧洲文化为代表。
人口构成复杂,文化多元
①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为美国发展带来活力。
②多元文化传统使美国社会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①官方语言多样;②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美国、新加坡的多元文化
必背清单
1990年
1940年
1950年
1960年
1980年
2000年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通过
劳动力流入日本、
西欧、北美
(知识精英)
劳动力流入西欧、北美、大洋洲、中东
(体力劳动)
时空思维
1970年
1966年
2001年
成立联合国难民署
1951年
《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通过
世界难民日
思维导图
全面认识现代社会移民的影响
促进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加强国际对话与合作
对民族国家管理控制其领土事务的权威和能力提出了挑战
形成多元文化及多重认同,对民族国家的社会及政治稳定造成危害。大量移民的移入带来不同的文化,使移入国民族的同质性和共同的价值观遭到挑战
加剧了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当代,国际移民的一个重要的新趋势就是高技术移民的增加。大量的优秀人才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大了二者间的差距
国际移民造成国际关系的紧张。如难民问题、非法移民问题和跨国移民犯罪问题
课堂探究
各国应该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
——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11月5日
9.距1997年12月,塞缪尔 亨廷顿曾指出:当今东亚社会,正在发展……越来越伸张自己的文化价值,并拒绝那些由西方“强加”给他们的文化价值。作者意在说明
A.世界文明应具有多元性
B.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明的一体化
C.东亚社会引领世界发展
D.两极对峙格局下东西方对抗趋缓
A
10.新加坡官方语言为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分别主要对应新加坡的四大移民族群:欧洲裔、华裔、马来裔、印度裔。这说明新加坡
A.各民族尊重彼此宗教信仰
B.是最具有移民特征的国家
C.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
D.实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D
11.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写道: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支稳定的移民潮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法国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移民的涌入( )
A.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
B.为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
C.引发欧洲种族色彩的社会冲突
D.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
D
12.下表是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所占的比例。
据表可推知(  )
A.移民增加加强了美国多元文化并存的特质
B.增加的移民以欧洲人为主
C.移民的增加严重干扰了美国人的正常生活
D.移民使美国财政出现赤字
A
时间 1960—1970 1970—1980 1980—1990
比例 11% 33% 39%
13.美国是外来移民大聚会的国家,这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包容性强,允许世界各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
B.种族差异造成的不平等现象突出
C.汇集世界人才精华,促进经济的发展
D.通行各种语言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