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名称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教学设计
学科 地理 课题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授课年级 高一 课时 40min
选用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一、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课标解读: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本节侧重分析区域发展对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的影响。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高中不必再重复初中的内容。另外,运输方式的发展又可以理解为交通运输布局的一个方面。因此,本节主题确定为“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结合实例,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说明交通运输需求、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本节交通运输的分析既延续了上一章区位的分析,又探究了区域的发展,是第三章和第四章内容的一个衔接和过渡;所以本节也主要介绍两大部分内容一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原则,二是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地理知识,如地图阅读、地理要素识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等。在必修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等自然地理过程有了一定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各种交通方式,对交通运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这为理解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理念
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生在一定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在与环境交互过程中主动建构”,利用学生熟悉的案例,开发了《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程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归纳和建构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由此让学生从掌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方法和思路,能够学以致用,学会分析其他的农业区位选择。
五、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需求及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综合思维) 2.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到交通部门,了解本地或某一区域交通布局现状,分析交通运输需求、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3.结合某区域或某城市周边交通线或站点布局或规划,做出合理评价,并设计改进方案。(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机制,理解不同类型区域(如经济发达区、资源富集区、欠发达地区)对交通运输布局的不同需求。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区域发展的多维度(经济、社会、环境等)出发,全面分析其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布局建议。
七、教法
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情景式教学
八、学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教师】材料一: 义乌是个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1991年4月义乌民航机场通航,成为我国第二个县级航空港(图4.1)。1993年、2006年和2012年三次扩建。2007年开通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临时航线。2014年8月,成为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第一个县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思考:义乌北距杭州萧山机场只有约120千米,为什么还要在义乌建设民航机场?为什么金华没有民航机场,而其管辖的义乌却有民航机场?是什么原因促使义乌机场不断扩建,并成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板书】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教师引导,带着问题看材料,通过自主阅读课本探究活动,通过材料和图片切入本节课的主题,认真思考问题。 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引入课堂 ,使得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兴趣,并过渡到农业生产活动 。
引出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 【讲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大屏幕上显示的课标要求学习目标 【学生】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需求及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综合思维) 2.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到交通部门,了解本地或某一区域交通布局现状,分析交通运输需求、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3.结合某区域或某城市周边交通线或站点布局或规划,做出合理评价,并设计改进方案。(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齐声朗读本节课的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 目标的明确能够使学生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条理性。
承转过渡 有了目标我们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本P54-60页相关内容,并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问题1】你知道哪些交通运输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课本,得出以下结论: 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运、管道运输。 【教师追问】以上这些交通运输方式都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略 【教师总结】 【问题2】掌握了交通运输方式的类型后接着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在布局交通运输方式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材料1: 2017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约9580万人次,2018年更是达到了1.098亿人次,旅客吞吐量居世界第二。然而,其设计容量却仅有7600万人次,运营处于严重饱和状态。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缓解北京首都机场的压力。 建成后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T1航站楼,可以满足4500万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高峰小时进出港1.26万人次的容量需求,相当于T3航站楼的总量。机场还预留有控制用地:按照终端(2050年)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飞机起降量103万架次,9条跑道的规模预留。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依据运输需求: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 适度超前: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材料2:全国高铁布局图: 材料3:大兴机场选址: 北京西部为太行山脉,北部为燕山山脉,东北有首都机场,受地形限制,选址方向只能是北京南部。北京城区以南方向主要有南苑机场和天津机场,其中,南苑机场与北京空中禁区距离过近,不具备大幅度扩能的条件;天津机场距离北京主城区过远,主要服务于天津本地及沧州、黄骅等周边地区民航运输市场,难以承接未来北京地区持续增长的大规模民航运输需求。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协调小组认为南各庄场址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场址地势开阔平坦,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好,距主客源地较近,外部配套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更适合建设大型机场,作为北京新机场的首选场址是适宜的。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因地制宜: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材料4: 荆荆高铁连接荆州、荆门,新建正线长77.479千米,全线设荆门西、沙洋西、荆州3座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通车后,荆州至荆门铁路旅行时间将压缩至20分钟左右。 以优化建设方案为重点,多措并举压缩用地宽度:一是提高桥梁比例。对荆荆铁路线路走廊路段经过耕地较多的地区,采取路基改高架的方式,桥隧比达到了84.77%,荆荆铁路用地面积(123.63公顷)仅占国家铁路用地标准(251.37公顷)的49.18%,节约土地127.74公顷。 二是合理优化结构布局。认真比选各种结构物、构筑物的设计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对于路基工程,在有条件的工点通过采用挡墙收坡、增加边坡坡率等方式,进一步压缩铁路的铁路宽度。对于车站工区布置,通过整合各专业生产生活房屋布置,压缩房屋栋数,减少工区用地面积。对于车站工程,充分考虑改造利用既有设施,减少扩建增建工程,与相关在建拟建铁路项目统筹资源共享,共用车站设施,减少新建工程规模,减少占用土地。 三是优化管线布置。综合考虑沿线区间电力、通信、信号等电缆沟槽敷设,强、弱电管线在路基段集中预设共用沟槽铺设,桥梁段在桥面预留电缆槽道。通过优化布局和管线布置,共节约土地19.95公顷。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尽量少占耕地:交通线、站点布局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材料5: 大兴机场外部交通融合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形式,由新建的机场高速公路、机场北部横向联络线、既有的京台高速和京开高速等4条高速公路,与南北走向的机场快线、京雄城际线和东西走向的廊涿城际线3条轨道线,构成“五纵两横”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机场将轨道站台、公交枢纽与航站楼进行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设计,轨道交通在机场航站楼下穿越,站台位于航站楼进出港大厅下方,旅客可通过大容量的垂直交通方便换乘,实现“轨道优先、立体换乘、集中接驳、无缝衔接”,发挥服务北京、辐射周边和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综合功能。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材料6: 大兴机场地处京津冀腹地,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综合交通布局优化、产业疏解有序推进、经济要素高效流动、公共服务均衡共享,有效提升京津冀区域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促进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其他: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加强民族团结,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等。 【教师总结】 紧跟教师思路,思考问题并回答,深入了解交通方式相关知识,做好相应重点的笔记和勾画。 通过直观的材料能够让学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通过直观的材料能够让学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通过直观的材料能够让学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通过直观的材料能够让学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教师问题,师生互动增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的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的能力。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问题1:交通运输需求量与布局标准、密度等 材料1:中国民航机场分布图: 材料2: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占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40万平方米,相当于196个足球场或63个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大小。机场设有4条跑道,其中东一、北一和西一跑道宽60米,分别长3400米、3800米和3800米,西二跑道长3800米,宽45米。航站楼设计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62万架次的需求。 安阳红旗渠机场航站楼面积为6122.9平方米,民航站坪设7个机位;设3部登机廊桥,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0吨、飞机起降7330架次的使用需求。跑道长2600米,宽45米; 思考:机场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安阳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的规模相差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交通需求量较大,交通线标准高、场站规模大;交通需求量较小反之。 问题2:城市与交通运输布局 思考1:京沪高铁沿线的高铁站的布局有什么特点?如果高铁站布局过密或过疏,会产生哪些问题? 思考2:高铁站基本上都设立在城区的边缘,为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1】连接了沿线主要城市;过密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过疏无法满足沿线交通运输的需求。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2】城区边缘地价较低,拆迁成本较低;带动城区边缘的发展;减小对城区的影响(比如噪音)。 【教师总结】城市是交通需求量大的点,特别是大城市,城市之间就成为需求量大的线。在连接两大城市之间的交通线要尽量连接沿线主要城市,同时大城市之间可能需要多条交通线才能满足需求。比如北京和上海之间有多条交通线连接,同时尽量连接沿线的主要城市。 问题3:交通运输需求变化影响布局变化 思考:上海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非洲铁路的分布格局又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略 【教师总结】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民用航空、高速公路、磁悬浮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区公共交通、高速公路客运等集中便捷换乘,被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 非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铁路布局依然保持着最初殖民时期的总体布局状态,反映了非洲多数国家仍然没有摆脱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模式,以及由此决定的运输需求。
区域资金与交通运输 问题1:区域资金与交通运输 材料1:全球机场数量分布图 思考:欧美和非洲机场数量的有何不同?差别的原因在哪里?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略 【教师总结】 经济较落后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稀疏,且质量较低; (落后地区交通建设有滞后性)经济较发达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密集,且质量较高。 材料2: 青藏铁路总投资逾330亿元人民币;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万立方米,桥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万延长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共三万七千六百六十二横延米;隧道七座、共九千零七十四延长米。 材料3: 北盘江大桥全长1341.4米;桥面至江面距离565.4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10.28亿元。 港珠澳大桥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 思考:以上案例说明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任何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都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投入。 【教师总结】 1、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2、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平衡地区发展等。 3、区域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需求量、需求差异及需求变化影响交通布局的标准、方式、变化、分布等。 4、区域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经济水平影响交通线、点的密度和质量;资金充足有利于克服建设困难。
习题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右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2.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 义乌市为著名的商贸城市。下图中穿过了整个城市的原浙赣铁路线陪伴了义乌人近百年,该铁路线“下岗”后,取代老铁路的是一条城市快速干道(如图中的新浙赣铁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义乌市城市形态和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 城市规划 B. 商贸用地布局 C. 河流 D. 地形 2.此段铁路线的“改道”可以( ) A. 提高城市房地产价格 B. 提升城区的交通通畅度 C. 保护农业土地资源 D. 提高义乌的城市等级
课堂小结 同学在头脑中回忆和梳理本节课知识,形成结构框架,同时梳理人地协调观。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和发展联系,培养地理核心素养,落实人地发展观
板书设计